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二 服装设计基础美学 课件(共57张PPT)- 《服装设计基础》同步教学(江苏凤凰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二 服装设计基础美学 课件(共57张PPT)- 《服装设计基础》同步教学(江苏凤凰版)

资源简介

(共57张PPT)
服装设计基础美学
项目二
目 录
01
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02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项 目 描 述
服装造型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就是对立体构成的造型过程, 任何物体都能还原成点、线、 面, 在服装设计过程中, 点的灵动点缀和线的自由穿插构成了面和体的多变组合, 作为一名 服装设计师, 不仅要熟悉各种造型要素的特性, 总结各要素间的构成规律,还要从美学的角 度加以判断分析, 从而将其作为创作设计的方法, 还可以作为一种美的形态来对待。 因此, 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和形式美法则是服装设计学习的基础知识。
项 目 目标
通过本项目学习点、线、面的性质及构成规律,提高基础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
01
02
03
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动手练习,让学生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将点、线、面设计法则应用于服装设计绘画中,使服装款式更能突出风格特征、符合美学原则,并且能适应市场需求。
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形成学生谦虚好学、勒干思考、做事认真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对服装的审美能力,并养成团队协作精神。
SUNMMER
任 务 一
服装设计的构成要素
任 务 导 入
在服装设计中, 服装造型属于立体构成的范畴, 简单地说, 服装设计也就是运用美的形式 法则有机地组合点、 线、 面、 体,形成完美造型的过程。 服装的款式无论怎么变化, 它的造型要 素都是由点线面组成的, 它们是构成服装形态的基本要素, 这些构成要素在服装造型上既可 表现为不可视的抽象形态,也可以表现为可视的具体形态, 它们是服装造型设计的依据。 这些 要素有着不同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造型要素是服装设计学习的必备基础知识。
任 务 准 备
“点" 在服装设计中是最基本也是最灵活的造型元素, 它能够引导视线, 成为视觉焦点。 作 为服装中的设计细节, 点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 可能是方的, 也可能是圆的;可以依 附于服装, 也可以独立存在; 甚至还具备色彩、 质感等个性因素。从纽扣到胸针, 从图案到商 标,
“点" 在服装中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 由于其突出、 醒目、 有标明位置的作用, 因此易于吸引 人们的视线。
一、点的使用
01
02
03
04
05
1.点的不同视觉感受(图2-1-1)
点在空间的中心位置时可产生扩张感、 集中感。
图2-1-1 点的不同视觉感受
点在空间的一侧时, 可产生不稳定的游移感。
点的竖直排列能产生直向拉伸的苗条感。
较多数目、 大小不等的点作渐变排列可产生立
体感和视错感。
大小不同的点有秩序地排列可产生节奏韵律感。
点在服装中; 小至纽扣、 面料上的圆点图案, 大至一个装饰品, 都可被视为一个可被感知的 点, 我们了解了点的一些特性后, 在服装设计中恰当地运用点的功能, 富有创意地改变点的位 置、数量、 排列形式、 色彩以及材质等某一特征, 就会产生出其不意的艺术效果。
(1) 装饰“点" 。 装饰点是服装设计中经常用来强调衣着的重要部位,一般多用于前胸、 前胸 袋、袋边、 袖口边等部位, 加以强调装饰点。 当服装中的点弯曲部分成曲线, 能给人以流动的韵律 感和柔和感,很适合用于女装,如首饰、 服饰品(领结、 胸花) 标牌( 绣标) 等。 如图2-1-2 所示。
图2-1-2装饰” 点"
2. 点在服装中的应用
图2-1-2图案“ 点"
(2)图案“ 点" 。 图案”点" 是经过印染或刺绣等工艺形成的点状纹样, 点的造型多样,在排 列上有一定规律,可以呈现从二维到三维不同的视觉效果。 如波尔卡圆点, 还有欧普风格的点 状排列, 面料上亦常见散点小花型四方连续图案。 如图2-1-3 所示。
