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荣昌区宝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荣昌区宝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重庆市荣昌区宝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迎来90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我们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②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地位。
①②③:题干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①②③正确;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 2024年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表明( )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 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各级人大代表
C. 广大人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重大事务
D.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宪法的基本原则。
A: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召开,体现出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故A说法正确;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B错误;
C:广大人民间接管理国家重大事务,故C错误;
D: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3. 近年来,重庆市以整治优亲厚友、以权谋私为重点,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通过报告、比对、核查、公示等流程,前移监督关口,强化组织、群众监督,环环相扣扎紧制度笼子,给“微权力”运行立“真规矩”。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 )
A. 能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杜绝腐败现象
B. 目的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C. 表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唯一保证
D. 益于践行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行使。
B: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有利于规范权力行使,目的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故B符合题意;
A:杜绝腐败现象,说法太绝对,故A说法错误;
C: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故C说法错误;
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4. 今年修订后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让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明媚春天。该法依据宪法制定,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校生就业的报考、录用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能消除两种教育的差异
②禁止设置就业报考门槛,职校生的人权进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③职业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彰显宪法精神,两者法律效力相同
④适当降低对职校生的学历要求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保障教育平等。
②④:分析题干,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规定,适当降低对职校生的学历要求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禁正设置就业报考门槛,职校生的人权进一步得到法治保障,故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①:不能消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异,故①说法错误;
③: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职业教育法与宪法法律效力不同,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5. 以下是公民王某一天的活动,其中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王某的一天
上午 ①投票选举新一届区人大代表 ②参加“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文明劝导志愿者
下午 ③在某二手平台出售自己的旧手机 ④向监察机关举报干部违规问题
晚上 ⑤在网络上发布支持实施《保守国家秘密法》⑥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热辣滚烫》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的政治权利。
①④⑤: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政治自由。分析选项,投票选举新一届乡人大代表,这是行使选举权;向监察机关举报干部违规问题,这是行使监督权;在网络上发布支持实施《保守国家秘密法》,这是言论自由,故①④⑤正确;
②:参加“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文明劝导志愿者,这是履行公民的道德义务,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在二手平台上出售自己旧手机,这是依法行使财产权,故③不符合题意;
⑥: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热辣滚烫》,这是文化权利,故⑥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 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对下列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的青年爱岗敬业,既行使了权利又履行了义务
B. 图二中的青年给校长提建议,行使了政治权利监督权
C. 图三中的青年保家卫国,行使了依法服兵役的权利
D. 图四中的青年捐赠抗疫物资,行使了物质帮助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平凡中创造出伟大、公民权利。
A:图一中的青年爱岗敬业,体现了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故A说法正确;
B:图二中的向校长提建议不属于行使监督权,监督权是向国家机关或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故B说法错误;
C:图三中的青年保家卫国是行使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C说法错误;
D:图四中的青年捐赠抗疫物资,行使了财产处分权,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 佳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茶余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聊天。以下是大家聊到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①佳佳的表哥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②佳佳的爸爸主动在个税App上对他获得的5万元稿费进行登记申报
③佳佳的叔叔前天刚买的品牌新手机黑屏,明天要去找商家退货退款
④佳佳的姐姐主动删除了自己抖音账号中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短视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公民基本义务。
①:佳佳表哥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①符合题意;
②:佳佳爸爸履行了依法纳税的义务,故②符合题意;
③:佳佳叔叔的做法是依法维权,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佳佳的姐姐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故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代表委员们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形成议案或提案,从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到扶幼,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难愁盼全都带到全国两会,共商国是,让14亿人的所期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此,下列推导恰当的是( )
A. 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 人大代表调研、提案,共商国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 政协委员积极提案→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D. 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履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义务→人民参与民主选举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政协委员积极提案,体现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有利于促进科学民主决策,故C说法正确;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A说法错误;
B: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故B说法错误;
D:人大代表开展调研,体现人大代表履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义务,有利于人民参与民主决策,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9. 2024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召开,正式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起草工作,这是民营经济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民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表明( )
①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我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基本经济制度。
