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9张PPT)园林概论园林概论安徽农业大学制作章节5.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5.1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程序5.3风景名胜区规划5.园林绿地规划设计5.4森林公园与农业观光园规划章节5.6道路及广场绿地规划设计5.7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5.园林绿地规划设计5.8附属绿地规划设计5.5公园绿地规划设计章节5.5.1 公园绿地概况5.5.2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内容5.5.3 主要专类公园规划设计5.5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5.5.3 主要专类公园规划设计5.5.1 公园绿地概况城市公园简称公园,是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一个功能齐全而独具特色的公园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水平和对人的需求的满足程度。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会以一个城市公园数量的多少作为该城市生态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指标。1) 公园绿地概述真正意义上进行设计和营造的公园则始于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1853年4月,在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竞赛的35个方案中,奥姆斯特德以“绿草地”为题的方案获得头奖。他在规划构思纽约中央公园中所提出的设计要点,后来被美国园林界归纳和总结为“奥姆斯特德原则”。1) 公园绿地概述我国城市公园的由来可追溯至古代皇家园林与官宦、富商和士人的私家园林。现代意义的公园源于殖民者在我国开设租界,为了满足殖民者的游乐活动,把欧洲公园的理念带到了我国。最早的就是1868年在上海建造的“公花园”(黄浦公园)。辛亥革命后,我国广州、南京、昆明、汉口、北平、长沙、厦门等主要大城市出现了一批公园,进入自主建设公园的第一个较快发展时期。1) 公园绿地概述这一时期的公园大多数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有的是原有的古典园林,少数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的,这都为以后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除了以古代园林、古建筑或历史纪念地为基础建设了一批公园外,也建设了一批以绿化为主,辅以建筑,布置于城市或市郊的新型公园。这些公园意味着广大人民第一次有了娱乐和游憩的场所。1) 公园绿地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随着创建园林城市的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以来,配合城市建设的大发展,我国城市公园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城市公园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公园加强了绿化美化工作,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许多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古树名木通过公园的建设得到了较好保护,成为市民了解和欣赏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对于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闲暇生活需要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社区公园带状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街旁绿地公园绿地的类型标题2) 公园绿地的类型2) 公园绿地的类型城市公园的类型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功能要求的不同,呈现丰富多样的形态。为了规范绿地分类,建设部于2002年6月30日审查并批准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该标准对城市公园有了明确的分类。公园绿地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1) 综合公园综合公园指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综合公园又分为全市性公园和区域性公园。全市性公园指为全市居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区域性公园指为市区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综合公园要求自然条件良好,风景优美,植物种类丰富,内容设施较完备,规模较大,质量较好,能满足人们游览休息,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需求,一般可供市民半天到一天的活动。(1) 综合公园全市性综合公园面积为10~100 hm2,服务半径为2 000~3 000 m,居民乘车30分钟左右可以到达。一般大城市可设置数个,中、小城市可设一个,位置要求适中,以方便全体市民使用。区域性综合公园面积5~10 hm2,服务半径1 000~1 500 m,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2) 社区公园社区公园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社区公园又分为居住区公园和小区游园。居住区公园指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为居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居住区公园一般面积2~5 hm2,服务半径500~1 000 m,步行5~10分钟可以到达。