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第8课《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狄更斯十五岁进律师事务所当学徒,开始了_________的生活。后来靠自学掌握了复杂的速记技术,当上了民事诉讼法庭的审案记录员,接着又充任报社派驻议会的记者。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有了深刻而丰富的认识。同时,他还练就了奋笔疾书、________的写作本领。他曾爱上一位富家千金,因阶级地位悬殊而遭拒绝。他没有因此而萎靡不振,反而更加奋发向上。他领到大英博物馆图书室的借书证,拼命读书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他善于向生活学习,社会上各色人物的音容笑貌、生活习性、矛盾纠纷都是他________研究的对象。( ),他________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23岁时就以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赢得声名,从此事业一帆风顺,一生共创作十四部半长篇小说和大量其他作品。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自食其果 一蹴而就 观察 终究
B.自食其果 一挥而就 观摩 终于
C.自食其力 一挥而就 观察 终于
D.自食其力 一蹴而就 观摩 终究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B.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C.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比同龄人有了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丰富而深刻的认识。
D.这两项工作使他年纪轻轻就有了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对社会人生深刻而丰富的认识。
3.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个字。
二、小阅读
4.《大卫·科波菲尔》(节选)文中是如何描写和“我”第一次见面的米考伯先生的?
5.《大卫科波菲尔》中米考伯夫妇那种“债多不愁、乐知天命”的性格成为文学中的典型,被称作“米考伯主义”。这种性格和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有什么不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6.赏析《大卫 科波菲尔(节选)》中的句子。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位于黑衣修士区。那地方经过后来的改建现在已经变了样了。当年那儿是一条狭窄的街道,街道尽头的一座房子,就是这家货行。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片泥。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地下室里,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吱吱乱叫;这儿到处是污垢和腐臭。
7.简要概括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中详细描述这些单调的活儿的原因。
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跟各色人等都有生意上的往来,不过其中重要的一项是给一些邮船供应葡萄酒和烈性酒。我现在已经记不起这些船主要开往什么地方,不过我想,其中有些是开往东印度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我现在还记得,这种买卖的结果之一是有了许多空瓶子。于是有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狄更斯
我就在这座房子里,和这家人一起,度过我的空闲时间。每天我一人独享的早餐是一便士面包和一便士牛奶,由我自己购买。另外我还买一个小面包和一小块干酪,放在一个特定食品柜的特定一格上,留作晚上回来时的晚餐。我清楚地知道,这在我那六七个先令工资里,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我整天在货行里干活儿,而整个一星期,我就得靠这点儿钱过活,从星期一早晨到星期六晚上,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点,就像我渴望上天堂一样,脑子里记得一清二楚!
米考伯先生的困难更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我的处境这样孤苦伶仃,也就对这家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四处溜达时,老是想起米考伯太太那些筹款的方法,心里总压着米考伯先生的债务负担。星期六的晚上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方面是因为我回家时口袋里有六七个先令,一路上可以进那些店铺看看,琢磨琢磨这笔钱可以买些什么,这是件很适意的事;另一方面是那一天回家比平时早——可米考伯太太却往往对我诉说起最伤心的知心话来。星期天早晨也是如此,当我把头天晚上买来的茶或咖啡,放进刮脸用的小杯子里冲水搅动一番,然后坐下来吃早饭时,米考伯太太又会对我诉说起来。有一次,这种星期六晚上的谈话刚开始,米考伯先生就泣不成声,可是到了快结束时,他竟又唱起“杰克爱的是他可爱的南”来。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米考伯太太跟她丈夫完全一样。
我想,由于我们各自的处境,所以我跟这对夫妇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虽然我们之间年龄差别大得可笑。不过,在米考伯太太把我完全当成她的知己以前,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他们的邀请,白吃白喝过他们的东西(我知道他们跟肉铺、面包铺的关系都很紧张,他们那点儿东西往往连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喝)。她把我当成知己的那天晚上,情况是这样的:
“科波菲尔少爷,”米考伯太太说,“我不拿你当外人,所以不瞒你说,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了。”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非常难过,带着极度的同情看着米考伯太太通红的眼睛。
