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2张PPT)园林概论园林概论安徽农业大学制作5.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第一章 园林学概述过渡页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核心内容,应遵循园林艺术原理、科技性原理、技术性原理和环境行为学原理及国家相关法律和法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涉及建筑工程、生物、社会、艺术等众多学科,既是多学科的应用,也是综合性的创造。随着我国城乡建设快速发展,环境日益恶化,设计者需要掌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基本内容及方法,创造出具有和谐美感、有一定生态修复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作品。5.1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园林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它所研究的领域从宏观到微观上包括城市绿地系统、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各类公园、单位附属绿地、道路广场绿地等。园林规划设计,即运用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一定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形成的技术性文件(或图纸)的过程。章节5.1.1基本程序5.1.2主要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5.1.1基本程序各种项目的设计都要经过由浅入深、从粗到细、不断完善的过程。园林规划设计也不例外,作为设计项目中的一个类别,它必定要遵循一定的设计程序,设计者应先进行基地调查,熟悉物质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视觉环境,然后对所有与设计有关的内容进行概括和分析,最后拿出合理的方案,完成各阶段设计。接受委托设计任务书明确项目用地范围拟定工作计划基地调查与资料收集现状勘察社会调查基础资料图纸资料研究分析现状资料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评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施工图阶段编制预算与说明书报主管部门审批5.1.1基本程序1. 任务书阶段(1) 设计任务书一般是由委托单位或业主依据使用规划和意图而提出的,经过审定和批准而作为设计主要依据的文件。从一个完整的设计任务书清单中可获知这样四类信息:①项目类型与名称、规划规模、范围与标准等;②用地概况描述及城市规划要求等;③投资规模建设标准及设计进度等;④有时,任务书中还包括委托单位(业主)的一些主观意图描述。在任务书阶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设计项目的基本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等,以及设计委托方关于设计深度和时间期限等内容。这写内容往往是整个设计的根本依据,从中可以确定哪些值得深入细致地调查和分析,哪些只要做一般的了解。在任务书阶段很少用到图面,常用以文字说明为主的文件 。1. 任务书阶段(2) 在任务书阶段,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设计项目的基本概况,包括建设规模、投资规模、项目的总体框架方向和基本实施内容等,以及设计委托方关于设计深度和时间期限等内容。这写内容往往是整个设计的根本依据,从中可以确定哪些值得深入细致地调查和分析,哪些只要做一般的了解。在任务书阶段很少用到图面,常用以文字说明为主的文件。3.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掌握了任务书阶段的内容之后,按照工作计划就应该着手进行基地调查,收集与基地有关的资料,补充并完善不完整的内容,对整个基地及环境状况进行综合分析。(1)基地现状调查基地现状调查包括收集与基地有关的技术资料和进行实地踏查、测量两部分工作。有些技术资料可从有关部门查询得到,如基地所在地区的气象资料、基地地形及现状图、管线资料、城市规划资料等。对查询不到的但又是设计所必须的资料,可通过实地调查、勘察得到,如基地及环境的视觉质量、基地小气候条件等。若现有资料精度不够或不完整或与现状有出入则应重新勘察或补测。(1)基地现状调查基地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的内容有:① 基地自然条件:地形,山体,土壤,植被,动物等;②气象资料:日照条件,温度,风,降雨,灾害性天气发生规律等。