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12:中国近代史 复习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轮专题12:中国近代史 复习课件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1.革命史范式
“一条主线”:强调以阶级斗争为主线。
“两个过程”: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三次高潮”:太平天国、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辛亥革命。
“八大事件”: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0C30-40S产生,建国初期流行)
马克思主义学者
①列强侵略与民族危机加深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③受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1)代表人物:
(2)产生和流行原因:
(3)评价:
①揭示近代社会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为近代中国革命研究指明方向。
②过于强调政治史,无法揭示近代历史的全貌。
2.现代化范式
近代历史的主题是近代化,即中国如何借鉴西方现代思想、技术和制度,走出“中世纪”,实现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和国家的转变;
将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关系看作不同文化、制度、文明的冲突;
八十年代以来,一部分学者认为凡是近代和西方的都是进步的,凡是传统和非西方的都是落后的。另一部分学者试图将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统一。
(20C30-40S产生,改革开放流行)
资产阶级学者,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①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学者探索救国理论。
②改革开放重新确立实事求是需要
③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④受西方思想影响(美化侵略)
(1)代表人物:
(2)产生和流行原因:
(3)评价:
①重视生产力、民主政治的进程,为研究中国近代化提供新的视角。
②忽视阶级斗争、革命性,无法反映历史全貌,美化侵略。
3.“冲击—反应”范式
强调外部因素对近代中国产生的正面影响,认为近代中国只有放在与西方接触的背景下去理解。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近代是在外部强大力量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
强调中国传统社会内部具有强大的惰性,使中国面临西方的冲击时反应迟钝,没有成功走向西方近代化道路,这种惰性使中国社会转型迟缓。
(20C50-60S盛行)
美国学者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冷战背景下,美国干涉亚洲事物提供理论依据
(1)代表人物:
(2)产生原因:
(3)评价:
①叙述逻辑有一定历史依据
②过于重视外部因素,忽视中国发展内在动力,典型的“西方中心论”
4.“社会—国家”范式
批评“冲击—回应”范式,强调研究中国历史应重点分析中国内部因素;
运用西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理论,从国家和社会互动的角度,探索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演变,重点探索社会史内容;
突出社会力量的正面意义、批评国家对社会控制的加强。
(20C70S产生)
美国学者
20C70S滞胀和经济危机,使美国霸主地位动摇,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
①关注中国内部因素,为近代史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推动近代史研究发展。
②但矫枉过正,忽视外部因素;运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近代史,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中国近代实际。
(1)代表人物:
(2)产生原因:
(3)评价:
中国近代史
微专题:15 晚清时期(1840—1912)
微专题:16 民国时期(1912—1949)
卷别 题号 试题情境 正确答案/选项
2023·湖南 6 7 强盛、衰弱之国在国际公法的不同地位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 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辛丑条约》签订
2023·山东卷 17 书中的时代·时代中的书 晚清中国社会转型
2023·新课标 6 “地方议会性质......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 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2023·甲卷 5 6 清末陈去病对戏剧作用的论述 19C末20C出绅商的特点 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广东卷 7 8 洋务运动和日本殖产兴业政策相同点 1902年某人关于学堂教育的在记述 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
作者具有排外倾向
2022·湖南卷 6 7 20 墨学重新得到关注 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与大生纱厂之间的互相促进 科举考试停废与近代社会 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
清末新政挽救危机
2022·山东卷 5 6 学者主张吸收国际法原则 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共同点 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求富救国
2021·湖南 7 8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武汉汉口工商业繁荣 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创造条件
一、知识整合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
二、深化拓展
1.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经济侵略方式:
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甲午战后)
(4)侵略国家:
一国 多国;
(2)侵略目的:
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市场、原材料等),除俄国之外
(6)侵略影响:
双重影响
(1)国际背景: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5)侵略实质:
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非正义侵略战争
①政:
②经:
③思:
④社会生活:
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两半社会,民族危机逐渐加深;中国人民英勇抵抗,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中国各阶层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输出资本,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经济结构发生变动,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思想解放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向西方学习由浅入深,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呈现中西合璧土洋结合不断文明化。
双重影响
时间 主要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缔约谈判中 清廷拒绝英法代表提出的向皇帝递交国书的要求,不许外国公使驻京。
1861年 清廷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机构为临时机构,总理衙门大臣、章京、郎中全都是兼职。
咸丰帝时期 清廷不得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但仍不准备履行有关礼节的条款。
1860年以后 西方列强纷纷派遣公使常驻北京,而中国却一直未曾遣使出洋。
1867年 清廷聘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为中国外交使臣,既可达到遣使出洋的实效,又能避免天朝往外遣使的体制问题和中外礼仪的纠葛。
1873年 清廷降谕“著准”各国使臣觐见,双方同意各国使节按中国要求行五鞠躬之礼。日、俄、美、英、法、荷等国使节在紫光阁顺序觐见同治帝,未行跪礼,总共约半个小时。
1876年 派遣郭嵩焘出任驻英国外交大使,同时任命已在美国负责留美幼童事务的陈兰彬、容闳为出使美国正副使臣。中国对外派驻常驻使节,以此开端。
1901年 清廷正式设立外务部。
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观点,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2.晚清外交体制的演变(P54、56)
示例1:
观点:清廷由被动转为主动适应国际惯例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中国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清政府出于维护天朝上国体制的需要,拒绝外国公使驻京,拒绝接受近代外交的国际惯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欧美列强加紧侵略,清政府内忧外患,为挽救统治危机,清廷设立总理衙门、聘任蒲安臣为中国外交使臣、允许外国使臣觐见皇帝、派遣对外常驻使节。清末新政实施,1901年正式设立外务部。
结论:由被动转为主动适应国际惯例,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清廷的统治,也有利于中国主动融入世界。
示例2:
观点:晚清外交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论述: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朝贡外交 体系,拒绝近代外交。拒绝了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和阿美士德使团和平交往,通商驻使的要求。
鸦片战争后,朝贡外交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但开始被迫接受近代外交理念。清政府认为领事裁判权无关紧要,视为外国人管理外国人,减少了自己麻烦,说明没有主权国家意识,清政府仍然拒绝外国公使进京。但被迫将外交公文中的“ “禀”“谕” 改为”照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和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清政府外交被迫进一步近代化。设立总理衙门、聘任蒲安臣为中国外交使臣、允许外国使臣觐见皇帝、派遣对外常驻使节。清末新政实施,1901年正式设立外务部。
甲午战争以来,由于和外国交往的加深以及维护统治的需要,开始主动利用近代外交理念和原则。如利用列强矛盾和外交均势理念,促成了“三国换辽”事件。
结论:晚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经历了拒绝、被迫接受、主动利用的三个阶段,外交近代化的艰难历程反映了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曲折艰难。
(1)
体制变化:
(2)观念变化:
2.晚清外交体制的演变
(P54、56)
①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谕”“批”等居高临下回复夷书的定例,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很快被中英同类文书所仿效,成为之后清朝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
②中西方官员之间平等往来。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
③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清政府开始遣使出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体操作模式。1877年,郭嵩焘作为清廷向外国派出的第一位常驻使节抵达英国。
从“宗藩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
从“华夷之辨”到“华夷对等”
(2023湖南卷·6)光绪年间,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的薛福成感慨,“强盛之国,事事欲轶(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绳之”;“衰弱之国,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这突出反映了(  )
A.公法在外交实践中形同虚设 B.摆脱公法束缚符合弱国利益
C.对外交往深化对自强的认知 D.晚清士人对西方的高度推崇
C
(2021·湖南适应性考试·7)1875~1894年,清廷共计派出76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
A.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B.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D.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
D
(2017·海南卷·7)在中国历史上, 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 ,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 很少称“夷”。同治初年, 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C
晚清外交的启示:
第一 接受现代外交理念与价值,摒弃传统的对外理念,积极融入世界;
第二 遵循国家利益原则,但同时应尊重普世价值;
第三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自身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
3、晚清各阶级为探寻救国出路做出哪些努力?