(3) 工艺”点" 。 工艺“ 点" 不仅具有功能性, 还有装饰性。 如纽扣、 珠片( 亮片) 、 工艺镂空 等。 纽扣作为点, 在服装中与门襟关系紧密, 一方面有扣合门襟的实际功用, 另一方面对门襟 的走势起到强调的作用, 还有些纽扣出现在袖口、 袋口、 肩部, 这些点或集中或分散的布局, 大 大丰富了款式结构。 镂空点是一种以虚点的形式, 形成于面料镂空处, 透露皮肤或下层面料, 包括对皮革、 针织以及各种梭织面料的镂空处理, 如川久保玲的破烂式、 牛仔服上的磨烂处理 等, 给人以自然随意的感觉,不经意间展示出服装风格。如图2-1-4 所示。
图2-1-4工艺“点"
3.服装中点的设计原则
(1)点与服装整体风格的对比统一。 点的造型、 材质要与服装的风格一致, 根据设计定位 的不同,点的色彩可以与服装主体色相同、 相异甚至对比。
(2)合理把握点的比例。 在视觉艺术中我们人为地赋予了点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在服装 设计中要合理把握点的比例尺度, 只有比例和谐的事物才能使人们产生美感。
行业PPT模板http://www./hangye/
(3)强调服装中点的均衡与稳定。 由于服装中的点具有形状、 色彩和质感等个性,形成了 一定的轻重差异, 会对服装的整体稳定性产生影响, 也造成整体把握上的复杂性。因此在点的 布局中要将点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不同点的分量感, 利用点的组合韵律, 稳中求变。
二、 线的使用
点的轨迹称为线, 它在空间中起着连贯的作用, 而且线比点更能表现出较强的情感及性 格, 它具有长度、 粗细、 位置以及方向上的变化。不同特征的线给人不同的感受, 通过改变线的 长度可产生深度感, 而改变线的粗细又能产生明暗效果等。
(1)垂直线是一种单纯的直线, 能够诱导人们的视线沿其所指的方向上下游动, 是具体体 现修长感服装的最佳造型。 会给人以苗条、 上升、 严肃、 硬、 冷、清晰、单纯、 理性等感觉。 在服 装上的造型通常表现为: 搭门线、 垂直的裙褶线等。
(2) 水平线是指一种横向运动的线型, 给人以舒展、 稳定、 庄重的感觉, 让人心里畅快的同 时又有平稳的感觉。 在服装上的造型通常表现为:育克线、 方形颈围线、 腰节线、 上衣和裙摆的 底摆线等。
1.线的分类
(3)斜线是一种使人心里产生不安和复杂变化的线型, 斜向直线具有方向感, 给人以活 泼、 混淆、 不安定以及轻盈之感。 在服装上的造型通常表现为: P 型颈围线、 倾斜的开口线、 倾 斜的剪接线等, 一般多用于裙装,如图2-1-5 所示。
图2-1-5 斜线
图2-1-6 曲线
(4)曲线柔和圆润, 是一种极具韵味的线型, 能使人产生温和、 优美和女性化的感受, 常表 现为颈围线、 曲线状口袋等。 如图2-1-6 中弧线裙摆, 袖口、 颈围线处的包边处理,用珍珠穿 成的珠链对颈围线处、胸围线以及腰围线和袖口进行包边处理, 整体的弧线造型显得活泼可爱 而不失女人味。
(1) 外部轮廓线: 服装造型的外部形态就是以线的存在而被人们通过视觉所认知的。 外形线条决定了设计的主调。
(2) 结构线: 衣片的相交处和轮廓上都有线的存在。 如肩线、 领口线、 腰围线、袖型线等。 如图2-1-7 所示, 由腰间的腰带引出的褶皱属于不规则的线元素, 使服装显得更加飘逸。
图2-1-7结构线
2.线在服装中的应用
(3)装饰线: 如拉链、 镶边、 流苏、 嵌条、 绳带、 贴条、 滚条等, 如图2-1-8 所示。
图2-1-8 装饰线
线的移动形迹构成了面。 面具有二维空间的性质, 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面又可根据线构 成的形态分为方形、 圆形、 三角形、 多边形以及不规则偶然形等。 面与面的分割组合, 以及面与 面的重叠和旋转会形成新的面。 在服装中轮廓、结构线和装饰线对服装的不同分割产生了不 同形状的面,同时面的分割、 组合、 重叠、 交叉所呈现的平面又会产生不同形状的面。 它们之间 的比例对比、 肌理变化、 色彩配置以及装饰手段的不同运用能产生风格迥异的服装艺术效果。
三、 面的使用
1.面的分类
(1)方形面。 在男装设计中使用较为广泛。 西装、中上装、 夹克衫等男装, 从外形轮廓、 肩 部装饰线、袋形上多以直线与方形的面来组成, 给人以庄重、平稳之感, 能较好地体现男性的 气质。
(2) 圆形面。 在女装设计中有较多运用, 如古典的泡泡裙、 圆摆裙等, 局部造型如强调肩 部的插肩袖、 浑圆丰满的大圆领等, 圆形设计较为柔和、 娇美, 很适合女性的气质, 如图2-1-9 所示。
