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中高三“三诊”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中高三“三诊”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德阳市高中 2021 级“三诊”考试
语 文 试 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卷和第Ⅱ卷,共10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本试卷满分 150分、150分钟完卷。
第 1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图像和语言是人类讲故事最重要的两种符号。文字出现之前的口语时代,原始先民是用图像来进行“言说”的,呈现出“语图一体”的表意状态,文字出现以后“语图分体”,文字成了语言记忆和非口语言说的基本形式,图像降格为文本语言的“副本”而存在,但图像作为语言符号的记忆和叙述功能并没有消逝,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的叙事传统。中国古代陶瓷图像是这个传统链条中的一分子,且因为它多是对其他媒材图像的模仿,故以它为中心可以勾连起庞大的图像网络,藉此管窥中国图像叙事传统的面目身姿。
中国图像叙事传统包括“事”的传统和“叙”的传统,前者指中国古人喜欢讲什么样的故事,后者指他们喜欢怎样讲故事。
第一,陶瓷图像与中国图像叙事之“事”的传统。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器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民居等地,所以研究的前提是收集图像。收集必然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但就笔者的收集经验而言,数量达到一万张左右后,新的图像就很少了,所以基本上也就能梳理出陶瓷图像的故事类型。这是因为陶瓷具有大众日用品、商品性质,其上的图像是用来装饰以吸引消费者的,所以注重迎合大众喜好、市场需求,“跟风”现象很严重,也因此呈现出题材类型化、图式格套化特征,不同于追求创新性、独一性的文人画。
中国古代陶瓷上的人物故事类型,可以分为四大类:一是神话传说故事,来源于佛道典籍、《搜神记》等杂传志怪,《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魔小说等;二是历史人物故事,来源于史书,主要包括明君、忠臣等;三是文学人物故事,来源于唐传奇、宋话本等;四是社会风情故事,来源于对其他媒材图像的模仿,少数为独创,包括仕女图、生产生活图(如渔樵耕读)、特色主题图(如职贡图)。
梳理中国陶瓷图像叙事之“事”的传统,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一些题材不清楚的陶瓷图像进行考证。陶瓷图像的主要作用是装饰,不追求故事场景的完整性或者诗书画印的一体化,所以很多图像的题材都不容易辨识,在博物馆、书籍报刊中经常被误读,尤其是在国外博物馆的文物介绍中,这不利于图像历史文化价值的发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美国学
语文三诊 第1页 (共 1 0 页 )
者包华石研究“近代早期中国施政权力的形象化”时列举了金元时期磁州窑瓷枕上的“丙吉问斗图”,——“丙吉衣着朴素,毫无纹饰,以放松的方式闲散而立。 农夫用正式的问候表达对丞相的尊敬,但是这与农夫问候他人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是因为宋代画家知道,“再过一些年,会有其他人担任那个官职”,因此“这个故事传递出的政治抽象概念是官职与官员的分离”。包华石通过图像研究施政权力的形象化问题、角度新颖,但由于中西文化的隔阂,误读了这幅画,它其实是“归去来兮图”。
第二,陶瓷图像与中国图像叙事之“叙”的传统。用图像叙述一个故事,就是将各种视觉符号按照一定的空间关系组织起来表达意义,米柯·巴尔说得很清楚:“绘画并不仅仅是涂抹颜料,而更是在语义的空间里绘制符号。”一幅图像中的符号包括色彩、线条、光影、构图等,每一符号在历史发展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了特定的观念和情感,所以作者绘制图像,看起来好像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表情达意,其实无不受到文化传统的宰制。在陶瓷上绘制图像时亦如此,所以研究陶瓷上的人物故事图,必须将它放到中国图像叙事传统形成的链条中,看它在用图像讲述故事的策略方面,比如在叙述的时间、空间、视角、人物、图式等,继承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选自倪爱珍《陶瓷图像研究的价值与路径》(有增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文字在我们的叙事中有重要的地位,而图像也具有语言符号的记忆叙述功能,在口语时代二者表意是一体的。
B.陶瓷是日用品、商品,需要迎合大众,这就决定了在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图像时,不需要收集太多就大致能归纳出故事类型。
