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创新市-区调研)广东生物学中考新动向和命题趋势课件(共2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创新市-区调研)广东生物学中考新动向和命题趋势课件(共23张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中考命题动向和复习建议
2024
广 东 生 物 学
选择题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目标的达成欠缺
对构成基本概念的核心知识把提不足
对重要概念以及关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把握不够
在新的情境中应用概念的灵活性不够
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
对教材的熟悉度不够
对教材中的关键字、插图、观察与思考、以及课后练习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理解不够深入
审题不清、缺乏解题经验
没有完全读懂题目,甚至没有搞清楚是要选择误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就作答
没有完全读完选项,急于作答
读资料、读图、读表时不能准确找出关键信息点
非选择题学生答题存在主要问题
1. 知识不明晰
部分知识目标未达成
重要概念间的联系未建立
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不连贯
2. 能力不过关
获取信息能力不过关(特别是图表类资料)
科学探究能力不过关
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过关
科学表述能力不过关
3. 条件不明确
不能按照题目要求来准确回答问题
(未用序号、文字或混用、滥用)
所答非所问,无法准确回答问题
4. 描述不规范
描述重要概念、核心知识点用词不规范
解释原理、预测现象语言不规范
错字、别字混乱使用,口语化泛滥
广东生物学中考命题新动向
科学思维
生命观念
态度责任
中考之素养考查
探究实践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态度责任
结构与功能观
从生物体结构与自身功能、生活环境相适应落实考查生物核心素养,让学生在较好地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尊重事实证据,基于证据和逻辑,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结合日常生活,发现生物学问题,明确实验的目的,了解实验变量的控制,从而分析得出探究结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跨学科实践
通过制作可调节的眼球成像模型。演示正常眼的成像及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科学态度
面对社会热点问题,具有严谨求实、勇于质疑、理性包容的心理倾向。
健康意识
关注身体内外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在饮食作息、体育锻炼、疾病预防等方面形成健康的态度、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社会责任
学生能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垃圾分类,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
1.真实情境创设
情境是试题的重要考查载体。 “充分考虑城乡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增强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典型性和适切性,提高试题情境设计水平”。“情境创设”是将现实生活微缩到试题中,直接与生活、自然、时代、社会联系,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素材 维度 优秀传统文化 广东本土素材 生态文明建设 日常生活情境 社会时政热点 健康与疾病 总 分
广东中考考情/分值 2021年 2 4 14 6 6 20 52
2022年 4 12 13 24 4 12 69
2023年 14 30 16 14 8 4 86
与古代经典著作、谚语、古诗文相结合
契合社会热点,忠于书本教材
情境创设、背景材料,贴近生活,联系社会,服务教学,传递正能量,如生态文明建设、防艾禁毒、节约粮食、垃圾分类、健康生活、科学急救常识、辨证分析理解生命现象、用书本知识服务生活、参与社会决策……契合社会热点,忠于书本教材,逻辑严密,不重复考查单个知识点。
贴近学生生活,情境亲切鲜活
从学生的生活中选取试题的情境,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生物学元素,抗击新冠肺炎、缅怀袁隆平、碳中和、垃圾分类等,题目表述亲切鲜活,利于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生活问题。
2.跨学科融合
2023年生物学试题响应课标新导向,旨在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
【跨英语】小林同学在一本英文科普书中看到一幅马铃薯的图片(如图)。马铃薯植株的下列器官中,属于生殖器官的是
A.Root B.Stem C.Leaf D.Fruit
如第11题、第21 题的漫画(跨美术),第32 题的“蓝色粮仓”(跨地理),第12题的数据分析(跨数学),第33题的柱状图(跨数学)。
3.跨章节(主题)选择题(新题型)
广东卷越来越注重学生统合能力的考查,一方面统合性试题比例逐年提升,另一方面,从2022年出现选择题组,围绕一个情境从不同角度考查知识,2023年试题的一大特点:选择题改变往年的考查顺序,考查跨章节、跨主题间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内在联系,鼓励考生深度思考、灵活思辨,展现对大概念的理解水平,聚焦大概念,关注真应用。
4.生物学史题
结合科学家在某一领域一步步研究的成果,考查生物学的相关知识。
广东生物学中考命题趋势及方向预测
以标为据,体现立德树人,发挥试题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优化智育考查,探索对“体美劳”的考查引导,推进“五育并举” 体系建设;坚持广东地域特色命题理念,注重基础考查,聚焦核心素养,重视思维启迪。试题命制趋势从知识立意、能力立意逐步向素养立意方向靠拢。
2024年中考方向预判
广东生物学中考中考复习建议
以核心素养为本位,以大概念、大主题统整知识,打破书本固有知识结构,重新构建,在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中形成有结构的知识体系。
一要夯实基础,系统完整,有机整合;
二要关注学生,活动引领,问题串联;
三要讲练结合,情境创设,素养生成。
第一阶段、梳理知识,搭建知识框架
一、按教材顺序,结合各主题具体要求课堂精度精讲教材黑体字。讲练结合,梳理知识点,巩固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既要覆盖全部知识点不遗漏,还有注意特别突出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核心概念,特别强调知识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用思维导图搭建知识体系。
第二阶段、综合模拟演练+查漏补缺
以课程标准的主题为依托,进行各种题型的训练讲评总结归纳延伸,进行强化训练和反馈,不同基础不同要求的学生可以给不同的训练内容,使其解题能力有所提升。
重视对教材、课标的研读
中考就是对两年来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命题最主要知识点都来源于教材,核心概念、二级主题覆盖度超过80%,尤其是选择题中每一个表达正确观点的选项语句、填空题中每一个概念性的参考答案都是取材于教材本身,有些直接来源于教材的原话。
