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八章 服装品质成本管理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品质成本与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品质成本的组成;理解最适宜的品质成本及品质成本特性曲线;了解品质成本控制计划、品质成本分析和核算的意义。教学要求:1.掌握品质成本与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品质成本的组成。3.理解最适宜的品质成本及品质成本特性曲线。4.了解品质成本控制计划、品质成本分折和核算的主要内容。本章节内容第一节 品质与品质成本的关系第二节 品质成本的基本概念第三节 服装品质成本管理职能与程序第四节 品质成本核算第五节 品质成本分析和报告第六节 品质成本的计划与控制第一节 品质与品质成本的关系一、品质效益与品质损失的关系提高品质水平,就可能要增加投入,这样就必然会使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价值和价格的提高。二、品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在一定时期内,产品的质量水平越高,产品成本投入就越大。但产品质量取得稳定提高以后,消灭了废次品,减少了返修工时,就会降低产品的成本,达到产品质量与产品成本的统一。三、品质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关系产品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和销售某种产品所花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是按国家统一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及成本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品质成本主要是由于产品的质量原因所形成的一切费用。强调品质成本的目的在于强化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质量责任,考核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经济效果,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第二节 品质成本的基本概念一、品质成本的定义GB/T19000-ISO 9000 品质成本为: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有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二、品质成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1.品质成本研究的目的(1)扩大预算项目,对成本进行控制。(2)挖掘潜力,寻求降低成本的机会。(3)加强品质考核,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4)确定品质成本目标,促进上层领导重视品质。2.品质成本研究的任务(1)建立识别品质经济薄弱环节的工具。如品质成本可采用报告的形式或数据报表的形式,使得薄弱环节一目了然;(2)对品质成本的数据结构、来源以及发展趋势作出描述、分析,并找出不经济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3)进行费用和效益计算,对解决问题的多个对策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追求高效益和可操作的统一。三、品质成本的构成1.运行品质成本(1)预防成本:用于预防不合格品与故障等所需的费用。(2)鉴定成本:评定产品是否具有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需的费用。(3)内部故障成本:交货前由于产品或服务不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4)外部故障成本:交货后由于产品或服务不满足规定的品质要求所造成的损失。2.外部品质保证成本按用户提供有关客观证据的要求而作的演示和证明所发生的费用。它包括特殊的和附加的品质保证措施、程序、数据、证实试验、评定等费用。四、品质成本的特点(1)品质成本只是针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2)品质成本是那些与制造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密切相关的费用。(3)品质成本只是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的一部分。五、品质成本费用的组成1.预防成本(1)品质工作费。(2)品质培训费。(3)品质奖励费。(4)产品评审费。(5)品质改进措施费。(6)工资及附加费。(7)品质情报信息费等。2.鉴定成本(1)检测试验费。(2)检测设备折旧费。(3)办公费。(4)工资及附加费。3.内部故障成本(1)废品损失。(2)返工损失。(3)停工损失。(4)复检费用。(5)品质故障分析处理费。(6)产量损失。(7)品质降级损失。4.外部故障成本(1)索赔费用。(2)退货损失。(3)保修费用。(4)诉讼费用。(5)产品降价损失。5.外部品质保证成本(1)提供证据费。(2)专项措施费。(3)特殊试验费。(4)质量体系认证费。六、品质成本费用的分类1.按品质成本作用分2.按品质成本存在形式分3.按产品形成过程分4.