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 文2023.04说明 1.本试卷共(待定)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3分)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初一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学习活动一:说文解字探国家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是一种造字的方法。示例: “武”字,由“戈”字和“止”字组成。“止”同“趾”,意为脚趾,组合起来就是“戈下有脚”,会意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国”是会意字,西周时期“国”字写作“”下面是同学们查阅的一些资料。现在写作“囗”读wéi,是“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环绕一周的形状,表示疆域或城池。现在写作“戈”读g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解释为一种兵器,表示武力。1.请你依据会意造字法的概念和所给出的示例,推测 “” 字会意后的意思为____。(2分)学习活动二:追根溯源识家国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写的活动前言,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小题。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和仁爱之情,其原点就在“孝”这个字。《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也就是说,“孝”由“老”字的一半与“子”字组成,这说明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因此,“孝”体现了中国人一体的观念。“孝”字中所体现的家国观,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深入精髓的支撑【甲】是中华文化(传承/继承)发展的精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情怀便产生了。这种情怀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太平,最终孕育出色彩斑___(lán)的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的文化内涵是“移孝作忠”,把在家尽孝的情感转化为为国尽忠,这是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情怀,是一种个人对国家的自下而上的道德情感。正因为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邓稼先领导设计“两弹”【乙】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___(xiè),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心潮澎湃/慷慨淋漓)。2.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以及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gèn)古 至死不懈 色彩斑澜 B.亘(gèng)古 至死不泄 色彩斑澜C.亘(gèn)古 至死不懈 色彩斑斓 D.亘(gèng)古 至死不泄 色彩斑斓3.请结合文意,选择括号内的词语填入文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传承 慷慨淋漓 B.继承 心潮澎湃C.继承 慷慨淋漓 D.传承 心潮澎湃4.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分号 【乙】省略号C.【甲】分号 【乙】 句号 D.【甲】逗号 【乙】句号学习活动三:英雄模范系家国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国精神,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在学习任务单上的家国英雄故事和感想,请阅读文段,完成5~6小题。1937年,日军把战役重心放到了南苑。佟麟阁奉命向大红门集中,与日军苦战,在战斗中,他腿部被日军机枪击中,部下劝其退后裹伤,他说:“大红门失守,全局被动,事急如此,我不能临阵而退。”坚持带伤指挥作战,与日军舍命拼杀,最终头部不幸中弹壮烈殉国。2009年,佟麟阁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走近家国英雄,我们敬佩先烈誓死报国“一寸山河一寸血”,他们用青春热血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崇敬英雄,学习楷模,树立担当意识,时刻怀揣家国梦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接续奋斗。5.佟麟阁将军是抗日战争的英雄,可以称得上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下面最适合致敬抗战英雄的一副对联是(2分)A.上联:守卫南苑,舍命拼杀保山河 下联:流芳千古,壮志豪情承后世。B.上联:冲锋陷阵,血洒山河千古颂 下联:保家卫国,情撼日月万世瞻。C.上联:志存高远,为民创造万代禄 下联:力争上游,迎来祖国四化春。D.上联:建功立德,平南英雄齐抗日 下联:国泰民安,当代青年共奋斗。6.文段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改正。(1分)答:____学习活动四:巧用修辞写家国7.今天的活动,同学们感受颇深,又想到了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相信你也有很大的收获,现在请你仿照以下格式将句子补全,使其构成排比句。(试卷上出现的人物名字除外)(2分)向佟麟阁军长致敬,他像钢铁长城一样,守卫祖国的疆土;向光未然前辈致敬,他像跳动的音符一样,歌颂民族的精神; _________。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默写,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8.学而时习之,_________。(《<论语>十二章》)(1分)9.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1分)10. 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南北朝《木兰诗》)(1分)11.《次北固山下》中,诗人借典故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分)(二)阅读《天净沙·秋思》与《乐游原》,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乐游原①李商隐 向晚②意不适③,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2.《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列举了九个意象,渲染了__①__的气氛,其中“__②__”一句给人温暖闲适的感觉,反衬作者内心的惆怅。(2分)13.李商隐的《乐游原》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夕阳”,但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分别借“夕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____【注】①乐游原:长安(今西安)城南的游览胜地。地势高而宏敞,西汉曾在这里建有宫苑。② 向晚:将近傍晚。③不适:不愉快。(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共8分)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B.