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兰亭集序》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兰亭集序》课件(共3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兰亭集序》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人。世人称之“书圣”。后任右军将军,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
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羲之其人
被称为中国书法圣地的“兰亭”,位在浙江省绍兴县的西南部,春秋时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
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为中外游人所瞩目。
《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
“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序( )----跋( )

前言
后记
序( )----跋( )

前言
后记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高适《燕歌行并序》
序( )----跋( )

(按体裁分)

前言
后记
写在诗、词前介绍背景或写作缘由的文字
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
书序 
自序
他序
诗、词序
赠序:
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高适《燕歌行并序》
上巳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祓禊”风俗。所谓的祓禊, 就是在水边用香草或者草药来进行沐浴,以祈祷健康,祓除不祥。
先民意识到,三月季节交替,阳气上升,阴气尚未退尽,此时最易患疾,而畔浴可以洗涤污垢,除去整个冬日所积存的病害。通过清洁仪式达到免疫卫生的效果的同时,也通过祓禊的交感巫术,完成祈福迎祥之朴素生活的愿景。
《论语·侍坐》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圣与众弟子寄情于山水间的乐趣,洋溢着与天地为伍的精神追求,师生之间对谈的人生畅想,更让“祓禊”充满了浓郁的诗性与教化的理性。
上巳节这天还有着求偶的风俗,未婚的青年男女们借这一机会,彼此谈情说爱,私定终身。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藺兮。女曰观乎?士日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河,洧河,春来荡漾绿波。男男,女女,手拿兰草游乐。姑娘说:“去看看 ”小伙说:“已去过。”“请你再去陪陪我!”洧河那边,真宽敞,真快活。少男,少女,互相调笑戏谑,送一支芍药订约。
到了魏晋时期,由于人们崇尚自然,有着纵情山水的风尚,上巳节的祭祀元素逐渐消失,演变成了文人雅士迎春赏游、临水宴饮的节日,还增加了曲水流觞等内容。上巳节也被固定在三月初三这天。
岁在癸丑
会稽
修禊
清流激湍
流觞曲水
游目骋怀
人之相与
悟(晤)言
放浪形骸
趣舍万殊
感慨系之
临文嗟悼
彭殇
虚诞
guǐ
kuài jī

tuān
shāng
chěng


hái


jiē dào
shāng
dàn
认读
▲《兰亭集序》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
齐读课文,找出能代表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词。
观兰亭书法,理情感脉络
10天干:
12地支:
纪年法
王公年次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公元纪年法
帝王年号纪年法
纪年法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庆历四年春”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永和:晋穆帝年号
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年号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023年5月20日
伯(孟)、仲、叔、季
指兄弟姊妹的长幼顺序,“孟”为最长,“季”为最幼。
四季排行
“孟、仲、季”三个月
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
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暮春
什么是“流觞曲水”?
雅·趣
晋书谢安传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晋书孙绰传 :“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余年。”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
晋书谢安传 :“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
晋书孙绰传 :“居于会稽,游山放水,十有余年。”
晋书王羲之传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
在晋以后,山水成了中国文人精神和理想之所在。山水于晋人有特殊的意义。
(山水诗开创者:南朝·谢灵运)
“乐”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佳朋
良辰
美景
乐事
赏心
在这样一个与自己的精神气质与审美趣味高度契合匹配的环境中,人的幸福感与愉悦度是想当然的。
“乐”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竹林七贤之一——刘伶  
刘伶常驾鹿车,携美酒,一路痛饮。还带了个仆人,让仆人扛把锄头,吩咐仆人道:“死便埋我。”爱酒至斯,如此放浪形骸,可见其洒脱。  
其时值刘伶任建威参军,一日于家中一丝不挂地饮酒,有客人来访,他也不回避穿衣,还狂笑道:“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分裂动荡的魏晋,战乱不断,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当时很多士人在战乱与政治斗争中无端丢掉性命。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永和初年,又遇地震、瘟疫,人祸天灾,无时不在。天下名士普遍逃避世事,以求自保。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有人“悟言一室之内”,如清谈、喝酒、嗑药(五石散);
有人“放浪形骸之外”,醉生梦死。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叔本华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兰亭一会的所有美好与快意,都将随着日薄西山而落幕。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在美好的环境下,那么多好朋友相聚,此情此景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悲凉情绪——人生太短。
一大批名士召集到一起很不容易,面对着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风、这样的阳光、这样的美酒,在这样一个情形下,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便四散离去了,再想一想没有几天我们就奄忽物化了,当然迅速地乐极生悲。
这篇文章表现了一种文人特有的脆弱和敏感。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古诗十九首》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曹植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陆机
石崇《金谷诗序》写宴集之乐,终以“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作结。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东晋名士崇尚老庄之学,大谈玄理,思想虚无。他们认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而王羲之非常真实地表达出了对于死亡的恐惧和敬畏——
死生亦大矣!
痛哉!
悲夫!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6岁时,父亲战败而不知所踪。青、中年时期,叔父、姨母、母亲相继离世。
此时,年过半百的王羲之,已目睹无数衰老病死在自己身边发生。如果生死能够相等,那些家人朋友撕心裂肺的嚎啕哭泣、那些独自度过的凄清神伤的萧索凉夜,又算什么呢?
既然生命终将消散,
那怎么来稀释这种悲痛?
怎么来对抗这种虚无?
思考探究
在每一个真实而饱满的“生”中找到生命的意义
“茂林修竹”是真实的,“清流急湍”是真实的;
“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信可乐也”是真实的;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快然自足”是真实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
·你今天因为在食堂打到了爱吃的菜而满足;
·你今天因为准时完成了所有作业而开心;
·你今天因为摔了一跤而感到丢脸;
·你今天在校园里的一株银杏树旁留下了足迹;
·你和这里的同学度过了相爱相杀的两年;
·你与这里的老师共同完成了一堂又一堂的课。
·记录自己存在的痕迹,记录每一个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因为它们很重要。
·今天的游览与思考,或许能让一个对死生感到困惑的后人感到共鸣,获得启迪。这种跨越时空的同频共振,可以抵御孤独,抵御“生命终将消亡”的虚无。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在跨越时空的共鸣中,抵御生命的消亡
·记录自己存在的痕迹,记录每一个不同寻常的生命体验,因为它们很重要。
·今天的游览与思考,或许能让一个对死生感到困惑的后人感到共鸣,获得启迪。这种跨越时空的同频共振,可以抵御孤独,抵御“生命终将消亡”的虚无。
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可贵之处在于:
他既不因为要面对苦痛而去回避“人必有一死”的现实,也不因这样的自然规律无法逃避而“活在当下”。
他敢于直面现实,并承担直面现实的痛苦。
因为认识到死亡的痛苦,所以他珍视如兰亭集会这样的快乐,看重生机勃勃的自然;
因为认识到一切终将消逝,所以他并不沉溺于各种快乐之中,而是用哲人的目光审视它们;
因为认识到生死之叹贯穿古今,所以他寄望后人能与兰亭诸贤心灵相通。
因为有了痛苦,所以珍惜快乐;因为有了痛苦,所以思考生命;因为有了痛苦,所以寄情未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