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3张PPT)园林概论园林概论安徽农业大学制作4.3园林工程要素4.3.2园路与铺地工程园路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的脉络,是联系各景区、景点以及活动中心的纽带,也是构成园林景色的组成部分,与广场、建筑一起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园林的形式。园路还是园林平面构图的重要元素,系平面硬质景观,与人在园林中的活动密切相关,在园林工程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形式的园路1) 园路(1)园路的功能作用园路像人体的脉络一样,是贯穿全园的交通网络,是联系各个景区和景点的纽带和风景线,是组成园林风景的造景要素。园路的走向对园林的通风、光照、保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无论从实用功能上,还是在美观方面,均对园路的设计有一定的要求。(1)园路的功能作用①组织交通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职工生活、公共餐厅、小卖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综合考虑,对于大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②引导游览“人随路走”“步移景异”说明园林不是设计一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造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由印象的积累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园路能担负起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向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游人按照预定路线有序地进行游览,这部分园路就成了导游线。园林中常常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园路本身是一种线性狭长空间,由于园路穿插划分,又把园林其它空间划成了不③划分空间、构成园景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系列空间。通过园路联系园中不同景点,组成园林景观整体,同时又形成一条条风景序列,并且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的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在起联系作用的同时又因路得景,自成景观。(图4.3.2-1)图4.3.2-1 铺装精美的园路构成园景(1)园路的功能作用④其他功能园路为园林给排水、电力电讯等管网的布置提供一定的场所或条件,还有利于园林的通风和光照等。(2)园路的类型园路按其性质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和游憩小路;园路按使用材料不同,可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各类园路特点见表4-3-1。分 类 功 能 宽 度 材 料主要园路 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交通 4~6 混凝土、沥青(整体路面)次要园路 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 2~4 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块料路面)游憩小路 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 1.2~2 碎石、卵石、砖渣(碎料路面)表4-3-1:各类园路的特点① 主要园路景园内的主要道路,从园林景区入口通向全园各主要景区、广场、观景点、后勤管理区,形成全园骨架和环路,组成导游的主干路线,并能适应园内管理车辆的通行要求。