①: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故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故②说法错误;
③④:题文中的语句体现了民营经济的重要性,民营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故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0. 国家制度建设关系民生大计和国家长治久安。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某村成立了村民自治理事会,并召开了14次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广泛参与,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2023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4周年。6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勇于进取,顽强拼搏,把贫困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繁荣发展的新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月工资8000元——小明爸爸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3月以来,火爆全网的“淄博烧烤”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扎堆前往淄博打卡。当地政府紧抓良机、迅速跟进,大力宣传独特的烧烤文化,设立了一系列促进烧烤消费的有效措施——淄博市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村民自治理事会体现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①正确;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会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利,②错误;
③:国企是国有经济,因此,小明爸爸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正确;
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6分,12题10分,13题14分,共30分)
11. 网络空间繁荣不仅方便人民生活,也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人人有责。以下是一位遭遇维权烦心事的网友,请阅读他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帮他分析利弊,作出选择。
【答案】①通过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投诉,符合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的要求。
②通过摆拍视频,网络曝光店主个人信息的方式来维权,侵犯了店家的隐私权、名誉权等权利(人格尊严权)在行使自由和维护权利的时候,也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属于违法行为。
③因此,他应该选择通过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依法维权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详解】第一小问:
本题考查依法维权。依据题文描述,应该选择通过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小问: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依法维权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向消费者投诉举报平台投诉→可链接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关键词②:通过摆拍视频,网络曝光店主个人信息的方式来维权→可链接侵犯店家人格尊严权、违法行为;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2. 为了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相关预防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的相关活动,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以下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相关事件,请根据事件内容,运用权利义务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事件一:2023年2月,湖南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部分网友对女生的语气、仪态等进行冷嘲热讽,发布了侮辱谩骂的评论,造成无序的言论宣泄,引发网络关注。
网络不是随口喷人的法外之地,网民都应遵守法律,明确权利义务。作为旁观者的网民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网络精神家园风清气正。
事件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3月,四川某初中一男生因为名字里带“坤”字,遭到校园欺凌,被那些好事的同学调侃为“鸡哥”,还在他的课本和作业本上乱写乱画,写“鸡你太美”,不堪其扰的这名男生也逐渐出现了抑郁厌学的情绪、甚至于开始自残。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一些官媒批判以“鸡你太美”为代表的网络梗过于恶俗。(“鸡你太美”梗起源于2018年顶流蔡徐坤的歌曲《只因你太美》,因为“只因”连读听起来像“鸡”,所以就成了“鸡你太美”。)
校园欺凌类型 具体行为
力量型欺凌 威胁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肢体暴力、抢夺财物、故意损害他人物品等。
网络型欺凌 未经他人允许传播其隐私内容,如照片、视频等
言语型欺凌 辱骂、嘲弄他人,给他人取不雅绰号
社交型欺凌 联合别人故意漠视、排挤、孤立、敌视他人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事件一进行点评。
(2)有人说:“只要没有造成身体上实质性的伤售,都不算欺凌。”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运用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事件和“校园散凌的类别”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答案】(1)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2)不赞同。理由:虽然有些行为没有造成身体实质性伤害,但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种行为也是欺凌。如:①威胁、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②未经他人允许,传播其隐私内容,如照片、视频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③辱骂、嘲弄他人给他人取不雅绰号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④联合别人故意漠视 排挤、孤立、敌视他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⑤校园欺凌违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我们要坚决抵制和制止。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公民基本权利、依法行使权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依法行使权利、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部分网友对女生的语气、仪态等进行冷嘲热讽→可链接公民行使权利的界限、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
观点:只要没有造成身体上实质性的伤售,都不算欺凌。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正误判断:不赞同。
论据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论据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论据③:遵守宪法和法律。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某中学八年级2班展开了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的相关活动。请你结合宪法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探究关系】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
(1)认真研读材料一的流程图,请你完善①②处相应的内容,并概括从流程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完成任务】道德与法治课上,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宪法的权威,老师展示了以下素材,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坚持依宪治国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一条: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规定了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监察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等内容。
(2)结合材料,总结材料中依宪治国的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的意义。
【请你宣传】开展宪法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某机构对1197人的调查显示,公众对宪法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33.2%的人从未读过宪法,51.1%的人虽然读过宪法但未读完,完整读过宪法的人数仅占15.7%。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仍需努力。
(3)如果你是宣讲组的同学,你会从哪些方面向大家介绍宪法,条理清晰,逻辑顺畅。
【答案】(1)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对其负责。
(2)①举措:依据宪法修改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意义:彰显了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彰显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举措:宪法修正案新增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宣誓。
意义:有利于落实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彰显了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有利于落实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要求。
③举措: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委员会。
