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2023.04
说明 1.本试卷共(待定)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凝聚、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初一年级开展了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学习活动一:说文解字探国家
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是一种造字的方法。示例: “武”字,由“戈”字和“止”字组成。“止”同“趾”,意为脚趾,组合起来就是“戈下有脚”,会意为人拿着武器走,有征伐或显示武力的意思。“国”是会意字,西周时期“国”字写作“”下面是同学们查阅的一些资料。
现在写作“囗”读wéi,是“围”的异体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环绕一周的形状,表示疆域或城池。
现在写作“戈”读gē,《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里解释为一种兵器,表示武力。
1.请你依据会意造字法的概念和所给出的示例,推测 “” 字会意后的意思为____。(2分)
学习活动二:追根溯源识家国
下面是一位同学拟写的活动前言,请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4小题。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和仁爱之情,其原点就在“孝”这个字。《说文·老部》:“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也就是说,“孝”由“老”字的一半与“子”字组成,这说明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的关系。因此,“孝”体现了中国人一体的观念。“孝”字中所体现的家国观,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深入精髓的支撑【甲】是中华文化(传承/继承)发展的精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国一体、天下一家的情怀便产生了。这种情怀使人与人之间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社会太平,最终孕育出色彩斑___(lán)的中华文化。
家国情怀的文化内涵是“移孝作忠”,把在家尽孝的情感转化为为国尽忠,这是中华儿女亘古不变的情怀,是一种个人对国家的自下而上的道德情感。正因为有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收复台湾,林则徐虎门销烟,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邓稼先领导设计“两弹”【乙】他们以身报国至死不___(xiè),他们对国家与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令后来者只要念及于此,无不(心潮澎湃/慷慨淋漓)。
2.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以及根据拼音书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亘(gèn)古 至死不懈 色彩斑澜 B.亘(gèng)古 至死不泄 色彩斑澜
C.亘(gèn)古 至死不懈 色彩斑斓 D.亘(gèng)古 至死不泄 色彩斑斓
3.请结合文意,选择括号内的词语填入文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传承 慷慨淋漓 B.继承 心潮澎湃
C.继承 慷慨淋漓 D.传承 心潮澎湃
4.在文段中【甲】【乙】两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逗号 【乙】省略号 B.【甲】分号 【乙】省略号
C.【甲】分号 【乙】 句号 D.【甲】逗号 【乙】句号
学习活动三:英雄模范系家国
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国精神,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大兴区“平南红色文化主题公园”,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在学习任务单上的家国英雄故事和感想,请阅读文段,完成5~6小题。
1937年,日军把战役重心放到了南苑。佟麟阁奉命向大红门集中,与日军苦战,在战斗中,他腿部被日军机枪击中,部下劝其退后裹伤,他说:“大红门失守,全局被动,事急如此,我不能临阵而退。”坚持带伤指挥作战,与日军舍命拼杀,最终头部不幸中弹壮烈殉国。2009年,佟麟阁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佟麟阁“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走近家国英雄,我们敬佩先烈誓死报国“一寸山河一寸血”,他们用青春热血诠释了革命战士的赤胆忠心。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崇敬英雄,学习楷模,树立担当意识,时刻怀揣家国梦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接续奋斗。
5.佟麟阁将军是抗日战争的英雄,可以称得上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下面最适合致敬抗战英雄的一副对联是(2分)
A.上联:守卫南苑,舍命拼杀保山河 下联:流芳千古,壮志豪情承后世。
B.上联:冲锋陷阵,血洒山河千古颂 下联:保家卫国,情撼日月万世瞻。
C.上联:志存高远,为民创造万代禄 下联:力争上游,迎来祖国四化春。
D.上联:建功立德,平南英雄齐抗日 下联:国泰民安,当代青年共奋斗。
6.文段中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加以改正。(1分)
答:____
学习活动四:巧用修辞写家国
7.今天的活动,同学们感受颇深,又想到了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人物。相信你也有很大的收获,现在请你仿照以下格式将句子补全,使其构成排比句。(试卷上出现的人物名字除外)(2分)
向佟麟阁军长致敬,他像钢铁长城一样,守卫祖国的疆土;向光未然前辈致敬,他像跳动的音符一样,歌颂民族的精神; 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完成下面小题(共5分)
8.学而时习之,_________。(《<论语>十二章》)(1分)
9.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1分)
10. 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南北朝《木兰诗》)(1分)
11.《次北固山下》中,诗人借典故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分)
(二)阅读《天净沙·秋思》与《乐游原》,完成下面小题(共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乐游原①
李商隐
   向晚②意不适③,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列举了九个意象,渲染了__①__的气氛,其中“__②__”一句给人温暖闲适的感觉,反衬作者内心的惆怅。(2分)
13.李商隐的《乐游原》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夕阳”,但所抒发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两位作者分别借“夕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答:____
【注】①乐游原:长安(今西安)城南的游览胜地。地势高而宏敞,西汉曾在这里建有宫苑。② 向晚:将近傍晚。③不适:不愉快。
(三)阅读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共8分)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我酌油知之 自以为大有所益
B.但当涉猎 但微颔之 但手熟尔
C.见往事耳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D.结友而别 而钱不湿 康肃笑而遣之
1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1分)
A.卿/今/当涂掌事 B.卿今/当/涂掌事
C.徐以/杓酌油/沥之 D.徐/以杓酌/油沥之
16.下列对语句翻译及理解表述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翻译: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古代经典取得博士学位吗?
