4.1《望海潮》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望海潮》课件(共5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柳永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诈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认识婉约派词作风格。2、通过点染的表达手法,理解作品内涵,领会作者情感。3、学会通过点染的表现手法,分析词作描绘的杭州景象,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重点:鉴赏词作中描写的杭州景象。
2、难点:结合表现手法,感受作者描绘的画面美。
导入
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读到柳永的一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十分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虽未成功,但柳永差点成了千古罪人。这件事虽然查无实据,但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柳永这首词影响非常大,这就是著名的《望海潮》。
江南盛景,自古叫人魂牵梦绕。素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更是天赐美景。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柳永的《望海潮》,去领略柳永用文字为我们展现的杭州美景。
词的基本常识
词,是诗歌的一种。
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与燕乐的盛行有关,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另有诗余、乐府、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词的基本常识
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词的基本常识
宋词风格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
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 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秦观等;
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苏轼、辛弃疾等。
时期
主要风格
代表作家
唐、五代、北宋初
婉约艳丽
温庭筠、韦庄、李煜
北宋中叶到南渡
婉约豪放
柳永、李清照、苏轼、秦观
南宋前期
壮怀高歌
辛弃疾、陆游
南宋后期
哀痛低吟
姜夔、张炎
唐宋词发展的四个时期的主要风格及其代表作家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监、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约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在润州去世。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有《乐章集》。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 柳永一生专意于词的创作,成就显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创新。他首变五代、宋初词多以小令为主的模式,专意创作长调,有的甚至是他自创的新调,故李清照称他“变旧声作新声”。柳词的内容较之前人也有所拓展,其羁旅行役词,表现了一位下层士大夫文人在仕途挣扎流浪的种种困境,颇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其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被誉为古今俊句,为时人所称道。其都市风情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宋仁宗时代社会的繁荣景象,黄裳说其词“能道嘉佑中太平气象,如观杜甫诗,典雅文华,无所不有”。陈振孙也认为他把“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nèn]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1009年,春闱在即,柳永踌躇满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及试,真宗有诏,“属辞浮糜”皆受到严厉谴责,柳永初试落第。愤慨作词,发泄对科举的牢骚和不满 。
皇帝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旨填词柳三变”。
译文: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他以词抒写落魄文人的羁旅情怀、描绘都市生活的繁华旖旎、表达市井儿女的男欢女爱,丰富了词的表现内容,拓展了词的审美境界,在词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词牌100多个。
用俗语、俚语填入词中 ,雅俗共赏。(语言通俗,音律谐婉)风格以纤细婉丽,幽怨低回为主。
据记载,本诗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借写杭州美好景观,实际赞颂他政绩卓著,表达了对官员的赞美,并希望得到提携。
写 作 背 景
干谒诗
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
共赏钱塘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杭州地处东南方,地理形势优越,是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地区的重要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
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阁楼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户人家。
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天然的壕沟(钱塘江)广阔无边。
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蝶恋花 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钱塘江潮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上阙哪两个词语最能概括体现出杭州的特征?找出词眼。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地理形势优越。胜:美好。
经济的繁荣发达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形胜的?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重湖叠巘清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城市风貌
钱塘大潮
西湖风光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繁华的?
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二字,写出了楼阁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景象;十万极言人家数量之多。
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竞豪奢
户盈罗绮“珠玑”形容商品精美,市场繁荣;罗绮即丝绸,家家户户穿罗着锦,生活富庶,一个“盈”一个“竞”字,说明家给人足。
人烟阜盛
商品精美
生活富足
首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何特色?
