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实证的方式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从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的成就,立足于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3、理解“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结合港澳回归和两岸关系的发展,从家国情怀的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方针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1、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难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进程。
【教学过程】
导入: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讲道: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相关内容,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的相关内容,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说是吹响了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号角。
新课:
【时空定位】
【自主学习】根据“时空定位”并阅读教材P181-186,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梳理本课的学习的基本线索。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181,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背景、内容和重大历史意义。
1、历史背景:
(1)粉碎“四人帮”后,“左”的思想依然存在,两年徘徊,政治上:文革结束,“左”倾思想依然存在。经济上:国民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没有改善。
(2)思想上:“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3)国际环境:中美关系改善,和平与发展成为主题。
(4)邓小平及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懈努力。
2、基本内容:
思想路线: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前提)
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
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恢复党的民主法制,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障)
3、历史意义:
(1)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3)标志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新)领导集体确立。
师小结:邓小平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式上做了作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指明了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前进方向。
【知识迁移】
(1)中共历史上工作重心的三次重大转移?
“八七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共历史上的三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拨乱反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改革开放的前提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是如何实现拨乱反正的?
1.平反冤假错案
2.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
3.民主法制建设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1.平反冤假错案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平反冤假错案的原则和表现
(1)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2)表现:
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②国家还纠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落实各项(地主、富农、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民主党派、民族、宗教、侨务等等)政策。
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82倒数第二段内容归纳《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内容、意义。
(1)内容: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各方面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恢复与发展,一项突出的成就表现在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八二宪法”)。
民主法制建设的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师:“八二宪法”的内容有那些?这有何意义?
(1)内容: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
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趋于制度化、法律化)
师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进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是如何进行的呢?
三、“特色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师:从1978年拉开改革开放的大幕,至今已有40多年。教材P183至P184第一段内容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
(一)“改革之路”---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师:改革为何首先在农村实现突破呢?
生:
(1)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仍有亿万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严重影响国家的现代化建设。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有哪些?
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思考:下面数据变化说明了什么?
中国农村走上富裕路
【读图学史】建国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思维拓展】:据以上图片史料探究: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有何启示?
启示:经济政策的制订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变革或调整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师过渡: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实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师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思考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改什么?有什么意义
生:
为什么改?
必要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使企业失去活力。
怎么改?
基本内容: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改什么?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
所有制性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以后)
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3、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结合教材思考: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根本目标是什么?他认为下一步应该如何去做?
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根本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应该如何去做:建立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师: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开放之路”:从开放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问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
生:国内:①历史的经验教训;
②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客观要求;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
国际: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师: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可知第一批建设的这四个经济特区分布在广东、福建两省,当时中央选择这些地区的考量有哪些?
生: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②华侨众多,有利于吸引侨资;
③地处沿海,交通便利;
④资源丰富。
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对外开放呈现什么样的特点?
生: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点线面相结合。
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友好国家的经贸关系。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83,梳理改革开放
①1978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②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③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重大命题
④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
⑤建立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⑥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实施“三步走”战略。
⑦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⑧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⑨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⑩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师:在哪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
生:从单一公有制转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式现代化转向开放式现代化的新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师过渡: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推动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突破性发展。
(三)“祖国统一之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的统一之路
1.统一之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第一次公开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1984年《瞭望》周刊发表《一个意义重大的构想——邓小平同志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标志“一国两制”构想已基本确立。
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师:这一构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生: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对台湾的政策从“解放台湾,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师:过渡:“一国两制”构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但却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统一实践:港澳回归
师:香港、澳门问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国家主权。请同学们梳理归纳香港、澳门是如何回归的?
(1)1984年12月和1987年4月,中国政府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政府分别签署了中英、中葡联合声明。
(2)1997年7月1日,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4)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3.统一之望:民族复兴圆梦想(台湾问题)
(1)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解放战争基本胜利时,蒋介石集团退居台湾,加上美国阻挠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的局面。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港澳问题属于外交问题)
(2)台湾问题的本质?
台湾问题的本质是分裂与反分裂、“台独”与反“台独”的斗争,焦点是一个中国与“两个中国”的斗争。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各种阴谋,坚决反对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搞“台湾独立”的图谋。
(3)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84-186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梳理归纳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概况。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两岸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
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与海基会董事长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国家分裂法》,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2005年4月29日,两位领导人在北京会面,是继重庆谈判以来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会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015年11月7日,两位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师小结:中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实现两岸统一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时代潮流!
师: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关系确实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阻力。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4)影响两岸关系的不利因素
①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
②美国政府对中国内政的肆意干涉
③日本右翼势力与台独势力相配合,不断制造事端,既影响中国统一,又影响中日关系的正常发展。
④台湾民众存在错误的认知
思维拓展:影响两岸关系的有利因素
【答案提示】
①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极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根本保证。
②政策保证:邓小平“一国两制”的伟大理论。。
③榜样借鉴: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与繁荣稳定。
④2005年以来,两岸民间团体、高层领导承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访问大陆。
⑤国际法依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央政府在北京。是举世公认的事实,也是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
⑥民族心理:完成国家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海峡两岸同属炎黄子孙,血浓于水。难以割舍民族亲情。
⑦历史证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历史不能篡改。
小结:祖国必将统一,中华民族必将复兴。台湾同胞将与祖国其他地区人民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