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宁波市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3八下·龙游期中)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
【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领土东达乌苏里江;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陆界线长2.2万多千米;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中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2.(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D.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聚居小散居格局
【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东密西疏。我国不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3.(2024八上·宁波期末)长江、黄河都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有关长江、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流都流经青海和四川两个省区
B.黄河注入东海,长江注入渤海
C.三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
D.黄河和长江的下游都江阔水深,四季通航
【答案】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长江的下游江阔水深,四季通航。黄河下游有结冰期。长江和黄河的干流都流经青海和四川两个省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4.(2024八上·宁波期末)浙江某地政府鼓励农民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莲藕。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  )
A.物产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术交流
【答案】A
【知识点】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浙江某地政府鼓励农民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莲藕。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物产交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5.(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所示为沿我国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
B.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
D.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正确。
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正确。
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错误,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润,河流较多,水资源充足。
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第二阶梯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2024八上·宁波期末)始建于战国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读图,回答下小题。
图 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
6.郑国渠位于(  )
A.南方地区 B.华北平原 C.北方地区 D.第一阶梯
7.据下图可知,郑国渠(  )
①自西南流向东北
②灌溉区以旱田为主
③连接泾河与黄河
④沿线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  )
①气候类型
②水土流失
③旱灾治理
④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6.C
7.A
8.D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郑国渠位于北方地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7.据下图可知,郑国渠①自西南流向东北,正确。
②灌溉区以旱田为主,正确。
③连接泾河与黄河,错误,不是黄河。
④沿线地形复杂多样,错误,以平原为主。
故答案为:A。
8.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③旱灾治理,④农业生产。①气候类型,不会改变。②水土流失,错误,当地水土流失不严重。
故答案为:D。
9.(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目录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可知,标志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宣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宣传了共和思想;“现代文明史”宣扬了西方民主制度。综上可知,《新表年》杂志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故选A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B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通俗平易的新文学,排除C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历史知识,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0.(2024八上·宁波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场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反帝不彻底,第二次历史巨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C项。
国民大革命实现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排除A项。
中国共产党成立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排除B项。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1.(2024八上·宁波期末)2024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8周年,小史整理了《长征组歌》中的相关歌词,若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遵义会议放光芒,全党全军齐欢庆”
②“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③“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④“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福建长汀等开始出发长征,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了湘江河,故③排第一;红军渡过湘江后,改向贵州,攻占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红军,故①排第二;遒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巧渡金沙金、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故②排除第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达到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故④排第四。
综上可知,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红军长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12.(2024八上·宁波期末)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以上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从幼年走向成熟
C.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可知,材料表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
1921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
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从幼年走向成熟,排除B项。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史实。
13.(2024八上·宁波期末)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八路军”“华北战场”“破坏铁路 470 余公里、公路 1500 余公里”,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本的“扫荡”,彭德怀领导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故选B项。
1937年,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
1938年,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军民精神,排除C项。
1941年,正面战场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团大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4.(2024八上·宁波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北伐战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B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 遵义会议 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 辽沈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推论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分析:
A: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B: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C:1935年,遵义会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推论符合史实,故选C项。
D: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遵义会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
15.(2023·宁波模拟)1947年12月,毛泽东指出:在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也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现在我们要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的胜利。此论断主要基于(  )
A.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C.战略进攻形势的变化 D.国民党大陆统治的覆灭
【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47年12月”“大别山”等信息,联系所学,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ABD三项和题干论断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战略进攻形势的变化是题干论断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意义。
16.(2024八上·宁波期末)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变革……下面两张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①都发生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时期
②图1事件为图2事件奠定思想基础
③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
④都促进了思想解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一“新青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图二“废除不平等条约”可知是五四运动,据此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①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②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而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③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解放了思想,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7.(2024八上·宁波期末)《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 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北平沦陷后”“教室里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平随即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文化侵略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故选C项。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排除A项。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排除B项。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七七事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
18.(2024八上·宁波期末)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  )
A.能有效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B.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
C.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部门的首要责任
D.网络诈骗不用怕,拒用网络不怕诈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这说明 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所以B正确。
A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
C错误,政府部门的首要责任是依法行政。
D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而不应拒用网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弊的认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19.(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列表格中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选项 案例 违法类别
A 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 民事违法
B 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刑事违法
C 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 行政违法
D 王某销售无标示的含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 刑事违法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A错误,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该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B正确,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陈某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C错误,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这是民事违法行为。