主要道路② 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呈支架状连接各景区内景点和景观建筑,车辆可单向通过,为园内生产管理和园务运输服务。路宽可为主园路之半。自然曲度大于主园路,以优美舒展和富有弹性的曲线线条构成有层次的风景画面。次要道路③ 游憩小路是园路系统的最末梢,是供游人休憩、散步、游览的通幽曲径。可通达园林绿地的各个角落,是通达广场、园景的捷径,可结合园林植物小品设施和起伏的地形,形成自然亲切的游览步道。游憩小路(3)园路系统的布局形式风景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一般常见的园路系统布局形式有套环式、条带式和树枝式。(3)园路系统的布局形式① 套环式园路系统这种园路系统的特征是:主园路构成一个闭合的大型环路或一个“8”字形的双环路,再由很多的次园路和游览小道从主园路上分出,并且相互穿插连接与闭合,构成另一些较小的环路。主园路、次园路和小路构成的环路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套、互通互连的关系,其中少有尽端式道路。因此,这样的道路系统可以满足游人在游览中不走回头路的愿望。套环式园路是最能适应公共园林环境,并且在实践中也是得到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园路系统。套环式园路系统② 条带式园路系统在地形狭长的园林绿地上,采用条带式园路系统比较合适。这种布局形式的特点是:主园路呈条带状,始端和尽端各在一方,并不闭合成环。在主路的一侧或两侧,可以穿插一些次园路和游览小道。次路和小路相互之间也可以局部闭合成环路,但主路不会闭合成环。条带式园路布局不能保证游人在游园中不走回头路,所以,只有在林荫道、河滨公园等带状公共绿地中才采用条带式园路系统。条带式园路系统③ 树枝式园路系统在以山谷、河谷地形为主的风景区和市郊公园,主园路一般只能布置在谷底,沿着河沟从下往上延伸。两侧山坡上多处景点都是从主路上分出一些支路,甚至再分出一些小路加以连接。支路和小路多数只能是尽端式道路,游人到了景点游览之后,要原路返回主路再向上行。这种道路系统的平面形状,就像是有许多分枝的树枝一样,游人走回头路的时候很多。从游览角度看,它是游览性最差的一种园路布局形式,只有在受到地形限制时才不得已而采用这种布局。树枝式园路系统(4) 园桥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的作用,同时可分隔水面、划分水域空间。园桥因构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石桥、木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据结构分又有梁式与拱式、单跨与多跨之分,其中拱桥又有单曲和双曲两种;按形式分有贴临水面的平桥、起伏带孔的拱桥、曲折变化的曲桥(图4.3.2-2)、有桥上架屋的亭桥、廊桥等等。图4.3.2-2 曲折的园桥引静桥2) 铺地工程园林铺地的范畴指园林中除道路以外提供人流集散、休闲娱乐、车辆停放等功能的硬质铺装地。室外园林空间中,地面通常被3种材料所覆盖:植被、水和铺装材料,而后者是唯一的硬质结构要素。铺装材料系指具有任何硬质的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主要包括石、砖、瓷砖、水泥、沥青、木材等。各种不同形式的铺装(1) 园林铺地的功能① 提供活动和休憩场所游人在园林中的主要活动空间,主要是园路和各种铺装地。园林中硬质地面的比例控制,规划时会按照相关因素给予确定。大型的活动场地需要一定面积的铺装地面,当铺装地面以相对较大并且无方向性的形式出现时,它会暗示着一个静态停留感,无形中创造出一个休憩场所(图4.3.2-3)。图4.3.2-3 具有活动和休息功能的园林铺地② 引导和暗示地面的用途铺装地能提供方向性,引导视线从一个目标移向另一个目标。铺装材料及其在不同空间中的变化,都能在室外空间中表示出不同的地面用途和功能。改变铺装材料的色彩、质地或铺装材料本身的组合,空间的用途和活动的区别也由此而得到明确。③ 对空间比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外部空间中,铺装地面的另一功能是能影响空间的比例。每一块铺料的大小以及铺砌形状的大小和间距等,都能影响铺面的视觉比例。形体较大、较舒展,会使空间产生宽敞感,而较小、紧缩的形状,则使空间具有压缩感和亲密感。