③历史人文资料:地区性质,历史文物,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 。④人工设施:建筑及构筑物,道路和广场,各种管线等。⑤图纸资料:现状图,相关规划图等。⑥社会调查与公众意见:社会、经济和产业现状及规划,居民信息,环境质量,公众意见等⑦视觉质量:基地现状景观,环境景观,视域等。⑧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物质环境,知觉环境,小气候,相关城市规划法规等小结现状调查及资料收集并不需将所有的内容一个不漏地调查清楚,应根据项目的类型、基地的规模、内外环境和使用目的分清主次,选择调查内容。主要应深入详尽地调查,次要的可简要地了解。(2)基地分析基地分析是在客观调查和主观评价的基础上,对基地及其环境的各种因素作出综合性的分析,使基地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扬长避短。基地分析包括多方面,譬如在地形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坡级分析、排水类型分析,在土壤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土壤承载分析,在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日照分析、小气候分析,在基地现状景观基础上的景观特色分析,在基地周边交通状况基础上的流线分析等。4.方案设计阶段当基地规模较大及所安排的内容较多时,就应该在方案设计之前先作出整个园林的用地规划或布置,保证功能合理,尽量利用基地条件,使诸项内容各得其所,然后再分区分块进行各局部景区或景点的方案设计。若范围较小,功能不复杂,则可以直接进行方案设计。方案设计阶段本身又根据方案发展的情况分为方案的构思、方案的选择与确定以及方案的完成三部分。综合考虑任务书所要求的内容和基地及环境条件,提出一些方案构思和设想,权衡利弊确定一个较好的方案或几个方案构思拼合成的综合方案,最后加以完善完成初步设计。该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进行功能分区,结合基地条件、空间及视觉构图确定各种使用区的平面位置(包括交通的布置和分级、广场和停车场地的安排、建筑及入口的确定等内容)。常用的图面有功能关系图、功能分析图、方案构思图和各类规划及总平面图等。5. 方案评审阶段对与一些大型项目或特别要求项目,有关部门将组织方案评审,并形成评审意见;设计方应结合评审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并形成最终方案。6.详细设计阶段方案确定以后,就要全面地对整个方案进行各方面详细的设计,包括确定准确的形状、尺寸、色彩和材料。完成各局部详细的平立剖面图、详图、园景的透视图、表现整体设计的鸟瞰图等。7. 施工图阶段施工图阶段是将设计与施工连接起来的环节。根据所设计的方案,结合各工种的要求分别绘制出能具体、准确地指导施工的各种图面,这些图面应能清楚、准确地表示出各种设计的尺寸、位置、形状、材料、种类、数量、色彩以及构造和结构,完成施工平面图、地形设计图、种植平面图、园林建筑施工图等。8. 编制预算及文字说明规划设计的步骤根据项目的大小,工程复杂的程度,可按具体情况增减。如项目不大,则方案阶段与详细设计阶段可结合进行。5.1.2主要阶段设计文件的深度承担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应与项目大小、复杂程度相一致。按现行规定,规划设计编制单位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分级标准以及所允许承担设计任务的范围都有明确的规定,低等级的设计单位不得越级承担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任务,设计单位必须严格保证规划设计质量。规划设计须经过方案比较,以保证方案的合理性。规划设计所使用的基础资料、引用的技术数据、技术条件等要确保准确真实。1. 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由图纸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1)图纸部分图纸部分应包括:①建设场地的规划和现状位置图。图中要标明绿线轮廓、现状及规划中建筑物位置和周围环境。图的比例尺为1:2000~1:10000。②近期和远期用地范围图。标明具体位置,有明确尺寸及坐标,图的比例尺为1:500~l:2000。③总体规划平面图,要在用地范围内标明道路、广场、河湖、建筑、园林植物类型、出人口位置及地形竖向控制标高等。图的比例尺见下表:规划用地面积(公顷) 比 例 尺〈10 〉10~〈50 〉50~〈100 〉100 1:200~1:5001:500~1:10001:1000~1:20001:2000~1:5000必要时可用适当比例尺的图示功能分区、人流集散、游览流向分析。④整体鸟瞰图。⑤重点景区、园林建筑或构筑物、山石、树丛等主要景点或景物的平面图或效果比例尺为1:20~1:100。⑥公用设备、管理用设施、管线的位置和走向图。⑦重点改造地段的现状照片。