D错误,王某销售无标示的含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王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认识,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0.(2024八上·宁波期末)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答案】B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可以适用仲裁,所以B正确。
A错误,起诉应向人民法院提起。
C错误, 对顾客强行搜身,侵犯顾客的人身自由权。
D错误, 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没有依法维权,是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和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1.(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承担了返还财产的民事责任,据此可知,李某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捡到钱包,拒绝归还,这行为侵犯他人财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2.(2024八上·宁波期末)“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
A.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完全冲突的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区别
C.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
D.国家利益与我们中学生无关,那是成年人的事
【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歌词中的“我”寓意浪花,“海”寓意国家,“ 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说明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C正确。
A错误,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具体利益上会存在冲突。
B错误,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
D错误,国家利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的认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3.(2024八上·宁波期末)维护国家安全,对青少年的要求是(  )
A.依法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B.珍惜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C.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D.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答案】D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D正确。
A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不是从青少年的角度回答,应排除。
B错误,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安全是义务不是权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24.(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侧漫画《民意新渠道》反映网络可以(  )
A.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B.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C.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D.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答案】C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漫画《民意新渠道》反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5.(2024八上·宁波期末)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以上与网络有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拒绝上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④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自律
【解析】【分析】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以上与网络有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犯罪,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而不是拒绝上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和预防犯罪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24八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黄河流域又出现缺水断流等新的问题。黄河断流1972年开始,在距今40多年的变化过程中,其断流次数、历时和河道长度均不断增加。根据专家预测,黄河断流的情况还将进一步恶化。
(1)黄河起源于   山脉,于   (省的简称)注入渤海,其干流呈“   ”字状。
(2)上述二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母亲河”主要存在的哪些问题,请列举2个。
(3)材料一的现象发生在黄河的哪段流域?请列举2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治理黄河的2点措施。
【答案】(1)巴颜喀拉;鲁;几
(2)黄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黄河缺水断流日趋严重
(3)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形开阔低平;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4)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于山东省(省的简称是鲁)注入渤海,其干流呈“几”字状。
(2)、上述二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母亲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黄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黄河缺水断流日趋严重。
(3)、材料一的现象发生在黄河的下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形开阔低平;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治理黄河的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
【点评】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水流清澈,含沙量小;黄河从河口到河南的旧孟津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该河段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中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
27.(2024八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次经典战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答案】(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作用: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进行牵制、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战役
(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卢构桥事变,标志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
意义:根据材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正面战场:据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粉碎了日本的速决战计划。
敌后战场:据材料二“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材料说明敌后战场对日军进行牵制、骚扰和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在战场的作战。
经典战役:结合所学可知,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敌后战场的经典战役有百团大战或平型关战役。
(3)意义:据材料“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8.(2024八上·宁波期末)百年党史,人民至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在根据地采取系列措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广大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许多地方青壮年参军的达80%。 ——摘编自郑德荣《中共党史教程》
材料二:中共中央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中国共产党确信,中国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土地实行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写出这条“新道路”的内容,并依据“形势图”指出“在根据地采取系列措施”带来 的影响。
(2)指出“坚固长城”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举1例说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指出“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该历史经验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
【答案】(1)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影响:开创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或“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快速发展”)。
(2)事件: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史实: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內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3)示例: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参军热情,推动了根据地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维护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其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毛泽东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影响: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或“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快速发展”)。
(2)事件:据材料二“中共中央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內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3)本题为观点论述题。解题应围绕题干观点“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论点为中心,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为观点论述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9.(2024八上·宁波期末)【网络无限法律有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数据时代,公民在享受信息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源源不断,勒索、各类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频频发生,这扰乱了公民的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二:高某利用在某科技公司工作的便利,将8万套客户信息,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导致客户不断受到电话、短信等骚扰,个别客户还遭遇到电信诈骗,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万元。高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律链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结合材料一,从网络影响的角度,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必要性。
(2)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网络时代,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答案】(1)①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或是:公民在享受信息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扰乱了公民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或是:有利于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2)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理由:高某把客户信息出售给他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他的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刑法》相关规定,违法情节严重,具有刑事违法性;高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3)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知识点】网络交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可以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这扰乱了公民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有利于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增强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可以从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弊,犯罪,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30.(2024八上·宁波期末)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安全与利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某班社会法治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开展主题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校园宣传活动策划书
一、目的 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
二、时间 待定
三、地点 待定
四、人物 全校师生
五、过程 活动一:宣传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活动二:案例警示 2022年9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报告。报告揭露了美国对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网络攻击的目的:渗透控制中国基础设施核心设备,窃取中国用户隐私数据。入侵过程中,美国查询中国境内敏感人员信息并加密回传。而此次遭受攻击的西北工业大学石目前我国从事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大学,拥有大量国家顶级科研团队和高端人才,承担国家多个重点科研项目。
活动三:共同倡议同学们: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人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倡议人:社会法治研究性学习小组
六、意义 略
(1)阅读“活动一”,结合材料说明在国家安全的原则问题上为什么寸步不让?