④ 统一和背景作用铺装地面有统一协调设计的作用。铺装材料的这一作用,是利用其充当与其它设计要素和空间相关联的公共因素来实现的。在总体布局中处于一共同的铺装时,相互之间便连接成一整体。当铺装地面具有明显或独特的形状时,可谓是最好的统一者。在景观中,铺装地面还可以为其它引人注目的景物作中性背景。在这一作用中,铺装地面被看做是一张空白的桌面或一张白纸,为其它焦点物的布局和安置提供基础。铺装地面可作为这样一些因素的背景,如建筑、雕塑、盆栽植物、景观坐椅等。(2)园林铺地的类型① 园景广场是将园林景观集中汇聚、展示在一处,并突出表现宽广的园林地面景观的一类园林铺装地。园林中常见的门景广场、纪念广场、中心花园广场、音乐广场等都属于这类广场。园林铺地的实用功能不同,其设计形式也不会相同,因此也就出现了不同类别。常见类型有:中山陵音乐广场② 集散场地设在主体建筑前后、主路路口、园林入口等人流频繁的重要地点,以人流集散为主要功能,表现形式主要为园林出入口广场和建筑附属铺装地等。为市民提供活动场地的集散广场③ 停车场和回车场主要指设在公共园林内外的汽车停放场、自行车停放场和扩宽路口形成的回车场地。停车场多布置在园林入口内外,回车场则一般在园林内部适当地点灵活设置。张家界森林公园停车场④ 其它铺装地附属于公共园林内外的场地,如旅游小商品市场、滨水观景平台、泳池休闲铺装地、露台等。苏州滨水观景平台4.3.3水景工程水乃生命之源,也是庭园的灵魂。在园林设计中,只要稍有条件,都会引水入园,创造园林水景,甚至建造以水为主题的水景园。在我们传统的山水文化中,还赋予水以特殊的灵性,有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城市园林中的水,不但能增加景色的美丽,使景色生动活泼,而且还具有降低噪音、蓄存雨水、灌溉土地、消防、增湿、降温、种植、养鱼、划船、滑冰等生活实用价值。在室外环境中,人类有着本能利用水和观赏水的要求。原因在于:(1)水是重要的生命物质,人需要用水维系生命;(2)人在感情上喜欢亲水,因为水具有五光十色的光影、悦耳的声响和众多的娱乐内容。水都具有特殊的魅力,吸引人注意。(3)水除了引人入胜的特性外,人在本能上更是喜欢接触水。(4)水有治疗效果,对人健康有益。看看湖光山色,听听泉乐涛声,使人心情舒畅,有宁神安眠效果。静坐海边、河流和小溪旁,可使人心绪平静安详,抚慰人们的心灵。(5)水还具有特殊的浪漫主义色彩。许多歌曲、诗歌、小说、电影,甚至广告都将水作为主题或背景,这些也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的审美。1)水的一般特性(1) 水的可塑性 水本身无固定的形状,水的形状由容器形状所造就。各种水池、水塘、湖泊、水道的设计形状决定了水的形态。(2) 水的状态 由于水受地形的影响,或静止,或运动,可分为静水和动水两类。静水的宁静、轻松和温和,如园林中的“海”、湖、池沼、运河等,其作用一般都是为了强调景观,形成景物的倒影,以加强人们的注意力。动水活泼灵动,或缓流,或奔腾,或喷涌,或跌落,波光晶莹,剔透清亮,如园林中的溪涧、瀑布、喷泉、曲水流觞等,最适合用于引人注目的视线焦点上。(3) 水的音响 运动着的水会使原本静默的景色也产生一种不息的韵动和天真活跃的生命力,因此,水的设计也应包括水声的利用。(4)水的倒影 水能不夸张地、真实形象地映出周围环境的景物。利用水的倒影,一方面可以增加空间层次,另一方面映出四周景象,表现出时空的变化,还能给园林带来光影和动感,创造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2) 水景工程的类型(1) 静水静态的水体能反映出倒影、粼粼的微波、潋滟的水光和给人以明净、清宁、开朗或幽深的感受。根据容器的特性和形状又可分为规则式水池自然式湖塘。① 规则式水池所谓水池是指人造的蓄水容器,其边缘线条挺括分明,池的外形属于几何形,但并不限于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矩形等典型的存几何形。如印度泰姬陵前的大水池以及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主庭院的水池(图4.3.3-1~4.3.3-2)。图4.3.3-1印度泰姬陵前的规则式水池图4.3.3-2苏州博物馆主庭院几何形水池水池在室外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⑴ 水的倒影令人如真似幻,可为观赏者提供一个新的透视点。⑵通过水池的反光影响空间的明暗。