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王维人物介绍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宋八大家王维人物介绍 课件(共29张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诗中有画,句句皆禅
摩诘居士
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作品欣赏

主要影响



CONTENTS
人物生平
Biography

人物生平
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
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王维离家赴京城,希望得到达官贵人的举荐。由于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
开元五年(717年),在长安,其间有时至洛阳。有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才华早显
开元七年(719年),在长安,七月应京兆府试。有诗《李陵咏》《西施咏》等。
开元八年(720年),在长安,常从岐王李范等游宴。春,就试礼部,落第。有诗《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等。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之用。然而供职仅数月,就因属下伶人舞黄狮子而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黄狮子舞是专供皇帝享用的,故伶人私自作舞为不敬,累及王维得罪贬官。赴济州途中作《宿郑州》等诗。
人物生平
京城求仕
半官半隐
开元十四年(726年),离济州司仓参军任。
开元十六年(728年),隐居淇上。
开元十七年(729年),开始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冬,孟浩然还襄阳,行前有诗相赠。
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王维妻子去世。之后再没有续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闲居长安,秋赴洛阳,献诗张九龄求汲引,隐居于嵩山。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官拜右拾遗,离嵩山至东都任职。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冬十月,随唐玄宗回长安。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赴凉州河西节度幕,为监察御史兼节度判官。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自河西回长安,仍官监察御史。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迁殿中侍御史。冬,因公务赴南方,自长安经襄阳、郢州、夏口至岭南。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自岭南北归,曾经过瓦官寺谒璇禅师。
天宝元年(742年),在长安,转左补阙。
天宝三载(744年),开始经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745年),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曾经至南阳郡,遇神会和尚。
天宝五载(746年),转库部员外郎。
天宝七载(748年),转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750年),春,母亲去世守丧,离朝屏居辋川。
天宝十一载(752),三月初,守丧期满除服,官拜吏部郎中。当年吏部改为文部,为文部郎中。
天宝十四载(755年),由文部郎中转给事中。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战乱被俘
天宝十五载(756年),仍任给事中。六月,安禄山叛军陷潼关,随之攻入长安,玄宗仓皇逃往四川,王维被俘。被俘后,他曾吃药取痢,假称患病,以逃避麻烦。但因其诗名太大,安禄山派人迎接他到洛阳,拘于菩提寺,硬委之以给事中之伪职。
至德二载(757年),九、十月,唐军相继收复长安、洛阳,王维与其他陷贼之官,均被收系狱中,随后押到长安。这些人按律当死,但因他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王维才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
人物生平
晚年生活
乾元元年(758年),责授太子中允,加集贤殿学士,迁太子中庶子,中书舍人。
上元元年(760年),夏,转任尚书右丞,这是他一生所任官职中最高的官阶,也是最后所任之职。
上元二年(761年),仍官尚书右丞。春,上《责躬荐弟表》,请求削去自己全部官职,放归田园,使其弟王缙得以还京师。五月,进上谢恩状。七月卒。临终时,他仍作书向亲友辞别,完成后便安然离世。
轶事典故
Anecdotal allusions

轶事典故
常年素食
王维全家均虔信佛法,茹素戒杀。王维母亲崔氏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带发修行,一生“褐衣蔬食,持戒安禅”。王维自己也是常年素食,到晚岁就更加严格。他相信仁德博厚可以感动天地万物,宇宙苍生可以各得其所,相敬相和。他还不止一次恳求朝廷允许自己将所得的职田献出,作为周济穷苦、布施粥饭之用。王维临终之际给平生亲故留下遗言,多是敦厉朋友奉佛修心之语。洵为正念分明,从容不迫。
王维画品妙绝,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
音乐天才
轶事典故
辋川别业
王维四十四岁左右时,为供“志求寂静”的母亲用以修行静养,于“蓝田县营山居一所”,即辋川别业。此后苦心经营为一片山水胜地,成为他“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唐冯蛰《云仙杂记》说:“王维居辋川,宅宇既广,山林亦远,而性好温洁,地不容浮尘,日有十数扫饰者,使两童专掌缚帚,而有时不给。”在王维的庄园中,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需要两个童子专门扎扫帚,还时常供不应求,可见其规模之大,更可见其对“洁净”的极高要求。
作品欣赏
Works appreciation