(2)有人认为:“网络安全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请结合“活动二”,运用“国家利益至上”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批驳。
(3)参与“活动三”,完成倡议内容。
【答案】(1)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证,经济社会才能不能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2)①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②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⑤维护网络安全不只是国家的事,人人有责
(3)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并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②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国家安全的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的原因 可以从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题干中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可以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 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1 / 1浙江省宁波市七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23八下·龙游期中)中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大西洋
B.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
C.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印度
D.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小
2.(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列关于中国人口与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西密东疏
B.我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C.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D.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聚居小散居格局
3.(2024八上·宁波期末)长江、黄河都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有关长江、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流都流经青海和四川两个省区
B.黄河注入东海,长江注入渤海
C.三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
D.黄河和长江的下游都江阔水深,四季通航
4.(2024八上·宁波期末)浙江某地政府鼓励农民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莲藕。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  )
A.物产交流 B.信息交流 C.人才交流 D.技术交流
5.(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所示为沿我国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地形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
B.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
C.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
D.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
(2024八上·宁波期末)始建于战国的郑国渠,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自流灌溉系统。读图,回答下小题。
图 郑国渠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分布
6.郑国渠位于(  )
A.南方地区 B.华北平原 C.北方地区 D.第一阶梯
7.据下图可知,郑国渠(  )
①自西南流向东北
②灌溉区以旱田为主
③连接泾河与黄河
④沿线地形复杂多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  )
①气候类型
②水土流失
③旱灾治理
④农业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为近代某一期杂志的目录(局部)据此判断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是(  )
目录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A.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B.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
C.提倡通俗平易的新文学 D.抨击近代维新变法思想
10.(2024八上·宁波期末)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11.(2024八上·宁波期末)2024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8周年,小史整理了《长征组歌》中的相关歌词,若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①“遵义会议放光芒,全党全军齐欢庆”
②“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
③“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
④“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①②
12.(2024八上·宁波期末)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以上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  )
A.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从幼年走向成熟
C.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13.(2024八上·宁波期末)这是抗战以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带战略性进攻的战役,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这次战役指的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长沙会战
14.(2024八上·宁波期末)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北伐战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B 南昌起义 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C 遵义会议 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 辽沈战役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A.A B.B C.C D.D
15.(2023·宁波模拟)1947年12月,毛泽东指出:在大别山各兵团没有站住脚……我也不敢讲伟大的转折点……现在我们要向全国人民号召,准备在几年内取得全国的胜利。此论断主要基于(  )
A.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 B.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
C.战略进攻形势的变化 D.国民党大陆统治的覆灭
16.(2024八上·宁波期末)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变革……下面两张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①都发生在新民主义主义革命时期
②图1事件为图2事件奠定思想基础
③领导力量都是工人阶级
④都促进了思想解放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2024八上·宁波期末)《我的抗战》一书写道:“北平沦陷后,城门紧闭,教室里已没有了《礼记·礼运》 的读书声,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与此现象相关的背景是(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8.(2024八上·宁波期末)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此活动的开展说明(  )
A.能有效杜绝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
B.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
C.预防电信诈骗是政府部门的首要责任
D.网络诈骗不用怕,拒用网络不怕诈
19.(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列表格中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选项 案例 违法类别