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C.见往事耳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结友而别 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1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分)A.卿/今/当涂掌事 B.卿今/当/涂掌事C.徐以/杓酌油/沥之 D.徐/以杓酌/油沥之16.下列对语句翻译及理解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翻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古代经典取得博士学位吗?理解:孙权根据吕蒙的借口,进一步用反问句强调了自己对吕蒙的要求并不高。B.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翻译:曾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理解:通过卖油翁驻足观看陈尧咨射箭很久,可见卖油翁十分欣赏陈尧咨的箭术。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翻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理解:卖油翁的态度激怒了陈尧咨,陈尧咨于是前来质问。连续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17.根据以上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材料一】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说苑·建本》)【材料二】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⑤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⑥,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⑤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⑥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__①__”,晋平公所说“__②__”,都为自己找借口不重视学习。卖油翁提到的“无他,但手熟尔”,秦观讲的“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告诉我们要__③__。三、名著阅读(共8分)18.专题探究一:《骆驼祥子》探“北京文化”。作品中对北京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下面是某位同学们在阅读时所做的批注,请你阅读选段与批注补齐内容。(3分)19.专题探究二:在名著阅读《骆驼祥子》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围绕“环境与人物”专题,探究环境(环境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请你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100 字左右)(5分)答: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老街名嘴》,完成第20~23题。(共9分)老街名嘴刘建超①老街是个生意场所,家家户户都做买卖。做买卖嘛,免不了和各类人打交道,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是做好买卖的最起码要求。只要你走进门店,主家的话就兜着你走,天气啊,气色啊,穿着啊,自己商品的优势啊,直到把你送出店门,慢走啊,再来!你耳朵旁就别想清静了。听进去听不进去是您的事,说不说可是主家的事。买卖不成情义在,情义哪来的?两片子嘴吧嗒出来的。②运动员的腿,老街人的嘴。老街人的嘴厉害,能够被老街人称作名嘴的人,那嘴上的功夫更是了得。这不,他来了:墩子左手掌心里不停地转动着两只核桃,右手端着一只精巧黑亮的紫砂壶。对襟的蓝色马褂,镶着金边。方脸大耳,头发往后梳,打了发胶,一缕一缕隐约可见光亮的头皮。别以为他有多大年纪了,满打满算,才三十有五。这副打扮,那叫派儿!③墩子现在可了不得,凭着两片子嘴,经常被市电视台邀请为嘉宾,评说足球赛事。墩子每天在街上绕上一圈,是在接受老街人的恭维。昨天的赛事转播,墩子又预测灵验——主队取得了胜利。④墩子走进了天织锦绸缎行,老板正在招呼生意。几个顾客在挑选布料,看来还拿不定主意。墩子端着精致的紫砂壶,把紫砂壶往柜台上一放,说道,看人看的是心肠,买货看的是质量。你看这布,手感光滑温柔似水,既不是纯棉也不是腈纶,而是最新技术两样混纺。纯棉穿着舒服却易褶皱,腈纶直挺穿着却不舒服,两样混纺各取所长。未来要靠小字辈,买货还是老字号。这天织锦绸缎行,祖上六代专营此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积德行善,四邻夸奖。看看店家,慈眉善目,菩萨心肠,主家让让利,买家抬抬手,一桩好买卖,心情都舒畅。客户被说得直乐,一单生意也做成了。 ⑤ 主家连忙给墩子的紫砂壶里添上茶水。墩子向来不用在自家泡茶的。 ⑥墩子自小嘴巴就乖巧,越是人多的时候越爱显摆,说出话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墩子15岁那年夏天,母亲和冠家起了纠纷。冠家是老街的大户人家,人多势众。本来是墩子母亲占理的事,却被冠家抢白得哑口无言,回到家生闷气抹眼泪。墩子放学回到家里,问清了事由,放下书包就去了冠家,在冠家门外的古槐树下开始辩理。冠家开始并没有把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没成想墩子口若悬河,说古论今,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大热的天,一口水不喝滔滔不绝三个小时,两片子嘴唇上下翻飞不知疲倦,直把树上的蝉都给噪走了,老街被堵了半条道。冠家自知理亏,连忙托人去墩子家赔礼道歉。墩子一下子出了名。⑦若只是会说,也担当不了名嘴的雅号。墩子的嘴还有一绝就是“毒”。马家一个儿子自幼学坏,娶了媳妇后就虐待老母,墩子打抱不平前去理论,说你不忠不孝,会遭报应。那小子还犟,说我会遭啥报应?我等着。墩子大声说,你小子得遭雷劈啊!夏季的第一场雷雨,那小子坐在自家的床头喝酒,被一声闷雷给击中了。没要命,却给打哑巴了。⑧ 墩子的名声从老街走向全城是因为足球赛。市里成立了足球队,墩子的一个外甥入选球队踢前锋。一次比赛前,电视台采访墩子的外甥,捎带采访了墩子。墩子不但说了外甥的优势,还大胆预测外甥将在比赛中凭大玩“帽子戏法”①而使球队取胜。比赛的过程果然如墩子所言,外甥果真进了三个球,球队获得胜利。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嘴。只要有比赛,墩子就被电视台请去做解说嘉宾,而且每次预测都八九不离十。 ⑨一天,墩子被一伙人请到了狮子楼,皇家宴席伺候,席间那伙人不停地恭维着墩子。吃饱喝足,墩子也明白了他们的底细,是一伙地下赌球的家伙。墩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叠现金,往桌子上一放,说,对不起哥们儿,饭钱我付了。你们这一路,墩子不伺候。说罢,转着核桃,握着紫砂壶,走人了。 ⑩ 第二天,老街人看着头上绑着绷带、嘴角粘着纱布的墩子都吓了一跳。墩子也不解释,说,明日起,咱暂时不说球了,先说戏。哈哈,听戏去。听闻墩子的话街坊们连忙打趣道:“真的不说了?”墩子大笑道:“球是要说,为人要正。” (选自刘建超《老街名嘴》有删改)【注】①帽子戏法:指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20.请简要分析文章以“老街名嘴”作为题目的作用。(2分)答:____21.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③段和第⑨段两处“恭维”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____22.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以“墩子是一个______的人,他______。”