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结合预学内容,谈谈“996、007”工作制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哪些基本的权利?课前预学检测今日说法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7.2 心中有数上职场我要成为一名明明白白的劳动者,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课标要求了解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熟悉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7.2《心中有数上职场》预学提示:阅读教材P64-P69,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并圈划好。1.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权利?★★★2.劳动者依法履行哪些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什么是劳动争议?★★4.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哪些?★★★第一目明明白白工作劳动者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其他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享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享有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享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一、明明白白工作劳动报酬(工资)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支付报酬。P65【相关链接】:(1)种类: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2)要求:①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③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⑴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A、休息权:①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②要求a.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B、带薪年休假制度:b.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思考: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是否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P65相关链接: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如下:1、平时安排不得超过3小时/天,支≥150%的工资报酬;2、休息周六日,支付≥200%的工资报酬;3、法定休假日安排,支付≥300%的工资报酬。(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1--10年间:年假5天;满10年—20年,休10天;满20年的休15天。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①原因:b.提供条件和用品: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c.定期体检: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a.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②要求:(3)劳动者有获得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者理应得到全社会特别是用人单位的关心和保护。(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可能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力,从而丧失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相关链接】:(1)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具有强制性)(2)违法处罚:对少数单位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家可以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缴纳单位及其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①原因:②要求: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5)劳动者还的其他权利。一、明明白白工作1、劳动者的主要权利2、劳动者的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一、明明白白工作拖欠59名工人工资30余万还扬言宁死不付;后改为用皮鞋代替工资每天加班4小时;996工作制。无安全防范措施致工人不幸坠亡,员工要求发放安全防护用品遭拒绝。环卫工因工受伤,物管公司未买保险。侵害了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侵害了劳动者劳动者休息休假的权利侵害了劳动者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侵害了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小试牛刀思考: 下列情形侵犯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相关链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探究与分享某餐厅开业前公开招聘,蔡某与其签订了3年劳动合同。由于餐厅竣工日期一拖再拖,蔡某只好在家等候上班通知。3个月后,蔡某得知餐厅因拖欠工程款暂时无法开业,且在家等候期间不发工资。蔡某找到餐厅经理,表示1个月后如果餐厅还不开业就解除劳动合同。1个月后,餐厅仍未开业,蔡某提交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申请,但餐厅不同意解除,并拒绝交出蔡某的档案。蔡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返还档案,但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起诉。人民法院为什么不支持蔡某直接起诉维权?案例分析:遇到劳动争议要进行和解或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但是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程序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因此,人民法院不支持蔡某直接起诉维权。第二目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争议的含义二、清清楚楚维权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提示】: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实现而发生的纠纷。除此之外的其他关系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买卖、租赁和借贷等关系不属于劳动争议。注意: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租赁合同、买卖合同、借贷合同(民事合同)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解决方式:可以通过协商解决,还可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解决。(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必经程序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不是必经程序)(1)协商可以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依法进行调解或仲裁。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背诵点):二、清清楚楚维权谁来调解: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要求: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法律效力: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没有强制力,调解不是必经程序)当事人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以依法进行劳动仲裁。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背诵点):(2)调解相关链接:调解组织有哪些?P68相关链接:调解组织有哪些?P68页(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①含义:②条件及时效:③必要性:(3)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和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必经程序)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先裁后审制度)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背诵点):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47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总结】两个特点:小额争议;问题简单明了(标准明确)目的:便捷高效终局裁决:裁决书发生效力后,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争议再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终局裁决的,该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非终局裁决的,自收到裁决书起十五日起未向法院起诉的,该裁决书生效。①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注意: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一审、二审同样可以进行调解(诉讼调解)(4)诉讼条件: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背诵点):二、清清楚楚维权2、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劳动者维权的途径)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⑸其他途径: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其各级机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有劳动行政部门:国务院设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地方设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局)协商 调解 仲裁 诉讼条件地位解决 机构效力劳动纠纷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达成和解后不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逾期未作出决定,仲裁裁决不服不是必经程序不是必经程序必经程序最后一道防线当事人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单位协商调解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司法性质)没有约束力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是没有强制力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有法律约束力也有强制力区分: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归纳总结课堂小结心中有数上职场明明白白工作清清楚楚维权1、劳动者的权利2、劳动者的义务1、劳动争议:2、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劳动者维权的途径)(1)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5)劳动者的其他权利(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1)协商解决(2)申请调解(3)劳动仲裁(4)提起诉讼(5)其他途径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必须按照协商、调解、仲裁、起诉的顺序进行,不可越级。( )2、劳动者维权的途径有协商、调解、劳动仲裁、诉讼等,劳动者可以就自己的情况择机选择。( )3、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以第三方身份居中裁决的活动。( )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达成的和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6、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诉。( )хх ххх叁——运用固学易错易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