A 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 民事违法
B 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 刑事违法
C 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 行政违法
D 王某销售无标示的含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 刑事违法
A.A B.B C.C D.D
20.(2024八上·宁波期末)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A.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21.(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图提供了15周岁的李某因违法而受到法律惩处的相关信息。据此,可以推断李某的违法行为是(  )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C.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22.(2024八上·宁波期末)“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段歌词反映了(  )
A.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是完全冲突的
B.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没有区别
C.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一致
D.国家利益与我们中学生无关,那是成年人的事
23.(2024八上·宁波期末)维护国家安全,对青少年的要求是(  )
A.依法打击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B.珍惜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
C.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
D.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24.(2024八上·宁波期末)下侧漫画《民意新渠道》反映网络可以(  )
A.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B.促进文化交流传播
C.保障公民的监督权 D.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25.(2024八上·宁波期末)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以上与网络有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拒绝上网,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④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2024八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近年来,黄河流域又出现缺水断流等新的问题。黄河断流1972年开始,在距今40多年的变化过程中,其断流次数、历时和河道长度均不断增加。根据专家预测,黄河断流的情况还将进一步恶化。
(1)黄河起源于   山脉,于   (省的简称)注入渤海,其干流呈“   ”字状。
(2)上述二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母亲河”主要存在的哪些问题,请列举2个。
(3)材料一的现象发生在黄河的哪段流域?请列举2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治理黄河的2点措施。
27.(2024八上·宁波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在1931年至1937年的六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积极引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且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摘自2017年2月《求是》杂志《为什么是“十四年抗战”》
材料二:整个抗日战争,是靠两个战场支持的……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但是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摘自《正确看待抗战两个领导中心,中共是中流砥柱》
材料三: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十四年抗战”中局部抗战和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自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一次经典战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
28.(2024八上·宁波期末)百年党史,人民至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在根据地采取系列措施: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广大农民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许多地方青壮年参军的达80%。 ——摘编自郑德荣《中共党史教程》
材料二:中共中央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中国共产党确信,中国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土地实行按人口统一平均分配。
——《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
(1)写出这条“新道路”的内容,并依据“形势图”指出“在根据地采取系列措施”带来 的影响。
(2)指出“坚固长城”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举1例说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积极投入抗日洪流”。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指出“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对该历史经验予以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
29.(2024八上·宁波期末)【网络无限法律有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数据时代,公民在享受信息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源源不断,勒索、各类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频频发生,这扰乱了公民的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材料二:高某利用在某科技公司工作的便利,将8万套客户信息,通过网络出售给他人,从中获利,导致客户不断受到电话、短信等骚扰,个别客户还遭遇到电信诈骗,经济损失超过数十万元。高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
【法律链接】《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本法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结合材料一,从网络影响的角度,分析《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的必要性。
(2)高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3)网络时代,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30.(2024八上·宁波期末)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安全与利益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某班社会法治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开展主题为“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校园宣传活动策划书
一、目的 生长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日趋复杂。
二、时间 待定
三、地点 待定
四、人物 全校师生
五、过程 活动一:宣传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以坚定的意志品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国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强”。
活动二:案例警示 2022年9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美国NSA网络攻击事件调查报告。报告揭露了美国对西北工业大学组织网络攻击的目的:渗透控制中国基础设施核心设备,窃取中国用户隐私数据。入侵过程中,美国查询中国境内敏感人员信息并加密回传。而此次遭受攻击的西北工业大学石目前我国从事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点大学,拥有大量国家顶级科研团队和高端人才,承担国家多个重点科研项目。
活动三:共同倡议同学们: 国兴我荣,国衰我耻。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人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做到: 倡议人:社会法治研究性学习小组
六、意义 略
(1)阅读“活动一”,结合材料说明在国家安全的原则问题上为什么寸步不让?