C.中国古代陶瓷上的四大人物故事类型,除社会风情故事大多模仿其他媒材图像外,其他三种都注重图像独创。
D.在将色彩、线条、光影、构图等符号按空间关系组织起来叙事的时候,作者并不能凌驾于符号所属的文化系统之上。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从图像的功能写起,为的是引出中国古代陶瓷图像在研究中国图像叙事系统中的价值。
B.文章从中国陶瓷图像“事”的系统写到“叙”的系统,以阐明中国古代陶瓷图像的研究路径。
C.文章在写中国古代陶瓷的“事”的系统时,不仅写了研究前提、故事类型,也写了研究的意义。
D.文章在第五段列举包华石研究“丙吉问牛图”,意在指出他的创新方法并不可取,需要改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陶瓷与文学关系密切,陶瓷图像表现了很多文学故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它们的传播。
B.中国当代陶瓷要想走得更远,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比如拓宽陶瓷图像的题材,打破图示的格套化。
语文三诊 第 2 页 (共 1 0 页 )
C.中国古代陶瓷图像不讲求场景的完整,导致题材模糊,造成误读,解决关键就是突破中西文化的壁垒。
D.中国古代陶瓷、包含民用陶瓷,也沉淀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有价值。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他们都是少年先锋队员,不过是小孩子,因此我停下来对其中一个号手谈话时就采取了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我想,他一定是非常想家的吧。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估计错了。他可不是妈妈的小宝贝,而已经是一位老红军了。他告诉我,他今年十五岁,四年前在南方参加了红军。
“四年!”我不信地叫道,“那么你参加红军时才十一岁啰 你还参加了长征 ”
“不错,”他得意扬扬有点滑稽地回答说,“我已经当了四年红军了。”
“你为什么参加红军 ”我问道。
“我的家在福建漳州附近。我平时上山砍柴,冬天就采集树皮。我常常听村里的人讲起红军。他们说红军帮助穷人,这叫我喜欢。我们的家很穷。一家六口,我的父母和三个哥哥。我们没有地。收成一半以上拿来交租,所以我们老是不够吃。冬天,我们烧树皮汤喝,把粮食省下来作来春的种子。我总是挨饿。
“有一年,红军来到漳州附近。我翻过山头,去请他们帮助我们的家,因为我们很穷。他们待我很好。他们暂时把我送到学校去读书,我吃得很饱。几个月以后,红军占领了漳州,来到我们村子上。地主、放债的和做官的都给赶跑了。我家分到了地,用不着再缴税缴租了。家里的人很高兴,都称赞我。我的两个哥哥参加了红军。”
“他们现在在哪里 ”
“现在 我不知道。我离开江西时,他们在福建的红军里,他们和方志敏在一起。现在我可不知道了。”
“农民喜欢红军吗 ”
“喜欢红军 他们当然喜欢。红军分地给他们,赶走了地主、收税的和剥削者。”(这些“红小鬼”都有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
“但是说实在的,你怎么知道他们喜欢红军呢 ”
“他们亲手替我们做了一千双、一万双鞋子。妇女给我们做军服,男子侦察敌人。每户人家都送子弟参加我们红军。老百姓就是这样待我们的!”
不用问他是不是喜欢他的同志,十三岁的孩子是不会跟着他所痛恨的军队走上六千英里的。
材料二
我牵着马到那个宽敞的马厩里去时,一个高大的白胡子老人,走上前来,举手敬礼,他戴着一顶红星军帽,身穿一套褪色的灰布制服。他把马牵了过去。
我心中纳闷,这个老爷爷怎么闯到我们童子军的营房里来了 我于是停了下来问他,他姓
语文三诊 第3页(共 1 0页 )
李,六十四岁,自称是年纪最大的一个红军“战士”。他很歉然地解释,他当时不在前线是“因为杨指挥员认为我在这里看马更有用,因此我就留下来了。”
李在参加红军之前在山西省洪洞县卖肉,他痛斥阎锡山和地方官吏以及他们的苛捐杂税。“你在洪洞没法做买卖,”他说,“他们连你拉的屎也要征税。”老李听说红军来了,就决定参加红军。
“我要求参军时,他们对我说,‘你年岁大了。红军生活很难苦。’我怎么说 我说,‘不错,我这身子已六十四岁,可是我走路像个二十岁的小伙子。我会开枪。别人能干的我都能干,你们要的是人,我也能当兵。’因此他们说你就来吧,我同红军一起行军过了山西,同红军一起渡了黄河,现在就到了甘肃。”
我微笑着问他,这比卖肉是不是强一些。他喜欢吗
“哦!卖肉是龟儿子干的事!这里的工作值得干。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者打仗,你说是不是 我当然喜欢。”
那老头儿在胸口袋里模索了一会儿,掏出来一个脏布包,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来,里面是一个旧笔记本。“你瞧,”他说,“我已经认识了二百多个字。红军每天教我认四个。我在山西活了六十四年,可没有人教我写自己的名字。你说红军好还是不好 ”他很得意地指着他写得歪歪斜斜的字,好像是带着污泥的鸡爪子在干净的地席上留下的脚印,他还期期艾艾地念着刚写上去的几句话。接着,好像戏剧的高潮一样,他拿出一支铅笔头,龙飞凤舞地给我写了他的名字。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红军说,红军当年到漳州附近时,他翻过山头去请他们来帮助自己家,并带着红军回到自己村子上。
