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 了解太平天国爆发的原因、兴起和发展2.理解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及其评价,比较两个文件的异同点。3. 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失败标志及失败原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启示。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的学习,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过程的学习,掌握识图和用图,学会归纳历史事件或现象发展进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分析,感受其强烈的反封建精神,从而培养符合社会价值和道德行为标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2. 通过对北伐军征战过程的讲述,感受到以林凤祥为首的北伐军不畏强敌直至全部牺牲的惨烈悲壮,树立正确的爱憎观、道德观、英雄观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太平天国的性质、作用.难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评价四、教学方法: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六、课型:新授课。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然经济在幅员辽阔的古老中国广泛存在,使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中国人的主体.农民问题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至今依然如此。在封建社曾发生过无数次农民起义,而在近代,农民问题随着时代变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这次农民起义就是——太平天国运动。中国近代历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的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太平天国是一百多年前农民领袖洪秀全等建立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权。它曾占据了中国大片河山,与清王朝对峙长达14年之久。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勇敢地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历史重任。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曾试图建立一个人人均等的理想社会,把天国搬到人间。但是,他们最终却失败了。他们的理想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从成功走向失败?一、从金田起义建国到定都天京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背景资料陈列室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 ,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旧税捐更重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 摘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 不足。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问: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的自然灾害(3)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2、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1)金田起义——兴起(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北上进军(4)定都天京(5)北伐西征措 施 目 的 时 间 将 领 意 义北 伐 为了推翻清政府 1853 林凤祥 李开芳 深入清朝腹地,牵制了清军大量兵力,为西征创造了条件 。西 征 为巩固天京大本营 1853 赖汉英 石达开 巩固了天京大本营,夺取清朝半壁江山,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结合地图进行简介)二、《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1、时间:定都天京以后(1853年)2、 内容: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土地分配问题: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 和年龄平均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产品分配问题: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3、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4、评价: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空想性)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性)1856年,当太平军西征与东征胜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由于争权夺利,矛盾却日渐尖锐化,导致天京变乱发生,天国的事业开始由盛而衰,最终导致三、天国悲剧1、天京变乱(1)原因:①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②封建特权思想膨胀,相互猜忌和争权夺利。③其根本由于在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2)过程:(3)影响:清军乘机反扑,再次围困天京;造成天国朝中无人,国中无将的危险局面。2、重建领导核心:3、颁布《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1)主要内容:①政治: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②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③文教:学教育和先进技术④外交(补充):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2) 评价:《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的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得到洪秀全的赞同,以太平天国官书发行。它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在中国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方案。(3)与《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前者重点放在打破封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维持小农经济,实行绝对平均主义,建立没有私有制的地上天国。是一种空想,违背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后者要求发展资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就是建立私有制的社会。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但没提农民的土地问题,无法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两者都无法使太平天国走向胜利。4、后期的防御战(1856——1861):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失败标志)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1、主观上:(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2)战略上的失误2、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3、启示: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1、反封建:沉重打击了 清朝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2、反侵略:对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3、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影响。4、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同打击了西方殖民者。六、太平天国的新特点:1、起义时代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起义原因新—既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3、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4、治国方案新—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8、国际背景新: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七、小结:150年前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终失败,它曾使无数英烈们抱恨终天。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尽管可以任人评说,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检测题1、 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c)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C.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2、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D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3、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 )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4、《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B)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5、《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D)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http: / / www.21cnjy.com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6、(上海高考)《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D)A、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 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作业:材料解析:材料一: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保暖矣。——《天朝天亩制度》材料二:兴银行。倘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150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资政新篇》阅读上面材料,请回答:《天》和《资》都是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有人认为《资》是对《天》的继承和发展,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洪⑦灭⑥走③责石⑤疑韦②杀④杀杨①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