“除了一块荷兰干酪的皮儿外,”米考伯太太说,“食物间里真是连一点儿渣子都没有了。可干酪皮儿又不适合给孩子们吃。我跟爸妈在一起时,说惯了食物间,这会儿几乎不觉又用起这个词来了。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家什么吃的都没有了。”
“哎呀!”我很关切地说。
我口袋里一个星期的工资还剩有两三先令——从这钱数来看,我认为我们的这次谈话一定发生在星期三晚上——我赶紧掏了出来,真心实意地要求米考伯太太收下,就算是我借给她的。可是那位太太吻了吻我,定要我把钱放回口袋,并说,这样的事她想也不能想。
“不,亲爱的科波菲尔少爷,”她说,“我丝毫没有这种想法!不过你年纪虽小,已经很懂事了,你要是肯答应的话,你可以帮我另外一个忙,这个忙我一定接受, 而且还十分感激。”
我请她说出要我帮什么忙。
“我已经亲自拿出去一些银餐具了,”米考伯太太说,“悄悄拿了六只茶匙、两只盐匙和一对糖匙,分几次亲自送去当铺当了钱。可是这对双胞胎老是缠得我分不开身。而且想到我爸妈,现在我得去做这种事,心里就很痛苦。我们还有几件小东西可以拿去处理掉。米考伯先生容易动感情,他是决不肯去处理这些东西的。而克莉基特,”——这是从济贫院来的那个女仆——“是个粗人,要是过分信任她,她就会放肆起来,弄得我们受不了的。所以,科波菲尔少爷,要是我可以请你——”
现在我懂得米考伯太太的意思了,就求她尽管支使我,做什么都行。从那天晚上起,我就开始处理起她家的那些轻便的财物来了。此后,几乎每天早上,在我上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以前,都要出去干一次同样的事。
最后,米考伯先生的困难终于到了危急关头,一天清早,他被捕了,被关进塞德克的高等法院监狱。在走出家门时,他对我说,他的末日到了——我真以为他的心碎了,我的心也碎了。可是我后来听说,就在那天上午,还有人看到他正兴高采烈地在玩九柱戏呢!
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米考伯的困难“增加了我精神上的痛苦”,表明此时大卫已将米考伯夫妇看成是这个冷酷世界上的精神依靠。
B.“时来运转”是米考伯的一句口头禅,这句话不仅显示出了米考伯的乐观自信,而且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C.“除了一块荷兰干酪的皮儿外”“食物间里真是连一点儿渣子都没有了。”说明米考伯夫妇的困难已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
D.米考伯太太在向大卫提出替她典当餐具的请求时,言语客气,并表示会“十分感激”,表明她虽然身处窘境,但仍不失礼节。
9.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这一句运用内心独白,表明大卫的痛苦无处倾诉,内心无比颓废。
B.“他的末日到了”“心碎了”与后文的“兴高采烈”形成对比,凸显了米考伯先生“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C.小说的情节有缓急之妙,短时之事可用较长篇幅叙述,长久之事可用一笔带过,文中典当的情节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D.小说是作者带有自传性的作品,是用“我”的口吻,以亲身经历者的眼光去观察和叙述,这使小说主观色彩更为浓厚。
10.“在米考伯太太把我完全当成她的知己以前,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他们的邀请”,请概括大卫这样做的原因。
11.来自济贫院的廉价女仆克莉基特在小说中虽着墨不多,却不能删去。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到了晚上约定的时间,米考伯先生又来了。我洗了手和脸,以便向他的文雅表示更多的敬意。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我想,我现在得这样来称呼了。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
②到达温泽里他的住宅后(我发现,这住宅像他一样破破烂烂,但也跟他一样一切都尽可能装出体面的样子),他把我介绍给他的太太。米考伯太太是个面目消瘦、憔悴的女人,一点儿也不年轻了。她正坐在小客厅里(楼上的房间里全都空空的,一件家具也没有,成天拉上窗帘,挡住邻居的耳目),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在喂奶。婴儿是双胞胎里的一个。我可以在这儿提一下,在我跟米考伯家的整个交往中,我从来不曾见到这对双胞胎同时离开过米考伯太太。其中总有一个在吃奶。
③他们家另外还有两个孩子:大约四岁的米考伯少爷和大约三岁的米考伯小姐。在这一家人中,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这个有哼鼻子习惯的女人是这家的仆人。不到半个小时,她就告诉我说,她是“一个孤儿”,来自附近的圣路加济贫院。我的房间就在屋顶的后部,是个闷气的小阁楼,墙上全用模板刷了一种花形,就我那年轻人的想象力来看,那就像是一个蓝色的松饼。房间里家具很少。
④“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⑤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⑥“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
⑦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节选自[英]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成为米考伯先生的房客之后,“接着我们便朝我们的家走去”中“我们的家”这称呼主要表现了“我”去米考伯先生家的兴奋。
B.米考伯太太生活很不如意,虽曾反对米考伯先生招房客来住,但为了缓解经济困难最终同意;她不懂持家,用典当餐具的钱吃喝享受。
C.第⑤段有关米考伯当过海军军官的叙写,能使读者联想作者参照了自己孩童时期的经历,米考伯夫妇的身上有着狄更斯父母的影子。
D.米考伯太太刻意向“我”介绍米考伯家庭的遭遇,“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写出其无力偿还债务的境况,刻画出他们夫妇的无赖形象。
13.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米考伯家还有一个黑皮肤的年轻女人,是“一个孤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描绘,引起人们对“孤儿”、童工等问题的广泛关注。
B.第④段写米考伯太太跟“我”谈论现在与她结婚以前的生活比较,表现出她对过去优越生活的怀念,对现在贫困生活的不满、无奈。
C.米考伯先生债多不愁、乐天知命,人们将这一典型形象特征概括为“米考伯主义”,可见作者人物塑造之成功、影响之大。
D.小说以全知视角叙事,便于揭示主人公的深层心理,能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也使故事情节更加真实,产生艺术感染力。
14.从节选内容看,“我”对米考伯夫妇的态度是怎样的?