小区游园指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是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300~500 m。(3) 专类公园专类公园是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专类公园又可分为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公园等。儿童公园指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设施的绿地。动物园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异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植物园指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3) 专类公园历史名园指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历史名园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风景名胜公园指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游乐公园指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其他专类公园还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4) 带状公园带状公园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形绿地。带状公园宽度一般在10 m以上,最窄处应能满足游人的通行、绿化种植带的延续以及小型休息设施布置要求。(5) 街旁绿地街旁绿地指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其绿地率应不小于65%。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综合性公园的建筑设计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综合性公园的种植设计规划设计内容5.5.2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内容5.5.2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内容综合性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内容,适合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居民进行半日或一日甚至更多的游赏活动。综合性公园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应结合现状条件对主要活动内容和设施进行构思,对划分功能或景区、出入口、园路、植物、建筑物等的位置、规模、造型等作综合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公园出入口的位置安排影响到公园内部的规划结构、功能分区和活动设施的布置。出入口设计,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公园内部布局要求,确定游人主、次和专用出入口的位置。公园出入口一般分为主要出入口、次要出入口和专用出入口。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公园出入口的主要设施有大门建筑、出入口内外广场等。大门建筑功能为管理和售票,兼具小卖部、厕所、电话、问询、摄影、寄存、借游具等服务。造型风格要与公园及附近城市建筑风格相协调一致;出入口内外广场是指公园内、外集散广场和停车场等等,形式有对称式和自然式,也可以根据景观的需求设置一些园林小品,像花坛、喷泉、雕塑等等,要与公园布局和大门环境相协调一致。广州越秀公园入口图 5.5.2-1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主要出入口是为全市居民使用,它的确定取决于公园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园内分区的要求,以及地形的特点等,需全面衡量,综合确定。次要出入口是辅助性的,主要为附近居民或城市次要干道的人流服务。位置可设于人流来往的次要方向,还可设在公园有大量人流集散的设施附近,例如园内的表演厅、露天剧场等项目附近。专用出入口是根据公园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置的,方便管理和生产,专用出入口不供游人使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综合性公园出入口的安排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游人在公园内有多种多样的游乐活动,而且不同年龄的人们的兴趣和爱好都不同,有的要求宁静的环境,有的要求热闹的气氛,因此将公园的活动内容进行分区布置。一般分为文化娱乐区、观赏游览区、安静休息区、儿童活动区、老人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园务管理区及服务设施。公园内的功能分区应该根据公园的规模进行划分,不能生硬的划分,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小的公园,分区比较困难时,要从活动内容上作整体合理的安排。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面积较大的公园,规划设计时,功能分区比较重要,主要是使各类活动使用方便,互不干扰,尽可能按照自然环境和现状特点布置分区,要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划分各功能区。当公园面积较小时,明确分区往往会有困难,常将各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内容作整体的合理安排,有些项目可以作适当压缩或将一种活动的规模、设施减少合并到功能相近的区域内。例如广州最大的综合性园林——越秀公园是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提议将越秀山开辟为公园。园内有古迹纪念区、东秀湖区、北秀湖区、南秀湖区和蟠龙岗炮台区等5个部分组成。