理解:孙权根据吕蒙的借口,进一步用反问句强调了自己对吕蒙的要求并不高。
B.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翻译:曾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理解:通过卖油翁驻足观看陈尧咨射箭很久,可见卖油翁十分欣赏陈尧咨的箭术。
C.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翻译: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
理解:卖油翁的态度激怒了陈尧咨,陈尧咨于是前来质问。连续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的骄傲自大。
17.根据以上两篇短文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材料一】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④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说苑·建本》)
【材料二】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⑤饮酒者游。旬朔之间⑥,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节选自秦观《精骑集》序)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期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在音乐方面造诣很深。③炳烛:点燃蜡烛。④昧行:在黑暗中走路。昧,暗。⑤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⑥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
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障碍,如吕蒙所提“__①__”,晋平公所说“__②__”,都为自己找借口不重视学习。
卖油翁提到的“无他,但手熟尔”,秦观讲的“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告诉我们要__③__。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8.专题探究一:《骆驼祥子》探“北京文化”。作品中对北京人情风俗、市井生活、北京人独特的语言习惯等做了细致入微的描绘。下面是某位同学们在阅读时所做的批注,请你阅读选段与批注补齐内容。(3分)
19.专题探究二:在名著阅读《骆驼祥子》专题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准备围绕“环境与人物”专题,探究环境(环境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请你结合相关内容进行分析。(100 字左右)(5分)
答: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老街名嘴》,完成第20~23题。(共9分)
老街名嘴
刘建超
①老街是个生意场所,家家户户都做买卖。做买卖嘛,免不了和各类人打交道,察言观色、能说会道是做好买卖的最起码要求。只要你走进门店,主家的话就兜着你走,天气啊,气色啊,穿着啊,自己商品的优势啊,直到把你送出店门,慢走啊,再来!你耳朵旁就别想清静了。听进去听不进去是您的事,说不说可是主家的事。买卖不成情义在,情义哪来的?两片子嘴吧嗒出来的。
②运动员的腿,老街人的嘴。老街人的嘴厉害,能够被老街人称作名嘴的人,那嘴上的功夫更是了得。这不,他来了:墩子左手掌心里不停地转动着两只核桃,右手端着一只精巧黑亮的紫砂壶。对襟的蓝色马褂,镶着金边。方脸大耳,头发往后梳,打了发胶,一缕一缕隐约可见光亮的头皮。别以为他有多大年纪了,满打满算,才三十有五。这副打扮,那叫派儿!