15.有评论说,狄更斯善于用艺术夸张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征,塑造的人物属于“扁平人物”。请结合第⑦段中有关米考伯先生的描写,谈谈你对“艺术夸张”与“扁平人物”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结婚以前,”米考伯太太带着双胞胎和其他人,领我上楼看房间,坐下来喘口气说,“跟我爸爸妈妈住在一起,当时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不得不招个房客来住。不过,既然米考伯先生有困难,所有个人情感上的好恶,也就只好让步了。”
我回答说:“你说得对,太太。”
“眼下米考伯先生的困难,几乎要把我们给压垮了,”米考伯太太说,“到底是否能渡过这些难关,我不知道。当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过日子时我真的不懂,我现在用的‘困难’ 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不过经验能让人懂得一切——正像爸爸时常说的那样。”
米考伯先生曾当过海军军官,这是米考伯太太告诉我的,还是出于我自己的想象,我已弄不清楚。我只知道,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他确实一度在海军里做过事。只是不知道我为什么会这样相信。现在,他给各行各业的商家跑街招揽生意,不过恐怕赚不到多少钱,也许根本赚不到钱。
“要是米考伯先生的债主们不肯给他宽限时间,”米考伯太太说,“那他们就得自食其果了。这件事越快了结越好。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眼下米考伯先生根本还不了债,更不要说要他出诉讼费了。”
是因为我过早地自食其力,米考伯太太弄不清我的年龄呢,还是由于她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总得找个人谈谈,要是没有别的人可谈,哪怕跟双胞胎谈谈也好,这一点我一直不太清楚。不过她一开头就对我这么说了,以后在我跟她相处的所有日子里,她一直就是如此。
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朝街的大门正中,全让一块大铜牌给挡住了,牌上刻有“米考伯太太青年女子寄宿学舍”的字样,可是我从来没有发现有什么青年女子在这一带上学,没有见到有什么青年女子来过这儿,或者打算来这儿,也没见过米考伯太太为接待什么青年女子作过任何准备。我所看到和听到的上门来的人,只有债主。这班人没日没夜地找上门来,其中有的人凶得不得了。有个满脸污垢的男人,我想他是个鞋匠,经常在早上7点就挤进过道,朝楼上的米考伯先生大喊大叫:“喂,你给我下来!你还没出门,这你知道。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别想躲着,这你知道,那太不要脸了。要是我是你,我绝不会这样不要脸面。快还我们钱,听到没有?你反正得还我们钱,你听到了没有?喂,你给我下来!”他这样骂了一通后,仍旧得不到回答,火气就更大了,于是就骂出“骗子”“强盗”这些字眼来。连这些字眼也不起作用时,有时他就跑到街对面,对着三楼的窗子大声叫骂,他知道米考伯先生住在哪一层。遇到这种时候,米考伯先生真是又伤心,又羞愧,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有一次,她家刚被法院强制执行,没收了财产,我碰巧提前在6点钟回家,只见她躺在壁炉前(当然还带着一对双胞胎),头发散乱,披在脸上,可是就在这天晚上,她一面在厨房的炉子旁炸牛排,一面告诉我她爸妈以及经常来往的朋友们的事。我从未见过她的兴致有比那天晚上更好的了。