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综合性公园的功能分区图5.5.2-2 越秀公园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文化娱乐区是开展科学文化教育,进行表演、游戏、游艺等活动的区域。它具有活动场所多、活动形式多、人流多等特点,气氛热闹,人声喧哗,是公园中的闹区。文化娱乐区常设于公园的中部,成为公园布局的构图中心,因此布置时要避免各项活动内容的干扰,为了避免干扰,可以利用树木、山石、土丘等加以隔离。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文化娱乐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公园内主要建筑往往会设在这个区域,例如展览馆、画廊、文艺宫、阅览室、剧场、舞场、青少年活动室等。文化娱乐设施应有良好的绿化条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尽可能利用地形地貌特点,创造出景观优美、环境舒适、投资少、效果好的景区景点。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文化娱乐区图5.5.2-3 文化娱乐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观赏游览区占地面积大,主要功能是供人们游览、休息、赏景等活动,是游人喜欢的区域,为了达到观赏游览的效果,要求该区游人分布密度较小。一般选择现状、植被比较优越的地段,观赏游览区的行道参观路线是非常重要的,道路的铺设材料、宽度变化都应适应于景观的展示和动态观赏的要求。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观赏游览区图5.5.2-4 观赏游览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安静休息区是专供游人安静休息、学习、交往和一些较为安静的活动,比如太极拳、漫步、气功等。一般安静休息区与喧闹的区域应能有一个自然的隔离,避免受干扰。因此布置时要远离出入口。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安静休息区5.5.2-5 安静休息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该区景观要求比较高,可根据地形分散设置,选择有大片的风景林地、较为复杂的地形和丰富的自然景观(山、谷、河、湖、泉等)。采用园林造景要素巧妙地组织景观形成景色优美、环境舒坦、生态效益良好的区域。区内园林建筑和小品的布局宜分散,密度要合理,体量不易过大,应亲切宜人,色彩宜淡雅不宜华丽。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安静休息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儿童活动区主要是供儿童开展各种活动。儿童活动区在综合性公园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不可与成人活动区混在一起。为方便进入公园之后尽快到达区内开展自己喜爱的活动,儿童活动区一般布置在公园的主入口附近。一般儿童游戏场设有沙坑、转椅、秋千、滑梯、浪船、跷跷板和电动设施等。儿童体育场应有涉水、攀梯、吊绳、滚筒、滑板、自行车、障碍跑、爬山等。科学园地应有农田、蔬菜园、果园、花卉园等。少年之家应有阅览室、游戏室、展览厅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儿童活动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该区的设计中还应考虑家长的需要,设置坐椅、小卖部等服务设施。近年来,大量引进新的活动项目,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吸引大量的儿童,乐此不疲,经常光顾。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儿童活动区5.5.2-6 儿童活动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城市老龄化加快,老年人在城市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公园中老年人活动区是公园绿地中使用率比较高的。老人活动区应设置在观赏游览区或安静休息区附近,要求环境幽雅、风景宜人。要设置一些适合老人活动的设施,如下棋、压腿杠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5) 老人活动区5.5.2-7 老人活动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该区主要功能是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具有游人多、集散时间短、对其他各项干扰大等特点。在该区可设各种球类、溜冰、游泳、划船等场地。另外,也可结合林间空地,开设简易活动场地,以便进行武术、太极拳、羽毛球等活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6) 体育活动区5.5.2-8 体育活动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是为公园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可设置办公室、值班室、广播室、食堂、花圃等。园务管理区要与街道有方便的联系,并设有专用出入口,不要与游人混杂,这个区域要隐蔽,不要暴露在风景游览的主要视线上。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7) 园务管理区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服务设施的项目内容在公园内的布置,受公园用地面积、规模大小、游人数量与游人分布情况的影响较大。在较大的公园可设有1~2个服务中心,或可按服务半径设置服务点。服务中心是为全园服务,应按导游线的安排结合活动项目的分布,设在游人集中、停留时间较长、地点适中的地方。服务点是为园内局部地区的游人服务的,应按服务半径的要求,在游人较多的地方设置。一般服务设施有饮食、休息、电话、问询、摄影、租借、小卖部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8) 服务设施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公园的各个景区连成整体。