(2)说明书方案设计阶段设计文件文字说明部分应包括:主要依据①批准的任务书或摘录。②所在地的气象、地理、地质概况。③风景资源及人文资料。④能源、公共设施、交通利用情况等。规模和范围①规模、面积、游人容量。②分期建设情况。③设计项目组成。④对生态环境、游憩、服务设施的技术分析。图为广场上公众对于座位的选择图为广场上的座位艺术构思①主题立意。②景区、景点布局的艺术效果分析。③游览、休息线路布置。种植规划概况①立地条件分析。②天然植被与人工植被的类型分析。③种苗来源情况。④园林植物选择的原则。功能与效益①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及有关规定的情况。②对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活影响的预测。③各种效益的估价。技术、经济指标①用地平衡表。②土石方概数、主要材料和能源消耗概数。③总概算。需要在审批时决定的问题①与城市规划的协调、拆迁、交通情况。②施工条件、季节。③投资。(3)设计文件编排顺序①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封面。②总体规划图设计文件目录。③说明书。④总图与分图。⑤概算。规划设计文件的内容根据项目的性质、大小和工程复杂的程度,可按具体情况增减。2. 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应在规划设计文件得到批准及待定问题得以解决后进行。文件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工程量总表和概算。设计图表示的高程和距离均以米为单位,数字写到小数点后两位。 图纸部分详细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图纸部分应包括:(1)总平面图①用具体尺寸、标高表明道路、广场、河湖、建筑、假山、设备、管线等各专业设计或单独的子项目工程相互关系、周围环境的配合关系,必要时可用断面图加以明确。②总平面图必须有准确的放线依据。③总平面图的比例尺由1:200一l:500,简单的工程设计可用1:1000。(2)在总平面图以外,必要时可分别增加竖向设计图、道路广场设计图、种植设计图、建筑设计图。①竖向设计图A.分别表示现状和设计高程。B.在不同比例图纸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其等高距则要求不同。见下表:C.图纸比例尺同总平面图。不同比例尺图纸所用等高距图 纸 比 例 等 高 距 要 求(m)1:200 1:500 1:1000 0.20.51.0②道路广场设计图A.广场外轮廓、道路宽度用具体尺寸标明。B.用方格网(或轴线、中心线)控制位置或线型。C.广场标高应标明中心部位和四周标高,道路转弯处应标出标高。D.标明排水方向,用地下管道排水时,要标明雨水口位置。E.比例尺同总平面图。③种植设计图A.标明树林、树丛、孤立树和成片花卉位置。B.定出主要树种,种植植物、地被植物、草坪等。C.重点树木或树丛要标出与建筑、道路、水体的相对位置。D.比例尺同总平面图。④建筑设计图A.注明建筑轮廓及其周围地形标高。B.与周围构筑物距离尺寸。C.与周围绿化种植的关系。⑤综合管网图标明各种管线平面位置和管线中心尺寸。详细设计阶段说明书(1)对照总体规划图文件中文字说明部分提出全面技术分析和技术处理措施(2)各专业设计配合关系中关键部位的控制要(3)材料、设备、造型、色彩的选择原则。工程量总表(1)各园林植物种类、数量。(2)平整地面、堆山、挖填方数量。(3)山石数量。(4)广场、道路、铺装面积。(5)驳岸、水池面积。(6)各类园林小品数量。(7)园灯、园椅等设备数量。(8)园林建筑、服务、管理建筑、桥梁的数量、面积。(9)各种管线长度。并尽可能标注出管径。 设计概算(1)根据概算定额,按照工程量计算工程基本费。(2)按照有关部门规定,计算增加的各种附加费。(3)公园、绿地范围以外市政配套所用的附加费。 设计文件编排顺序(1)设计文件封面。(2)设计文件扉页。(3)设计文件目录。(4)设计文件说明书。(5)图纸目录。(6)总图与分图。(7)工程量表。(8)概算。3. 施工图阶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文字说明和预算。施工图尺寸和高程均以米为单位,要写到小数点后两位。施工图设计分为种植、道路、广场、山石、水池、驳岸、建筑、土方、各种地下或架空线的施工设计。有两个以上专业工种在同一地段施工,需要有施工总平面图,并经过审核会签,在平面尺寸关系和高程上取得一致。在一个子项目内,各专业工种要同时按照专业规范进行审核会签。(1)施工总平面图①应以详细尺寸或坐标标明各类园林植物的种植位置、构筑物、地下管线位置、外轮廓。②施工总平面图中要注明基点、基线。基点要同时注明标高。③为了减少误差,整形式平面要注明轴线与现状的关系;自然式道路、山丘种植要以方格网为控制依据。④注明道路、广场、台承、建筑物、河湖水面、地下管沟上皮、山丘、绿地和古树根部的标高,它们的衔接部分亦要作相应的标注o⑤图的比例尺为1:100~l:500。(2)种植施工图平面图①在图上应按实际距离尺寸标注出各种园林植物品种、数量。