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二课时 课件(33张PPT)+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二课时 课件(33张PPT)+素材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八、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二课时: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初步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
道德修养:初步理解辛亥革命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法治观念:知道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为了民主共和理念的实现做出的努力。
健全人格:学习和继承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树立为振兴中华努力奋斗的意识。
责任意识:通过研学之旅活动,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提升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 (清宣统三年) , 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 、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
课前导入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被尊称为 “中华民国国父” 。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 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
课前导入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心一起走进课文,一起去见证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帝制而做出的卓越努力!
——推翻帝制,民族觉醒
课前导入
课前导入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以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通过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这节课就让我们起走进那段光辉历史吧。
1
辛亥革命的过程
为了推翻清朝的反动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虽然起义失败了,但还是给清政府以极大的打击,扩大了革命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屡败屡战,表现出与清政府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六、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七、钦康上思起义 (1908年3月)
八、河口起义 (1908年4月)
九、广州新军起义 (1910年2月)
十、黄花冈起义 (1911年4月)又称广州起义(影响重大的起义,加快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主要指挥者黄兴
一、广州起义 (1895年10月)
二、惠州三洲田起义 (1900年10月)
三、潮州黄冈起义 (1907年5月)
四、惠州七女湖起义 (1907年6月)
五、钦廉防城起义 (1907年9月)
新知讲解
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率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进攻两广总督署。革命党人奋勇冲杀,与清军经过一昼夜的激战后,终因寡不敌众,被迫撤退。起义失败后,人们找到
了在这次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的
遗骸72具,将其合葬于广州郊外的
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
士”。历史上也将这次起义称为
“黄花岗起义”。
新知讲解
你所知道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哪些?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讲一讲。
新知讲解
喻培伦,出生在内江县文英街一个糖商家庭。在广州起义前夕,他赶制了300多枚炸弹,为起义作出了突出贡献。起义爆发后,他胸前挂着满满一筐炸弹,率先攻打总督衙门,—边冲锋一边投弹,鏖战三个多小时,最后身负重伤,弹尽力竭,不幸被俘。临刑前,他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
新知讲解
林文,出生书香家庭,爷爷是福建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他从小胸怀大志为人豪迈。起义发动,林文跟随黄兴第一个抵达清总督署,冲锋陷阵,锐不可当。到了总督署,没有擒获总督,就返回东辕门,途中遇到对方部下,林文劝说到:“我们都是汉族人,应当同心协力,不用打………”不料话还没说完,年仅二十四的林文就中弹牺牲了。
新知讲解
方声洞,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自幼聪明机警。青年时代,就怀有挽救民族危亡、献身革命事业的信念。1911年4月27日,在黄兴率领下,和闽省林觉民、林尹民、林文、刘元栋等人猛攻广东督署。转战时中弹牺牲,时年25岁,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知讲解
林觉民,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国民主先驱,中国同盟会会员,革命烈士。少年时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1911年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知讲解
林尹民,福建闽侯人。与林文、林觉民并称黄花岗“三林”。林尹民素有大志。由林文介绍入同盟会。早存许国之志,婉却娶妇之命。1911年4月,随黄兴、林文、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攻打广东督署,英勇战死,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知讲解
宋玉琳(1880-1911),字建侯,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与清兵激战,奋不顾身,力竭被捕,英勇就义。牺牲后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知讲解
程良,安徽省怀远县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1911年4月27日,程良与宋玉琳攻打督署,转战华宁里。牺牲时年仅28岁,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新知讲解
广州起义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革命党人。在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党人的影响下,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的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和士兵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口、汉阳的新军也先后起义,革命在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
新知讲解
武昌起义战斗
新知讲解
武昌起义战斗
新知讲解
占领军械所
新知讲解
占领总督府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武昌起义胜利后,很快得到全国各地的响应。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新知讲解
1.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文化上的解放,使得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激发了全国人民爱国之情与民族觉醒;
2.生活习俗上: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习俗的除旧布新;
3.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成立了民主共和国;
4.经济上:辛亥革命把中国引入了近代化发展的热潮,贫穷落后的中国渐渐走向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渐渐发展起来。
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
新知讲解
2
纪念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100多年了,但革命者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呢?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谈谈你的想法。
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
新知讲解
我想和同学们一起开展一次“纪念辛亥革命”的主题活动。
我想看《辛亥革命》这部电影。
我的纪念方式是:
我的活动感受是:
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
新知讲解
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
感受
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
同学4
开展辛亥革命知识问答活动
同学3
开展绘画、书法比赛
同学2
开展国旗下讲话、班会活动
同学1
纪念方式
人物
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多灾多难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抗争史。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中国的解放,换来了我们如今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所以即使中国站起来了、强大了,我们也不能忘记那段烽火连天的艰苦岁月,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少年强则中国强!
新知讲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