园路本身又是风景园林的组成部分,蜿蜒起伏的曲线,精美的铺装图案,给人以美的享受。园路布局要从公园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和景点的分布以及园务管理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做到主次分明,功能明确。园路系统设计,应根据公园的规模、各分区的活动内容、游人容量和管理需要,确定园路路线、分类分级,以及园桥、铺装场地的位置和特色要求。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园路的布局应做到主次分明,因地制宜,和地形密切配合。在布局时应考虑园路的回环性、疏密适度、曲折性、多样性和装饰性。将园路和景点布置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因景筑路、因路得景的效果。园路线形设计应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铺装场地及其他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风景构图,创造连续展示园林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路的转折、衔接通顺,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园路类型有主干道、次干道、散步道和专用道。主干道是全园主道,宽4~6 m,通往公园各大区、主要建筑设施、风景点,具有引导游览的作用,易于识别方向,在游人大量集中地区,主园路要做到明显、通畅、便于集散。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5.5.2-9公园主干道绿化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园路类型有主干道、次干道、散步道和专用道。次干道是公园各区内的主道,宽2~4 m,引导游人到各景点、专类园,自成体系、自组织景观,对主路起辅导作用。散步道是为游人散步使用,宽1~2 m。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5.5.2-10公园次干道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园路类型有主干道、次干道、散步道和专用道。专用道多为园务管理使用,在园内与游览路分开,应减少交叉,以免干扰游览。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综合性公园园路的布置5.5.2-11 公园散步小路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综合性公园的建筑布局应根据功能和景观要求及市政设施条件等,确定各类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空间关系,并提出平面形式和出入口位置。园中的建筑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景观、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防风避雨。公园中的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起造景作用,并方便游人使用。管理建筑如变电室、泵房等,在设置时即要隐蔽,又要有明显的标志。公园其他工程设施,也要满足游览、赏景、管理的需要。厕所等建筑物的位置应隐蔽又方便使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综合性公园的建筑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公园绿化种植布局要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乔、灌、草结合,合理布局,创造生态效果良好,形态优美植物景观。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5) 综合性公园的种植设计5.5.2-13 公园植物造景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公园中的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应与地形、地貌、山石、水体、植物等其他造园要素统一协调,起造景作用,并方便游人使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综合性公园的建筑设计5.5.2-12 公园游览性建筑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首先要选择基调树,形成公园植物景观基调。基调树一般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地区的公园常绿树占30% ~ 50%,落叶树占70% ~ 50%;南方常绿树占70% ~ 90%。在树木搭配方面,混交林可占70%,单纯林可占30%。其次要结合各功能区及景区特点,选择不同植物,突出各区特色。要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季节变化,组合造景,创造不同气氛的空间。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5) 综合性公园的种植设计植物园动物园儿童公园主题公园专类公园5.5.3 主要专类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1) 植物园概述植物园是植物科学研究机构,也是植物采集、鉴定、引种驯化、资源保存、栽培实验的中心,同时也是可供人们参观游览的公园。植物园的主要任务一是发掘野生植物资源,引进国内外重要的经济植物,调查收集稀有珍贵和濒危植物的种类,以丰富栽培植物的种类或品种。二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植物引种后的适应性和经济性状及遗传变异的规律,总结和提高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同时植物园还担负着向公众普及植物科学知识的任务。