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卷(到第3章第1节 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湖州市华盛达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试题卷(到第3章第1节 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科学学科学习能力诊断卷(二)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共6页,有4个大题,31个小题。
2.答题前,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把试题卷Ⅰ的答案写在答题卷Ⅰ上对应的选项位置用2B铅笔涂黑、涂满。将试题卷答案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Ⅱ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画图作答,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
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四个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杯中弯折的筷子 C.蜡烛通过小孔成像 D.地图经放大镜成像
2.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有关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女性的输卵管内
B.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输精管
C.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中获取氧气和养料
D.试管婴儿的胚胎发育全部在试管内完成
3.暂停匆匆的解题,平复急躁的思绪,欣赏下怡人的春色吧,鲜花在向你微笑,鸟儿说:“你一定行!”想要收到鲜花和鸟儿的祝福,用到的感觉分别是( )
A.视觉和触觉 B.视觉和嗅觉 C.触觉和嗅觉 D.视觉和听觉
4.下图中有六块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第4题图)
A.只有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③④⑥
5.一名初中班主任三年来坚持为每一位学生拍“生日照”,他发现学生们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下列变化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
A.男性喉结增大 B.女性个子迅速长高
C.男性长出胡须 D.女性臀部明显增大
6.《厉害了,我的国》节目中有一个片段展示:在高速行驶的高铁列车窗台上竖放着一枚硬币,列车高速行驶而硬币却屹立不动。小科认为硬币是运动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为( )
(第6题图)
A.座椅上的小科 B.路边远去的树
C.高速行驶的列车 D.列车的窗台
7.中华秋沙鸭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目前全球只有1000只左右。中华秋沙鸭生活在河流与小型湖泊等湿地中,主要以淡水鱼、虾等为食,被称为鸟类中的“活化石”,是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中华秋沙鸭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
8.富春江畔,上千亩盛开的油菜花成了杭州新“顶流”,下列哪项不属于它们的特点
A.有鲜艳的花朵 B.有香甜的花蜜
C.花粉轻小而且数量多 D.花粉粒有黏性
9.如图所示,若要使激光笔发出的激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能射中墙上的目标,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第9题图)
A.激光笔向右平移远离墙壁 B.入射点不变减小入射角
C.平面镜保持水平往下移动 D.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
10.如图,甲、乙、丙三人从起跑线同时起跑,若在各自的跑道上同时到达a线处,则三人运动快慢情况是( )
(第10题图)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一样快
11.如图所示,小科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玩具鸟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1题图)
A.玩具鸟越面镜,则所成的像越大 B.玩具鸟远离平面镜,则像也远离平面镜
C.小科面镜,则可以看到更大的像 D.平面镜竖直上移,则像也会相应上移
12.手机来电提醒有许多不同的模式。现将一只手机调整到铃声加闪光模式并悬挂在密封的透明玻璃罩内。拨通手机听到手机发出铃声并看到闪烁的光;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弱直至消失,而闪烁的光依然存在;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发现铃声逐渐变强并仍然有闪烁的光。根据上述现象得到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光不能在透明玻璃中传播
B.声音不能在透明玻璃中传播,而光能在透明玻璃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而光的传播不需要空气
D.声音、光均需要空气才能传播
13.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利也有弊。下列图中有关微生物的繁殖,描述正确的是( )
A.分裂生殖的细菌 B.分根繁殖的根霉 C.孢子繁殖的酵母菌 D.种子繁殖的香菇
14.如图所示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4题图)
A.甲是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 B.乙是远视眼,眼球前后径过长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D.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15.概念图的建立有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下列各项的概念分别代表如图①②③的是( )
(第15题图)
A.原核生物、真菌、细菌 B.子房、子房壁、胚
C.生殖、有性生殖、营养繁殖 D.机械运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卷Ⅱ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黏虫是一种危害玉米、麦类、水稻、谷子等粮食作物的常见害虫,如图是黏虫发育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回答:
(第16题图)
(1)黏虫的个体发育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2)与蝗虫相比,不同的是黏虫个体发育经过______(填名称)期。
17.声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17题图)
(1)医生利用______波扫描可以得到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图像,以获得人体内部病变的准确信息,确诊病情。
(2)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乘客应将口微微张开,目的是使______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受损。
(3)为了减小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居民的干扰,通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音板(如图所示)。立隔音板是为了在______减弱噪声。
18.如图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的豆科植物的一生,据图回答:
(第18题图)
(1)图c的8是由图a的______(填序号)发育而成的。
(2)图e中的大豆豆荚是一个果实,它含有多粒大豆种子。大豆种子是由花中的______(填名称)发育而来。
(3)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其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填序号)。