比如阳光普照的白天池面水光晶莹耀眼,与草地或铺装的深沉暗淡形成强烈对比。静水中的蓝天白云令人感觉轻盈飘逸,同时反衬着沉重厚实的地面。⑶四周被建筑或其他因素围合,空间封闭,为求扩大空间感觉而运用大水池。⑷作为其他景物和视点的自然前景和背景,比如作为雕塑的背景。应用规则式水池时我们到底应注意哪些问题呢?⑴从赏景点与景物的位置来考虑水池的大小和位置。⑵考虑水池的深度和水池表面色调。我们增加水深,或加暗池面色彩都可以增强倒影。⑶考虑水池的水平面和水面本身的特性。有时我们也会对水池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以达到观赏的趣味性。对水池的内表面,特别是底部,可以使用引人注目的材料、色彩和质地,并设计成吸引人的样式。② 自然式水塘与规则式水池相比,水塘外形通常由自然的曲线构成,适合于乡村和大的公园内。水塘的大小与驳岸的坡度有关,同面积的水塘,驳岸较平缓、离水面近看起来水面就较大,反之则水面就感觉较小,在园林中多随地形而变化。水塘由于外形柔和,可以使空间产生一种轻松恬静的感觉,比如苏州拙政园内自然式水池结合植物造景,一年四季充满诗情画意,杭州西湖阴晴雨雪宛若仙境,英国风景园中的水塘结合起伏的地形和自然式种植的树丛,形成一派田园风光。水塘还可从视觉上将不同景物联系和统一在一起,又由于在一点上不能一目了然全景,故又可创造神秘感。(图4.3.3-3~4.3.3-4)图4.3.3-3静态自然式水体—苏州拙政园图4.3.3-4静态自然式水体—杭州西湖(2)流水流水是任何被限制在有坡度的渠道中的,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自流的水。如自然界中的江河、溪流等。在设计中,最好作为一种动态因素,来表现具有运动性、方向性和生动活泼的室外环境(图4.3.3-5)。流水的特征取决于水的流量、河床的大小和坡度,以及河底和驳岸的性质。不同的流水形式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可作为观赏和聆听的因素或者娱乐活动的因素考虑。图4.3.3-5 流水景观(3)瀑布瀑布是流水从高处突然落下而形成的。其观赏效果比流水更丰富多彩,常作为室外环境布局的焦点。瀑布可分为三类:⑴自由落瀑布;(2)跌落瀑布;(3)滑落瀑布。(如图4.3.3-6)图4.3.3-6峨眉山迎宾广场瀑布跌落瀑布(4)喷泉喷泉是利用压力使水自喷嘴喷向空中,喷泉的水喷到一定高度后便又落下。大多数喷泉由于垂直变化加上灯光的配合,常常成为设计组合中的视线焦点。喷泉有多种样式,大多数都装在静水中,相比之下,突出其魅力。按形态特征可分为四类:单射流喷泉、喷雾式喷泉、充气泉、造型式泉。(如图4.3.3-7)图4.3.3-7意大利埃斯特别墅内的喷泉4.3.4园林建筑与小品在园林绿地中既有使用功能,又能与环境组成景色,供人们游览和使用的各类建筑物或构筑物,都可成为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比起山、水、植物,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人工的成分最多,乃是造园的四个主要手段中运用最为灵活因而也是最积极的一个手段。应用时要根据园林的立意、功能、造景需要,考虑建筑的组合,体量、造型、色彩、以及与假山、雕塑、植物、水景等诸要素的配合安排,要求精心构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园林建筑(1) 园林建筑的作用中国园林中的建筑具有使用和观赏的双重功能,要求园林建筑可居、可游、可观。简言之,园林建筑对园林景观的创造要起积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点景:即点缀风景。在园林中,建筑物往往是风景画面的重点或主题;没有建筑也就无以言园林之美。重要的建筑物常常作为园林的一定范围内甚至整个园林的构景中心。二、观景:即观赏风景。以一幢建筑物或一组建筑群作为观赏园内景物的场所,它的位置、朝向、封闭或开敞的处理往往取决于观赏者视野范围内有没有最佳的风景画面。三、范围园林空间利用建筑物围合成一系列的庭院;或以建筑为主,辅以地形、山石、花木将园林划分为若干空间层次。四、组织游览路线以道路结合建筑物的穿插、对景和障景,创造一种步移景异、具有导向性的游动观赏效果。(2) 园林建筑的类型按使用功能园林建筑可分为四大类:游憩类建筑、服务类建筑、公用类建筑和管理类建筑。①游憩类建筑科普展览建筑 供历史文物、文学艺术、摄影、绘画、科普、书画金石、工艺美术、花鸟鱼虫等展览的设施。