③墩子现在可了不得,凭着两片子嘴,经常被市电视台邀请为嘉宾,评说足球赛事。墩子每天在街上绕上一圈,是在接受老街人的恭维。昨天的赛事转播,墩子又预测灵验——主队取得了胜利。
④墩子走进了天织锦绸缎行,老板正在招呼生意。几个顾客在挑选布料,看来还拿不定主意。墩子端着精致的紫砂壶,把紫砂壶往柜台上一放,说道,看人看的是心肠,买货看的是质量。你看这布,手感光滑温柔似水,既不是纯棉也不是腈纶,而是最新技术两样混纺。纯棉穿着舒服却易褶皱,腈纶直挺穿着却不舒服,两样混纺各取所长。未来要靠小字辈,买货还是老字号。这天织锦绸缎行,祖上六代专营此行,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积德行善,四邻夸奖。看看店家,慈眉善目,菩萨心肠,主家让让利,买家抬抬手,一桩好买卖,心情都舒畅。客户被说得直乐,一单生意也做成了。
⑤ 主家连忙给墩子的紫砂壶里添上茶水。墩子向来不用在自家泡茶的。
⑥墩子自小嘴巴就乖巧,越是人多的时候越爱显摆,说出话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墩子15岁那年夏天,母亲和冠家起了纠纷。冠家是老街的大户人家,人多势众。本来是墩子母亲占理的事,却被冠家抢白得哑口无言,回到家生闷气抹眼泪。墩子放学回到家里,问清了事由,放下书包就去了冠家,在冠家门外的古槐树下开始辩理。冠家开始并没有把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没成想墩子口若悬河,说古论今,一开口就刹不住车了。大热的天,一口水不喝滔滔不绝三个小时,两片子嘴唇上下翻飞不知疲倦,直把树上的蝉都给噪走了,老街被堵了半条道。冠家自知理亏,连忙托人去墩子家赔礼道歉。墩子一下子出了名。
⑦若只是会说,也担当不了名嘴的雅号。墩子的嘴还有一绝就是“毒”。马家一个儿子自幼学坏,娶了媳妇后就虐待老母,墩子打抱不平前去理论,说你不忠不孝,会遭报应。那小子还犟,说我会遭啥报应?我等着。墩子大声说,你小子得遭雷劈啊!夏季的第一场雷雨,那小子坐在自家的床头喝酒,被一声闷雷给击中了。没要命,却给打哑巴了。
⑧ 墩子的名声从老街走向全城是因为足球赛。市里成立了足球队,墩子的一个外甥入选球队踢前锋。一次比赛前,电视台采访墩子的外甥,捎带采访了墩子。墩子不但说了外甥的优势,还大胆预测外甥将在比赛中凭大玩“帽子戏法”①而使球队取胜。比赛的过程果然如墩子所言,外甥果真进了三个球,球队获得胜利。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名嘴。只要有比赛,墩子就被电视台请去做解说嘉宾,而且每次预测都八九不离十。
⑨一天,墩子被一伙人请到了狮子楼,皇家宴席伺候,席间那伙人不停地恭维着墩子。吃饱喝足,墩子也明白了他们的底细,是一伙地下赌球的家伙。墩子从衣兜里掏出一叠现金,往桌子上一放,说,对不起哥们儿,饭钱我付了。你们这一路,墩子不伺候。说罢,转着核桃,握着紫砂壶,走人了。
⑩ 第二天,老街人看着头上绑着绷带、嘴角粘着纱布的墩子都吓了一跳。墩子也不解释,说,明日起,咱暂时不说球了,先说戏。哈哈,听戏去。听闻墩子的话街坊们连忙打趣道:“真的不说了?”墩子大笑道:“球是要说,为人要正。” (选自刘建超《老街名嘴》有删改)
【注】①帽子戏法:指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
20.请简要分析文章以“老街名嘴”作为题目的作用。(2分)
答:____
21.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第③段和第⑨段两处“恭维”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____
22.结合文章内容,参照示例,以“墩子是一个______的人,他______。”的形式写出两点你对墩子的认识。(2分)
示例:墩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他巧言劝说顾客,做成生意。(照抄示例不得分)
答:____
23.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 ⑩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答: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24~27题。(共11分)
①一次,是在中科院一位朋友的办公室。我去时,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这一套手稿,分两卷,五百多页,是从钱学森早期的手稿遴选出来的。我拿过来翻了翻,与其说是手稿,不如说是艺术品。无论中文、英文,大字、小字,计算、图表,都工工整整,一丝不苟,连一个小小的等号,也长短有度,中规中矩。钱学森的手稿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如是我闻:在美国期间,钱学森仅仅为了解决一道薄壳变形的难题,研究的手稿就累积了厚厚一大摞,在工作进展到五百多页时,他自我感觉是:“不满意!”直到八百多页时,才长舒一口气。他把手稿装进牛皮纸信封,在外面标明“最后定稿”,继而觉得不妥,又在旁边添上一句:“在科学上没有最后!”
