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训练第五周(文言文)薛谭学讴(10分)薛谭学讴①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②于郊衢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④行云。薛谭乃谢⑤求反,终身不敢言归。(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讴(ōu):唱歌。②饯(jiàn):设酒食为人送行。③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④遏(è):阻止。⑤谢:认错,道歉。1.下列与“未穷青之技”中的“穷”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分)A.理屈词穷 B.图穷匕见 C.黔驴技穷 D.一穷二白2.下列不能体现秦青唱歌技艺高超的一项是( )(2分)A.饯于郊衢 B.抚节悲歌 C.声振林木 D.响遏行云3.薛谭为什么“终身不敢言归”?( )(2分)A.害怕被秦青批评。B.没有掌握唱歌的本领。C.秦青不让薛谭回家。D.薛谭明白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4.从薛谭学讴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程门立雪(13分)杨时①见②程颐于洛③,时盖④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⑤瞑坐⑥,时与游酢⑦侍立不去。颐既觉⑧,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注释】①杨时:北宋文学家。②见:拜见。③洛:指洛阳。④盖:大概。⑤偶:恰巧。⑥瞑坐:闭目静坐。⑦游酢:杨时的朋友。⑧既觉:发现以后。1.“侍立不去”中“去”的意思是( )(3分)A.离开。 B.失去;失掉。 C.除去;除掉。 D.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2.文中杨时与游酢“侍立不去”的原因是程颐( )(3分)A.在上课。 B.在闭目静坐。 C.家里有客人。 D.不想见他们。3.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杨时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B.杨时信念坚定、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C.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对待学习还是做人,都要实事求是。D.杨时尊敬师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程颐来到门口看见已经成了雪人的两个人,他会怎么想?(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顾欢①勤学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亡②者。八岁,诵《孝经》《诗》《论》。及长,笃③志好学。母年老,躬耕④诵书,夜则燃糠自照。(有删改)[注释]①顾欢:人名,南北朝时期的人。②亡:同“忘”,忘记。③笃:坚定。④躬耕:亲身参与农事。8.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于舍壁后倚听( ) (2)及长( )9.假如古人要建一个“勤学群”,车胤和顾欢分别写了入群申请书。(9分)(1)结合本文把顾欢的申请书补充完整。(6分)“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车胤 家境:贫穷 勤学行为:萤火照书,以夜继日。 “勤学群”申请书 姓名:顾欢 家境: 勤学行为:(2)下列故事的主人公不适合加入这个“勤学群”的是( )。(3分)A.悬梁刺股 B.凿壁偷光 C.手不释卷 D.画龙点睛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9.解释下面的字。(6分)弃:____________ 是:____________ 方:____________10.下列朗读停顿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逢老/媪方/磨铁杵 B.逢/老媪/方磨铁/杵 C.逢/老媪/方磨铁杵11.下列名言、谚语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C.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12.把下图补充完整。(6分)参考答案薛谭学讴1.D 2.A 3.D4.示例:薛谭学讴的故事告诉我: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能有有一点儿成功就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地学习,学习必须虚心,并且持之以恒。程门立雪1.A 2.B 3.C4.示例:这两个人真是诚恳执着的求学之人啊!日后必定学有所成。铁杵成针9.放弃。 这。 正在。10.C 11.C12.(1)象耳山下 (2)李太白 (3)磨铁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