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植物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2) 植物园的类型植物园按其业务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以科研目的为主的植物园以科普目的为主的植物园为专业目的服务的植物园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植物园规划设计5.5.3-1 北京植物园月季园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2) 植物园的类型按收集植物的种类可以划分为综合性植物园和专项搜集的植物园。综合性植物园是收集、培养多种不同种类的植物,并按不同种属、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态类型等进行分区,供游人游览观赏,同时进行相应的科普教育及研究。专项搜集的植物园是指根据一定的学科、专业内容布置的植物标本园、树木园、药圃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植物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首先确定建园的目的、性质、任务。确定植物园的用地面积、分区及各部分的用地比例。使各区之间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一方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展出,另一方面有利于游人的观赏和休息。一般展览区用地面积较大,可占全园面积的40%~60%,苗圃及实验室区用地占25%~35%。其次通过对园路进行分级、分类,形成合理的游览路线和科研生产专用路线。植物园道路系统的布局与公园有许多相似之处,一般可分为三级。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植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3) 植物园的组成部分植物园功能分区有科普展览区、科普教育区、科研实验及苗圃区以及职工生活区。科普展览区目的在于把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以及人类利用植物、改造植物的知识陈列和展览出来,供人们参观学习。科普教育区是集中设置科学普及教育内容及设施的区域。科研实验及苗圃区是供科学研究和生产的用地,主要指温室区和苗圃区。植物园内修建的职工生活区,包括宿舍、食堂、综合服务商店、车库等服务设施,总体布置同一般生活区。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1) 植物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主路宽4~6 m,是园中的主要交通路线,应便于交通运输,引导游人进入各主要展览区及主要建筑物。次路宽2~4 m,是各展览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不通大型汽车,必要时可通行小型车辆。小路宽1.5~2 m,是深入到各展览小区内的游览路线,一般不通行车辆以步行为主,为方便游人近距离观赏植物及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设。目前我国大型综合性植物园的道路设计入园后的主路多采用林荫道,形成绿茵夹道的气氛,其他道路多采用自然式的布置,同时要注意道路系统在植物园各区的联系、分隔、引导及园林构图中的作用。(4) 植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植物园的排灌工程植物园的植物既展览又兼科研,要求品种丰富,生长健壮,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排灌系统的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利用地势的自然起伏,采用明排水或设暗沟,使地面水排入园内水体中,如距水体较远或排水不顺的地段,需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一切灌溉系统均以埋设暗管为宜,避免明沟破坏园林景观。。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植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植物园的绿化设计应在满足其性质和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讲究园林艺术构图,使全园具有绿色覆盖,形成较稳定的植物群落。在形式上,以自然式为主,创造各种密林、疏林、树丛、孤植树、草地、花丛等景观。注意设置乔、灌、草相结合的立体、混交绿地。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植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1) 动物园概述动物园是集中饲养、展览和研究动物及少量优良野生动物品种的可供人们游览的公园。其主要任务是普及动物科学知识、宣传动物与人的利害关系及经济价值等,为中小学生提供动物知识的直观教材,为大专院校提供实习基地。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动物园规划设计5.5.3-2北京动物园内的鸵鸟园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2) 动物园分类与规模动物园一般依据规模分类,可以分为4大类。一是全国性大型动物园,一般展出品种在700个左右,用地面积宜在60 hm2以上。二是综合性中型动物园,一般展出品种在400个左右,用地面积宜在15~60 hm2以上。三是特色性中型动物园,一般展出品种在200个左右,用地面积宜在20~60 hm2以上。四是小型动物园,指附设在综合性公园内动物园展览区。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动物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3) 动物园的组成部分动物园的功能分区有宣传教育与科学研究区,是科普、科研活动中心,由动物科普馆组成,设在动物园出入口附近。动物展览区,由各种动物的笼舍组成,占用最大面积。服务休息区,为游人设置的休息亭廊、接待室、餐饮、小卖部等,便于游人使用。经营管理区,包括行政办公室、饲料站、兽医站、检疫站等,应设在隐蔽处,用绿化与展区、科普区相隔离,但又要联系方便。职工生活区,为了避免干扰和保持环境卫生,一般设在园外。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动物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首先确定动物园的规划布局。布局形式常见的有三种。