起笔便开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宏大。
“东南”“三吴(“吴兴、吴郡、会稽”,号称“三吴”)”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概括了杭州的两大特点:形胜、繁华
统摄全篇,揭示主题。
杭州: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大会诸侯于会稽(今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还名临安、钱塘、武林、杭城等。
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力刻画钱塘江雄伟壮丽之景。
比喻:云树,也可理解远远望去,沿堤的树林枝繁叶茂,浓密如云,也可理解成高耸入云。“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
霜雪:比喻浪花洁白如雪。
天堑无涯:把钱塘江比作天堑,形容其波涛汹涌,不可逾越,无涯极言其无边无际(夸张)
拟人:怒涛:一“怒”字赋予人的形态,使人联想到须发俱张,横眉立目的狂暴之态,更形象生动。“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上阕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 地理位置重要
—— 社会条件优越
—— 有长期繁盛的历史
总写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西湖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花,十里的荷花。
羌笛在晴空下吹奏,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在戏乐。
很多人马簇拥着长官缓缓而来,乘着酒兴听吹箫击鼓,吟咏欣赏山水景色。
他日把杭州美景描绘出来,回到朝廷,夸耀杭州的美景。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 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宋之问)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此处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清嘉:美好。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②三年。《诗经》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对仗工整,气势宏大。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植荷广,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2.远近结合,层次分明。
首先是远望湖山相连,再是近观桂子飘香,然后又把视线拉到远景,画面富有层次美。
3.意象典型,视、嗅结合。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谢驿《杭州》)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重湖叠巘(yǎn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1、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2、“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为秋季开花,莲为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3、用典。“三秋桂子”让人联想有关西湖的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
下阕中,词人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安居乐业的?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民:生活富足、怡然自得
“泛夜”“弄晴”,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嬉嬉钓叟莲娃”是说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莲的少女喧闹嬉戏。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景。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千名骑兵跟随,高牙大旗簇拥,长官们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
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霞”山水之乐。权贵出行气派威风,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乐,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
官: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正因为百姓各自安居乐业,官吏才有闲情逸致享受歌舞和美景,从侧面歌颂了他们治理有方,才使当地呈现出一片祥和的承平气象。
词的下阕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杭州风貌
祝愿官员: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百姓生活愉悦
羌管
菱歌
嬉嬉
重湖
桂子
荷花
西湖湖山之美
千骑
乘醉
吟赏
长官生活休闲
下阕
意象: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堤沙、怒涛、珠玑、罗绮桂子、荷花、羌管、菱歌、钓叟莲娃、萧鼓、烟霞
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分析诗歌总体特点。
通过这些意象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意境特点:描写出了杭州街巷河桥之美、人民生活富足,展现出一幅热闹又宁静的市郊生活画面。
好景具体指什么?
自然风光
都市繁荣
人民安定、富足
孙何政绩卓著
实指
分析
好景
根据写作背景,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诗句,分析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什么?
1、赞美杭州的美好景致。
2、拜谒孙何,借以赞颂他政绩卓著,赞美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
3、预祝他能早日被召回京城,并委婉表达希望孙何举荐提拔自己的愿望。
鉴赏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本词《望海潮》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
赏“点染”艺术
由“法”而入
巩固提高
点染: 本是国画的术语。绘画时,有的地方点,有的地方染,从而绘出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借用到古典诗歌中来,指的是作者在有些地方正面点明旨意,有些地方侧面渲染。
这在写景抒情诗中比较常见,一般用景物来染;用一句话,一个词来点出要抒发的感情。渲染是为了突出旨意,旨意引导渲染,相互依存,和谐统一。
“点染”艺术
“点染”艺术
“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
“点”:抽象的评点(总写)
“染”:具体的描述(分述)
点染间不能有其它相隔,必须是一气而下,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意境。
“点染”艺术
长亭送别
碧云天, 黄花地, 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点染”艺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诗歌小结
就内容而言:词人敏锐地捕捉到山川、城市的特点,充分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景的秀美壮丽和市井的繁荣奢华以及人民安居乐业,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北宋前期的社会历史面貌。但因为他写作此词的目的是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所以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这就使得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就艺术特点而言: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同时,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1、《望海潮》中“ , ”尽显雅致之气,最能体现柳永的婉约词风。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2、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在《望海潮》中
“ , ”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3、《望海潮》中“ , ”几句,写达官贵人不思离去,还要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仙境。这也从侧面烘托出西湖之美。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4、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以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
5、《望海潮》中“ , ”两句,写不论白天还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羌管弄晴 菱歌泛夜
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