B.材料二中的老爷爷已经六十四岁,是年纪最大的一个红军战士,他在童子军的营房负责看马的工作。
C.老李对自己的身体和能力非常自信,认为行军打仗没问题,他对没有上前线有些歉然,也服从安排留下来看马。
D.老李用了六十四年,学会了认字,还兴奋地拿出一支铅笔头给斯诺展示写他的名字,说明他认为参加红军值得。
5.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斯诺刚开始采取一种多少是父辈的态度和小红军谈话,觉得他不过是个孩子,当听说对方已参加红军四年,才知道自己低估他了。
B.斯诺接连问了小红军几个问题后,预先设计好的终结性问题——“你喜欢你的同志吗 ”——没有再问,因为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C.斯诺根据受访者特点,灵活采用访谈形式。采访小红军时,一问一答,步步深入;采访老李时,三言两语就让对方打开了话匣子。
D.斯诺以谈话的方式,自然地与受访者交流,通过受访者现身说法展现出红军的精神面貌。少年老红军、老年新红军都让人印象深刻。
6.红军为什么那么受人民的拥护,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语文三诊 第 4 页(共 1 0 页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反诈乌龙
赖海石
有一段时间,电信诈骗非常猖獗。“猜猜我是谁”“转账到安全账户”等等套路轮番上演。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见多识广,从未中招。如果有兴趣,我还会把骗子玩得团团转。
那次,我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直呼我名:“大海,忙不忙啊 ”
对方声音嘶哑,我问:“你是谁 感冒了吗 ”
他说:“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 哎,昨晚荔枝吃太多,上火了。”
我心里已明白八九分,便想耍一耍他:“你在家吗 你是不是李大明啊 ”一一其实我的同事李大明此时就坐在我旁边的办公桌前。
“嗯嗯,我在家,我是大明,我现在遇到一点麻烦……”
对方是骗子无疑了。我打开了免提,示意同事们一起听。
我说:“有什么麻烦,我能够帮到你吗 ”
他说:“我昨晚喝醉了,跟人打架,把人家打住医院了,你能不能汇……”
我打断他的话:“我正想打电话告诉你呢,我上次借你的三十万元,本来说好下个月还给你的,我现在有钱了,提前还给你,今天早上已叫我老婆送去你家了。”
他停顿了一下,显然没有反应过来:“你说送了多少钱过来 ”
我一字一字地说:“三——十——万——元,我是欠你这个数吧 ’
他说:“对,对,三十万。”
我说:“估计现在快到你家门口了,你别走哦!领导来啦,先挂了。”
同事们哈哈大笑。
我公安局的朋友老刘,说他们最近搞警民共建,抓电信诈骗,若我有线索请配合。我问怎样配合 他说把我手机和他们系统联网……如此这般。
这天,机会来了。
我接到一个陌生来电,一接通,对方就说:“大海……”
嗓子嘶哑,明显又是骗子。
我一边问“你是哪个”,一边按老刘教的方法接入他们系统。
对方说:“你小子,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
我说:“知道知道,有什么事 ”
他说:“我甲状腺做了手术,声音哑了,医生说三个月会正常,现在都半年了,还不见好。人家说如不赶快治好,一辈子都会哑声。听说进口的甲状腺素药有用,我想买点试试。可钱不够,你能不能寄点钱过来 我现在就在银行。”
我知道他编一大堆“手术”“药”之类的话,目的就是:要钱。而且已经在银行等着了。
这时,公安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骗子的位置已锁定,因骗子在外地,要协调那边的公安协助抓捕,需要时间,叫我尽量拖住,三十分钟内不要让骗子挪地,别让他溜了。
我对骗子说:“钱不是问题,要多少 ”
语文三诊 第 5 页 (共 1 0 页 )
他说:“两千元吧。”
我说:“你不要走,我回去宿舍拿银行卡,马上回来转账。”
他说:“哦,那我等等……”
放下电话,我激动不已,盼望骗子马上被绳之以法。
二十多分钟后,我接到指示,那边便衣公安已到位,要我继续通话好让他们找到骗子。于是我拨通了电话:“喂,我银行卡拿来了,你报卡号过来,我这就转账。”
于是他一字一字地向我报一串数字,报着报着,听他那边吵了起来:“……你们抓我干什么……”
我知道,那边“收网”了。
晚上,老刘打电话叫我过去单位和他一起去喝庆功酒。我驱车过去,老刘一见我,就拉着我的手走,说:“花了好半天才把骗子接回,我带你去见见他。这骗子,还赖上你了,冒充是你父亲。”
我见到那人,脑袋“嗡”的一声:他真是我父亲。
我说:“爸,您怎么搞起诈骗来了 ”
“我几时诈骗了 我骗谁了 ”父亲哑着嗓子说。
我说:“爸,您嗓子怎么这样 ”
父亲说:“我上午不是在电话里跟你说了吗,甲状腺,手术后声音就哑了。 医生说没事,大多数人甲状腺手术后声音都会哑,一般三个月会正常,现在都半年了,还不见好。听说进口的甲状腺素药有用,可钱不够,这才叫你寄点钱过来。”
我说:“您没跟我说,我不知道您有这病呀。”