(节选自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1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米考伯太太在“我”的面前多次提及她的爸爸妈妈,表现她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丈夫的失望。
B.“石头是榨不出血来的”小说通过米考伯太太的话介绍了米考伯先生的现状,表现米考伯夫妇无力偿还债务的境况。
C.米考伯先生遭遇讨债“做出抹脖子的动作”,而后却“擦亮皮鞋”“哼着一支曲子”出门,表现出他债多不愁的心态。
D.本文中,米考伯先生没有正面出场,主要以米考伯太太的诉说和“我”的叙述,从侧面来塑造米考伯这一人物形象。
17.小说以“我”来叙述故事有何好处?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①米考伯夫妇一家就要离开伦敦,我们的分别是近在眼前了。那天晚上,在我回住所的路上,以及后来躺在床上久久睡不着时,我第一次有了一个想法——虽然我不知道这想法是怎么进入我的头脑的——这想法,后来成了我坚定不移的决心。
②我已经习惯于跟米考伯家相依为命,跟他们成了患难之交,亲密无间,除了他们,我就举目无亲了;一想到我又得重找住所,又得生活在陌生人中间,仿佛旧时的光景又回到目前的生活中,因为我对以往的经历,记忆犹新。一想到这一点,我所有受到过它狠狠伤害的敏感的感情,所有它在我心中永远留下的耻辱和不幸,就会变得更加痛苦难当。因此我认定,这样的生活我再也无法忍受下去了。
③我当时十分清楚,要是我自己不采取行动,我就没有逃离这种生活的希望。谋得斯通小姐很少给我来信,谋得斯通先生更是只字未写。他们只给过我两三包现成的或修补过的衣服,由昆宁先生转交给我。每次只在里面夹个字条,上面写的大意是:简·谋希望大·科努力工作,专心尽职——我除了老老实实安心做个苦力外,是否还有别的什么指望,他们连一丁点儿暗示也没有。
④在我跟米考伯夫妇住在一起的那几天里,晚上我都是跟他们一块儿度过的。在这几天里,我觉得我们相互之间更加亲密了。最后那天星期天,他们请我吃中饭。我们吃的是猪腰肉蘸苹果酱,还有一个布丁。
⑤这天我们过得很愉快,尽管我们想到即将到来的离别,心中都有些伤感。
⑥“我亲爱的年轻朋友,”米考伯先生说,“我比你年长几岁,在做人方面总算有点经验了,而且——简而言之,在对付困难方面,也算有点经验了,总的说来是这样。眼下,在我还没有时来运转之前(我可以说,我时刻都有可能时来运转),我无可奉赠,只有几句忠告。不过我的忠告还是很有价值的。我自己——简而言之,我自己就是因为没有接受这一忠告,才成了”——米考伯先生一直眉飞色舞,有说有笑,可是说到这儿,却一下停住了,皱起了眉头——“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
⑦“我亲爱的米考伯!”他太太求他不要这样说。
⑧“我要说,”米考伯先生回答说,这时他已完全忘了自己,重又微笑着,“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我要给你的忠告是,今天能做的事,决不要留到明天。拖延乃光阴之窃贼。要抓住他!”
⑨“我另外的一句忠告,科波菲尔,”米考伯先生说,“你是知道的。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果是快乐。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果是痛苦。那样,花就谢了,叶就萎了,太阳就西沉了,只留下一片凄凉景象,这一来——这一来,简而言之,你就永远给打败了。就像我这样!”