按品质成本内容分第三节 服装品质成本管理职能与程序一、品质成本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控制和降低产品成本。(2)有利于品质管理的推行。(3)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4)有利于强化质量责任制。(5)有利于对品质活动效果的评价。二、品质成本管理的职能1.品质成本的预测和计划2.品质成本的分析和报告3.品质成本的控制和考核三、品质成本管理的程序1.进行宣传教育2.调查研究,确定品质成本构成的项目3.制订品质成本管理的有关制度4.品质成本的统计与核算5.品质成本分析和报告6.制订品质成本计划,进行目标成本分解7.对品质成本计划和品质改进措施计划的要求加以实施和控制第四节 品质成本核算一、品质成本核算的要求1.明确规定品质成本开支的范围2.需要划清的费用界限3.不重复,不遗漏4.便于核算,便于进行品质分析二、品质成本核算的数据1.品质成本数据的记录(1)不要重复记录。(2)不要错漏记录。2.原始凭证三、品质成本核算可设置“品质成本”一级科目,用于归集属于品质管理的各项费用和损失。然后,在总账户下设预防费用、鉴定费用、内部损失、外部损失、外部品质保证成本5个二级科目。第五节 品质成本分析和报告一、品质成本分析1.品质成本分析的内容(1)品质成本总额分析。(2)品质成本构成分析。(3)故障成本分析。2.品质成本分析工作的重点(1)当内外部障碍成本>70%,预防成本<10%时,分析工作的重点应放在研究提高质量的措施和加强预防工作上。(2)当内外部障碍成本接近于50%,预防成本接近于10%%时,分析工作重点应放在使质量维持和控制在现有水平上。(3)当内外部障碍成本<40%,鉴定成本>50%时,分析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工序控制的成效和减少检验的程序上。3.品质成本分析注意要点(1)不要单纯追求建立品质成本的会计账目,而是使之同分析利用成本数据结合起来。(2)要把明确品质责任同采取改进品质的措施结合起来。(3)品质成本的数据不强调100%准确,在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中,注意由粗到细、由浅入深,逐步扩大范围。(4)品质管理部门要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搞好品质成本分析。(5)逐步建立品质成本的数据系统,使收集、分析和上报品质成本数据制度化、系统化。4.品质成本分析方法品质成本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指标分析法。- 品质成本趋势分析法。- 排列图法。- 灵敏度法。二、品质成本报告1.品质成本报告的基本内容(1)品质成本数据。(2)品质成本分析。(3)品质改进建议。2.品质成本报告的形式(1)报表式:采用表格形式整理分析数据,便于人们简单明了地掌握品质成本的全貌。(2)图表式:采用排列图、时间序列图、因果分析图等各种图表形式分析整理有关数据,便于人们一目了然地抓住问题的关键。(3)陈述式:通过文字表述来表达品质成本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第六节 品质成本的计划与控制一、品质成本的预测和计划1.品质成本预测品质成本预测的主要内容有:①预测不同产量条件下的适宜不合格品率,从而测算不同产量下能保证经济效益的结果成本;②预测可控成本的比例,即投入多少预防费用和检验费用才能有效地把结果成本控制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③根据产量、不合格品率、品质总成本等一系列指标的变动趋势,确定品质成本控制的上、下限,为品质成本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2.品质成本计划(1)主要产品单位品质成本计划。(2)全部产品品质成本计划,即全部产品的单位品质成本,总品质成本及可比产品品质成本降低额计划。(3)品质费用计划。(4)品质成本核成比例计划。计划期内品质成本各部分的结构比例及各种基数相比的比例情况。(5)品质改进措施计划,这是实现品质成本计划的保证。二、品质成本的构成比例及特性曲线1.品质成本的构成比例四项品质成本费用的比例关系通常是:内部故障成本约占品质总成本的25%~40%,外部故障成本占品质总成本的20%~40%,鉴定成本占10%~50%,预防成本占0.5%~5.0%。2.品质成本特性曲线曲线C1表示预防成本与鉴定成本之和,随着合格品率的增加而增加;曲线C2表示内部故障成本与外部故障成本之和,随着合格品率的增加而减少;曲线C为C1和C2之和,是品质总成本曲线;QM表示合格品单位质量成本达到最低点M的合格率,即为生产过程中品质最佳点。品质总成本曲线M三、品质成本控制1.品质成本控制的含义(1)对品质成本目标本身的控制。(2)对品质成本目标完成的控制和过程的监督。(3)着眼于未来的工作改进和品质成本降低。2.品质成本控制的内容(1)新产品开发设计的品质成本控制。(2)生产过程的品质成本控制。(3)销售过程中的品质成本控制。(4)品质成本的日常控制。3.品质成本控制的方法(1)限额费用控制的方法。(2)提高生产过程重点工序产品合格率的方法。(3)运用改进区、适宜区、至善区的划分,进行品质改进、优化品质成本的方法。(4)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品质成本控制的方法。四、品质成本考核(1)品质成本率。(2)单位产品质量成本。(3)品质损失率。(4)销售质量成本率。五、全面质量控制降低品质成本通过增加预防成本从而降低内部与外部的品质损失,同时也降低了鉴定成本。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品质成本的构成及其管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