(3)三角形面。 三角形面是时装中比较常见的几何体, 它在设计中较受现代服装设计师 重视, 尤其是前卫派的设计师们将建筑上的构成主义运用于服装设计, 他们把服装分割成若干 形状的平面, 如三角形、 梯形、 方形等,以不同的色彩予以区分, 然后再去组合。 但是在一件服 装中仅有面感就会觉得乏味、 平淡, 因此也用线来进行连贯、 分割, 用点来突出焦点, 如图2-1-10 所示。
图2-1-10 三角形面
图2-1-9圆形面
2.面在服装中的应用
衣片的面包括袖片、 衣片、 领片、 裤片等;色彩的面使得面的感觉更为强烈, 具有层次感和 韵律感; 图案纹样的面可以弥补服装的单调感; 饰品的面包括围巾、披肩、帽子、 扁平的包袋等。
任 务 实 施
时代在不断前进, 流行更是日新月异。 点、线、 面这三个元素在服装中不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是服装设计平面表达的组成体。将它们穿插结合 运用, 不仅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平面感, 还可以进一步 体现服装的立体效果。 服装设计需要不断创造出独 具魅力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来符合时代潮流。 这要求 服装设计师要有很好的结构感, 能熟练掌握造型的 三元素, 并恰当地运用, 赋予服装设计作品完美的视 觉审美和永恒的生命力。
任 务 实 施
(1) 在图2-1-11 中所示的廓形中, 分别用点、 线、 面单一要素来设计一款服装,即在整件服装或服 装的某一部位只使用一种造型要素(三款) 。
(2)使用点、 线、 面三要素来塑造服装的立体造 型, 包括点与线搭配, 线与面搭配, 点与面的搭配, 使 服装的造型表现丰富,可以在造型的空间、 虚实、 量感、 节奏、 层次等方面进行多种变化设计。 三者搭配各一款( 三款) 。
图2-1-11 服装廓形
任 务 评 价
评价表
任 务 拓 展
服装中体的表现形式
体是由面与面的组合而构成的, 更准确地说是由点、 线、 面、 体四个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立 体形态, 具有三维空间的概念。 不同形态的体具有不同的个性, 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 体也 将表现出不同的视觉形态。
服装不同于其他造型艺术, 是依附于人体而造型, 人体有正面、 背面、 侧面等不同体、 面关 系,所以我们不能只注意二维平面, 同时还要注意人体。 另外,还有因运动而产生的变化丰富 的各种状态, 需注意服装设计时不同角度的体、 面形态特征, 使服装能合身适体, 表现出一种独 特的美,使各部分体、 面之间比例和谐。
任 务 拓 展
体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服装设计中的基础要素, 设计者要树立起完整的立体形态概念。一 方面服装的设计要符合人体的形态以及运动时人体的变化需要, 另一方面通过对体的创意性 设计也能使服装别具风格。
如图2-1-12 所示, 服装材料呈现的不同肌理效果给人以立体感, 褶皱、面的堆积和叠加 增强了整件服装的体积感。
如图2-1-13所示, 硬质材料的使用使服装具有立体感, 更显庄重, 将面料进行有序或随 意自然的揉捏、 叠加或堆砌,使平面的面料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或形成各种质感。运用服装设 计艺术中的“ 褶皱" , 是服装造型中常用的面料塑形手法, 是改变面料原有形态属性、 面貌特征 的重要技法之一。
图2-1-13 面料塑形
图2-1-12 面的堆积和叠加
SUNMMER
任 务 二
服装设计的美学原理
任 务 导 入
形式美法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现实中许多美的形式的概括反映。服装设计的形式 美法则, 主要体现在服装款型构成、 色彩配置, 以及材料的合理配置上,要处理好服装造型美的 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依靠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和法则。 如比例适宜、 均衡、 节奏与韵 律、 对比与调和、 统一等。 这些形式美的法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研究形式美的法则, 主要是为了提高美的创造能力,培养对形式变 化的敏感, 并从内容出发选择最适当的形式,以加强美和艺术的表现力。
任 务 准 备
节奏、韵律本是音乐的术语,指音乐中音的连续, 音与音之间的高低以及间隔长短在连续 奏鸣下反映出的感受。 在视觉艺术中点、 线、 面、 体以一定的间隔、 方向按规律排列, 并由于连 续反复的运动也就产生了韵律。 这种重复变化的形式有三种, 有规律的重复、 无规律的重复和 等级性的重复。 在服装构成中, 节奏指运用造型要素的变化( 点、 线、 面等排列的疏密变化、 色 块的明暗变化、面料相拼的质感变化) 经反复、 渐变、 交替形成节奏感, 以取得独特的韵律美感, 如图2-2-1 所示。