②回顾学生时代,钱学森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甲】“我在北京师大附中读书时算是好学生,但每次考试也就是八十多分;我考去上海交大,并不是第一名,而是第三名;在美国的博士口试成绩也不是第一等,而是第二等。”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这哪里像公众心目中的天才?然而,事实就是事实,钱学森,没有避讳,倒是轮到世人惊讶,因为他们已习惯了把大师的从前和卓越、优异划等号。
③钱学森的天才是不容置疑的。麻省理工的学子曾对他佩服不已。有一回,钱学森正在黑板上解一道十分冗长的算式,有个学生问了另一个与此题目无关,但也十分困难的问题,钱学森起初不予理会,继续在四个十英尺长、四英尺宽的黑板上,写满了算式。“光是能在脑袋中装进那么多东西,就已经够惊人了,”一位叫做哈维格的学生回忆,“但是更令我们惊叹的是,他转过身来,把另一个复杂问题的答案同时也解答出来!他怎么能够一边在黑板上计算一个冗长算式,而同时又解决另一同样繁复的问题,真是令我大惑不解!”
④天才绝对来自于勤奋。钱学森在加州理工的一位犹太籍的校友回忆:“一个假日的一大早,我在学校赶功课,以为全幢建筑物里只有我一个人,所以把留声机开得特别响。乐曲进入高潮时,有人猛力敲我的墙壁。原来我打扰了钱学森。我这才知道中国学生比犹太学生更用功。”
⑤关于归国后的钱学森,这里补充一个细节。你注意过钱学森的履历表吗?他先担任五院院长,然后改任副院长。这事不合常规,怎么官越做越小,难道犯了什么错误?不是的。原来,钱学森出任院长时,只有45岁,年富力强,正是干事业的好时光。但是院长这职务是一把手,什么都得管。钱学森不想把精力耗费在琐事上,就主动打报告,辞去院长职务,降为副院长。这种胸怀与情操,很少有人能与之匹敌。
⑥钱学森有着十分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他当年的学生们回忆,他上课总要迟到几分钟,正当大家猜测他今天是否会缺席时,【乙】他快速冲进教室,二话不说,抓起粉笔就在黑板上写开了,直到用细小而工整的字迹填满所有的黑板为止。有一次,一个学生举手说:“第二面黑板上的第三个方程式,我看不懂。”钱学森不予理睬。另一个学生忍不住问:“怎么,你不回答他的问题吗?”钱学森硬邦邦地说:“他只是在叙述一个事实,不是提出问题。”又有一次,一个学生问钱学森:“你刚才提供的方法是否万无一失?”钱学森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说:“只有笨蛋才需要万无一失的方法。”期末考试,钱学森出的题目极难,全班差不多都吃了零蛋。学生有意见,找上级的教授告状。钱学森对此回答:“我又不是教幼儿园!这是研究所!”
⑦还有更加不近人情的描述:钱学森在校园中是个神秘人物。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只偶尔在古根海姆大楼跟他擦肩而过。他总是把自己关在研究室里,学生跑去请教问题,他随便一句“看来没问题嘛”,就把他们打发走。有时他完全封闭自己,不论谁去敲门,哪怕是事先约好的,他也会大吼一声:“滚开!”
