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数蛤蟆 课型 新授课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数蛤蟆》,初步感受四川民歌的音乐特点。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通过学习歌曲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教学 重点 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 难点 听辨歌曲中节奏和旋律相同的乐句。教学 准备 PPT、琴、打击乐器、动物头饰。教学 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告诉我们? 2、老师出谜语猜动物。 水中有位歌唱家,穿件绿色花衣裳。 唱起歌来呱呱叫,捕食害虫本领大。 青蛙 新授 聆听范唱。听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 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绪是欢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回答歌曲的调号和拍号。 歌曲是2/4拍,F大调。 3、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挥拍。 4、再听歌曲,听歌曲里数了“蛤蟆”的哪些部位? 嘴、眼睛、腿。 听小朋友数蛤蟆数得真开心,老师也很想来数看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数蛤蟆 吗?(师弹琴范唱) 5按节奏读歌词。 复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音符,认识十六分节奏。 下面我们跟节奏来读读歌词。(配上响板) 了解衬词。 “太平年”“荷儿梅子梭”、“花儿梅子梭”是歌曲中的“衬词”,没有实际意义。有了“衬词”后,歌曲就更加生动,形象,有地方民歌的味道。 提问:你们知道“蛤蟆不吃水,它吃什么了? 解释:蛤蟆不吃水,因为吃了害虫。庄稼没有了害虫,自然就是一个丰收的太平年。 四、学唱歌曲 1、模唱歌曲旋律。 2、填词演唱,解决歌曲难点。 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要唱准。 3、找出节奏、旋律完全相同的乐句。 在这首歌里藏着两个双胞胎,有两对旋律、节奏完全相同的乐句,请找出来,并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力度来演唱歌曲? 五、拓展延伸 1、你还能接着往下唱吗? 三只、四只蛤蟆呢?跟着PPT来试一试,唱一唱,看谁数得清?谁数得准? 2、加入打击乐器进行表演。 3、请同学带小动物头饰表演歌曲。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歌曲《数蛤蟆》,知道了蛤蟆也是保护庄稼的能手,我们要爱护它,保护它,看到有伤害小动物的行为要制止,做个爱护小动物的好学生。 二次备课作业 设计 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板书 设计 数蛤蟆 1=F 2/4 中速稍快 欢快活泼 四川民歌课后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