王维工诗善画,长于音律,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子。
王维现存诗歌400首左右,五言律绝最佳,精美者众。
诗歌内容丰富,军旅、民生、时事、羁旅、赠别,涵盖极广。特别是他的边塞诗和田园诗,尤为人激赏。
他题涉军旅和边关的佳作名篇数不胜数,都是豪迈壮阔之作,读来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这首诗境界阔大,气象雄浑,是唐朝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品欣赏
此诗不唯写景,更是达意会心。特别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两句,禅意尽现,历代方家对此诗评价极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田园诗更是王维一绝。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神品妙品实在太多,乃至于随意选取某一篇,似乎都能够代表他此类诗的水准。
作品欣赏
这首短诗读后令人恍惚,不知到底是在赏画还是在读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已完全融为一体了。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的诗歌风格独特,辨析度很高,呈现出两个明显的特征。
一是诗中有画,二是诗中寓禅。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王维独有且深具的特点。
作品欣赏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本就不是很热衷名利,加上他信奉佛学,所以诗中处处体现人生之悟,万物之理,佛道之机,折射出高度的清澈性,空灵美。
这首诗画面安静,意象灵动。在自然万物各得其时的美好境界中,禅意自出。
作品欣赏
人迹罕至的空山,遮天蔽日的森林。光影变幻,人声飘渺,一个空寂幽深的世界,充满了禅机佛意。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品欣赏
泉飞藻思,云散襟情,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寂静空灵,禅意不绝。
他也因此获得“诗佛”的美誉。
王维不仅长于诗,还善于画。
最能代表王维绘画成就的是他的山水画,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他另辟蹊径,创造了破墨山水的技法,被尊为中国山水画的“南宗鼻祖”,还开启了文人画传统。
王维还精通音律,写词作曲演奏一个人全包,放在现代,是个非常全面的音乐人。
作品欣赏
他的音乐造诣到达什么高度呢?
他的一个朋友曾得到一幅名画《按乐图》,图中画着一群乐工正在演奏着乐曲,朋友故意拿去请教王维。
王维当即指出,图中人正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最初拍。
朋友找来曲谱对照,果然如王维所说。
画只能表达一个静止的场景,而音乐是流动的,王维却能在一个静止的画面中看到流动着的音律,可见其音乐功力之精深。
主要影响
The main influence