父亲说:“这两年多,你回过一次家 打过一次电话 问过我一声身体好不好 寄过一分钱 ”
我低下头,无言以对。我每天在外瞎忙,真是忙瞎了。我尴尬地看着老刘,恨不得地下有条缝一头钻进去。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我”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和线索人物,这样从第一人称视角展开,是小说常见的方式,增强了小说叙事的真实感。
B.文中写到“嗓子嘶哑,明显又是骗子”,采用了插叙的方式,说明“我”知道又是骗子诈骗,看穿了骗子故意把嗓音作了变化。
C.从“我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见多识广,从未中招”到“我每天在外瞎忙,真是忙瞎了”,结构上照应,形成反转,颇具讽刺意味。
D.小说使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语言简短,表达生动,从打电话时一来一往的语言中似乎能体会到说话人的表情,语言生动可感。
8.小说以两次陌生的“电话”构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9.小说反映的是电信诈骗中的信任危机还是亲情危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观点。(6分)
语文三诊 第 6页 (共 1 0 页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公讳尧臣,字伯庸。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乃请以减死论。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庸,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有文集五十卷。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节选自欧阳修《王尧臣墓志铭》)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事虽不A行B然自文C应用事D无敢指E言者F后文应G卒H以恣横斥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和“烽火扬州路”中“路”意思一样,都是宋元时期的行政区域名。
B.“悉见施行”与《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句式结构相同。
C.阴,暗中,和《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中“阴”意思相同
D.临,临近,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中“临”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尧臣爱护生灵。他知光州时,认为强盗掠取百姓粮食是饥民求食,应该免除处罚。
B.王尧臣仗义执言。他为韩丞相指挥失当被贬官申辩,认为不应因小小的缘故弃之不用。
B.王尧臣见解独到。他对西北边防兵力部署、要塞防卫等提出的建议,后都得到印证。
D.王尧臣忠心为国。他临终前心忧皇嗣未立,由弟代他写奏章,建议皇上要以宗庙为重。
语文三诊 第 7 页 (共 1 0 页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2)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5题。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①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②,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 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③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①黄庭坚因卷入新旧党争被贬谪。冬天,当时在荆州做官的朋友王充道给作者送来水仙花,于是作者写了四首有关水仙花的诗,这是其中一首。②该句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③山矾,一种春天开的极香的小白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用凌波仙子在月下水上轻盈漫步描绘盆中的水仙花,以动衬动,写出水仙动人姿态。
B.颔联把水仙人格化,像美人心中带有“断肠魂”一样,让人“愁绝”,引发联想和同情。
C.颈联上句以美人喻花,突出其芳韵;而下句则将三种花作比较,山矾是弟,梅花是兄。
D.尾联“恼”字,不是“恼怒”,而是爱花太深,由于在此独自赏花太久,感到寂寞难受。
15.这首诗尾联“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貌似突兀,实则与全诗协调统一。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儒家先哲观点不尽相同。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而荀子则主张“ ,