②标明与周围固定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距离的尺寸。③施工放线依据。④自然式种植可以用方格网控制距离和位置,方格网用2mX2m~l0rnXl0rn,方格网尽量与测量图的方格线在方向上一致。⑤现状保留树种,如属于古树名木,则要单独注明。⑥图的比例尺为1:100—1:500。立面、剖面图①在竖向上标明各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园林植物与周围环境及地上地下管线设施之间的关系。②标明施工时准备选用的园林植物的高度、体型。③标明与山石的关系。④图的比例尺为1:20~1:50。局部放大图①重点树丛、各树种关系、古树名木周围处理和覆层混交林种植详细尺寸。②花坛的花纹细部。③与山石的关系。做法说明①放线依据。②与各市政设施、管线管理单位配合情况的交代。③选用苗木的要求(品种、养护措施)。④栽植地区客土层的处理,客土或栽植土的土质要求。⑤施肥要求。⑥苗木供应规格发生变动的处理。⑦重点地区采用大规格苗木采取号苗措施、苗木的编号与现场定位的方法。⑧非植树季节的施工要求。苗木表①种类或品种。②规格、胸径以厘米为单位,写到小数点后一位;冠径、高度以米为单位,写到小数点后一位。③观花类标明花色。④数量。预算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按实际工程量计算。(3) 竖向施工图平面图①现状与原地形标高。②设计等高线,等高距为0.25m~0.5m。③土山山顶标高。④水体驳岸、岸顶、岸底标高。⑤池底高程用等高线表示,水面要标出最低最高及常水位。⑥建筑室内外标高,建筑出入口与室外标高。⑦道路、折点处标高、纵坡坡度。⑧绿地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画出排水方向、雨水口位置。⑨图的比例尺为1:100~l:500。⑩必要时增加土方调配图,方格为2mX2m~l0mXl0m,注明各方格点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列出土方平衡表。剖面图①在重点地区、坡度变化复杂地段增加剖面图。②各关键部位标高。③图的比例尺为1:20~1:50。做法说明①夯实程度。②土质分析。③微地形处理。④客土处理。预算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按实际工程量计算。(3) 竖向施工图(4)园路、广场施工图平面图①现状与原地形标高。②设计等高线,等高距为0.25m~0.5m。③土山山顶标高。④水体驳岸、岸顶、岸底标高。⑤池底高程用等高线表示,水面要标出最低最高及常水位。⑥建筑室内外标高,建筑出入口与室外标高。⑦道路、折点处标高、纵坡坡度。⑧绿地高程用等高线表示,画出排水方向、雨水口位置。⑨图的比例尺为1:100~l:500。⑩必要时增加土方调配图,方格为2mX2m~l0mXl0m,注明各方格点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填挖高度,列出土方平衡表。(4)园路、广场施工图剖面①路面、广场纵横剖面上的标高。②路面结构:表层、基础做法。③图的比例尺为:l:20~1:500局部放大图①重点结合部。②路面花纹。(4)园路、广场施工图做法说明①放线依据。②路面强度。③路面粗糙度。④铺装缝线允许尺寸,以毫米为单位。⑤路牙与路面结合部做法、路牙与绿地结合部高程做法⑥异型铺装块与道牙衔接处理。⑦正方形铺装块折点、转弯处做法。预算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按实际工程量计算。(5)假山施工图平面图①山石平面位置、尺寸。②山峰、制高点、山谷、山洞的平面位置、尺寸及各处高程。③山石附近地形及构筑物、地下管线及与山石的距离尺寸。④植物及其它设施的位置、尺寸。⑤图的比例尺为:1:20—1:50。剖面图①山石各山峰的控制高程。②山石基础结构。③管线位置、管径。④植物种植池的做法、尺寸、位置。(5)假山施工图立面或透视图①山石层次、配置形式。②山石大小与形状。③与植物及其它设备的关系。做法说明①堆石手法。②接缝处理。③山石纹理处理。④山石形状、大小、纹理、色泽的选择原则。⑤山石用量控制。预算根据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定额按实际工程量计算。(6)水池施工图平面图①放线依据。②与周围环境、构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的距离尺寸。③自然式水池轮廓可用方格网控制,方格网2mX2m—l0mXl0m。④周围地形标高与池岸标高。⑤池岸岸顶标高、岸底标高。⑥池底转折点、池底中心、池底标高、排水方向。⑦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的位置、标高。⑧泵房、泵坑的位置、尺寸、标高。(6)水池施工图剖面图①池岸、池底进出水口高程。②池岸、池底结构、表层(防护层)、防水层、基础做法。③池岸与山石、绿地、树木接合部做法。④池底种植水生植物做法。各单项土建工程详图①泵房②泵坑③给排水、电气管线。④配电装置。⑤控制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