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0 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时空定位】【知识梳理】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2、背景:(1)政治前提:(2)经济基础①内部:②外部:(3)科技基础:(4)必要性: (直接原因)拓展:圈地运动的影响①经济上: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劳动力。②社会上: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17世纪英国政治革命、18世纪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③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英国社会的发展。3、进程:(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标志工业革命开始。1771年,第一家 ,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采用 逐渐取代了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使工厂摆脱了 的限制,促进了工厂的集中。(2)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2、背景:(1)政治前提:(2)资本积累:(3)科技理论:三、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角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结合程度范围规模 局限于个别国家、规模小 从多国同时发生、规模大,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主要领域生产组织经济思想世界市场进入时代侵略方式四、影响1.积极影响(1)生产力:①社会生产力大发展;②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2)生产组织管理方式:①工厂制度→垄断组织②科学化的管理日益受到重视。(3)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4)生活巨变:城市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女性也获得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人口增加明显。(5)世界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6)社会关系:不具人格的社会关系逐渐取代了血缘的、亲属的社会关系。2.消极影响①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②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③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④更多殖民地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五、多元史观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1)整体史观:新型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2)文明史观: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迈进的转折点。(3)近代化史观:促进了政治上的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4)社会史观: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竞争等现代意识的形成;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大众化和多元化;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等。(5)生态史观: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合作探究】史料一 由于英国个体商人资本不足,有限公司、联合的股份公司、为海外贸易提供担保与分散风险的保险业等迅速发展。民间从海洋贸易获得的财富,通过新兴的融资渠道与金融工具大规模流向工业部门,从而为工业准备了金融制度基础。……至1600年,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入不敷出,他们所构成的社会上层结构已接近解体的边缘。 ——龙登高《为什么不是西班牙而是英国完成制度原创——兼及明清中国的讨论》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史料二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摘自《世界近代史》问题2:根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下半期垄断组织产生的主要原因。史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问题3:依据史料六,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 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 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 )A.电影时代已经到来B.有声电影开始出现C.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D.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3.新式动力机——柴油机,因马力大、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逐渐取代蒸汽机,成为工业上的主要动力机。柴油机的发明者是( )A.福特 B.戴姆勒 C.卡尔·本茨 D.狄塞尔4.图2是美国时评漫画家乌多·开普勒于1901年创作的漫画《下一个!》(图中有“美孚石油”字样)该画作旨在揭示美国( )图2 注:章鱼上面字:美孚石油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 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5.1808年,一位英国人在印度孟买购买棉布时,惊讶地发现至少有一半产于英国,且价格比劳动力低廉的印度所产的便宜,而棉花却来自印度,这说明( )A.印度开启工业革命进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英国海上霸权初步确立 D.机器化大生产更具竞争优势6.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示。据此可以认识到(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B.世界文化多样性逐渐消失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D.人类命运关联度不断提高7.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欧洲最早出版的科学期刊是19世纪中叶首批成立的各国科学院的院刊。随着科学家按其专业组成专业性学会进行研究,到1921年科学期刊已增至2.5万种,其中大部分是在19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9.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 )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 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0.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其代表作是( )A.《国富论》 B.《英国产业革命史论》C.《社会契约论》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参考答案探究提示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殖民活动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近代公司制度、金融制度的产生;旧贵族的衰落。提示2:原因:科技革命和重工业生产的发展;股份公司的发展和生产的集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提示3:分工: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参考答案:1-5 BADCD 6-10 DBDC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