文体游乐建筑 有文体场地、露天剧场、健美房等。如跷跷板、浪木秋千、滑梯、单杠、迷宫、观览车、疯狂老鼠等。游览观光建筑 游览观光建筑不仅给游人提供游览休息赏景的场所,而且其本身也是景点或成景的构图中心。包括亭、廊、榭、舫、厅堂、楼阁、斋、馆、轩、塔、码头、花架、花台、休息坐凳等。亭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园冶》)。亭是园林绿地中最常见的建筑,形式颇多。多建于路边、山顶溪畔、水际等位置。拙政园沧浪亭半亭廊能遮阳防雨供作坐憩外,最主要是作为导游参观和组织空间用,作透景、隔景、框景、使空间产生变化。“廊者,庑出一步也,宜曲宜长,则胜”(《园冶》)。廊布置正如《园冶》中所述“今予所构曲廊,之字曲者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盘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如图4.3.4-1)图4.3.4-1上海豫园中的廊榭 一般指有平台挑出水面观赏风景的园林建筑。《园冶》谓:“榭者,籍也。籍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如图4.3.4-2)。图4.3.4-2苏州网师园的水榭舫 也称旱船,不系舟。舫的立意是“湖中画舫”,运用联想使人有虽在建筑,犹如置身舟楫之感。厅 、堂 是园林中主要建筑。“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厅亦相似,故厅堂一并称呼。四面厅在园林中广泛运用,四周为画廊、长窗、隔扇、不作墙壁,坐于厅中,观看四面景色。颐和园画舫厅堂楼、阁 是园林中的高层建筑,均供等高望远,游憩赏景之用,但一般认为重屋曰楼,重亭可登而四面有墙、窗者为阁。现代园林中所建的楼阁多为茶室餐厅、接待室等。黄鹤楼殿 古时把堂之高大者称之为“殿”在园林中殿多为帝王贵族活动的主体建筑,如勤政殿;或寺庙群中的主体建筑,如大雄宝殿。其主要功能是丰富园林景观,作为名胜古迹的代表建筑,供人们游览瞻仰。斋 是古人戒之所,即守戒,屏欲的地方。又一解释说:“燕居之屋曰斋”。意思是凡是安静居住(燕居)的房屋就称为斋。古时的斋多指书房或字舍,设在幽深僻静之处。如北京北海的“静心斋”,避暑山庄的“松鹤斋”等。殿和斋馆 古人曰:“馆,客舍也”,是接待宾客的房舍。供旅游饮食的房屋亦称为馆。其规模无一定之规,或大或小,或高或矮,可视其功能灵活布置。轩 原为古代马车前棚部分,建筑中把厅堂前卷棚顶部分或殿堂的前檐称之为轩,也有将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称为轩的。园林中的轩,指较为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轩的功能是为游人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上海豫园九狮轩五峰仙馆此外, 近年国内公园绿地里出现的一些国外建筑类型,如荷兰风车、教堂等。(如图4.3.4-3)图4.4-3 外国建筑②服务类建筑设施园林中的服务性建筑包括:餐厅、酒吧、茶室、小吃部、接待室、小宾馆 、小卖部、摄影部、售票房等。这类建筑虽然体量不大,但与人们密切相关,它们融使功能于艺术造景于一体,在园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4.3.4-4蚌埠珠园中的咖啡屋饮食业建筑设施 餐厅、食堂、酒吧、茶室、冷饮、小吃部等。这类设施近年来在风景区和公园内已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设施,该服务在人流集散、功能要求、服务游客、建筑形象等方面对景区有很大影响。(如图4.3.4-4)商业性建筑设施 商店或小卖部、购物中心。主要提供游客用的物品和糖果、香烟、水果、饼食、饮料、土特产、手工艺品等,同时还为游人创造一个休息、赏景之所。住宿建筑设施 有招待所、宾馆 规模较大的风景区或公园多设一个或多个接待室、招待所,甚至宾馆等,主要供游客住宿、赏景。摄影部、售票房 主要是供应照相材料、租凭相机、展售风景照片和为游客室内、外摄影,同时还可扩大宣传,起到一定的导游作用。票房常和亭廊组合一体,兼顾管理和游憩需要。③公用类建筑设施主要包括电话、通讯、导游牌、路标停车场、存车处、供电及照明、供水及排水设施、供气供暖设施、标志物及果皮箱饮水站、厕所等。