⑩为了要使他这个榜样给人以更深印象,米考伯先生带着十分欢畅满意的神情,喝下了一杯潘趣酒,接着还用口哨吹起了《学院角笛舞曲》。
我没有忘记要他放心,我说我一定把他的规诫牢记在心,其实我用不着这么做,因为当时这些话显然已经深深感动了我。第二天早上,我在公共马车站跟他们全家相聚,看着他们心情凄楚地上了马车的后部,坐在车厢的外面。
我想,当时米考伯太太带着孩子,坐在马车车厢的后面,我站在路上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她眼前大概一下子云开雾散,看到我其实还只是一个小孩。我所以这样想,是因为她带着一种新的慈母的表情打手势叫我爬上车,用双手搂住我的脖子,吻了我一下,就像吻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马车走动起来时,我差一点没来得及下车。他们朝我挥动着手帕,弄得我几乎看不到他们一家人了。马车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宋兆霖译,有删改)
18.小宁找来《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想完整地阅读本文所处的这一章,根据本文及学过的相关课文可以知道,他要阅读的是( )
A.第10章 遭受遗弃 B.第11章 独自谋生
C.第12章 决计出逃 D.第15章 重新开始
19.分析第⑥⑧两段画线句对于塑造米考伯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20.以第 段为例赏析第一人称叙事的艺术效果。
21.小宁在见到以下这组阅读材料时,发现编者选的都是世界文学名著,于是认为把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节选)》加进去更好,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宁见到的阅读材料目录: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狄更斯
复活(节选)/列夫·托尔斯泰
老人与海(节选)/海明威
参考答案:
1.C 2.B 3.示例:生活积累的雄厚,加上他特殊的天赋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受到损害或惩罚。自食其力:依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生活。该成语为褒义词。根据语境,应用“自食其力”。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文中形容“写作本领”,应用“一挥而就”。
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观摩:观看学习,多指观看彼此的成绩,交流经验,互相学习。结合“研究的对象”可知,应选用“观察”。
终究:毕竟,终归。终于:表示经过较长的过程最后出现某种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是狄更斯努力的结果,应用“终于”。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A、C两项,“比同龄人”与“无法比拟”重复,故排除。
“深刻而丰富”顺序不合逻辑,应是先“丰富”后“深刻”,排除D项。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根据上文的提示,此处填写的内容应是狄更斯终于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原因,“生活积累”“天赋”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4.外貌描写:穿着褐色外套、黑色马裤和黑色皮鞋。他的头很大,亮光光的;上面的头发决不比一个鸡蛋上的多,他把那宽宽的大脸完全转向我。他衣衫寒酸,却戴一条很打眼的硬假领。他的手杖挺帅气,上面还系了对褪色的大穗子,外套上还挂了个单片眼镜。通过外貌可以看出米考伯生活窘迫但是努力维持上层绅士装扮。
语言描写:语调中带有屈尊俯就的口气和文雅的气派,但有时候又露出亲密的样子,可见米考伯先生是虚荣的,但是很善良。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外貌描写:主要是对米考伯先生的外貌、服饰的描写,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从“一个胖墩墩的中年男子”“身穿褐色外套、黑色马裤、黑色皮鞋,脑袋又大又亮,没有头发,光秃得像个鸡蛋”等描写中可见,米考伯先生长相滑稽;从“他的衣服破旧,但装了一条颇为神气的衬衣硬领”“他手里拿着一根很有气派的手杖,手杖上系有一对已褪色的大穗子”等描写中可见,其生活贫困却极力掩饰,爱慕虚荣;从“他的外套的前襟上还挂着一副有柄的单片眼镜”“这只是用作装饰的”等描写中可见,他喜欢讲排场,利用手杖、眼镜等来提升自己的身份,虚荣心很强。
语言描写:“我的印像是,”米考伯老先生说,“你一直在这一大城市的游览还不够广,要想越过这座谜宫一样当代巴比伦,前去大城市路,好像也有艰难—简单点来说,”说到这里,米考伯又忽然外露亲密无间的模样,“你或许会迷了路——因此,今晚我将善于前去,便于让你了解一条更为方便快捷的途径。”米考伯帮大卫详细介绍,竭尽所能地替“我”考虑,数次“外露亲密无间的模样”,可见心地善良;“又带上此前那类温文尔雅的大气”写下了他贪慕虚荣、脱离实际的性格特征。讲话中显示出卖弄学问的装腔作势、虚荣可笑的样子。
5.“米考伯主义”是一种“乐知天命”的性格;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自欺欺人、自嘲、自解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由于这种精神的支配,阿Q永在屈辱中苟活。阿Q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的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艺术形象的能力。
