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课件(共18张PPT)《基础化学(下册)》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1 课件(共18张PPT)《基础化学(下册)》同步教学(中国纺织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12.3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级醇与硫酸反应的原理。
2.掌握高级醇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3.了解高级醇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合成
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合成
实 验 三
实验三





看ppt
回到主目录




二、实验原理
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o sulfate,代号AS)是硫酸酯盐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典型代表。它的起泡性能、去污力、乳化力都比较好,能被生物降解,耐碱、耐硬水,但在强酸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稳定性较磺酸盐差。可做矿井灭火剂、牙膏起泡剂、洗涤剂、纺织助剂及其他工业助剂。
本实验用十二醇与氯磺酸作用后经中和而制得。其反应如下:
回到主目录




1、仪器:
电动搅拌机、恒温水浴、
气体吸收装置、三口烧瓶、
滴液漏斗、温度计。
2、试剂:
十二醇 31g
氯磺酸 12mL
30% NaOH溶液
三、实验用仪器和试剂
回到主目录




在装有氯化氢吸收装置、温度计和电动搅拌机的125mL三口烧瓶[1]中加入31g十二醇,加热并控制温度在25℃,同时在充分搅拌下用滴液漏斗于30min内缓慢加入12mL氯磺酸[2],滴加时温度不要超过30℃,注意起泡沫,勿使物料溢出。加完氯磺酸后,于(30±2)℃反应2h,反应中产生的氯化氢气体用5%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四、实验步骤
回到主目录




实验步骤
硫酸化结束后,将硫酸化物缓慢倒入盛有50g冰水的烧杯中(冰︰水=2︰1),同时充分搅拌,外面用冰水浴冷却。最后用少量冰和水把三口烧瓶中的反应物全部洗出。稀释均匀后,在搅拌下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至pH=7~8.5。
用50mL烧杯取2g样品测固形物含量[3]。
本产品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溶于水成半透明溶液。





看ppt
回到主目录




[注释]
[1]氯磺酸遇水会分解,故所用玻璃仪器必须干燥。
[2]氯磺酸的腐蚀性很强,使用时要戴橡胶手套,在通风橱内量取。
[3]采用在约90℃的温度下挥发溶剂并干燥至恒重来测定其固含量。





看ppt
回到主目录




实验讨论与思考题
1.高级醇硫酸酯盐有哪些特性和用途?
2.滴加氯磺酸时,温度为什么控制在30℃以下?
3.产品的pH值为什么控制在7.0~8.5?
返回
回到主目录




实验四
乙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酯化反应原理及进行的条件,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掌握液体有机物的精制方法;
3.熟悉常用的液体干燥剂,掌握其使用方法。
实 验 四
乙酸乙酯的制备





看ppt
回到主目录




二、实验原理
有机酸酯可用醇和羧酸在少量无机酸催化下直接酯化制得。当没有催化剂存在时,酯化反应很慢;当采用酸作催化剂时,就可以大大地加快酯化反应的速度。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常常使反应物之一过量,或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及时除去,或者两者兼用。
本实验利用共沸混合物,反应物之一过量的方法制备乙酸乙酯。
主反应:
副反应:
(140~150℃)





看ppt
回到主目录




2、药品
冰醋酸 6mL(6.3g,0.105mol)
无水乙醇 9.5mL(7.5g,0.16mol)
浓硫酸 2.5mL
饱和碳酸钠溶液
饱和氯化钙溶液
饱和食盐水
无水硫酸镁
回流装置图
三、实验用仪器和药品
1、仪器
圆底烧瓶、冷凝管、温度计、蒸馏头、温度计套管、分液漏斗、酒精灯、接液管、锥形瓶





看ppt
回到主目录




1.回流
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6mL冰醋酸和9.5mL无水乙醇,混合均匀后,将烧瓶放置于冰水浴中,分批缓慢地加入2.5mL浓H2SO4,同时振摇烧瓶。混匀后加入2~3粒沸石,按图安装好回流装置,打开冷凝水,用电热套加热,保持反应液在微沸状态下回流30~40min。
2.蒸馏
反应完成后,冷却近室温,将装置改成蒸馏装置,用电热套或水浴加热,收集70~79℃馏份。
四、实验步骤





看ppt
回到主目录




(1)中和:在粗乙酸乙酯中慢慢地加入约5mL饱和Na2CO3溶液,直到无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后,再多加1~3滴。然后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放出下层的水。
(2)水洗:用约5mL饱和食盐水洗涤酯层,充分振摇,静置分层后,分出水层。
(3)二氯化钙饱和溶液洗 :再用约10mL饱和CaCl2溶液分两次洗涤酯层,静置后分去水层。
(4)干燥:酯层由漏斗上口倒入一个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并放入1g无水MgSO4干燥,配上塞子,然后充分振摇至液体澄清。
(5)蒸馏:收集74~79℃的馏分,产量约5~6g。
3.乙酸乙酯的精制
回到主目录









看ppt
回到主目录




1.实验所得溶液为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液体,体积 mL。
2.实验中主要原料及产物的理论产量:
名 称 实验用量 摩尔比 理论产量
mL mol
无水乙醇 9.5 0.16 1:1.5
冰乙酸 6 0.105 1:1
乙酸乙酯 X 0.105 1:1 9.25
3.计算产率:
产率=
4.结果分析、讨论
五、实验结果处理





看ppt
回到主目录




六、注意事项
1.实验进行前,圆底烧瓶、冷凝管应是干燥的。
2.回流时注意控制温度,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增加副产物的量。
3.在馏出液中除了酯和水外,还含有未反应的少量乙醇和乙酸,也还有副产物乙醚,故加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除去其中的酸。多余的碳酸钠在后续的洗涤过程可被除去,可用石蕊试纸检验产品是否呈碱性。
4.饱和食盐水主要洗涤粗产品中的少量碳酸钠,还可洗除一部分水。此外,由于饱和食盐水的盐析作用,可大大降低乙酸乙酯在洗涤时的损失。
5.氯化钙饱和溶液洗涤时,氯化钙与乙醇形成络合物而溶于饱和氯化钙溶液中,由此除去粗产品中所含的乙醇。
6.乙酸乙酯与水或醇可分别生成共沸混合物,若三者共存则生成三元共沸混合物。因此,酯层中的乙醇不除净或干燥不够时,由于形成低沸点的共沸混合物,从而影响酯的产率。
回到主目录




1.在本实验中硫酸起什么作用?
2.为什么乙酸乙酯的制备中要使用过量的乙醇?若采用醋酸过量 的做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3.蒸出的粗乙酸乙酯中主要有哪些杂质?如何除去它们?
4.能否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代替饱和碳酸钠溶液来洗涤蒸馏液?
5.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能除去什么?为什么先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可以用水代替饱和食盐水行吗?
思考题
返回





看ppt
回到主目录




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