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园林经营管理 课件(共18张PPT)《园林概论》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园林经营管理 课件(共18张PPT)《园林概论》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园林概论
安徽农业大学制作
章节
6.1 园林管理概述
6.2 园林决策管理
6.3 园林规划设计管理
六、园林管理
6.4 园林建设管理
6.5 园林经营管理
章节
6.5.1 园林经营
6.5.2 物资与产品管理
6.5.3 设备管理
6.5 园林经营管理
6.5.4 活物管理
6.5.5 基础设施管理
6.5.6 财务管理
6.5.7 人员与信息管理
一、经营的概念
经营是为了减少无效消耗而进行的各种防御灾害破坏和促进物质金钱流通的程序行为,如安全、商业、财务、服务等。
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施工完成的建设,往往要通过公共分配系统或市场分配系统才能用来满足社会成员或集团的福利需要。这种不只是面向物质、能量、信息而且面向“人”的经济活动,被称为“经营”。经营的主要目的,不是积累有效生产量,而是减少无效消耗量——使得产品或建设能够“应用”或“运转”。
二、经营内容
1、安全:一是防护、减轻自然灾害,防雷、防虫、防鼠,保护基础设施、注意维修保养、清理环境卫生等;二是防护人为破坏,防人为失火、防爆炸、防偷盗抢劫等。
2、商业:包括两方面:采购推销和包装运输。这是物质(含能源信息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 “商品”形态的产品、物资、设备等物质的管理。物质管理是物资管理、产品管理、设备管理、活物管理和基础设施管理的统称。
3、财务:包括理财、聚财和保险三方面。理财包括预算、收入、支出、决算、监督;聚财包括生产经营盈利、征收、募捐、储蓄、发行债券股票货币和非法的聚财方式;保险包括投保和理赔。
4、服务:是为了促进物与钱的周转而发展起来的——它与安全、商业、财务行为之间有不少重合,却又有所不同——它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常常是以信息成分为主,与物质形态的 “商品”和金钱都有所不同。服务行为包括面向法人、面向个人和兼营三个方面。
三、经营的特点
园林经营不是纯粹的商业性经营,是包括生产、养护、服务等等,因而对于市场的依赖较小,而对于公共分配系统的依赖较大。此外,其经营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的管理水平。园林产品有其特殊性,因此,园林经营者必须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调度,合理安排好服务项目并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一、物资管理
物资管理包括制定物资计划和采购计划,对物资采购、物资储备和物资取用等进行管理,保证园林产品实现过程的顺利、高效,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二、产品管理
产品管理包括产品储存、产品包装、产品定价、产品流通和售后服务及信息反馈等,做好产品管理有利于人们对园林产品的使用和园林产品的更新、完善和升级换代。
设备管理包括设备安装和调试管理、设备高效运行管理、设备保养维修管理、设备折旧报废管理和设备更新换代管理等。做好设备管理能保证施工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从而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
活物管理是园林经营与其它产品或服务的经营不同的方面,常称为“养护”。“养”与“护”分别设计技术行为和文化行为两个方面,相应的管理程序涉及“规程”和“法规”。
活物管理包括植物和动物两个部分:植物的管理包含土、水、肥、草、虫、病等,此外还要注意整形修剪、培育改良、更新复壮和避免人为损害等;动物管理要保证其基本生活环境和正常生长外,还要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动物的繁殖、驯化等,并避免人对其的侵犯与伤害。
一般说来,基础设施(如建构筑物、道路、桌椅、管道、线路等)都是比较牢固、经久耐用的,无需纳入日常管理范围,只需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即可。但是,园林中的基础设施,使用频繁,相对损耗较大,使用者又是被服务对象,对有关设施要求较高却不一定会非常爱惜,因此,往往需要经营者加强管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保持清洁卫生;防止随意涂刻;及时修缮处理;防范违章搭建等等。
一、财务管理概念
财务是关于货币或金钱的事务,在市场竞争社会中,财务管理几乎成了调节经济活力与经济秩序的唯一杠杆。财务管理可分为国家、地区或部门、基层单位、家庭或个人等四个层次,其中,收支管理分为预算、支出、收入、决算、监督等五项内容。
二、财务管理内容
1、预算管理:预算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对于未来年度(或若干年)的收入与支出所列出的尽可能完整、准确的数据构成。园林单位常介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之间,其基层单位的预算支出主要是工资、物资、管理费用等,支出与收入可用来评价单位的资金财务效益。
对于没有经常性收入的园林单位,预算管理是全额式的,即所需预算支出全部由上级主管部门中的相应预算拨款,所取得收入也全部上缴;对于有经常性业务收入的园林单位,预算管理是差额式的,即单位预算中的一部分支出由自己的收入来支付,大于收入的支出部分由上级预算拨款来支付,而大于支出的收入部分上缴,作为上级预算的收入。
2、收入管理:收入管理就是由财务职能机构核准、纳入、记录每一项收入,并加以汇总。收入管理的重点是在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即出售产品和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收入管理的主要措施是对每一项收入都建立相关的票、据、凭证,然后在财务部门汇总核对。
3、支出管理:支出管理是由财务职能机构核准、付出、记录每一项支出,并加以汇总。过多或过少的支出影响物和钱的周转。支出的管理措施是每一项都要有收款人签章,除稳定日常性支出(如工资)外,还要有票据等凭证,有主管人签章和付款人签章。
4、决算管理:决算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对于过去年度
(或若干年)的实际收入与支出所列出的完整、详尽、准确的数据构成。它与该年度(或若干年)预算的差异源于实际收支环节出现的各种变化以及预算外收支。决算结果比预算方案具有更强的实践性,一般都成为后续预算的基础构成。
5、财务监督:财务监督就是对金钱的监督。为了维护经济系统的正常秩序,满足社会中各成员和集团的福利需求,必须对财务进行监督,堵塞财务漏洞,打击违法谋利,促进货币的正常周转。
三、财务管理指标
财务管理的综合性指标是资金利润率和资金周转率——资金周转次数或资金周转天数。园林产品同样不可避免的有资金周转情况,通过有效的保护、利用、开发、经营,使园林产品得以持续生存与发展。
人员管理是技能管理、知能管理(以上两方面可以合称为人力管理或劳动管理)、人才管理和群体管理的总称。它与物质管理的区别在于管理对象的非标准性、非稳定性合非叠加性。人员管理主要包括选用、训考、升调、工资奖惩、福利、劳动(健康)保护、退休、抚恤等内容。
信息管理是法规管理、新闻管理、档案管理、通讯管理和情报管理的统称。 对于经济管理来说,主要包括资源、人口、总需求、总投入、供养比、覆盖比等宏观信息的管理以及技术、科研成果、原料、产品或服务市场等微观信息的管理。具体到园林部门,主要是微观信息管理,其中档案(数据库)管理是重要手段。园林行业的档案(数据库)可分为财务档案(数据库)、人事档案(数据库)、技术档案(数据库)、文书档案(数据库)等四类。各类可进一步细分:财务档案(数据库)可分为物资、设备、活物、基础设施、财务等;人事档案(数据库)可分为家族、干部、专业人员、劳动力、户籍、人才等;技术档案(数据库)资源、专利、工具设备、工程(工艺)设计、生产(施工)实施中的规程及调度定额和最后结果等;文书档案(数据库)可分为史实、法规、决议、建议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