19.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不同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紫光的下方还有一种不可见光是______,在日常生活中可用来杀菌。
(第19题图)
20.自去年秋冬开始,日本爆发A型溶血性链球菌,因该链球菌引发的伤口感染会导致组织坏死,故而被称为“食人菌”。
(1)食人菌属于______(填“细菌”或“真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本质区别是______。
(2)食人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是细胞结构中没有______。
21.如图所示是眼球的结构模型,角膜、房水、玻璃体等组成了眼球折光系统,相当于______镜。用眼观察物体时,物体离眼睛越近,则晶状体的焦距越______。
(第21题图)
22.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在15℃时,湖面上一艘静止的汽艇发出汽笛声,4.2秒后听到经岸边高山反射回来的回声,则该汽艇离岸边高山的距离是______米。(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23.如图是验证“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其中A和B为两支相同的蜡烛。本实验中A为玻璃板前点燃的蜡烛,则B蜡烛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实验过程中,应从______(填“A”或“B”)侧去观察。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A所成的像在B的上方,没有与B重合,可能原因是______。
(第23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24.我们在吃西瓜的时候从没看到过萌发的种子,而扔到地上的西瓜种子却很快会萌发。针对种子在西瓜内不萌发的现象,小科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水分;
假设二:种子在西瓜内缺乏萌发所需的空气;
假设三:西瓜内存在某种物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
(第24题图)
为了验证假设三,小科选取成熟的西瓜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一个成熟的西瓜切开,取出里面的种子并洗净,将瓜瓤捣碎后过滤,西瓜汁备用;
②取两个培养皿,分别贴上注有A、B的标签,每个培养皿中均放入多层滤纸,滤纸上各放10颗西瓜种子;
③在培养皿A中的滤纸上滴加一定量的清水,在培养皿B中的滤纸上滴加等量西瓜汁;
④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添加水或西瓜汁,以保持滤纸湿润,连续观察多天,并记录西瓜种子萌发的数量。
(1)小金经过思考与分析,认为假设一不成立,他的理由是______。
(2)实验时用10颗西瓜种子而不是1颗的目是______。
(3)若假设三成立,请预测培养皿A、B的实验结果:______。
25.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野菜和中草药,具有“万能消炎药”的美称,针对这种说法,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鱼腥草是否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请回答:
(第25题图)
(1)取大小相等的6张滤纸片,其中4片浸泡于鱼腥草汁中,另外2片浸泡于无菌水中。他们选用“无菌水”浸泡的目的是______。
(2)然后在涂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依次放置4片浸有鱼腥草汁的滤纸片和2片浸有无菌水的滤纸片,将培养基置于37℃恒温环境中培养。你认为温度选择37℃的原因是______。
(3)培养24小时后,培养结果如图所示,实验小组据此得出结论:______。
26.如图所示为一声速测量装置,铜铃作为声源,甲、乙为声信号采集器,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甲、乙接收,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的绝对值。
(第26题图)
(1)某次实验中,把铜铃放在甲和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显示的示数为______。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温度越高,声速越大。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______(填字母)。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27.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题图)
(1)为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该调节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______。
(2)当三个元件移动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上像的性质为______。
(3)小科要利用图中器材研究照相机的原理,则应保持透镜不动,使蜡烛_____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直到出现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小科发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移动蜡烛到20厘米处时,右边的光屏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找到清晰的像。那么,此时蜡烛通过凸透镜是否仍然成像?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各6分,共24分)
28.春季多雨时节,有同学从菜市场捡回一些削掉玉米粒但保留了玉米粒根部的玉米芯(如图1),准备做实验用。谁知道还没来得及做实验,竟然发现玉米芯发芽了(如图2)。
图1刚捡回来的玉米芯 图2发芽的玉米芯
(第28题图)
(1)玉米是通过种子繁殖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生殖。
(2)在掰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原因是______。
(3)这些玉米粒被削掉一部分为什么仍然能够发芽?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______。
29.在答题卷相应位置按要求作图。
(1)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
(2)根据折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3)把光路补充完整。
30.图像法是把数学工具运用到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图像直观、形象、简明等特点,来分析解决科学问题。比如在机械运动中,图像法能帮助我们有效地处理一些运动问题。
(1)一辆汽车正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用s、v、t分别表示汽车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反映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_(填序号)。
(2)甲、乙两位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骑自行车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a点为甲、乙两图像的交点,它表示______。7秒末时,甲、乙两同学相距______米。
(第30题图)
31.小科周末打算去杭州研学旅游,家长帮他买好前往杭州的高铁票。好学的小科想知道高铁在湖州站到杭州东站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他上网查阅了高铁从湖州站到杭州东站的距离约为126千米。
(1)列车8:03从湖州出发,8:31到杭州,则列车在这段路程的平均车速约为多少千米/时?
(2)细心的小科计算后发现车速与《厉害了,我的国》节目中介绍的复兴号动车组的标准车速为350千米/小时有差别。这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图中所给的信息,分析(1)中计算得出的平均车速与标准车速有差别的原因。
(第31题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