(P54农、地、资)
注2:太平天国影响——汉族督抚崛起(P101)
注1: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P56)
注3: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比较
——晚清政府的三次近代化改革
注4:辛亥革命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P57)
  认识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失败和成功的原因。
(1)地主阶级:地主阶级在近代社会是落后和反动的阶级,其开展的改革运动根本上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统治,这决定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体制,改革注定失败。相反,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清政府的统治客观上还起到了瓦解作用。
  
(2)农民阶级:农民阶级缺乏先进的阶级领导,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这使得旧式农民起义无法突破阶级局限性,最终失败。
(3)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无法担负起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
(4)无产阶级: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有极强的组织能力,有先进的理论指导,使无产阶级成为近代最具有革命性质的阶级;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无产阶级找到了天然的同盟军,建立工农联盟,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2023全国新课标·6)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D
(2022全国甲卷·6)“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  )
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 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
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 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
B
(2022全国乙卷·5)5.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  )
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 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
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 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
C
(2022山东卷·6)6.19世纪60~90 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
A.求富救国 B.实业救国 C.以商救国 D.富民救国
A
(2021山东卷)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英雄”
材料 图5为清末儿童读物《启蒙画报》创刊号(1902年6月23日)刊发的《小英雄歌》。
附录:
《小英雄歌》(节选)
小英雄,慧且聪,
风姿豪迈天骨冲。
英雄本原有二事,
为子当孝臣当忠。
读书须知辨邪正,
圣经贤传相辉映。
……
小英雄,雄且英,
家之麟凤国之桢。
小英雄,休云小,
少不好学行将耄。
古人因文能见道,
今人开智宜阅报。
……
提取材料信息,对画报塑造的“小英雄”形象加以阐释。(13分)
  材料一:直到太平天国运动时,因为八旗与绿营战斗力低下,清朝不得不开始依仗汉族地主阶级的团练武装。于是,曾国藩代表崛起的汉族地主阶级走上了历史舞台。先是在军事上,“湘军既兴,兵必自招,将必亲选,饷由帅筹,故兵随将转,兵为将有。”将帅自招的募兵制度便极大地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军权,军队越来越成为将领的私有武装。其后在政治上,湘军重要将领皆官至总督、巡抚等大员。虽然朝廷上的权臣还是满臣,但越来越多的汉族地主成了地方实力派。另外根据清代定制,六部可以控制督、抚,全国权力集中于中央。但清代这种格局到湘军将帅担任督、抚后,就发生了改变。手中有兵有将的督抚不听部臣指令,朝廷也不得不予迁就,因而在晚清形成督、抚事权过重的局面。随后,影响深远的洋务运动兴起。在地方上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在洋务运动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这一时期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湖北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汉阳兵工厂,轮船招商局等企业几乎成了他们的私产,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经济实力。
太平天国影响——汉族督抚崛起
  材料二:随着自身实力的增长,汉族地主阶级开始向清朝传统的重满抑汉制度发起进攻。戊戌变法虽然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却得到了大部分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与支持。张之洞最初就加入过强学会。在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撤消重叠闲散机构,裁汰冗员;取消旗人特权。等条都直接触犯了满族贵族与旗人的利益。在戊戌变法中,汉族地主阶级的力量不仅没有被扼制,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八国联军侵华时,在清廷与各国宣战后,刘坤一和张之洞,出面联合南方各省督抚(包括山东巡抚袁世凯),一同抗旨,与各国议定“东南互保”条约,使得当时的中国已近分裂。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对外宣战,而它的地方政府居然采取所谓的“中立”态度,拒绝参加作战,这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一个奇闻。而清朝的中央权威,此后就再也没有树立起来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辛亥革命中,先是汉族官僚掌握的省份纷纷宣布独立,后是汉族地主阶级的后起之秀袁世凯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没能完成的任务。
注:太平天国影响下汉族督抚崛起——晚清中央集权的式微
(1)汉族督抚的发展历程:
①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掌握地方军权
②洋务运动时期,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③戊戌变法时期,支持变法,实力增强
④辛亥革命时期,独立
(2)影响:
削弱中央集权,推动近代化历史
无法完成救亡图存任务
进:
局: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的比较
(1)从领导阶级来看,洋务运动、清末新政都是由地主阶级领导;戊戌变法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
同: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发生的;涉及经济、军事、文教等领域;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结果都归于失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2)从背景来看,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则是戊戌变法的背景。
(3)从内容来看,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主,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新式学堂、近代海军,具有开创性;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的内容大致相似,涉及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改革,向西方学习的程度更深,三者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4)从指导思想来看,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都是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戊戌变法则是以“维新思想”为指导。
(5)从改革过程来看,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由清政府主导,在地方推行力度大,取得了一些成效;维新运动的推行缺乏地方实力派的支持,推行过急。
(2013·全国1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1)向西方学习;侧重制度改革;自上而下的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