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地形与假山工程 课件(共30张PPT)《园林概论》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 地形与假山工程 课件(共30张PPT)《园林概论》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园林概论
园林概论
安徽农业大学制作
章节
4.3.1 地形与假山工程
4.3.2 园路与铺地工程
4.3.3 水景工程
4.3园林工程要素
4.3.4 园林建筑与小品
4.3.1 地形与假山工程
园林地形是人化风景的艺术概括。不同的地形、地貌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影响园林布局和园林风格。良好的地形地貌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景观效果,地形地貌是构成了园林造景的基础。
自然风景类型甚多,有山岳、丘陵、草原、沙漠、江、河、湖、海等景观等。在这样的地段上,只须稍加人工点缀和润色,便能成为风景名胜。由此可见,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可因借,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自然条件贫乏的城市中造园,则须根据园林性质和规划要求,因地制宜。
1) 地形
这里谈的地形,指园林绿地中地表面各种起伏形状的地貌。在规则式园林中,一般表现为不同标高的地坪、层次;在自然式园林中,往往因地形的起伏,形成平原、丘陵、山峰、盆地等地貌。
塑造地形是一种高度的艺术创作,它虽师法自然,,但不是简单地摹仿,而是要求比自然风景更精练、更概括、更典型、更集中,方能达到神形具备,传神入势。
图4.3.1各种不同的地形
丘陵
山地
平原
盆地
(1)地形的功能
园林用地原有地形、地貌是影响总体规划的重要因素,要因地制宜。园林地形设计不能局限于原有现状,要充分体现总体规划的意图,作必须的工程措施。所以每个园林工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挖湖堆山"。
地形是园林的基底和骨架,造园必相地立基,方可行体,地形在造园中的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
① 作为园林景观的骨架
地形是构成园林景观的骨架,是园林中所有景观元素与设施的载体,它为园林中其它景观要素提供了存在的基础。
② 组织和划分园林空间
组织园林空间,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利用不同的地形地貌,设计出不同功能的场所、景观。
③ 改善种植和建筑物条件
利用和改造地形,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建筑的条件。改善植物种植条件;提供干、湿,以至水中;阴、阳、缓陡等多样性环境。创造园林活动项目;建筑所需各种地形环境。
④ 解决园内的排水问题
利用地形自然排水,所形成水面提供多种园林用途,同时具灌溉、抗旱、防灾作用。
① 等高线法
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给这组投影线标注上数值,便可用它在图纸上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位置、坡谷走向等内容。(图4.3.2)
等高线是最常用的地形平面图表示方法。
图4.3.2等高线模型图
(2)地形的表达方法
表示地形的时候一般是在平面图上绘制一些有一定间距的线条,这些线条将所有高于或低于水平面、具有相等垂直距离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表现了地形的轮廓,它仅是一种象征地形的假想线,在实际中并不存在。(图4.3.3)
图4.3.3等高线与实际图的对照
② 坡度标注法
对地形的描述还可以用坡度的方法表示。坡度即地形的倾斜度,通过坡度的垂直距离与水平距离的比率说明坡度大小,坡向采用指向下坡方向的箭头表示,坡度百分数应标注在箭头的短线上。
③ 重点高程坡向标注法
在平面地形图上,往往将图中某些特殊点(园路交叉点、建筑物的转角基底地坪、园桥顶点、涵闸出口处等)用十字或园点或水平三角标记符号来标明高程,用细线小箭头来表示地形从高至低的排水方向。
(3) 园林地形的分类
① 平地 坡度在0.5%-2%,常做活动场地。如广场、草坪等。
② 坡地 即倾斜的地面,因倾角不同可分为缓坡(8%-10%),中坡(10%-20%),陡坡(20%-40%)。
③ 山地 坡度在50%以上,不适合安排活动场地。
(1)假山的概念
我国聚土构石为山始于秦汉时期,历史上最大的假山是宋徽宗于汴京建的良岳,最早大量搜寻奇石的是朱耐的“花石纲”,后逐步向“以卷代山,以勺代水”的方向发展。
从聚土构山到山石堆叠,孤置赏石,至近代的泥灰塑山,假山一直是中国园林特有的一个元素。按构成材料,假山可分为以下几种:
2)假山工程