(2)有人认为:“网络安全是国家的事,与我们无关”。请结合“活动二”,运用“国家利益至上”相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批驳。
(3)参与“活动三”,完成倡议内容。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部濒临太平洋;我国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到北仑河口;疆域辽阔,邻国众多,邻国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南北纬度跨度很大,东西经度跨度较大;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大,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国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领土东达乌苏里江;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陆界线长2.2万多千米;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最多的是汉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中国南北跨近50个纬度,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2.【答案】C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以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东密西疏。我国不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格局。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全国人口的92%,而其余55个民族人数很少,所以统称为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遍布全国,而壮族是人数最多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3.【答案】A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注入东海,黄河注入渤海。三峡水电站位于长江上游,长江的下游江阔水深,四季通航。黄河下游有结冰期。长江和黄河的干流都流经青海和四川两个省区。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长江源自唐古拉山,干流先后流经青海、西藏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
4.【答案】A
【知识点】社会调查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 浙江某地政府鼓励农民在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销售莲藕。这体现了不同区域的物产交流。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区域之间交流的原因: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区域之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等。
5.【答案】C
【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处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被誉为“世界屋脊”,正确。
②处于我国第一、第二级阶梯的交界处,正确。
③处气候干燥,河流较少,水资源缺乏,错误,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湿润,河流较多,水资源充足。
④处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誉为“鱼米之乡”,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我国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地势第二阶梯以盆地和高原为主,四川盆地位于地势第二阶梯,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答案】6.C
7.A
8.D
【知识点】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
【解析】【点评】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6.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郑国渠位于北方地区。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7.据下图可知,郑国渠①自西南流向东北,正确。
②灌溉区以旱田为主,正确。
③连接泾河与黄河,错误,不是黄河。
④沿线地形复杂多样,错误,以平原为主。
故答案为:A。
8.郑国渠水利工程的建造,可以改善流经地区的:③旱灾治理,④农业生产。①气候类型,不会改变。②水土流失,错误,当地水土流失不严重。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可知,标志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兴起;“《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宣扬了民主、科学思想;“《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宣传了共和思想;“现代文明史”宣扬了西方民主制度。综上可知,《新表年》杂志的主要内容是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故选A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B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通俗平易的新文学,排除C项。
杂志内容主要是民主共和,没有涉及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以新文化运动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相关历史知识,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10.【答案】C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结合所学可知,第一场历史巨变是辛亥革命,反帝不彻底,第二次历史巨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无产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选C项。
国民大革命实现 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排除A项。
中国共产党成立表明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排除B项。
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五四运动,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1.【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按照事件发生先后顺序排列”,结合所学可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福建长汀等开始出发长征,冲破了四道封锁线、渡过了湘江河,故③排第一;红军渡过湘江后,改向贵州,攻占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在危机关头挽救了红军,故①排第二;遒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巧渡金沙金、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故②排除第三;1935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达到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故④排第四。
综上可知,③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排除ABD三项。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红军长征。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红军长征的相关史实。
12.【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可知,材料表明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
1921年,中共二大,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排除A项。
1935年,遵义会议,是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从幼年走向成熟,排除B项。
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史实。
13.【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八路军”“华北战场”“破坏铁路 470 余公里、公路 1500 余公里”,结合所学可知,1940年下半年,为粉碎日本的“扫荡”,彭德怀领导八路军,组织了百团大战,在华北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故选B项。
1937年,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
1938年,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振奋了军民精神,排除C项。
1941年,正面战场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百团大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知识。
14.【答案】C
【知识点】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
【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推论符合史实”,结合所学分析:
A:1924年,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
B: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
C:1935年,遵义会议,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推论符合史实,故选C项。
D: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推论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遵义会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遵义会议的相关史实。
15.【答案】C
【知识点】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1947年12月”“大别山”等信息,联系所学,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刘邓大军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和陕甘宁解放区中间发起进攻,“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ABD三项和题干论断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战略进攻形势的变化是题干论断的背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意义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及意义。
16.【答案】D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解析】【分析】据材料图一“新青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图二“废除不平等条约”可知是五四运动,据此分析:新文化运动发生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①不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故②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而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故③不符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都解放了思想,故④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
17.【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据材料“北平沦陷后”“教室里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们刚刚学会的日本国歌 ”并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7月7日,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北平随即沦陷,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文化侵略为其殖民统治服务,故选C项。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签订了《北京条约》,排除A项。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局部抗战开始,排除B项。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七七事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七七事变的相关史实。
18.【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了推广反电信诈骗APP活动,并安排专人负责,取得一定成效,这说明 电信诈骗危害大,齐心反诈成共识,所以B正确。
A错误,选项观点夸大了这一活动的作用。
C错误,政府部门的首要责任是依法行政。
D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而不应拒用网络。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弊的认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19.【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A错误,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该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B正确,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陈某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C错误,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这是民事违法行为。
D错误,王某销售无标示的含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王某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和犯罪的认识,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0.【答案】B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可以适用仲裁,所以B正确。
A错误,起诉应向人民法院提起。
C错误, 对顾客强行搜身,侵犯顾客的人身自由权。
D错误, 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没有依法维权,是违法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依法求助和维护权利守程序的认识,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
21.【答案】B