夯实基础,提高能力
强化基础知识,同时要纠正学生语言表述的随意性。越是基础知识,运用的范围就越广,考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要走出知识和能力相对立的误区,复习时要依据大纲课标,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要熟悉。
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带一片”。抓好基础,重视知识间联系,并进行归类和整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知识的掌握要由面到点,由点到面。另外,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分析能力的培养在生物教学中必不可少,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的终身成长,教学中要有意识的进行这方面的知识构建方法的传授。
授之以渔,注重理解,深刻领会方法,灵活应用
复习时要加强对教材中的所给知识的深层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体会生命现象的过程及其应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运用中谋求创新。知识的灵活运用首先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透彻,并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使之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达到学习的目标。建模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重视解题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审题、捕获题设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并强化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要养成仔细读题的习惯。
错别字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学中不仅要练习“说”的能力,还要练习“写”功夫,这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范畴,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是每一个教师的义务,正确书写也是每一个师生的基本素质。
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及生命现象
中考要求基于真实情境,考察学生的高阶认知能力。对一些社会生活热点,学生缺少生活体验,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例,充实学生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加快加深学生学习的生成性、同理心,引导学生关心自己身心,关注社会热点,尊崇保护自然,认同人与环境是一个整体,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参与社会决策,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
1.识图综合题--注重知识的联系
第三阶段专题复习
识图综合题将几个相关知识的图集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表达某一知识的系列图,增加了知识的综合力度和信息容量,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迁移和应用能力。使原本零散的知识形成体系,主要考查生物体的结构名称与结构相关的功能,以及借助图形考查生理活动过程中的变化和与之相关的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一道题考察以眼球和脑的结构综合考察。
备考建议
识图综合题是将多个教材图片和教材辨识图片结合考查的题型,考查形式比较灵活,设计的知识点也比较综合,难度相对较大,要解决此类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在平时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教材插图的理解,从掌握基础图片开始,进一步将多个有内在联系的图片放在一起,引导学生找到其中交叉考点;2.是平时加强学生练习此类综合性识图题。
第三阶段专题复习
2.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的命题形式是“材料+问题”,是一种全面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题型,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主要题型之一。在强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时代,以学科内综合内容为载体对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关信息、迁移应用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考查将成为中考命题热点题型。
备考建议
试题主要以社会热点、生物史以及科技创新等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仔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教材知识,提取材料中关键生物学信息,抓住问题本质,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阅读的机会:1.是关注生物学报等期刊;2.是加强此类题的训练。
第三阶段专题复习
3.探究实验题
此类题多考查细胞或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点,生命活动的现象,通过观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形成抽象的理性认识。例如,观察根尖的结构、叶的结构、心脏的结构等。在试题呈现方面,会给出一些新情景和观察实验,考查教材中做过的观察实验,考查基础知识和概念,要求考生明白教材中观察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等。
备考建议
分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技术和用具、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实验结果和讨论。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
读:细读材料或所给实验,再联系教材实验。
思:思考实验所要揭示的生物学原理或者概念。
联:联系和结合考题作答。
感谢大家!
新草生阡陌,有花发青枝。
心随春风走,无物不成诗。
本次市-区联动教研活动呈现了:生动的课、精彩的评、精确的导、深刻的悟,为我区初中生物学科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大家在思维碰撞中收获备考灵感,在相互借鉴中探寻提质良策。希望大家藉此次研讨会之东风,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一起绘制全区2024年生物中考成功的蓝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