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8课《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革命先驱孙中山课题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贡献。 道德修养:感知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法治观念: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健全人格:通过“红色研学之旅”活动,走进纪念场馆发现文物故事思考人物特点,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责任意识: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才真正实现了独立、民主、富强。重点 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贡献。难点 感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出示图片,思考: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读一读孙中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 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 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 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 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 路。孙中山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我来说一说“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孙中山先 生的这句名言体现了他愿为国家奋斗到最 后一刻的革命精神。孙中山生活的年代,中国正遭受帝国主义列 强的野蛮侵略和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统治,战乱 频发,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灾难 深渊,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我来说一说“上书李鸿章,提出 改革建议。”这说明他开 始决定“医国”时,对清 政府还是抱有希望的。我发现孙中山是经历了 对清政府抱有一点希望,到 失望再到放弃幻想的过程, 然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孙中山先生一直在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开 始对清政府还心存幻想,但是《辛丑条约》签订后,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 盾更加尖锐。孙中山同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 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二、新知讲解活动一:孙中山立志救国阅读“活动园”内容,说一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毛泽东称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的精力。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过了十年终于爆发一件事,给予清王朝致命一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辛亥革命运动,它直接埋葬了晚清帝国。而辛亥革命,正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读一读孙中山“立志救国”的故事,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孙中山的故事。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往在海边的一个村庄上。一天,他约了几个朋友,轮流踢毽子,大家来比赛。踢了好一会儿,一个年纪大的孩子,踢不过一个小孩子。大孩子恼怒了,把小孩子打了一下。孙中山对大孩子说:“你大他小,你强他弱,你不该欺负他!”一次许多海盗到村里抢劫。孙中山亲眼看到海盗把一户人家的门打破,抢去许多箱子,害的的那家的人大哭小喊。孙中山想:“为什么那户人家被强盗欺侮,中国却没有法律保护他们:”孙中山立下了改造中国的决心。长大后,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创建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召开国民党一大之后的又一个重要成就。孙中山先生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国立广东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中山先生认为要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家,必须创建一支国家的军队,要建立这样一支军队,首先要有建立这支军队的干部。黄埔军校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而成立的。孙中山遗嘱是在孙中山去世前所立。共三份,包括《国事篇》《家事篇》及《致苏联遗书》。前两份遗嘱由孙中山口授,汪精卫笔录。《致苏联遗书》则是由孙中山以英语口授,他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等笔录。孙中山口授遗嘱时,在场的宋子文、孙科、孔祥熙、邵元冲、吴敬恒、戴恩赛、何香凝、邹鲁、戴季陶等人都作为证明人在遗嘱上签了字。孙中山本来也要签字的,但是,因为听见宋庆龄在邻室悲泣,他不忍心让宋庆龄伤心,这天就没在遗嘱上签字。直到3月11日凌晨一时,他自知在世不久,才在遗嘱上补签上自己的名字。孙中山先生及追随其的革命志士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孙中山先生更是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在他的努力下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活动二: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们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一息尚存,不忘救国。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当年在《建国方略》一书中构想的中国建设的蓝图在百年前因种种条件难以实现。如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这个蓝图早已实现。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你认为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什么?三、板书设计活动一:孙中山立志救国活动二: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四、课后拓展请课后观看电影《孙中山》,进一步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