一是自然式布局,是利用动物园用地范围内的地形地势,模仿动物各种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其中布置各类动物的笼舍,是较为理想的方式。如杭州动物园利用地形地势布置动物笼舍,创造出模拟各种自然景观的意境。二是建筑式布局,是在用地范围内,用一系列的笼舍建筑组成动物展览区,自然绿化面积少。这种布局形势一般在小城市,动物品种数量不多的情况下采用。三是混合式布局,是根据动物园不同地段的情况,分别采用自然式或建筑式布局形式,如北京动物园。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动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动物的笼舍和服务建筑应与出入口、广场 、导游线相协调,形成串联、并联、放射、混合等方式,以方便游人全面或重点参观。游览路线一般逆时针展开,主要道路和专用道路要求能通行汽车,以便管理使用。主体建筑设在主要出入口的开阔地上、全园主要轴线上或全园制高点上。外围应围墙、隔离沟和林地,设置方便的出入口、专用出入口,以防动物出园伤害人畜。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动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动物园的绿化设计首先要维护动物生活,结合动物生态习性和生活环境,创造自然的生态模式。在园的外围应设置宽30 m的防风、防尘、杀菌林带。在陈列区,特别是兽舍旁,应结合动物的生态习性,表现动物原产地的景观,既不能阻挡游人的视线,又要满足游人夏季遮阳的需要。在休息游览区,可结合干道、广场,种植林荫树、花坛、花架。在大面积的生产区,可结合生产种植果树、生产饲料。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动物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1) 儿童公园概述儿童公园是城市中儿童游戏、娱乐、开展体育活动,并从中得到文化科学普及知识的专类公园。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长知识,培养优良的社会风尚。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2) 儿童公园的类型儿童公园的类型有综合性儿童公园、特色性儿童公园以及小型儿童公园。其中综合性儿童公园有市属和区属两种。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5.5.3-3哈尔滨儿童公园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2) 儿童公园的类型综合性儿童公园内容比较全面,能满足多种活动的要求,可设有各种球场、游戏场、小游泳池、电动游戏、露天剧场、少年科技站、障碍活动场、戏水池、阅览室、小卖部等。特色性儿童公园是以突出某一类活动内容为特色,并有着较为完整的系统。小型儿童公园通常设在城市综合性公园内,作用与综合儿童公园相似,特点是占地较少,设施简单,规模较小,如北京紫竹公园中的儿童公园。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学龄儿童活动区是学龄儿童游戏活动的场地。设有供集体活动的场地及水上活动的设施及戏水池、障碍活动场地、攀登架等。同时也可设有室内活动的少年之家、科普游戏室、电动游艺室、图书阅览室等。有条件的地方可设小型动、植物角(区)等。体育活动区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可设有障碍活动区。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设有各种娱乐活动项目和科普教育设施等,小型表演厅、电影厅等。管理办公区设有管理办公用房,与各活动区之间应设有一定的隔离设施。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儿童公园针对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活动要求、活动能力和兴趣爱好,保证儿童活动的安全性,应对儿童公园进行功能分区,一般可分为幼儿活动区、学龄儿童活动区、体育活动区、娱乐及少年科学活动区和管理办公区。幼儿活动区属学龄前即6岁以下儿童活动的场地。其设施有供游戏使用的小房子、休息亭廊、凉亭,供室外活动的草坪、沙坑、铺装场地,供游戏用的设备玩具、学步用的栏杆、攀登用的梯架、跳跃用的跳台等。这些活动设施的尺寸要符合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的组成部分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4)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内容首先要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心理及活动特点来划分空间。要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绿化用地占全园用地的50%以上,保持全园绿化覆盖率在70%以上,并注意通风、光照。大门设置道路网、雕塑等,要简明、醒目,以便幼儿寻找。建筑、小品设施要求形象生动,色彩鲜明,主题突出,比例尺度小,易为儿童接受。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4)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儿童公园一般位于城市生活区内,为了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周围需栽培浓密的乔灌木作为屏障。园内各区也应有绿化适当分隔,尤其幼儿活动区要保证安全,少种占用儿童活动空间的花灌木。注意园内夏季遮阴和冬季阳光的需要,种植落叶乔木作为行道和庭荫树。儿童游戏器械场地,要种植高大落叶乔木进行遮阴且不影响游戏器械的正常使用。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1) 主题公园概述主题公园也称主题游乐园或主题乐园,是在城市游乐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是以一个特定的内容为主题,人为建造出与其氛围相应的民俗、历史、文化和游乐空间,使游人能切身感受、亲自参与一个特定内容的主题游乐地;是集特定的文化主题内容和相应的游乐设施为一体的游览空间,其内容给人以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相应的园林环境,使得特色突出、个性鲜明,使游人得到美的感受,较一般游乐园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吸引力。