(如图4.3.4-5)图4.3.4-5公园中的厕所导游牌、路标 在园林各路口设立标牌,协助游人顺利到达游览地点,尤其在道路系统复杂,景点丰富的大型园林中还起到点景的作用。停车场、存车处 这是风景区和公园必不可少的设施,为了方便游人常和大门入口结合在一起,但不应占用门外广场的位置。供电及照明 供电设施主要包括园路照明,造景照明,生活、生产照明,生产用电,广播宣传用电,游乐设施用电等。园林照明除是创造现代化园林景观的手段之一。供水与排水设施 园林中用水有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养护用水、造景用水和消防用水。一般水源有:引用原河湖的地表水;利用天然涌出的泉水;利用地下水;直接用城市自来水或设深井水泵吸水。给水设施一般有水井、水泵(离心泵、潜水泵)、管道、阀门、龙头、窑井、储水池等。消防用水为单独体系,有备无患。园林造景用水可设循环水系设施,以节约用水。山地园要和风景区应设分级扬水站和高位储水池,以便引水上山,均衡使用。园林绿地的排水,主要靠地面和明渠排水,暗渠、埋设管线只是局部使用。为防止地表冲刷,需固坡及护岸,常采用谷方、护土筋、水簸箕,消力阶、消力池、草坪护坡等措施。为了将污水排出,常使用化粪池、污水管渠、集水窑井、检查井、跌水井等设施。作为管渠排水体系有雨、污分流制,雨、污合流制,地面及管渠综合排水等方法。厕所 园厕是维护环境卫生不可缺少的,既要有其功能特征,外形外观,又不能过于讲究,喧宾夺主。要求有较好的通风、排污设备,应具有自动冲水和卫生用水设施。④ 管理类建筑设施主要指风景区、公园的管理设施,以及方便职工的各种设施。大门、围墙:园林大门在园林中突出醒目,给游人第一印象。依各类园林不同,大门的形象、规模有很大差别,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柱墩式、牌坊式、屋宇式、门廊式、墙门式、门楼式,以及其他形式大门等。(如图4.3.4-6)图4.3.4-6风景区大门2) 园林小品园林小品一般体形小,数量多,分布广,具有较强的装饰性。主要包括座椅、园桌、展览牌、景墙、景窗、门洞、栅栏、栏杆、花格、花架、雕塑等。(1) 座椅、园桌室外座位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个干净又稳固的地方供人就坐。此外座位也提供人们一个休息、等候、交谈、观赏景致、看书或用餐的场所。所以一般布置在安静、并视野开阔、景色良好、游人需要休息之处。在广场四周及建筑旁,常常结合花台、挡土墙、栏杆、山石等而设置。要求舒适坚固,构造简单,制作方便,与周围环境协调,点缀风景,增加趣味。(如图4.3.4-7)图4.3.4-7座椅(2)展览牌 宣传牌是进行科普宣传、政策教育的设施。一般设置在场地边沿,道路对景处或结合建筑、游廊、围墙、挡土墙灵活布置。根据具体环境情况,可做成直线、曲线或弧形。公园的展览牌与宣传牌(3)景墙有隔断、导游、趁景、装饰等作用。根据材料、断面的不同,有高矮、曲直、虚实、光洁与粗糙、有檐与无檐等形式。(如图4.3.4-8)图4.3.4-8北京皇城根公园景墙(4)景窗 、门洞景窗有组织空间、采光、通风、添景等作用。园窗分什锦窗和镂花窗两类。什锦窗(如图4.3.4-9)是在墙上连续布置不同形状的窗框、用以组织园林框景。镂花窗主要用于园景的装饰和漏景。门洞主要是有指示、导游、点景装饰的作用,好园门往往给人“引人入胜”、 “别有洞天”的感觉。图4.3.4-9苏州园林里的景窗(5) 栏杆主要起防护、分割、装饰美化的作用,坐凳式栏杆还可供人休息。在园林中不宜过多、过高,要把防护、分割与美化装饰结合起来。石制栏杆粗壮坚固、朴素自然;钢筋砼栏杆可预制花纹,经久耐用;铁制栏杆应占地少、布置灵活,结合防锈可漆成白、黑、绿等颜色。铁艺栏杆木材栏杆铝合金栏杆青石栏杆石材栏杆各种不同的栏杆(6)花架花架以植物材料为顶,在园林中作用主要是供人歇足休息,观赏风景,在园林布局中如长廊一般,划分、组织空间,以及为藤蔓植物创造生长的生物学条件。其表现形式有单柱双边悬挑花架、单柱单边悬挑花架、双柱花架等。结构类型有木花架、钢砼现浇花架、仿木预制成品花架、竹花架、仿竹花架、钢花架、不锈钢花架等。(如图4.3.4-10)图4.3.4-10以紫藤为顶的花架(7) 雕塑雕塑在园林中主要起表现园林意境、点缀装饰风景、丰富游览内容作用。按功能分纪念性雕塑、主体性雕塑、装饰性雕塑。按形式划分为具象性雕塑和抽象性雕塑。常用作园林局部的主景。使用时根据园林性质、环境特点和和服务对象灵活布置。(如图4.3.4-11)图4.3.4-11公园广场上的雕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