【知识点】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民法典,承担了返还财产的民事责任,据此可知,李某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捡到钱包,拒绝归还,这行为侵犯他人财产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所以B正确。
A不符合题意, 谎报险情,扰乱治安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的认识,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2.【答案】C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歌词中的“我”寓意浪花,“海”寓意国家,“ 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海的欢乐,”这说明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C正确。
A错误, 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具体利益上会存在冲突。
B错误, 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国家利益是关系全局的、长远的利益。
D错误,国家利益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的认识,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3.【答案】D
【知识点】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每个公民都要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所以D正确。
AC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不是从青少年的角度回答,应排除。
B错误,保卫祖国,维护国家安全是义务不是权利。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的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24.【答案】C
【知识点】网络交往
【解析】【分析】漫画《民意新渠道》反映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保障公民的监督权,推动民主政治的进步,所以C正确。
AB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漫画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利的认识,网络推动社会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5.【答案】B
【知识点】网络交往;自律
【解析】【分析】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80%以上与网络有关,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能力, 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预防犯罪,所以①③④正确。
②错误,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而不是拒绝上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和预防犯罪的认识,网络有利有弊,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26.【答案】(1)巴颜喀拉;鲁;几
(2)黄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黄河缺水断流日趋严重
(3)黄河下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形开阔低平;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4)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
【知识点】长江、黄河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河起源于巴颜喀拉山脉,于山东省(省的简称是鲁)注入渤海,其干流呈“几”字状。
(2)、上述二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母亲河”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黄河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黄河缺水断流日趋严重。
(3)、材料一的现象发生在黄河的下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下游地形开阔低平;为防止洪水灾害人们不断加高河堤
(4)、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治理黄河的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疏浚河道、加固堤坝等。
【点评】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以上为上游,河流长度较长,流域面积广,水流清澈,含沙量小;黄河从河口到河南的旧孟津为中游河段,其长度较小,该河段流经了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的泥沙,含沙量大;黄河从桃花峪以下为下游,其长度最小,黄河从中游携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形成地上河,其流域面积狭小。
27.【答案】(1)局部抗战:九一八事变;全民族抗战: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历史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作用: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敌后战场对日军进行牵制、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敌后战场:百团大战或平型关战役
(3)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知识点】抗日战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十四年抗战’概念是把前六年的局部抗战和后八年的全国抗战作为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来看待的”,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卢构桥事变,标志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
意义:根据材料“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正面战场:据材料二“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败仗居多,牺牲惨重,但毕竟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正面战场阻滞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图谋,粉碎了日本的速决战计划。
敌后战场:据材料二“如果离开了敌后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离开了敌后根据地对日本占领者的骚扰和打击,正面战场坚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材料说明敌后战场对日军进行牵制、骚扰和打击,有力地配合了正在战场的作战。
经典战役:结合所学可知,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武汉会战、太原会战、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敌后战场的经典战役有百团大战或平型关战役。
(3)意义:据材料“中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牵制了日军大部分的兵力,减轻了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对英、美等国的军事压力,有效地配合了远东盟军的行动”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8.【答案】(1)内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影响:开创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或“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快速发展”)。
(2)事件: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史实: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內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3)示例: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开展土地革命,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参军热情,推动了根据地的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维护了中华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激发了其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毛泽东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影响:根据材料可知,中国革命“新道路”,开创和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或“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快速发展”)。
(2)事件:据材料二“中共中央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史实:根据所学可知,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随工厂內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3)本题为观点论述题。解题应围绕题干观点“党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一论点为中心,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1)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工农武装割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理解并识记工农武装割据的相关历史知识。
(2)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分析运用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要理解掌握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
(3)本题为观点论述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生作答时应紧扣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并紧密结合所学知识中关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作答。
29.【答案】(1)①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或是:公民在享受信息传递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也日益凸显,这扰乱了公民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②《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或是:有利于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数字经济发展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
(2)严重违法行为(或犯罪、刑事违法行为)
理由:高某把客户信息出售给他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他的行为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刑法》相关规定,违法情节严重,具有刑事违法性;高某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万元,受到了刑罚处罚(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3)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知识点】网络交往;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犯罪的特征及危害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可以从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这扰乱了公民日常生活,还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有利于保障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安定,增强人民幸福感和安全感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理由可以从犯罪的三大特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即可。
(3)根据所学,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可以从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网络的弊,犯罪,合理利用网络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30.【答案】(1)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只有国家安定,我们才能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生命安全、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②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国家安全有保证,经济社会才能不能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2)①人民利益离不开国家利益。②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④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⑤维护网络安全不只是国家的事,人人有责
(3)①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并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②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权利和义务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国家安全的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的原因 可以从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根本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 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2)题干中的观点错误,理由可以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回答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因此可以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 不断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