“米考伯主义”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是一种心理安慰,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采取一种豁达乐观的态度,以求得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满足。但“米考伯”代表一种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它使米考伯身陷囹圄却依然能借一先令买酒喝,同样支撑着米考伯太太忠实地伴随丈夫度过充满艰辛的日子,终于等到时来运转的那一天。而阿Q的“精神胜利法”则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无底线的自宽自解,遭遇失败或受到屈辱,不敢面对而是自欺欺人。这只会麻痹人的斗志,为苟且偷生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人类的进步,应该鄙弃。
6.这一部分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描写货行周围环境的特点,以及货行内部的状况,鲜明地表现出货行的“污垢和腐臭”。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
首先把握这段话描述的对象,结合“谋得斯通-格林比货行坐落在河边”可知,这段文字描写的对象是“货行”,主要描写货行周围的环境以及内部的状况;然后分析如何来描写的以及借助这些描写突出描写对象的什么特点,如“街道曲曲弯弯直达河边,尽头处有几级台阶,供人们上船下船之用。货行的房子又破又旧,有个自用的小码头和码头相连,涨潮时是一片水,退潮时是片泥”“ 这座房子真正是老鼠横行的地方。它那些镶有护墙板的房间,我敢说经过上百年的尘污烟熏,已经分辨不出是什么颜色了;它的地板和楼梯都已腐烂”“ 成群的灰色大老鼠东奔西窜”,这些属于视觉所见,结合“涨潮时一片水”“退潮时是片泥”“老鼠横行”“尘污烟熏”等可以看出这地方的脏乱污垢,如“吱吱乱叫”是听觉所闻,如“腐臭”是嗅觉,作者借助这些感官突出货行的“污垢和腐臭”。
7.详细描述这些单调的活儿,是因为这些事情曾经是自己谋生的方式,写出了“我”的遭遇之悲。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重要语段的内容。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首先要仔细阅读该语段,找到有效的答题区间,分析其中的原因。文中说“一些大人和小孩就着亮光检查这些瓶子,扔掉破裂的,把完好的洗刷干净。摆弄完空瓶子,就往装满酒的瓶子上贴标签,塞上合适的软木塞,或者是在软木塞上封上火漆,盖上印,然后还得把完工的瓶子装箱”,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是说大人和小孩捡瓶子、扔掉破的、刷洗空瓶、贴标签、塞木塞、封火漆、盖印、装箱,动作枯燥,活儿单调,但是大人和孩子知道“这种买卖的结果之一是有了许多空瓶”,有了这样的活儿干,就能有了谋生的方式,这种谋生的方式自己曾经做过,对子这样的遭遇充满了悲伤之情。
8.B 9.A 10.(1)一方面表现大卫的自尊、自重;(2)另一方面体现大卫对米考伯夫妇体谅、理解和同情。 11.(1)米考伯一家只能雇佣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可见其经济困难;
(2)米考伯太太不愿过分信任克莉基特,认为她会放肆起来——可见其过于谨慎;
(3)如此谨慎的米考伯太太却愿意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我”——可见“我”和这家人已经建立起来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而且反映了他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错误,由原文“我曾见过他回家吃晚饭时,泪如泉涌,口口声声说,现在除了进监狱,再也没有别的路了;可是到了上床睡觉时,他又计算起来,有朝一日,时来运转(这是他的一句口头禅),给房子装上凸肚窗得花多少钱”可知,就现实来说,米考伯“时来运转”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是他的自我麻醉,反映了他的盲目乐观。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内心独白……表明……无比颓废”错误,由原文“从来没有人给过我任何劝告、建议、鼓励、安慰、帮助和支持”可知,表明他无比孤独寂寞,痛苦无助,并不是“颓废”。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由原文“我从来没有接受过他们的邀请,白吃白喝过他们的东西”“我整天在货行里干活儿,而整个一星期,我就得靠这点儿钱过活”可知,“我”即使生活困难也没有白吃白喝米考伯的东西,表现大卫的自尊、自重;
由原文“我知道他们跟肉铺、面包铺的关系都很紧张,他们那点儿东西往往连他们自己都不够吃喝”可知,“我”知道米考伯夫妇的境况,体现大卫对米考伯夫妇体谅、理解和同情。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次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由原文“这是从济贫院来的那个女仆”“悄悄拿了六只茶匙、两只盐匙和一对糖匙,分几次亲自送去当铺当了钱”可知,米考伯一家只能雇佣来自济贫院的女仆——可见其经济困难;
