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线上学习中可使用的数字化资源的是( )
A.平板电脑 B.数字图书馆 C.微视频 D.多媒体课件
2.云计算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该描述体现了( )
A.虚拟化 B.软件即服务 C.资源无限 D.分布式处理
3.某同学的奶奶生病了,他利用手机为他奶奶预约了第二天上午去看病的号,这属于信息技术在哪方面的应用( )
A.教育教学 B.农产品种植 C.医疗领域 D.设计制造
4.关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器件和电路的微型化,有助于缩小电子产品的尺寸,降低功耗,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B.数字通信技术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模拟通信技术
C.计算机根据卫星测量数据计算还原出的地形图不准确,实际测量地形并手工绘图会更准确
D.智能汽车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自动驾驶
5.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改善了人类生活。下列关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计算机会被移动终端完全取代
B.信息技术催生了很多新兴产业
C.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
D.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6.期末复习,小刘想要绘制思维导图来梳理这一学期的数学知识结构,下列软件中不适用的是( )
A.XMind B.Mindmanager C.FreeMind D.Mind+
7.疫情期间,王老师利用腾讯课堂给同学们上课,答疑解惑,请问他采用了以下哪种数字化工具( )
A.网络课程平台 B.网络资源平台 C.网络互动平台 D.网络教学平台
8.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原理为阅读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的数据通信,达到识别目标的目的。下列生活实例中没有用到该技术的是( )
A.张阿姨下班后,刷公交卡,乘坐26路公交车回家
B.小华同学在学校图书馆,刷校园一卡通借阅图书
C.高三年级的小丽同学高考报名时,刷二代身份证验证身份信息
D.小驾到某医院看病,用手机扫描医院提供的二维码获取健康码
9.课堂上教师们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了信息技术中的( )
A.辅助设计 B.智能制造 C.辅助教学 D.科学计算
10.信息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商务配合先进的物流系统,给我们带来网络购物的全新感受
B.网上会诊成为一种新型医疗方式
C.网络对青少年毫无益处
D.网络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种途径
11.以下哪一类信息技术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 )
A.虚拟现实系统 B.计算机 C.传感器 D.通信系统
12.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量,如摄相机摄下的图像、录音机录下的声音等等都是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在模拟信号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操作而形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上都是连续的信号
B.数字信号是时间和幅度都离散的信号
C.数字信号对模拟信号进行采样得到的,是模拟信号的近似值
D.模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弱
13.一名高中生,在通过学校的智慧校园和学习系统进行数学课程学习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课本中的概念、方法等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并制作成一个生动的动画。这主要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是( )
A.合作性 B.开放化 C.创造性和再生性 D.个性化
14.与传统面对面教学相比,下列选项中不是数字化学习优点的是( )
A.学习形式多样 B.利于资源共享 C.学习工具无要求 D.信息获取便捷
15.雷明通过学习到的Python语言,编写了一个程序,可以实现每隔一段时间提醒自己喝水、锻炼或者休息。这体现了信息技术( )
A.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 B.减弱了人们的信息意识
C.降低了人们的信息社会责任感 D.促进了人们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6.李明家买了新电脑,现将旧电脑E盘中20G的图片、文档等重要资料转移到新电脑中。下列转移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通过网络传输复制到新电脑 B.通过U盘拷贝转移到新电脑
C.将旧电脑的硬盘拆下安装到新电脑 D.先将资料打印后扫描到新电脑
17.为了实现安全的移动支付,NFC技术应运而生。下列属于NFC技术的是( )
①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 ②门禁系统中用磁卡开门 ③食堂餐卡支付 ④银行卡网付 ⑤将身份证放在感应区用于挂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有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网络和数字产品将成为多数人的生活必需品 B.数字校园成为未来校园的发展趋势
C.数字化信息是信息社会的主要内容 D.数字化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数字化资源相关内容。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数字化资源有:多媒体课件、微视频、数字图书馆,平板电脑不属于数字化资源。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2.D
【详解】本题考查云计算相关内容。云计算通过网络“云”将巨大的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成无数个小程序,然后通过多部服务器组成的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这些小程序得到结果并返回给用户,该描述体现了分布式处理。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3.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应用相关内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农业信息化、社会管理、医疗健康、金融领域、教育行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智能终端与通信技术、虚拟服务、军事与航天等。某同学的奶奶生病了,他利用手机为他奶奶预约了第二天上午去看病的号,这属于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方面的应用。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计算机根据卫星测量数据计算还原出的地形图比实际测量地形并手工绘图更准确,故本题应选C。
5.A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发展相关内容。BCD选项描述正确。A选项,计算机和移动终端各自有不同的特点以及应用领域,因此计算机不会被移动终端完全取代,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6.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思维导图软件。常用思维导图制作工具有Xmind、Mindmanager、FreeMind。Mind+是一款编程软件。故本题选D选项
