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课件(共26张PPT)《服装生产管理(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课件(共26张PPT)《服装生产管理(第5版)》同步教学(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服装生产管理(第5版)
目 录
第一章 服装生产管理概述
第二章 服装企业组织与部门职责
第三章 服装生产前准备与物料管理
第四章 服装裁剪工程技术管理
第五章 服装缝制工程的组织与管理
第六章 服装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
第七章 作业研究与现场改善
第八章 服装品质管理
第九章 服装生产成本管理
本章要点
服装生产概述
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学习目标
1. 明确服装企业的特点与成衣生产方式。
2 .理解服装生产与生产管理的含义。
3 .明确服装生产管理的职能。
4 .了解生产管理的发展过程。
本章关键词
成衣化(ready-to-wear)
服装生产类型(clothing production type)
大量生产(mass production)
服装生产过程(clothing production process)
生产管理( production management )
一、我国服装工业发展状况
1.我国服装工业的特点
(1)服装工业已处于转型与变革时代,生产类型由大批量、少品种、长周期向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大规模定制的快速反应方向发展。
(2)服装生产采用的面料、辅料多样化,新技术、新材料被广泛地应用。
(3)服装品牌快速发展,企业向集团化规模经营过渡。
(4)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作业程度在生产中逐步提高。
(5)服装产销模式和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6)服装信息网、电商平台基本建立,注重采集国际服装流行信息。
2. 我国服装工业的主要生产模式
(1)订单加工模式。
(2)自主品牌服装生产模式。
(3)服装出口贸易模式。
3.我国服装市场存在的不足
(1)交货期不能保证。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从包装、定船到运输、交货的时间较长,影响外商订货。
(2)服装性能的标注不清。一般来说,要在服装上标明服装衣料的成分以及洗涤、熨烫、保存等方法。另外,还要标清服装是否褪色等。但我国的服装生产企业还缺少这些意识。
(3)在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成为服装贸易中的新阻碍,而我国的服装企业对服装绿色环保意识不强。
(4)服装质量不稳定。同一批货由不同地区、不同厂家生产,质量不统一。
二、服装生产企业的特点
1.服装生产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2.投资少、见效快
3.产品品种多,更新快
4.服装企业生产的产品是技艺结合的半手工产品
5.生产技术专业化、智能化
三、服装生产方式
1.成衣化(ready-to-wear)
工业化标准生产方式。在我国,成衣化服装通常以“GB/T 1335服装号型”为基准,结合款式工艺特征,由流水线作业工人分工序、分批量完成服装制作。
2.半成衣化(easy order)
以工业化标准生产为基础, 由客户对某些部位提出特殊要求,结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投入服装生产线进行生产。
3.高端定做(order)
以个人体型为标准,量体裁衣,单件制作。
1.生产管理的概念
生产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计划,从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要求出发,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的人力、材料、资金、设备等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对职工的教育和鼓励、对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以期更好地完成预定的生产任务,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生产管理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概括地说,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人、财、物等资源及计划、标准输入,经过生产转换过程到产品信息输出并利用反馈的信息实行控制的全部活动过程的管理。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
2.服装生产管理要素
(1)人(men):服装企业作业人员除了数量的要求外,还应考虑技能程度、努力程度(工作态度)等。
(2)物资(material)
材料(materia1):面、辅料的物理性能、配伍性、加工的难易等。
能源(energy):电力、水等。
机器设备(machine):服装加工机器,如裁剪机、缝纫机、蒸烫机以及种服装加工用辅助器具。
(4)技术(technology)
(5)加工方法(method):工艺标准的制定:质量标准、
检验标准、工时定额等。
(6)资金(money):生产资金的周转、生产成本费用等。
(7)市场与信息(market and information):消费市场需求动向、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等。
(1)硬件性要素: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其组合关系。主要包括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企业内外协作关系等。
硬件化要素是以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为核心的。
(2)软性要素:以软件形式出现。主要包含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质量管理等要素。
二、服装生产管理体系
1.服装生产管理体系的构成
2.生产管理的要求与目的
(1)生产管理的要求:
品种多样,产品质量高;
产品成本低,价格合适;
按期按量交货。
(2)科学的生产管理就要达到以下目的:
降低成本;
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
增加产量和销售额;
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半成品的库存量;
减少成品的库存量。
1.服装生产管理方法
PDCA的管理法,即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n)。
2.服装生产管理特点
从质量、交货期、成本三个方面对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因此,服装生产管理的重点:质量、成本和交货期。
三、服装生产管理的方法和特点
一、生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1.科学管理阶段
基本观点如下: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挑选和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
境标准化。
(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5)和谐的人际关系。
(6)实行“职能工长制” “例外原则”。
2.福特流水线
(1)福特的大量生产方式。
(2)实行专业化分工。
3.霍桑试验
(1)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2)工人的态度和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作用的发挥。
(3)组织和社会对工人的尊重与关心是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1856—1915)
“科学管理之父”
1881年,作为Midvale Steel的首席工程师,研究作业如何完成
提出效率的概念
4.管理科学阶段
弗兰克·吉尔布雷思(Frank B· Gilbreth) (1868 —1924); 莉莲· 莫勒(Lillian M· Gilbreth,1878 — 1972)
动作研究
研究疲劳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将效率的思想应用于他们的
家庭和12个孩子
.
5.计算机技术与 MRP
6.JIT、TQC和自动化阶段
7.质量管理和 TQM 阶段
8.供应链管理
二、生产管理发展趋势
1.市场全球化
2.生产经营一体化
3.重视生产运作战略
4.柔性生产系统
5.新技术应用与创新
6.员工的参与
7.流程再造
8.重视环境,绿色制造
思考题
1.服装生产有什么特征?
2.服装生产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点?
3.我国成衣生产有何特点?
4.生产管理在企业经营系统中处于什么地位?
5.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6.简述生产管理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