主要影响
【文学】
王维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创作上。王维创作的描绘山水田园等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旗帜。
主要影响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王维其它题材的作品,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竹里馆》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一些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
【思想内容】
主要影响
王维的诗,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人们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作,这的确概括了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作很多,大多具有这种诗情画意融合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指高度的形象性,即用语言描绘出一幅仿佛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图画。
【艺术风格】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美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层次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巧妙地运用了艺术构图手法,在诸多诗歌中均得到了体现。例如《终南山》,诗人首先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终南山的大轮,而这一轮廓只可远观,却不可近视,不然将使终南山丧失云雾缭绕的神秘美感;然后诗人身处终南山中,描绘了仿佛走在云端的景象;接着诗人又置身于终南山中,眺望远处景色已经发生了变化,阳光照射下若隐若现的景象尽收眼底;最后诗人笔锋急转去找寻投宿的居所,并找寻到对岸山间樵夫的身影。诗人与樵夫的出现,与终南山形成鲜明的对比,进而烘托出诗作的层次美。另一方面是色彩美。王维深知色彩的奥妙,用于创新,不为文体、题材所拘泥,吸纳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例如《积雨辋川庄作》,诗人将大片浓绿的“漠漠”与葱葱浓绿的“阴阴”作对比,表现出极强的色彩对比效果。
主要影响
2、王维山水田园诗具有音律美
王维诗歌音律随着内心态度的转变而转变,即不断由边塞诗歌的意气风发转向山水田园诗的自然幽静。例如《使至塞上》,通过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实现了对大漠场景恰到好处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大漠苍茫浩瀚的景象,同时又仿佛可听到大漠上空掠过的雁群及长河奔流向前的声音,波澜壮阔的景象尽收眼底。又如《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在明月高照的夜晚,山泉在山石上流滴的动静结合景象;而紧接着“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出现,伴随竹林中传来的洗衣少女的欢声笑语,使得山林的清幽被打破,渔舟的划过也打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动静相宜的画面绘声绘色。王维山水田园诗歌引入了诗、画、乐等一系列艺术元素,诗人凭借自身对层次、色彩、音律的巧妙处理,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山水田园风光独特的自然灵动境界。
3、王维山水田园诗还具有禅意美
王维是禅宗的众多追随者之一,由于仕途不顺,过起隐居生活,信奉佛学,以求淡泊名利,他回归山野,用身心去感受大自然,形成了超脱自我的人生感悟。禅宗与世无争的生活情绪、自然诗意的人生哲学启发了诗人的审美智慧,他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高度的空灵美,流露出禅机哲理思想,并且还凸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
王维将禅意渗透进诗作中,构建起空明的禅意风格,这同样是王维对山水田园诗作出的一大贡献。王维营造出”空”“静”的意境,重传神、轻迹象,他创作的各个细节似乎都在服务于完整的境界。例如《鸟鸣涧》,依托对鸟鸣春润灵动画面的描绘,彰显了诗人被大自然意境所陶的高尚情操。又如《竹里馆》,表面上看用词造句平铺直叙,然而却通过对“独坐”“弹琴”“长啸”与“幽篁”“深林”“明月”等词语的对照应用,在一片死寂的氛围中营造出人物一体、空灵寂静的禅境。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浸透着若隐若现的禅机哲理。这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大美学艺术力。
主要影响
【文学-诗歌影响】
王维的诗在其生前以及后世,都享有盛名。唐代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的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禛的神韵说,实际上也是以王维诗为宗尚。
王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传统,还吸纳了陶渊明田园诗的平淡醇美,进而将山水田园诗推向了新的高度,所以在中国诗歌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王维的山水诗大都写于后期,与前人比较,他扩大了这类诗的内容,增添了它的艺术风采,使山水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突出贡献。
主要影响
王维是出色的画家,他在唐代早已画名流传。深湛的艺术修养,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入微的感受,因而他笔下的山水景物特别富有神韵,常常是略事渲染,便表现出深长悠远的意境,耐人玩味。同时王维也找到了较为合适的笔墨语言来描述这种意境,禅宗不可言传之意,一经诉诸视觉画面,境界则自然清新。
最能代表王维书画成就的,是山水画。王维所处时代的山水画坛,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占据主流。青绿山水是先用线条勾勒出山石树木的外形轮廓,少有墨的皴擦,用青绿颜色填之,画面观感富丽堂皇,犹如仙人之境,故深受达官贵人的推崇喜爱。与其相对峙的是以吴道子为代表的写意山水风格,特点是用线的粗细变化表现山石林木,风格可称为“有笔无墨”。而王维擅画平远景,在重色的青绿山水和重线的写意山水之间,选择了一种调和的新技法,“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这也就是后人常说的“破墨”山水,破墨即是以浓墨加水,多用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这种渲染之法,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与表现力,是王维对山水画的一大贡献。
【绘画】
王维接触惠能的弟子神会禅师之后,被惠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所折服,参禅方法从“渐修”转为“顿悟”,从而开创山水画南宗。
主要影响
王维不是靠画生存的专业画家,他作画的出发点和目的完全是抒发个人性情,可以说,至王维伊始,绘画的功能在逐渐转变,从“成教化,助人伦”的政教文宣功能转向面对自我,专注于画家个人的心灵与精神。他的画作多为山林小景,多用水渲染,自然平淡,清新雅淡,其平远的构图传达出空寂无声的静观之态,形象与笔墨相得益彰,从平和清疏的意境之中透出独特艺术底蕴。但是王维并没有可靠的真迹流传下来,现仅存的《辋川图》《雪溪图》《江山雪意图》等均为后人摹本或伪托之作。同时他还著有绘画理论著作《山水论》《山水诀》流世。
【绘画】
王维开启了文人画传统。他的画体现了文人士大夫向往超然、闲适的情怀,追求更多观照内心的与禅宗精神相契合的“自然”境界。其文人画鼻祖的追加定位是始于后人宋代文坛领袖苏轼等人的极力推崇,并随着文人画大兴オ真正开始得以确立。宋代以降,王维绘画的地位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他的画风、绘画思想対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至少,后世占据中国古代山水画主流的文人画系统,都接受了王维的影响,明代董其昌更是明确地在《画旨》中云:“文人之画,自右丞始”。由于董其昌的大力推崇,王维被尊为中国山水画的“南宗鼻祖”。
感谢观看




诗中有画,句句皆禅
摩诘居士
王维于武则天时期出生在蒲州(今山西永济)。幼年聪明过人,才华早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