7.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数字化工具。腾讯课堂是网络互动平台,故本题应选C。
8.D
【详解】本题考查通信技术相关内容。通信技术主要有:(1)蜂窝通信系统--移动4G、5G等。(2)近距离通信技术--RFID、ZigBee、Z-Wave、NFC、蓝牙、Wi-Fi等。ABC选项使用了射频识别(RFID)技术,D选项使用了图像识别技术。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9.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语言相关内容。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智能制造是一种由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共同组成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它在制造过程中能进行智能活动,诸如 分析、推理、判断、构思和决策等。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成为课程的组成部分,从而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信息技术工具的整理、组合,相互融合,达到整体优化。科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再现、预测和发现客观世界运动规律和演化特征的全过程,科学计算为解决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数值计算。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0.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相关内容。ABD选项说法正确。C选项,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有利于青少年非线性思维方式的形成;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发展;满足了青少年交流;沟通和理解的需要。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消极影响:网上信息泛滥可能造成青少年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有可能引起青少年道德意识弱化、社会责任感下降;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极容易使青少年做出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应该看到网络对于青少年良好的影响,并在同时完善关于网络的法律法规,关注青少年成长,使网络成为可以被合法应用,合法引导为正确的帮助青少年成长的工具。综上所述,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利大于弊,我们应当在有限范围内支持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成长。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1.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信息技术相关内容。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被喻为人的“感觉器官”。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2.D
【详解】本题考查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关内容。模拟信号是连续的,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或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间隔内,其代表信息的特征量可以在任意瞬间呈现为任意数值。数字信号是指自变量是离散的、因变量也是离散的信号,这种信号的自变量用整数表示,因变量用有限数字中的一个数字来表示。在计算机中,数字信号的大小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示。数字信号传播距离长,可同时传递大容量的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模拟信号传播距离较短,传递容量小,保真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弱。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3.C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相关内容。数字化学习的特点有:问题化、合作性、开放化、创造性和再生性、个性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物理课本中的概念、方法等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并制作成一个生动的动画,同时还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创造性和再生性。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4.C
【详解】本题考查数字化学习相关内容。数字化学习的优势是:获取的便捷性、形式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数字化学习工具可以提供更为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帮助学习者更高效地获取和掌握知识。常见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包括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软件和虚拟实境技术等。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5.D
【详解】本题考查信息技术的影响相关内容。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1)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资源,知识创新形成的知识产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方式。(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促进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肖极影响:信息泛滥、信息犯罪、信息污染、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题目内容可以体现信息技术促进了人们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6.D
【详解】本题考查文件管理相关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复制到新电脑、通过U盘拷贝转移到新电脑、将旧电脑的硬盘拆下安装到新电脑的方法都可以便捷的转移资料,ABC选项正确。将资料打印后扫描到新电脑的方法不可取,D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17.C
【详解】本题考查射频识别技术相关内容。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的,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支付,不属于NFC技术,故本题答案是C选项。
18.D
【详解】本题信息技术相关内容。ABC选项表述正确,D选项,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D选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