的形式写出两点你对墩子的认识。(2分)示例:墩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他巧言劝说顾客,做成生意。(照抄示例不得分)答:____2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 ⑩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答:____(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4~27题。(共11分)①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②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甲】“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了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做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④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了钱学森。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先担任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乙】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节选自卞毓方《回望钱学森》)24.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请把相应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① 不容置疑的天才能力 勤奋用功的求学行为 ② ③25.第①段“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一句中,请分析 “欣赏”一词的含义。(2分)答:____26.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乙】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答: ____27.第②段【甲】处画线句是钱学森对学生时代的回顾,这一段文字语意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启示。(3分)答: ____五、写作(40分)28.遇见慧眼识珠的老师,臧克家成就了自己的诗坛;遇见远见卓识的孙权,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遇质朴善良微的阿长,鲁迅获得了半世温暖……如此,你定会感叹:生命中遇见某个人,或许他的美德,他的才华,他的性情……给了你力量,是多么幸运!请你精选事件,细致描写,恰当抒情以“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5)文中不得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3分)1.答案:用武力(拿着武器)保卫领土(城池)(2分)2.C(2分)3.D(2分)4.A(2分)5.B(2分)6. 我们敬佩先烈誓死报国“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精神)(1分)7.答案示例:答案示例:向闻一多先生致敬,他像挺拔的绿竹一样,播撒浩然的正气。(共2分。运用修辞手法1分,人物事迹符合题意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一)(共5分)8.答案:不亦说乎 (1分)9.答案:水何澹澹 (1分)10.答案:万里赴戎机(1分)11.答案: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分)(二)(共6分)12.答案:①悲凉 ②小桥流水人家(2分)13.答案示例:李商隐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余晖映照,晚霞满天的景象,表达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也表达了爱惜光阴的积极态度。马致远描绘了夕阳落山的景象,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共4分。“结合内容”2分,“情感”2分)(三)(共8分)14.(2分)B15.(1分)A16.(2分)C17.答案示例:①军中多务 ②恐已暮矣 ③勤奋学习(共3分。每点1分)三、名著阅读(共8分)18. (1)饮食(1分)(2)“半闭着眼”体现祥子忍受寒凉与疾病几经周折回到北京,品尝热气腾腾豆腐脑的惬意与享受,以及回到北京城的踏实与安心。(共2分。每点1分)19. 答案示例: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表现人物。当天气炎热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祥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拉车挣钱:当大雨滂沱令人难以行走的时候,祥子仍在雨中挣命。烈日和暴雨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惨的命运。(共5分。“环境”2分,“作用”2分,“表达”1分)四、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老街名嘴》(共9分)20.答案示例:题目是文章的线索。点明了写作对象及特点。写出了对人物的赞美之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两点,2分)21.答案示例:第③段“恭维”表达了大家对墩子称赞、佩服的情感。第⑨段“恭维”表达了一伙人对墩子巴结、讨好的情感。 (共 2 分。每点1分)22.答案示例: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训斥不孝子孙,毒咒应验。他是一个不畏权势的人。他为母冠家辩理,街道扬名。(共2分。每点1分)23. 答案示例:上文赌球事件写出他是一个不畏强势、正直的人;句中“哈哈”一词写出他遇到困难乐观、豁达的心态。“暂时不说球”表现了墩子不直接反抗,迂回处理的倔强。(他暂时的无奈);下文“要说、要正”写出他想用富有智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他做人懂原则、守底线。(3分,每点1分)(共3分,“内容”1分;“形象”1分;“分析”1分)(二)阅读选段(共11分)24.答案示例:①实事求是的做人原则;②淡泊名利的胸怀情操;③粗犷而任性的个性色彩。(共3分。每点1分)25.答案示例:①人们已经把《钱学森手稿》当作艺术品了,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②使用“欣赏”这个词表达人们对钱学森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的赞叹。(共2分。“内容”1分,“情感”1分)26. 答案示例:运用动作描写,“冲”“抓”“写”“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学森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共3分。“描写”1分,“赏析”2分)27. 答案示例:文中钱学森回顾学生时代就是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的学生,但他勤奋用功,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带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生活中,不管我们的成绩在哪个梯队,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能成才。(共3分。“结合内容”1分,“启示”1分,“联系实际”1分)五、写作(40分)28.评分标准: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