由原文“是个粗人,要是过分信任她,她就会放肆起来,弄得我们受不了的”可知,米考伯太太不愿过分信任克莉基特,认为她会放肆起来——可见其过于谨慎;
由原文“所以,科波菲尔少爷,要是我可以请你——”“由于我们各自的处境,所以我跟这对夫妇之间就产生了一种奇特而平等的友谊”可知,如此谨慎的米考伯太太却愿意将自己的信任交付给“我”——可见“我”和这家人已经建立起来奇特而平等的友谊。
12.C 13.D 14.①“我”对米考伯先生的文雅、周到表示敬意;②“我”对米考伯夫妇贫穷、悲惨的生活状况表示同情;③“我”对米考伯夫妇的不切实际、虚荣、盲目乐观等表示委婉的批判、温和的讽刺。(答出两点即可,意对即可) 15.指狄更斯描写米考伯时运用夸张增强、漫画式折射的方法。例如,写米考伯先生遭遇讨债后“作出抹脖子的动作”,与擦亮皮鞋、“哼着一支曲子”出门去形成对比,在迅速转换中表现了其性格的复杂,相反相成的滑稽表现,极具夸张的前后对比,凸显了米考伯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自在的性特征。“扁平人物”具有明显的类型化特点,有利于读者识别,记住,但只适合扮演喜剧角色;有人认为“扁平人物”“比人们本身更深刻”,也有人认为缺乏真实感。
【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
A.“兴奋”错误,应该反映了“我”内心的孤独。
B.“虽曾反对米考伯先生招房客来住”错误,文中并无此内容。
D.“刻意……”“刻画出他们夫妇的无赖形象”错误,并非刻意,同时这句话写出了他们生活极端穷困的现实状况。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D.“小说以全知视角叙事”错,全知视角是在小说创作常用的叙述形式,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而这篇小说通过“我”的第一人称视角,为我们展现了米考伯夫妇一家的生活境遇,是有限视角。
故选D。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中人物思想情感的能力。
结合“一路上,米考伯先生把街名、拐角地方的房子形状等,直往我脑子里装,要我记住,为的是第二天早上我可以轻易地找到回货行的路”看,“我”对米考伯先生的文雅、周到表示敬意。
结合“可怜的米考伯太太!她说她曾尽过最大的努力,我毫不怀疑,她的确如此,想过一切办法”,从这里可看出,“我”对米考伯夫妇贫穷、悲惨的生活状况感到同情。
结合写米考伯被逼债时做出抹脖子的动作,过后又哼着曲子,摆出更为高傲的姿态,写“米考伯太太也同样能屈能伸。我曾看到,她在3点钟时为缴税的事急得死去活来,可是到了4点钟,她就吃起炸羊排,喝起热麦酒来了(这是典当掉两把银茶匙后买来的)”,可看出“我”对米考伯夫妇的挥霍无度、不切实际、盲目乐观等表示委婉的批判、温和的讽刺。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第⑦段对米考伯先生的描写有“甚至悲惨得不能自制,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这是有一次他太太大声尖叫起来我才知道的)。可是在这过后还不到半个小时,他就特别用心地擦亮自己的皮鞋,然后哼着一支曲子,摆出比平时更加高贵的架势,走出门去了”,其中“用一把剃刀作出抹脖子的动作来”与擦亮皮鞋、“哼着一支曲子”出门去形成对比,在迅速转换中表现了其性格的复杂,相反相成的滑稽表现,极具夸张的前后对比,凸显了米考伯喜欢享受、缺乏责任心,但面对困难时乐观自在的性特征。这里狄更斯运用了漫画家夸张和变形的手法,使这些人物能够产生巨大的喜剧效果。
“扁平人物”:把具有简单性格的人物形象之称为“扁形人物”。“扁形人物”一般说来,“只具备一种气质,甚至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性格固定,不受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动只会更显示出其性格的一成不变,在整个小说中性格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扁平人物有两大长处:一是容易辨认,二是容易记忆。
16.A 17.①以“我”作为故事的讲述者,可以灵活自如地把有关米考伯一家的故事串起来。②“我”作为故事的见证者,所叙述的故事更加真实可信。③“我”作为故事的参与者,“我”的介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A.“表现她……对丈夫的失望”错误,文中没有表现米考伯太太“对丈夫的失望”。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作用的能力。
第一人称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的真实性,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我”作为叙述者,可以通过“我”的主动剪裁,把米考伯一家的相关情况和故事串联起来,在直接叙事中掺杂个人感想与其他见闻,从而能够强调作者想让读者了解到的他们一家人的特征,突破了直接叙事的线性结构,更灵活生动。
此外,“我”不但是旁观的叙述者,还是故事的参与者。“我”到米考伯太太家来借宿,让他们家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同时也会因为“我”对他们的信任、同情而推动情节发展。
18.C 19.第⑥段画线句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人物,用“简而言之”这样文绉绉的书面语,塑造出一个在落魄中还追求体面,拿腔拿调带着滑稽感的米考伯形象。
