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小学六年级质量调研语文综合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共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他区域无效。语文部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8分)春天来了,春光ming mei(▲)。公园里,hud lei(▲)缀满枝头:liǔshao(▲)冒出新芽;就连石头feng xi(▲)里的小草也探出了脑袋,真是wan xianggeng xin(▲)。小朋友们脱下dyi(▲)寒冷的棉衣,wu ju wu shu(▲)地在草地上奔跑跳跃,一点儿也不怕shuai jiāo(▲)。2.选择。(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正月(zheng)挑剔()水浒传h)B.急遽Gù)槛楼Q0)华罗庚(gn)C.藏戏(zng)踌躇(ch)矜Gim)持不苟D.掺和(can)炽热(chi)哄堂大笑hng)(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王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总是一针见血。B.他能拿长跑比赛的第一,这对我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C.读书时,如果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而不进行认真思考,就会闹出笑话。D.即使这个舞蹈的节奏越来越快,我也能手忙脚乱地跟着音乐把它跳好。(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她肚子饿了,感觉自己前胸贴着后背了。B.夏天的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C.他的演讲刚一结束,会场里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D.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4)选择合适的内容依次填入文段空缺中,正确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①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②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③漫无边际的黄土地A.③②①B.③①②C.①③②D.①②③(5)下列说法,表达无误的一项是(▲)。A.学习《石灰吟》《竹石》等古诗时,要学会由事物联想到人的品格和志向。B.《十六年前的回忆》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匆匆》则没有采用这种写法。C.《北京的春节》重点描写了腊八这一天,其他日子一笔带过,有详有略。D.《骑鹅旅行记》采用“变形”这一艺术手段,叙述了主人公汤姆的“成人”之路。3.精彩的回忆。(12分)(1)数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岁寒三友,松竹梅:文房四宝,五行相生,(2)古语有智慧:一,日久见人心:良药苦口利于病,语文综合第1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