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30 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件(30 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八佾舞于庭
出自《论语·八佾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佾为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
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 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季家都忍心做了,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呢!"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01
02
03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人的学说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了解老子、孔子的学说;
东周
春秋:BC770—BC476年
战国:BC475—BC221年
BC256年,周王室灭亡
西周
春秋
战国
平王东迁
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诸侯争霸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群雄兼并、策士穿越、纵横捭阖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材料:《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材料说明当时经济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1.农业(1)冶铁技术出现;生产工具改进--铁犁牛耕
都江堰
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的集防洪、灌溉、水运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
(2)兴修水利
战国时期,分田到户的土地已渐私有化,先秦的执政者对于农业生产中的激励机制问题,很早就有深刻的体验。《吕氏春秋》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3)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一、大发展(经济):
铁犁牛耕,井田瓦解,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冶铸业成就有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青铜冶铸方面发明了错金、错银、嵌红铜等新工艺。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有买及卖也,各婴其价,小物不能名一钱者,勿婴”。 ——《秦律·金布律》
2.工商业:手工业分工细密;货币流通广泛,涌现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打破“工商食官” 局面
农业发展
提供原料、商品(原料)
工商业繁荣
部分人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劳动力)
温饱满足,追求生活质量(市场)
铁犁牛耕开始逐渐使用→生产力发展
(农、手工、商业发展)
大量私田出现
土地制度: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
社会阶级:新兴地主、自耕农两大阶级
(新兴士阶层迅速崛起)
政治:贵族政治逐渐瓦解→封建制(官僚政治)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奴隶社会逐渐瓦解
封建社会逐渐建立
社会经济大发展
二、大动荡(政治):
材料: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論語·季氏》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与西周统治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崛起
2、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
3、权力下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层)
4、国家:统一 → 分裂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权力下移
这些历史故事你都听过吗?
实质:奴隶主阶级的争霸战争
周天子丧失“天下共主”地位,诸侯纷争。人们希望重新建立稳定政治秩序,于是出现“春秋五霸”
材料: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
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
——司马迁《史记》
问题:战国初齐、晋两国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是西周哪些制度崩溃表现?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
思 考
分封制、宗法制
实质:新兴地主阶级统一战争
体现从分裂逐渐走向统一的趋势
·战国七雄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北中南
材料: 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 促进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华夏认同的观念)
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的诸侯争霸?
三、大交融(民族关系):
民族交融,华夏认同
民族交融趋势增强
(中华民族)
大融合
华夏认同的观念
材料一: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勿与持久。——刘向《战国策》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归纳战国变法运动的必要性。
四、大变革(社会):
经济: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政治: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纷争;
各国争霸需要富国强兵(目的)
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变法成为时代潮流
1.背景:
变法运动,专制集权
国王 措施 成效
魏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
赵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军力强大
韩 汉昭侯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
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2、各国的变法(战国时期)
绵延100多年的变法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变法中形成了中国之后
两千年的国家机器,经济结构和法律制度的雏形,虽
然经历时代变迁,却一直未曾动摇。
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效果最为显著
富国强兵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僚制度
3.商鞅变法
背景:
社会大变革;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目的:
富国强兵
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变革
内容:
除旧 布新 目的及作用
经济
政治
军事
文化
社会风俗
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最为彻底
废井田
开阡陌
重农抑商、奖耕织
统一度量衡
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发展农耕
方便税收
废分封
行县制
发展官僚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废世卿世禄
奖军功(军功爵)
打破贵族世袭特权,军事实力迅速发展
焚书坑儒
明法令(连坐、告发)
加强控制
拆大分小
