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标要求】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一、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1、工业革命的概念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又称产业革命或技术革命,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又叫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之后向欧洲大陆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想一想 工业发展需要具备哪些要素3、工业国工业革命的成就思考 结合工业革命的内容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工业革命的扩展①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②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1、原因:(1)政治: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经济发展科技: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2、成就:①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深远影响的成就。③化学工业: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④通过新技术改造的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也焕发出新的活力。⑤电话。1876年,美国人贝尔与他的同事试验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习题巩固1.“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资本家开始建造工厂,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由此可见,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A.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B.生产技术的革命C.生产方式的革命D.社会关系的革命2.“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材料说明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B.煤气行业开始被新兴电力工业淘汰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3.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道:“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的新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B.世界市场的形成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财富资源的猎取4.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兴起了劳动学校运动,采用将工艺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为职业生活作好准备,培养一批既有文化、掌握职业劳动技能,又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驯服听话的劳动者。据此可知,德国的劳动学校运动( )A.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B.带有浓厚封建军事色彩C.有利于德国的对外扩张D.全面提高了劳动者素养5.美国工业革命完成时,尽管出口贸易量增加了7倍,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对外贸易仅占10%左右,大部分工业品仍在国内销售。这说明当时美国( )A.国内市场成为工业化的基础B.具有经济孤立主义倾向C.亟待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D.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6.保护乡村的情结不仅使“乡土”这个古老的文学题材在19世纪的英国重生,而且促成了保护乡村的社会运动。1926年成立的“英国乡村保护委员会”强调“必须保护英国乡村的传统风景”,在它的推动下,英国颁布了很多涉及乡村的保护法令。这些现象( )A.体现了乡村自治的成果B.源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C.表明政府尊重历史传统D.推动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