一、节奏
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费希纳把形式美法则概括为下列几个方面:
图2-2-1节奏
1.有规律的节奏
2.无规律的节奏
有规律的节奏指同形态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等距离的重复排列, 又叫连续重复, 规律性强, 整齐易生硬。
02
01
03
无规律的节奏指同一形态要素在重复时有大小、 疏密、 聚散的变化的重复排列, 又叫自由 重复, 运动感强, 灵活有变化。
3.等级性的节奏
等级性的节奏指同种形态要素按某一规律阶段性的逐渐变化的重复, 是一种递增或递减 的变化, 也叫渐变重复,流动感强。
服装上的比例是指服装各个部位之间的数量比值, 它涉及长短、 多少、 宽窄等因素。 成功 的服装设计作品, 是利用各种比例分割关系使服装达到和谐的整体美感, 使得服装形态优美,穿着舒适合体大方。
古希腊的科学家发现了“ 黄金分割比例" , 即一条直线分为长短两部分, 长段与短段的比值 等于总长与长段的比值, 其比值是1.618, 人体各部位含有多处黄金分割比例, 在服装设计中,也常在款式设计上使用这一比例, 对比的数值关系达到了美的统一和协调, 被称为比例美。
二、 比例
服装造型设计的比例关系主要体现在:
1.服装造型与人体的比例
衣长与身高的比例;衣长与肩宽的比例;腰线分割的上下身长度的比例;衣服的各种围度与人体胖瘦的比例等。
2.服饰配件与人体的比例
帽子、首饰、包袋、手套、腰带、鞋袜等的形状大小与人体高矮胖瘦的比例。
服装色彩配置中各色彩块的面积、位置、排列、组合、对比与调和的比例,服饰配件色彩与衣服色彩的比例等。
服装的比例是为美化人体比例服务的。衣裙的长短宽窄可改变人体高矮胖瘦的观感;上短下短的服装比例如短上衣配超短裙,集青春、活泼、美丽于一身;上短下长的服装比例如短上衣配长裙或长裤,重心高,使下肢有拉长感,显得矫健、优雅富有生命力;上长下短的服装比例如长上衣配短裙,重心低,压缩了下肢的视觉长度,给人以持重%安静的感觉。如图2-2-2所示。
图2-2-2 比例
3.服装色彩的配置比例
平衡是指平衡中心两边的视觉区位(色彩分配、面积形状、结构处理),份量是相等的、均衡的。其表现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两种形式。如图2-2-3所示。
图2-2-3 对称平衡与不对称平衡
三、平衡
不对称平衡即轴的两边造型、面料、工艺、结构、色彩等服装的构成元素呈不完全等同状态,表现为构成元素的大小、形状、性质等的不同,如不同的裁剪结构、色彩等,易产生不同寻常的变化效果,富有动感。
1.对称平衡
2.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即轴的两边造型、面料、工艺、结构、色彩等服装的构成元素完全相同,在服装设计中使用最多,可表现出一种严谨、端庄、安定的风格$较适合古典风格设计。
变化与统一是构成服装形式美诸多法则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法则。变化是指相异的各种要素组合在一起时形成了一种明显的对比和差异的感觉,变化具有多样性和运动感的特征,而差异和变化通过相互关联、呼应、衬托达到整体关系的协调,使相互间的对立从属于有秩序的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统一,具有统一性和秩序感。变化与统一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在服装设计中既要追求款式、色彩的变化多端,又要防止各因素杂乱堆积而缺乏统一性#在追求秩序美感的统一风格时,也要防止缺乏变化引起的呆板单调的感觉,因此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并保持变化与统一的适度,才能使服装设计日臻完美,如图2-2-4所示。
四、变化与统一
图2-2-4 变化与统一
1.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服装设计的局部应服从于整款服装的风格表现,其细节只是整体构思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例如:蕾丝、花边、绸缎料、碎花、收腰造型、粉色调等细节设置是为了塑造浪漫主义风格的少女形象。
设计中,上下内外服装的造型、饰物原料、色彩造型、面料手感、肌理风格等诸方面都要相互顾及,如图2-2-5所示。
图2-2-5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2.局部与局部的关系