天然山石有湖石类、黄石类、卵石类、石笋类、吸水石类和砂片石类,由于堆置的手法不同,可以形成峥嵘、妩媚、玲珑、顽拙等多变景观。
① 土山:可以利用园内挖湖的土方堆置,其上植树种草。
北海濠濮间假山
石山:石山又可分为天然山石(北方为主)和人工塑石(南方为主)两种。
③ 土石山:土石混合的山,一般有土山点石和石山包土两种做法,如颐和园万寿山,苏州的沧浪亭均为土山点石,而苏州的环秀山庄假山即为石山包土。
一般山体又可分为观赏山和登临山,山又有主山、次山、客山之分,山可在园中作主景、前景、障景和隔景等。
苏州环秀山庄假山
(2) 假山的功能
① 骨架功能
利用假山形成全园的骨架,整个园子的地形骨架、起伏、曲折皆以假山为基础来变化。如:明代南京徐达王府之西园(今南京瞻园)明代所建今上海之豫园、清代扬州之个园和苏州的环秀山庄等,总体布局都是以山为主,以水为辅,而建筑并不一定占主要的地位。
瞻园
豫园
② 空间功能
利用假山,可以对园林空间进行分隔和划分,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富于变化的形态。通过假山的穿插、分隔、围合、聚汇,在假山区可以创造出路的流动空间、山坳的闭合空间、峡谷的纵深空间、山洞的拱穹空间等等各具特色空间形式。假山还能够将游人的视线或视点引到高处或低处,创造仰视空间景象或俯视空间景象。
苏州网师园
③ 造景功能
假山景观是自然山地景观在园林中的再现。自然界的奇峰异石、悬崖峭壁、层峦叠嶂、深峡幽谷、泉石洞穴等等景观形象,都可以通过假山石景在园林中再现出来。在庭院中、园路边、广场上、墙角处、水池边,甚至在屋顶花园等等多种环境中,假山和石景还能作为观赏小品,用来点缀风景,增添情趣。
苏州留园
(3) 假山常用石材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变化多端,这为掇山提供了很优越的物质条件。从掇山所用的材料来看,常用的假山材料有:
①太湖石
真正的太湖石原产于苏州所属太湖中的洞庭西山,山石质坚而脆。由于风浪或熔融作用,其纹理纵横,脉络显隐。石面上遍多坳坎,称“弹子窗”,叩之有微声。还很自然地形成沟、缝、穴、洞、有时窗洞相套,玲珑剔透。
②房山石
产于北京房山大灰厂一带山上,并因之得名。也是石灰岩,但为红色山土所渍满。新开采的房山岩呈土红色、桔红色或更淡一些的黄色,日久以后表面带些灰黑色,质地不如南方的太湖石那样脆,有一定的韧性,这种山石也具有太湖石的涡、沟、环、洞的变化,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北方湖石。它的特征除了颜色和太湖石有明显区别之外,容重比太湖石大,叩之无共鸣声,多密集的小孔穴而少有大洞。因此外观比较沉实、浑厚、雄壮。这和太湖石外观轻巧、清秀、玲珑是有明显差别的。
杭州绉云峰
颐和园青芝岫
③英石
岭南园林中有用其山石掇山,也常见于几案石品。原产广东省英德县一带。英石质坚而特别脆,用手指弹扣有较响的共鸣声。淡青灰色,有的间有白脉笼络。这种山石多为中、小形体,很少见有很大块的。英石又分白英、灰英和黑英三种。一般所见以灰英居多,白英和黑英均甚罕见。
英石
④灵璧石
原产安徽省灵璧县。石产土中,被赤泥渍满,须刮洗方显本色。其石中灰色而甚为清润,质地亦脆,用手弹亦有共鸣声。石面有坳坎的变化,石形亦千变万化,但其眼少有宛转回折之势,须籍人工以全其美。这种山石可掇山石小品,更多的情况下作为盆景石玩。
灵璧石
⑤宣石
产于宁国县。其色有如积雪覆于灰色石上,也由于为赤土积渍,因此又带些赤黄色,非刷净不见其质,所以愈旧愈白。由于它有积雪一般的外貌,扬州个园用它作为冬山的材料,效果显著。
个园宣石假山
⑥黄石
是一种带橙黄色的细砂岩,产地很多,以常熟虞山的自然景观著名。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皆有所产。其石形体顽夯,见棱见角,节理面近乎垂直,雄浑沉实。与湖石相比它又别是一番景象,平正大方,立体感强,具有强烈的光影效果。明代所建上海豫园的大假山、苏州耦园的假山和扬州个园的秋山均为黄石掇成的佳品。
个园黄石假山
⑦青石
即一种青灰色的细砂岩。北京西郊洪山口一带均有所产。青石的节理面不像黄石那样规整,不一定是相互垂直的纹理,也有交叉互织的斜纹。就形体而言多呈片状,故又有“青云片”之称。北京圆明园“武陵春色”的桃花洞、北海的濠濮涧和颐和园后湖某些局部都用这种青石为山。
濠濮间青石
⑧石笋
即外形修长如竹笋的一类山石的总称。这类山石产地颇广。石皆卧于山土中,采出后直立地上。园林中常作独立小景布置,如个园的春山等。常见石笋有以下几种:白果笋、乌炭笋、慧剑、钟乳石笋。
即将石灰岩经熔融形成的钟乳石倒置,或用石笋正放用以点缀景色。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有用这种石笋做特置小品的。
石笋
⑨其它石品
诸如木化石、松皮石、石珊瑚、石蛋等。木化石古老质朴,常作特置或对置。松皮石是一种暗土红的石质中杂有石灰岩的交织细片,石灰石部分经长期熔融或人工处理以后脱落成空块洞,外观像松树皮突出班驳一般。石蛋产于海边、江边或旧河床的大卵石。
各类假山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