第⑧段则通过心理和语言描写,表现出米考伯在即将和大卫分别时自揭伤疤现身说法的真诚,为米考伯这一形象着上了善的光辉。 20.第 段第一、第四个“我”是叙述者、审视者,第二、第三个“我”是经历者,第五个以后的“我”又是经历者。叙述中既有童年视角,又有成年关照,身份及视角的切换下,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体验与反思融合为一体,既童趣横生,又将叙事变得厚重。 21.不同意。就文学体式而言,这组材料都是小说,而《哈姆莱特(节选)》是戏剧,加入其中显得突兀;就创作年代而言,这组材料都是19-20世纪的作品,而《哈姆莱特(节选)》是17世纪初的作品,年代相隔较远;从作家国籍来看,这组材料已经有英国作家狄更斯,似无必要再选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就作品风格而言,这组材料都有现实主义倾向,而《哈姆莱特(节选)》在运用现实主义手法的同时,也融汇进了浪漫主义因素,如果选入,则风格不太一致。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文写到米考伯夫妇一家要离开伦敦,自己和他们马上就要分别了,有天晚上,我第一次有了一个想法,自己再也无法忍受以前那种痛苦的生活,自己要采取行动逃离。所以本文应选自“决计出逃”这一章。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的把握能力。
第⑥段画线句“简而言之”是米考伯所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米考伯本是大卫的房东,现在要离开伦敦。本处是米考伯在离开伦敦之前和大卫的闲谈,而“简而言之”却是书面语,文绉绉的书面语并不适合闲谈,从而看出他的拿腔拿调,所以通过对米考伯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在落魄中还追求体面,拿腔拿调带着滑稽感的米考伯形象。
第⑧段画线句“这时他已完全忘了自己,重又微笑着”属于心里描写,而“成了你眼前的这个悲惨的可怜人”属于语言描写。上文写到米考伯夫妇一家在和大卫分别之前,米考伯给予了大卫真诚的忠告,在给予大卫忠告的时候,米考伯用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自己的经历是很悲惨的,所以米考伯通过自揭伤疤现身说法的方式更显示出米考伯的真诚,体现出米考伯的善良。
20.本题考查学生对叙事人称艺术效果的把握能力。
“我想”是指成年之后,再次想起这一场景,所以,这里的“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审视者。
“我站在路上依依不舍地望着他们,她眼前大概一下子云开雾散,看到我其实还只是一个小孩”是说当时分别时的场景,这里的“我”指的是童年时期的大卫。那时的大卫依依不舍地目送米考伯夫妇一家,那时候的大卫还是个孩子,所以这里面两个“我”都是故事的参与者、经历者。
“我所以这样想”是指再次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作为成年的大卫的一种感悟,所以“我”是故事的叙述者、审视者。
“她带着一种新的慈母的表情打手势叫我爬上车,用双手搂住我的脖子,吻了我一下,就像吻她自己的孩子一样。马车走动起来时,我差一点没来得及下车。他们朝我挥动着手帕,弄得我几乎看不到他们一家人了”是对当时送别时场景的回忆,这时候的“我”是童年时期的大卫,所以,“我”都是故事的参与者、经历者。
本语段是成年后的大卫对童年时和米考伯夫妇一家分别时的一种回忆和感悟,所以其中有成年人的视角,而送别时的场景,又夹杂了童年视角,既有对成年时候的现实的描写,也有对童年时和米考伯夫妇分别时场景的回忆,身份及视角的切换下,现实与回忆交织在一起,体验与反思融合为一体,既童趣横生,又将叙事变得厚重。
21.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文学体式而言,文学大体上可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复活(节选)》《老人与海(节选)》都属于小说,而《哈姆莱特(节选)》属于戏剧,所以《哈姆莱特(节选)》和其他三者的文学体式是不一样的,加入其中显得突兀。
就创作年代而言,《大卫·科波菲尔(节选)》于1849至1850年间,分二十个部分逐月发表;《复活(节选)》首次出版于1899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所以这三部小说都是19-20世纪的作品。《哈姆莱特(节选)》 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是17世纪初的作品。所以,《哈姆莱特(节选)》和其他三部作品年代相隔较远。
从作家国籍来看,狄更斯是英国小说家,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小说家,海明威是美国小说家,而莎士比亚英国的戏剧家、诗人。所以这组材料已经有英国的作家,似无必要再选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就作品风格而言,《大卫·科波菲尔(节选)》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复活(节选)》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所以也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也带有现实主义倾向。所以,就作品风格而言,这组材料都有现实主义倾向。《哈姆莱特(节选)》是当时那个时代的缩影,同时里面有很多想象,所以又融汇进了浪漫主义因素。所以,如果选入,则风格不太一致。
所以,不同意将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节选)》加进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