五、对比
对比是两个性质相反的元素组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视觉反差,通过对比增强自身的特性,如过多运用则会使设计的内在关系过于冲突,缺乏统一性。
形态对比就是大小、面积对比,包括外轮廓、布料和饰物等服装设计元素本身之间、元素与整体的对比,是一种最简单的突出形象的方法。如从外轮廓进行构思,夸大服装某一部位,使服装外轮廓产生造型上的视觉差异;饰物与布料进行大小面积对比,既可点缀服装,也可衬托服装自身风格特点;布料打裥、工艺装饰的分布、饰物的点缀效果、面料图案的繁简变化等,使设计元素集中的地方获得凸显,从而产生视觉趣味点,如图2-2-6所示。
图2-2-6 形态对比
1.形态对比
图2-2-7 色彩对比
利用色彩对比可以使服装构图中的各个设计元素(面料、饰物、装饰线等)互为衬托,在视觉上产生丰富的韵律和节奏美感。如充分考虑上下装、内外装、服装与饰物间的黑白灰效果;另外还要注意黑白灰的穿插变化,以求丰富的层次感;设计中充分考虑面积大的色块和面积小
的色块的对比效果,这样可使小部分醒目,如图2-2- 7所示。
2.色彩对比
图2-2-8 动静对比
3.动静对比
服装的动静对比是由穿着、工艺、图案、面料等因素产生的,运用中只有动感,则杂乱无章;只有静感,则缺乏生气和活力。动态元素包括曲线结构、飘带、花边、波浪下摆、面料图案的动感、面料轻薄等;静态元素包括直线裁剪,素色为主,贴体为主,材质厚实,图案简洁明了等,如图2-2- 8所示。
行业PPT模板http://www./hangye/
4.质料对比
根据质料的厚薄、明暗、粗细、软硬、光泽、毛糙等风格特点,进行内外、上下、前后、左右等的穿插搭配组合。
图2-2-9 强调
服装须有强调才能生动而引人注目。强调因素是整体中最醒目的部分,它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特异"效能,具有吸引人视觉的强大优势,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在服装设计中可加以强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位置方向的强调、材质肌理的强调、量感的强调等,通过强调能使服装更具魅力,如图2-2-9所示。
六、强调
任 务 实 施
(1)利用网络收集最新的服装信息,任选30幅服装图片,分组整理各类美学原则款式。
(2)综合运用形式美法则,自主命题设计系列女时装,并绘制彩色效果图8幅。
任 务 评 价
评价表
任 务 拓 展
形式美法则之节奏感
法国服装大师纪梵希(Givenchy)在1981年设计的一套晚礼服中,将一块缀满白色皱条的亚麻布作为材料,在下摆部位运用重复与堆砌的有规律的横向皱条布局形式加以变化。引导人们的视线自下而向上缓缓地移动,下摆部位由于密集排列的图案而形成了深沉、凝重的重音节奏,在视觉上非常低调;视线逐步上升到大腿部位,是以白色为主、稀疏的色彩图案形成的清脆、明快的高音,在色彩视觉上形成高调;到了胯部所有的横向皱条突然全部改道,向斜上方并行直驱而上,此时色彩组成了时高时低、时重时轻的伴奏音;直至右肩部,所有一切归聚在一 点,戛然而止,这时一个白丝缎的大蝴蝶结,成为终曲的休止符,把整个布局变化多端的旋律贯穿起来,一气呵成,使人们充分感觉到一种在激昂动荡的氛围中上升的旋律美。
任 务 拓 展
可见在运用节奏与韵律的原理时,可采用无彩色系黑白系列渐变的变化效果,把黑白两色相混形成各种不同深浅的灰色。这些黑、白、灰按由深到浅一定的变化规律,由黑色到深灰、中灰、浅灰后排成一个系列,这种黑白系列的变化具有极强的节奏韵律感。
项 目 检 测
一、单选题
1.将平面的衣料通过打褶、添加、扭曲、缝纫等工艺手段的处理,使服装增加层次感和浮雕感$这是服装形式美要素中( )的运用。
A 立体形态 B 点的形态 C 线的形态 D 半立体形态
2.服装中能让人感到视觉效果修长的线是( )
A 垂直线 B 斜线 C 曲线 D 几何线
3.下列方法中( )不能使肩部较为宽阔.
A 肩口加装饰线 B 肩部垂直分割线 C 落肩 D 肩育克
4.服装设计是设计者运用服装( )规律,对创作构思进行组织、加工、提炼、创造的全过程。
A 材料美 B 结构美 C 艺术美 D 形式美
5.节奏是服装配色的原则之一,如一条半截长裙$在染色上由暗色逐渐转变成亮色,这种设计法则叫( )的节奏.
A 渐变 B 单一重复 C 动感 D 交替反复
项 目 检 测
二、多选题
1.关于服装造型的点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引人注目 B 诱导视线 C 突出重点 D 塑造服装廓型
2.下列设计体现了款式构成中线这一要素的运用的是( )。
A 明辑线 B 面料图案条纹线 C 领花 D 省道 E 滚边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