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科教版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卷(三)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关于动植物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植物之间没有遗传变异的现象
B.动物的种类繁多,我们只需要保护珍稀动物
C.动植物之间除了食物关系还有相互依存关系
2.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类对生物环境的改变不会影响生物
B.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不同
C.生物具有的结构特征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
3.在讨论怎样使塔台不容易倒时,以下几种想法正确的是( )。
A.将塔台的下边做重些不容易倒
B.将塔台的上面做重一些不容易倒
C.将塔台的上面和下面做成一样重不容易倒
4.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核心是( )。
A.选址 B.设计 C.建造
5.港珠澳大桥建立人工岛主要是为了克服( )困难。
A.桥塔超高
B.海水冲击桥梁
C.桥梁和隧道之间无岛屿可连接
6.校园塔台设计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安全性 B.漂亮、引人注目 C.实用性
7.生物遗传现象是孟德尔研究( )杂交实验时提出的。
A.豌豆 B.黄豆 C.水稻
8.下列结构中既可以增加稳固性,又可以节省材料的是( )。
A. B. C.
9.“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描述的是( )。
A.繁殖后代 B.遗传 C.变异
10.在调查校园中生物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到教室继续观察。
二、填空题(7分)
11.工程需要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限制条件包括时间、 、可用材料、 、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等。
12.建造塔台竞标的要点是项目 和项目 。
1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后代和亲代之间的 、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去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
14.人的一个相貌特征会有不同的 ,相貌是各种 的组合。
三、判断题(20分)
1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从化石中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 )
16.植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异。( )
17.恐龙已经灭绝,研究恐龙化石已经没有意义了。( )
18.综合恐龙的骨骼特征、运动方式、繁殖方式,可以知道它与现在的哺乳动物相似。( )
19.“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遗传现象。( )
20.高铁的建造需要大量的科学与技术的支持。( )
21.设计方案的质量不会影响对塔台模型的评价结果。( )
22.工程建设过程的基本步骤是: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制作一个模型>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 )
23.法国埃菲尔铁塔的结构特点是上小下大、上轻下重、内部多三角形。( )
24.住房由供水、供暖、采光、电路等多个系统组成。( )
四、连线题(8分)
25.将下列分类标准与其对应的名称和动物用线连接起来。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 哺乳类 企鹅
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昆虫 草鱼
身上长有羽毛 鱼类 鲸鱼
直接生下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 鸟类 蝗虫
五、简答题(12分)
26.港珠澳大桥的桥梁和隧道需要岛屿连接,但是这片海域上没有任何可用的岛屿,工程师们是怎样解决这一限制条件的?
27.地球上生物种类那么多,人类为什么还如此重视保护生物多样性?
28.哪些事例可以说明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改善着人类生活?
29.请简单归纳工程建设过程的相似步骤。
六、实验题(8分)
十九世纪中期,奥地利科学家孟德尔在小花园中用豌豆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实验。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两种,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他将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进行杂交,后代并不全是高株的。他持续研究,终于揭开了生物遗传的奥秘。
30.如图一是豌豆植株的花,由图可知豌豆植株的花是( )。
A.完全花 B.不完全花 C.单性花
31.如图二小明在做豌豆种子发芽实验,该实验中豌豆种子最有可能发芽的是( )。
A.a种子 B.b种子 C.c种子
32.高株豌豆和高株豌豆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株豌豆,这是发生了 现象。
33.豌豆的植株有高株和矮株,豌豆的花颜色有红花、白花两种,这两对性状特征可以组合成 ( )种不同的豌豆植株。
七、综合题(25分)
34.小杨在校园里选择了三个地点进行生物调查,下表是他的“校园生物调查表”。
蚂蚁 蜘蛛 蝗虫 蜜蜂 樟树 桂花树 狗尾草 苔藓
A地点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B地点 有 无 有 无 无 无 有 有
C地点 有 有 有 无 有 有 有 有
(1)在调查校园中的生物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
A.看见不认识的动植物要画下来或拍照片
B.从脚印、粪便、毛发等踪迹推测躲藏起来的动物和曾经来过的动物,并记录下来
C.为了方便观察,可以采摘几片叶子回教室继续观察
(2)小杨在观察时,选择的C地点最有可能是( )。
A.篮球场 B.花坛 C.教室
(3)下面三种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蚂蚁 B.蜘蛛 C.蜜蜂
(4)下面关于“给生物分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用不同的分类标准给生物分类,分类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B.生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生物分类的重要标准
C.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生物
小小工程师。
如图所示,在A地和B地之间有一条跨度为10米的小河,为方便A地与B地之间车辆通行,计划在A地和B地之间建造一座小桥,现决定进行设计与施工招标。要求:桥面宽度不小于2.2米,小桥安全、实用、经济、美观。
35.要在A地与B地之间建造一座小桥,下列选项需要最先做的是( )。
A.实施建设 B.制作一个模型 C.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 D.准备材料
36.竞标过程中,下列行为不正确的是( )。
A.正确流利地介绍本组设计的优势 B.对其他竞标对手进行有理由的质疑和评议
C.夸大其他竞标对手的设计缺陷 D.采用画图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37.建造小桥有多种材料可选择,下列材料最不适合建造小桥的是( )。
A.纸 B.木材 C.钢材 D.石块
38.为方便A地与B地之间车辆通行,下列小桥设计方案中,比较合适的是( )。
A. B.
C. D.
39.小桥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限制条件包括( )。
①时间;②费用;③可用材料;④环境;⑤抵抗自然界的破坏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第三小组同学们设计并制作的塔台模型要求高为60厘米,测试结果如下:
测试小组 设计方案 塔高(cm)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程度
第三组 3分 72 1分 ? 3分 9元 3分 3分
40.从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塔台的 能力比较弱,并且 不符合设计要求。
41.在3级风力(大风量)下,塔台模型可以抵御,没有摇晃。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第三小组塔台抗风能力测试评价结果应计为 分。
42.第三小组在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时,操作合理的是( )。
A.用各种不同重量的物体当重物。
B.将小组内科学书一本一本轻轻放在塔顶检测顶端承重能力。
C.如果放上五本书时,塔就垮了,承重能力应该记录为5本。
43.在做抗震能力测试时,如果塔台出现明显摇晃和倾斜,底座也出现变形,说明塔台的抗震能力 。
44.在帮助第三小组改进塔台模型过程中,我的建议是(1) (2) 。(至少两条建议)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C
6.B
7.B
8.C
9.B
10.C
11. 费用 环境
12. 成本 安全感
13.相貌特征
14. 组合 性状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修建人工岛。
27.答: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正在采取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建立植物种子库和花粉库,建立动物精子库,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等。
1.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直接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以不断丰富食物的品种,还将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调节气候、保护土壤、稳定水土、对污染物的吸收与分解等。
28.答:人类利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中的优势,不断改善着人类生活,正因为植物的遗传现象,才呈现出植物的多样性。比如使用杂交技术育种的高产抗倒伏小麦以及不同品种的玉米、蔬菜、水果、观赏植物等,改善了人类生活。
29.①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②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③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④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⑤实施建设
30.A 31.B 32.变异 33.4
34.(1)C
(2)A
(3)B
(4)A
35.C 36.C 37.A 38.D 39.D
40. 承重 塔高 41.3分 42.B 43.很弱 44. 可以增加塔台底部的重量;加固吸管的连接处;减小塔台的高度; 调整塔台的主体结构,增加塔台的底面积;增加塔台底部的钩码;多使用三角形结构;塔台底部加弹簧或滚珠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