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阅读训练第三周贪污的猫(节选)(22分)①我家养了五只猫。客人偶然来访,看见这许多猫围着炭火炉睡觉,洗脸,捉尾巴,厮打,互相舔面孔,都说“好玩!”“有趣!”殊不知主人养这五只猫,麻烦透顶,讨气之极!客人们只在刹那间看到其光明的一面,而不知其平时的黑暗生活。原来它们讨气得很:贪嘴,偷食,竟是一群“贪污的猫”。②有一天,大司务买菜回来,把菜篮向厨房的桌上一放,去解一个溲(sōu,指小便)。回来时篮内一条大鳜鱼不翼而飞了。东寻西找,遍觅不得。忽听见后面篱笆内有猫吼声,原来五只猫躲在那里分赃,分得不均,正在那里吵架!大司务把每只猫打一顿,以示惩戒;然而赃物已大半被吞,狼藉满地,收不回来了。③后来又有一天,因为市上猫鱼常常缺乏,大司务一次买了一万元猫鱼来囤积。好在天冷,还不致变坏。他受了上次的教训,把囤积的猫鱼放在菜橱的最高层。这天晚上,厨房里闹个不休。大司务以为猫在捉老鼠,预备明天对猫明令嘉奖。岂知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橱门已经洞开,囤积在上层的猫鱼被吃得精光,还把鱼骨头零零落落地掉在下层的菜碗里。大司务照例又把五只猫各打一顿,并且饿它们一天,以示惩戒。自那以后,橱门上加了锁,每晚锁好,以防贪污。④猫在一晚上吃了一万元猫鱼,饱了,次日白天,不吃无妨。但到了晚上,之前吃的早已消化,肚子饿起来,就向大司务叫喊。大司务不但不喂,又给一顿打。诸猫无奈,就向饭桌上转念头。这晚上正好有一尾大鱼。保姆端齐了菜蔬碗,叫声大家吃饭,管自去了。⑤偏偏这晚上大家事忙,各人躲在房间里,工作放不下手,迟了一二分钟出来。一看,桌上有一只空盆,盆底略有些汤。我以为今晚大司务做了一样别致的菜。再看,桌上一道淋漓点滴的汤,和几个猫脚印。这正是猫的贪污的证据了,我连忙告发。⑥大家到处通缉,无着落。后来听得厢房内有猫叫声,连忙打开电灯一看,五只猫聚集在客人床上吃一条大鱼,鱼头、鱼尾、鱼汤,点缀在刚出三十万元买来的白床毯上!⑦上面所举,只是著名的几件大案子。此外小小案件,不可胜计,我也懒得一一呈报了。大小贪污案件,都只在发生的当初轰动一时,过后渐渐冷却,大家不提,就不了了之了。因此诸猫贪污如旧。 (作者丰子恺,有改动)1.【新题型】通读全文,五只猫因为屡次“贪污”而被大司务惩戒,且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请你抓住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4分)2.短文多次写到五只猫的“贪污”,其实是在写五只猫( )的特点。(3分)A.偷窃自私 B.贪嘴偷食 C.温顺可爱 D.厮打成性3.那天晚上厨房里闹个不休,是因为( )。(3分)A.猫在捉老鼠 B.猫鱼掉出菜橱C.老鼠出没菜橱 D.猫在偷食猫鱼4.文中多次写到大司务打猫以示惩戒,目的是( )。(3分)A.强调猫的贪吃本性,总是不改B.强调“我们”家对猫厌烦透顶C.强调“我们”家的猫没有规矩D.强调当时案件发生时的影响之大5.第①段写道:“殊不知主人养这五只猫,麻烦透顶,讨气之极。”作者一家是真的觉得这五只猫令人讨厌、麻烦透顶吗?结合本文说说理由,至少写两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读了文章,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你写出一个,并把答案写下来。(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滴”船(16分)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是生活在海洋里的哺乳动物——鲸。其中,最大的蓝鲸身长约30米,体重可达180多吨,相当于30多头大象的重量。谁能想到如此庞大的鲸竟是海洋中的游泳健将呢?“海上霸王”虎鲸,每小时可游55千米;上百吨的抹香鲸还是海洋中的潜水冠军呢!另外,鲸还有这样一些本领:能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这些本领,是一般的舰艇都望尘莫及的。鲸的体形特殊:硕大的头部,急速收缩的尾部,前肢变成了鳍,后肢已经退化,整个身体像一颗拉长的“水滴”。这种体形能大大减小水的阻力,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舰船设计师们由鲸的体形联想到船舶,设计了多种水滴似的鲸形船。以往的一些客轮、货轮的水下部分都是刀形,现在都改成了鲸形,因而加快了航速。原先有的核潜艇是雪茄形的,现在,出现了一些水滴形的现代化核潜艇。