⑧以上细节,恐怕都是真实的。大师就是大师,无一例外充满个性色彩,这样的大师也令人喜爱。
(节选自卞毓方《回望钱学森》)
24.这篇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钱学森,请把相应内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 ① 不容置疑的天才能力 勤奋用功的求学行为 ② ③
25.第①段“朋友在欣赏一卷《钱学森手稿》”一句中,请分析 “欣赏”一词的含义。(2分)
答:____
26.请结合具体内容,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乙】处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答: ____
27.第②段【甲】处画线句是钱学森对学生时代的回顾,这一段文字语意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启示。(3分)
答: ____
五、写作(40分)
28.遇见慧眼识珠的老师,臧克家成就了自己的诗坛;遇见远见卓识的孙权,吕蒙非复“吴下阿蒙”;遇质朴善良微的阿长,鲁迅获得了半世温暖……如此,你定会感叹:生命中遇见某个人,或许他的美德,他的才华,他的性情……给了你力量,是多么幸运!请你精选事件,细致描写,恰当抒情以“遇见你,是我的幸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 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5)文中不得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1.答案:用武力(拿着武器)保卫领土(城池)(2分)
2.C(2分)
3.D(2分)
4.A(2分)
5.B(2分)
6. 我们敬佩先烈誓死报国“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精神)(1分)
7.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向闻一多先生致敬,他像挺拔的绿竹一样,播撒浩然的正气。
(共2分。运用修辞手法1分,人物事迹符合题意1分)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共5分)
8.答案:不亦说乎 (1分)
9.答案:水何澹澹 (1分)
10.答案:万里赴戎机(1分)
11.答案: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2分)
(二)(共6分)
12.答案:①悲凉 ②小桥流水人家(2分)
13.答案示例:李商隐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余晖映照,晚霞满天的景象,表达无力挽留美好事物的惆怅,也表达了爱惜光阴的积极态度。马致远描绘了夕阳落山的景象,抒发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的情感。(共4分。“结合内容”2分,“情感”2分)
(三)(共8分)
14.(2分)B
15.(1分)A
16.(2分)C
17.答案示例:①军中多务 ②恐已暮矣 ③勤奋学习(共3分。每点1分)
三、名著阅读(共8分)
18. (1)饮食(1分)
(2)“半闭着眼”体现祥子忍受寒凉与疾病几经周折回到北京,品尝热气腾腾豆腐脑的惬意与享受,以及回到北京城的踏实与安心。(共2分。每点1分)
19. 答案示例:在《骆驼祥子》中,作者通过描写恶劣的环境来表现人物。当天气炎热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祥子为了生计不得不拉车挣钱:当大雨滂沱令人难以行走的时候,祥子仍在雨中挣命。烈日和暴雨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祥子生活的艰辛和悲惨的命运。(共5分。“环境”2分,“作用”2分,“表达”1分)
四、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老街名嘴》(共9分)
20.答案示例:题目是文章的线索。点明了写作对象及特点。写出了对人物的赞美之情。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任意两点,2分)
21.答案示例:第③段“恭维”表达了大家对墩子称赞、佩服的情感。第⑨段“恭维”表达了一伙人对墩子巴结、讨好的情感。 (共 2 分。每点1分)
22.答案示例:他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他训斥不孝子孙,毒咒应验。他是一个不畏权势的人。他为母冠家辩理,街道扬名。(共2分。每点1分)
23. 答案示例:上文赌球事件写出他是一个不畏强势、正直的人;句中“哈哈”一词写出他遇到困难乐观、豁达的心态。“暂时不说球”表现了墩子不直接反抗,迂回处理的倔强。(他暂时的无奈);下文“要说、要正”写出他想用富有智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体现了他做人懂原则、守底线。(3分,每点1分)
(共3分,“内容”1分;“形象”1分;“分析”1分)
(二)阅读选段(共11分)
24.答案示例:①实事求是的做人原则;②淡泊名利的胸怀情操;③粗犷而任性的个性色彩。(共3分。每点1分)
25.答案示例:①人们已经把《钱学森手稿》当作艺术品了,令我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进而想到他的唯美人格。②使用“欣赏”这个词表达人们对钱学森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的赞叹。
(共2分。“内容”1分,“情感”1分)
26. 答案示例:运用动作描写,“冲”“抓”“写”“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钱学森粗犷而任性的另一面。
(共3分。“描写”1分,“赏析”2分)
27. 答案示例:
文中钱学森回顾学生时代就是八十多分,第三名,第二等的学生,但他勤奋用功,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带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的成才与否,跟考试成绩并不绝对成正比。生活中,不管我们的成绩在哪个梯队,只要我们勤奋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也能成才。(共3分。“结合内容”1分,“启示”1分,“联系实际”1分)
五、写作(40分)
28.评分标准:
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
一类卷 (40~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 赋分范围:36~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
二类卷 (33~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 赋分范围:29~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
三类卷 (28~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 赋分范围:24~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
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 (23~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 赋分范围:19~0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
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