(2)《琵琶行》中“以江月为文澜”穿针引线,铺成诗篇:有离别时的“ ”,有有一终了的“ ”,有琵琶女自述身世时的“绕船月明江水寒”。
(3)在古诗词中,“落花”常有一种凋零的姿态,代表凄清的意味。落花还有种种别称,以来突出形象,丰富意蕴。如《桃花源记》中“ ”多了一分雅致,龚自珍《己亥杂诗》“ ”更见一份深情。
语文三诊 第8页 (共 1 0 页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 3 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你等人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 一定会觉得等待的时光无比漫长,分分秒秒都那么煎熬。时光总会被焦急的心情拉得长长的,生出( )的烦躁。不过,总有人能在天青色中等待烟雨、在三月春风中等待柳绿,把一场相约等成诗篇。
等待的这段时光,完全可以看作生活的巧妙留白。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期而遇,自然也会有一些约而不至、等而不到,下一秒的事很多时候不在我们的预料之中。那么正好,等待的时候可以放松自己。这段时光因为没有预设,所以更加(甲)。我们可以悠闲地下下棋,可以跟门外的花对坐一会儿,也可以跟头顶的流云对视一会儿,或者跟耳边的清风说句悄悄话。以诗意的心境来等待,这段时光就会变得(乙)、惬意无比。或许这样的等待时光,就是生活有意安排的。平日里过得马不停蹄,不期然与这样一段没有预先安排的时光相遇,不如就彻底放松自己。若朋友不来,所约之事未果,我尚且拥有夜色和烛光,拥有清风和花草,便可以顺其自然,把这段时光过得(丙)。
其实人生漫漫,我们一直在等待。我们等人,等花开,等成功,等雨过天晴,等彩虹出现,等梦想成真……那么多等待的时光,我们如果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过于关注等待的结果,便会把生活等成焦躁悠长的苦旅。不强求,不执拗,得失随缘,成败随意,你只管静静地等待就行了。
闲敲棋子等花开,岁月匆匆心从容。如此,人生便可成为一首诗。
17.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剪不断、理还乱 B.我本有心向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D.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如果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过于关注等待的结果,便会把生活等成焦灼悠长的苦旅。
B.如果我们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过于关注等待的结果,便会把生活等成焦躁悠长的苦旅。
C.我们如果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过于关注等待的结果,便会把生活等成焦躁漫长的苦旅。
D.如果我们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过于关注等待的结果,便会把生活等成焦灼漫长的苦旅。
19.将“轻松自然、轻松自适、轻松自由”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并说出填写的理由。(5
语文三诊 第9 页 (共 1 0 页 )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大学生身体素质不佳为何成“老大难” 在基础教育阶段,由于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 ① ,很多学生并没有养成锻炼习惯。同时,不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需求几乎都可以在网上完成——“躺在宿舍上网不香吗 ”“去食堂吃饭都懒得走,点外卖就行”……这使得不少大学生活动量大幅减少, ② 。
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按照正常培养规律,小学应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中学则是培养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大学则应加强对体育的理解。然而现实是,中小学体育运动“欠了账”, ③ 落到大学头上,大学有苦难言的同时也力有不逮。某种角度上说,体育运动是每个人“一生的投资”,虽然有外部因素制约着运动习惯的养成和持续性,但任何外因都是通过内因起作用。与其花时间找理由,发牢骚,不如快点行动起来,来两组跳绳或俯卧撑……有些运动,真没什么门槛。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标点符号使用有误,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其花时间找理由,发牢骚;不如快点行动起来,来两组跳绳或俯卧撑:有些运动,真没什么门槛。