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主题公园是公园的一种延展,是以一定文化为背景,主要依托人造景观的大型公园。因其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从而更具有个性魅力,更能激发人们探求知识的欲望,更能满足活动的需求。1955年美国的沃尔特·迪斯尼形成了一个天才的设想,即把在银幕上形成的全世界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物化为一个乐园,于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迪斯尼乐园诞生了。迪斯尼乐园的发展和商业扩张,启动和刺激了主题公园的发展。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是深圳的“锦绣中华”,由此带动了国内主题公园建设的第一个高潮。主题公园的涌现,在客观上顺应了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历史类异国他乡类文学类影视类科学技术类自然生态类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主题的种类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历史类是采用原形环境片段截取的手法,根据历史的发展追溯人类发展的历程以及展望未来。如杭州的宋城、上海影视乐园的“老上海”、美国迪斯尼乐园中的“美国主要大街”、“开拓乐园”等。异国他乡类是按空间线索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景观,让游人可以领略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如北京的世界公园、中华民族园、深圳世界之窗、昆明云南民族村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主题的种类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文学类是指以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场景、人物作为主题,进行景观布置。如三国城、水泊梁山宫、封神演义宫、西游记宫等。影视类指以影视作品中展示的电影、电视场景作为主题进行规划立意,常常结合实际的影视拍摄进行布置,做到拍摄与游览两者并重。如涿州影视城、北京北普陀影视城、东阳横店影视城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主题的种类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科学技术类是以现代科技发展与未来的展望作为主题,有人可以参观、学习并参与到未来科技世界,提前感受未来的生活。如杭州的未来世界游乐园、奥兰多的“未来世界”、美国迪斯尼乐园中的“未来世界”等。自然生态类是以自然界的生态环境、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海洋生物等作为主题。如我国各地已经兴建的野生动物园、海洋馆等。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2) 主题的种类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首先游览区是主题公园的主要功能区,游人主要进行观赏景物、欣赏表演、参与活动等,是乐园中面积最大,内容、设施最为丰富的功能区。一般又可以把游览区分为几个景区或叫做主题区域。其次是服务区,大型主题公园的配套服务设施内容很多,如餐饮、导游、购物、住宿、娱乐、安全保卫、救护、通讯等。一般在进行功能服务区布局时多采用入口区域集中设置和全园呈网状散点设置相结合的形式。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3) 主题公园的组成部分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在空间与环境方面,大中型主题公园常采用自然的山水 园林与现代化娱乐公园相结合的手法。风景园林设计中常用的竖向设计、水体设计、建筑布局、道路系统、种植设计以及空间组合、空间变换、立意、借景等造景手法的运用可以为公园创造优美、丰富的游乐环境。在内容与主题的设计上,运用“游戏规则”来诱导人们对环境的体察、感知,激发人们对活动的参与性。其突出的特点是让游客以从未经历过的新奇、有趣的方式参与到游乐活动之中。通过游戏参与,成功诱发人们对环境的兴趣。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在塑造游乐环境方面,常常采用中国传统庙会手法。中国传统的庙会的布局是将大型的马戏杂技或武术等表演场置于中心部位,四周用活动设施、大篷车等创造一个围合空间——中心广场,各处有路通向广场,形成一个气氛的活动区域,各种活动内容在广场附近展开。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对于游览区的规划设计,首先保持各景区的独立性,即各景区应有自己的中心内涵,有一个围绕展开景区核心,在内容与其他景区有所不同,在环境上各区之间有相应的造景要素隔开。其次强调景区的连贯性,作为整体环境的组成部分,各个景区是互通的、共享的。第三,明确景区的主次关系,几个景区共同构成公园游览区域,必有1~2个景区作为公园的中心主景区,起到公园的游览作用。主景区要从空间规模上、景观构成上、游览组织上起到主景的作用,其他几个景区或大或小与之相得益彰地进行组织布局。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内容古典园分期生长期标题集盛期转折成熟期全盛期游览区的节点是各游览区之间的连接点或转折点,一般设于中央广场、主要道路的尽端、交点、地形制高点、水面中央,或在道路的转折处、交叉点、小片开阔地等处通过雕塑、小型游乐机械、一定面积绿地等连接和过渡不同的游览空间。在植物景观方面,采用多种植物配置式与各区呼应,绿地形式采用现代园林艺术手法,成片、成丛、成林,讲究群体色彩效应,乔、灌、草相结合,形成复合式绿化层次。植物选择上立足于当地乡土树种,合理引进优良品系。充分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增加公园的色彩和时空的变幻,做到四季有景。一、中国古典园林历史(4) 主题公园规划设计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