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海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3一2024学年海南高一年级阶段性教学检测(四)
0
语文
1.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共8页。

2.考查范围:必修下册第一至第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线
材料一:
网络暴力是一种借助网络奥论的力量,对他人进行肆意人身攻击的狂热盲从行为。相比于传统
暴力所造成的物理伤害,网络暴力主要通过线上的言语攻击、散布谣言、人肉搜索、恶意诽谤等形式,
给受害者造成心理层面的消极影响。

网络暴力的发生固然与互联网技术特征有关联,但问题根源,还在于每一个“口无遮拦”的个体。
其中,很多施暴者尚未建立起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特别是那些还未步入社会的中小学生。
p
网暴群体时不时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未成年
人触网时间越来越早、上网率更高。2022年年底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2)》调

查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近半年内的上网率达99.9%,显著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73%),网络已成
为未成年人成长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此高的上网率,反映出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深度
与广度,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相关职能部门防范青少年网暴风险的难度。

另一个原因在于,真正的网络实名制还没有推行。哲学家韩炳哲在《在群中一数字媒体时代
的大众心理学》中写道,网络暴力是匿名的,这也正是它的成力所在。姓名与尊重如影随形,因为姓
名是认可的基础,认可总是指名道姓的。虽然现在需要输入手机号才能注册社交媒体账号,并且账
号会实时显示P属地信息,但网民在实际使用时,依然是以匿名状态为主。网络的匿名性导致网暴


受害者的维权程序更为复杂,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施暴者。
此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欠缺,导致一些人误以为可以在网络上无所顾忌、随意发言。媒介
素养是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选择、评估、批判和创造等能力。如今,我们身处媒

介化社会之中,许多互联网平台遵循“流量为王”的信息传播逻辑,这也诱导了青少年接触或者发布
这些“唯流量”的网络暴力语言,从而使一些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表现出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
偏差。
(摘编自黄骏《网暴“面具”背后,可能是缺乏媒介素养的孩子》)

材料二:
教育中正确使用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数字化设备能够大大提升教育效果,目前网络学
习方式也是青少年学习交流辅助阵地,为此,让青少年对媒介平台形成正确的认知很有必要,促使青
少年正确处理社会、媒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媒介内容而言,传播角度不同,其产生的影响也不相
同,为此教育机构还需要合理使用媒介引导青少年思想,使其成为媒介“主人”,而不是跟着媒介改变
思想。另外,还需要培养青少年媒介思雏,媒介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是它也在潜移默化地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指Ap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