B.与其花时间找理由、发牢骚,不如快点行动起来,来两组跳绳或俯卧撑……有些运动,真没什么门槛。
C.与其花时间找理由、发牢骚,不如快点行动起来,来两组跳绳或俯卧撑——有些运动,真没什么门槛。
D.与其花时间找理由,发牢骚,不如快点行动起来,来两组跳绳或俯卧撑(有些运动,真没什么门槛)。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提到“每一符号在历史发展中都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了特定的观念和情感”,揭示了符号在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种符号,看似只是人们通过视觉得到的图像,如色彩、图腾、线条、光影、构图及组合等,实则无时无刻不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请以“符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三诊 第10页 ( 共 1 0 页 )德阳市高中2021级“三诊”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每题3分)
1.D(A.“文字”在口语时代并未出现,偷换概念。B.原因错误,原文原因在于陶瓷图
像重在装饰,需要迎合大众。C.“其他三种都注重图像独创”文中无据。)
2.D(不是为了指出他创新方法不可取。而是用以说明中西文化上的隔阂产生了误
读。)
3.C(强加因果。突破中西文化隔膜并不能解决国内误读的问题。)
4.C(A项“带着红军回到自己村子上”错误。B项他是“自称”,而不是“年纪最大
的”。D项并非用了六十四年学会认字。)
5.B(“预先设计好的终结性问题”于文无据)
6.①分给农民田地:小红军说,红军到他们村子上,赶跑地主,给他家分了地,有了生
活来源。②消除苛捐杂税:小红军、老李都曾受各种苛捐杂税、盘剥之苦无法生活,红军赶
走反动势力和剥削阶级,消除了剥削。③教识字,学文化:小红军刚找到红军就被送到学
校去读书,老李加入红军学会了写自己名字。(每点2分,共6分)
7.B(不是插叙方式,而是类似画外音,表现心理活动)
8.①贯穿全文,使情节集中,结构紧凑;前后呼应,两次来电,在情节虽有重复但又有
变化,形成反转。②电话对话,以对话的人物语言的内容和风格,让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
便于突出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③前后两次作对比,有利于揭示主题,让主题更有丰
度、有深度和时代感。(共6分,每点2分,从情节、人物、主题方面分项作答)
9.观点一:是信任危机。①诈骗套路,轮番上演,陌生电话来扰,防不胜防,心先有戒
备;②诈骗过程,常以亲情,拉近关系,然后索要金钱,不得不防;③诈骗乌龙,因亲情缺乏
沟通,情况不明,难以信任,人心隔膜,以致防卫过当。
观点二:是亲情危机。①“您没跟我说,我不知道您有这病呀”可见父亲没说,就不知
高三级语文答案第1页
(共3页)
道父亲生病,很少关心父母;②“这两年多,你回过一次家?打过一次电话?…”可知,
“两年多没有和父母联系过,没有听出父亲的声音来,当做‘骗子’抓起来,造成反诈乌龙”;
③卒章显志。结尾“我低下头,无言以对。我每天在外瞎忙,真是忙瞎了…”可知,此时
的“我”既尴尬又惭愧,愧对父母,揭示主旨。(6分)(也可作两种观点的融合。评分分项:
论据能忠实文本信息2分,论证合理2分,深刻2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10.BDF(每处正确1分,共3分,多划该题不得分)
11.D(临:亲临…某地)
12.A(文中并没有说免除处罚)
13.(1)由于这(王尧臣)冒犯(违逆,违背,抵触,不顺从)宰相的心意,(这些建议)和王
尧臣其他的奏议,大多(被宰相)搁置而没有施行。(忤、其、不行各1分,省略成分补足、最
末一句意译通顺各1分)
(2)京师多次流传王尧臣的流言蜚语(谣言),以及皇上身边的人,常常进谗言说他的
坏话。(数、飞语、谗各1分,省略句、最末一句意译通顺各1分)
14.A(化静为动。)
15.①此诗前半部分突出娇柔的水仙,这和辽阔的江水相比在意象、意境上显得不调
和,②前面对水仙花的情感由爱怜而恼,转而大笑出门置之不顾,在情感上也显得不统一。
③但本诗却是反差中更显协调、统一。作者以花喻人,由姿态到心灵,再到芳韵,并将其归
为山矾、梅花一类美好品洁的象征。最后由花及人,回应友人关心,表达自己不会因贬官
而丢失,如水仙一般的高洁品质,更显出诗人旷达胸襟。(每点2分,共6分)
16.(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3)落英缤纷
落红不是无情物
(每空1分,共6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7.A(根据上下文,此处突出“烦燥”。B、D项突出缺少理解的人,C项突出愁。)
18.D(原句有两处语病。①“我们如果缺乏淡定从容的心境”语序不当,将“如果”调
至“我们”前;②“焦躁悠长的苦旅”搭配不当,将“焦躁悠长”改为“焦灼漫长”。)
高三级语文答案第2页
(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