增加税收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结果如何?商鞅为什么会死?(原因)、如何评价?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骏刑,君之出也。
—— 《史记·商君列传》
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秦策》
结果:商鞅虽死,变法犹存
原因:
①旧贵族利益受损,抵制新法
②秦惠文王维护王权的需要
③商鞅个人因素(用刑太过,行事专断)
局限
积极:秦国富兵强、奠定统一基础
①轻视教化,文化高压
②轻罪重罚,压迫剥削百姓
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探究: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说明理由。
成功的原因:
1、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2、指导思想正确,态度坚决
3、改革全面彻底,措施有效;
4、合国情,顺民意
5、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趋势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王充《论衡·书解篇》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
28
五、大解放:
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背 景
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争霸需要,招揽人才
学术下移,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铁犁牛耕,井田崩溃,土地私有,小农经济
经济根源
政治状况
思想文化
贵族等级开始瓦解,士阶层活跃并受重用
阶级关系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认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孔子 孟子 荀子
时 期 春秋 战国 战国
主 张
特 点
1、核心:仁、礼
2、政治: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3、教育: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4、性相近。
5、整理文献
1、核心:仁政
2、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3、经济:制民恒产、勿夺农时;薄敛省刑
4、人性论:性善论
1、政治:隆礼重法
2、民本思想:君舟民水
3、人性论:性恶论
1、主张:都主张施行仁政,以德治民
2、态度:积极入世
3、手段:温和,改良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的而已。
——《庄子》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匹夫。”
—— 《韩非子·有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人主》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
1、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2、社会理念:小国寡民
3、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史观、辩证法
4、特点:逍遥自由,消极避世
1、政治主张:
(1)以法治国(“法治观”)
(2)提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法、术、势相结合)(“集权观”)
2、史观: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应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改革观”或“发展观”)
3、人性:人性本恶
4、特点:强权、霸道
25
五行学说
“相生相胜”理论
“五德终始”
“五德转移”说
邹衍
阴阳家
墨家
墨子
26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俭
孔子“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墨子的“兼爱”是无等差的爱,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29
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思想解放的轴心时代
2:为新兴地主阶级掌权奠定思想理论基础
3:为中华文明奠基,促进文化繁荣
治国思想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适用时期
以德治国
无为而治
以法治国
兼爱非攻
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
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巩固统治
国家稳定走上正轨的时期
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对于今天有何启示?
想一想
1.思想自由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
2.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大动荡
诸侯纷争(时代背景)
时代任务:向封建社会过渡
济世之策:百家争鸣
(思想)
济世之道:变法改革
(途径)
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大发展
(铁犁牛耕;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商业发展)
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出现三大趋势:
1、分裂→统一
2、大融合
3、奴隶制→封建制
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建立
大融合
华夏认同观念
(时代背景)
课堂小结:
夏商西周
(统一)
秦朝
(统一)
东周:春秋战国
(过渡时期:分裂)
BC770年
BC221年
奴隶社会:贵族政治 封建社会:官僚政治
旧制度不断瓦解,
新制度逐渐建立
中国古代第一次社会大转型时期
归纳:思维导图
一、大发展:铁犁牛耕,土地私有
二、大动荡:王室衰微,诸侯纷争
三、大交融: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四、大变革:变法运动,专制集权
五、大解放:百家争鸣,思想解放
1.(2020·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D
2. (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3. (2020·江苏高考·2)墨子提出治理天下应当像大禹那样“使劳者得息,乱者得治”,认为察“圣王之事”得“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由此可知,墨家学派能够兴起的主要原因在
A.恢复前代礼乐制度 B.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C.强调社会等级和谐 D.适应兼并战争需要
B
B
1.当晋楚两国争霸中原时,长江下游崛起了吴、越这两个国家。晋为了对付楚国,就联合吴国。吴、楚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吴国大举伐楚,节节胜利,一直打到楚都,楚的国力大大削弱。这些战争( )
A.促进了区域统一和社会大变革 B.属于周初分封国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C.加速了汉族与南方民族的融合 D.说明分封制和宗法制已经彻底瓦解
A
巩固练习
2.商鞅在推行新法的过程中,实行“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的治国政策,以取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治国政策。这表明( )
A.集权行政体制建立 B“礼治”逐步让位于“法治”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D.商鞅治国立足普通民众利益
B
3.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的理想社会被有的学者评论为“蜂蚁社会”:“大腹便便稳坐中央的君主,是蜂王或蚁后,那些什么想法都没有,只知道按照法定程序做贡献的臣民,是工蜂和工蚁。”该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