与雪茄形的核潜艇相比,水滴形的核潜艇所受的水的阻力减小了很多,再加上核动力装置,在水下航行时,速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鲸是一种哺乳动物。B.鲸是鱼类的一种。C.鲸有蓝鲸、虎鲸、抹香鲸等种类。D.鲸的体形能大大减小水的阻力,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这些本领”不包含( )(3分)A.每小时可游55千米。B.十分适合在水中活动。C.既能快速下潜,也能快速上浮。D.能从静止不动,立即达到全速游动,又能马上“刹车”。3.下列不属于舰船设计师们设计水滴似的鲸形船的好处的一项是( )(3分)A.加快航速 B.节省材料 C.减小水的阻力 D.更加适合在水中活动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写出它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再举出两个人们从动物身上获得启发有所发明的例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龙硿洞(21分)①一块巨石从空中落下,嵌在山谷里,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人之居——龙硿洞。②龙硿洞,素有“华东第一洞”的美誉,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最早发现于唐代,更有“洞中桂林”的美誉。③站在洞口,“龙硿洞”三个大字刻在石壁上,飘逸肃穆,如盘龙一般。往里走才得以见到龙硿洞的真面目——各种各样的石钟乳从洞顶向下垂,配上奇异的灯光,又为这古老的石洞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④走进洞内,清凉的感觉扑面而来,我有些飘飘然,感觉自己回到了这个洞的过去。我们在洞内四处打量,到处都是岔路,如同一个大迷宫。只望见一片黑暗,石壁垂下的石钟乳,冰凉、坚硬、又带些光滑,这可都是大自然数万年来的杰作。走到“龙伞”旁,向上望,重重叠叠正向外张的大伞,每一片叶子上都有精致的纹理,我不禁想象着古人发现这个古洞,举着火把走进洞内,东摸摸,西看看,惊叹于龙硿洞的奇妙。⑤再走过去,便是一线天了,这里的一线天也别有一番趣味。走进去时并不能看见天,而只能看见远远的一个朦胧小白点,要鼓起勇气,走过一片黑暗,临近出口时才能看见一片天空,颇有坐井观天的感觉。⑥过了一线天,一条小河浮现在眼前,我们上了小船,划行在水面上,石钟乳垂下来,有时需低头避让,伸手便能摸到。我们渐渐地划出石洞,外面是一个仙气飘飘的湖,碧波荡漾,春光美好。再回望便又是一片黑暗。⑦啊!龙硿洞,可真是龙岩地域的瑰宝,大自然造化的奇迹!1.下列哪一项不是对本文中描写的景物的称呼( )(3分)A.龙硿洞 B.洞中桂林 C.仙人之居 D.华东第一洞2.选文是按哪一种游览顺序来写的( )(3分)A.洞外→洞内 →一线天→出洞B.洞外→洞内 →小河→出洞C.洞口→洞内 →一线天→小船→洞外D.洞外→洞内 →一线天→小河→出洞3.下列对“龙伞”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A.由石钟乳组成 B.上面有着精致的纹理C.是古人发现的一把大伞 D.是大自然数万年来的杰作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展开想象,置身于龙硿洞之中,看到各式各样的石钟乳奇景,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贪污的猫(节选)1. ①偷吃一万元猫鱼 ②偷吃饭桌上的鱼 ③大司务把每只猫打一顿,但鳜鱼大半被吞,已收不回来了。 ④刚买来的白床毯上全是污点。2.B 3.D 4.A5.不是。作者是明贬实褒,透露着一家人对猫的宽容和喜爱。理由:①大司务花高价钱为猫买猫鱼。②猫偷猫鱼,大司务以为猫在捉老鼠,曾打算嘉奖猫;③猫犯下的大小案件只是轰动一时,最后大家都不提,不了了之,不予追究。6.问题:猫总是喜欢吃美味的食物,甚至会为此冒险吗?答案:猫是肉食动物,它们对食物非常敏感,喜欢各种肉类。有时候它们会因为贪吃而冒险,比如偷食、跳到高处或攀爬家具以获取食物。“水滴”船1.B 2.B 3.B4.列数字、作比较。示例: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蓝鲸体形庞大的特点。5.示例:人们从蝙蝠身上获得启发,发明了雷达。人们从鲨鱼身上获得启发,发明了鲨鱼皮泳衣。游龙硿洞1.C 2.D 3.C4.比喻。 突出了龙硿洞洞中之大,岔路众多,奇特万分的特点。5.示例: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