意义:彰显了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通过设置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3)宪法的内容、宪法的地位、宪法的构成、如何增强宪法意识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宪法组织国家机构,可以结合教材知识作答。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国家,需要运用坚持依宪治国的有关知识,从道理说明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可链接依据宪法修改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宪法的地位、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关键词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可链接新增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宣誓+有利于落实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要求。
关键词③: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可链接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监察委员会+宪法规定的内容+宪法组织国家机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增强宪法意识,属于开放性问题,回答要点符合题意即可。重庆市荣昌区宝城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
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迎来90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我们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②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是代表广大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2024年春,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汇聚北京,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人民管理国家,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等建言献策,共商国是。这表明( )
A.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各级人大代表
C. 广大人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重大事务
D. 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 近年来,重庆市以整治优亲厚友、以权谋私为重点,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通过报告、比对、核查、公示等流程,前移监督关口,强化组织、群众监督,环环相扣扎紧制度笼子,给“微权力”运行立“真规矩”。建立基层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制度( )
A. 能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杜绝腐败现象
B. 目的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谋利益
C. 表明权力是把双刃剑,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唯一保证
D. 益于践行限制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法核心价值追求
4. 今年修订后实施的职业教育法让职业教育发展迎来明媚春天。该法依据宪法制定,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同等地位,要求用人单位不得设置妨碍职校生就业的报考、录用条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有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岗位,可以适当降低学历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明确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地位能消除两种教育的差异
②禁止设置就业报考门槛,职校生的人权进一步得到法治保障
③职业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彰显宪法精神,两者法律效力相同
④适当降低对职校生的学历要求不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 以下是公民王某一天的活动,其中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王某的一天
上午 ①投票选举新一届区人大代表 ②参加“全国文明城区”建设文明劝导志愿者
下午 ③在某二手平台出售自己的旧手机 ④向监察机关举报干部违规问题
晚上 ⑤在网络上发布支持实施《保守国家秘密法》⑥去电影院看了电影《热辣滚烫》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6. 回望百年,青春向党。每一次搏击风浪的天空下,都激荡着青春的旋律;每一个勇毅前行的足迹中,都饱含着奋斗的艰辛。对下列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 图一中的青年爱岗敬业,既行使了权利又履行了义务
B. 图二中的青年给校长提建议,行使了政治权利监督权
C. 图三中的青年保家卫国,行使了依法服兵役的权利
D. 图四中的青年捐赠抗疫物资,行使了物质帮助权
7. 佳佳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茶余饭后大家总会坐在一起聊天。以下是大家聊到的几件事,其中涉及公民基本义务的有( )
①佳佳的表哥大学毕业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
②佳佳的爸爸主动在个税App上对他获得的5万元稿费进行登记申报
③佳佳的叔叔前天刚买的品牌新手机黑屏,明天要去找商家退货退款
④佳佳的姐姐主动删除了自己抖音账号中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的短视频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代表委员们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形成议案或提案,从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到扶幼,把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急难愁盼全都带到全国两会,共商国是,让14亿人的所期所盼融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对此,下列推导恰当的是( )
A. 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 人大代表调研、提案,共商国是→实行民主集中制→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C. 政协委员积极提案→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职能→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D. 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履行反映人民群众意见的义务→人民参与民主选举
9. 2024年2月,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座谈会召开,正式启动《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起草工作,这是民营经济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民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源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强国建设、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这表明( )
①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我国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③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 国家制度建设关系民生大计和国家长治久安。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①某村成立了村民自治理事会,并召开了14次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广泛参与,提出了合理化意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②2023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4周年。6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勇于进取,顽强拼搏,把贫困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繁荣发展的新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扩大了民主权利
③小明的爸爸在一家大型国企上班,月工资8000元——小明爸爸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④3月以来,火爆全网“淄博烧烤”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扎堆前往淄博打卡。当地政府紧抓良机、迅速跟进,大力宣传独特的烧烤文化,设立了一系列促进烧烤消费的有效措施——淄博市充分发挥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1题6分,12题10分,13题14分,共30分)
11. 网络空间的繁荣不仅方便人民生活,也成为广大网民的精神家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人人有责。以下是一位遭遇维权烦心事的网友,请阅读他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请你运用相关知识,帮他分析利弊,作出选择。
12. 为了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权利义务意识,某校八年级2班开展了相关预防网络暴力和校园欺凌的相关活动,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以下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的相关事件,请根据事件内容,运用权利义务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事件一:2023年2月,湖南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百日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激情澎湃的发言遭受网暴,部分网友对女生的语气、仪态等进行冷嘲热讽,发布了侮辱谩骂的评论,造成无序的言论宣泄,引发网络关注。
网络不是随口喷人的法外之地,网民都应遵守法律,明确权利义务。作为旁观者的网民要把控自己的“言论边界”,以身作则维护网络文明,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数,汇聚更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让网络精神家园风清气正。
事件二: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3年3月,四川某初中一男生因为名字里带“坤”字,遭到校园欺凌,被那些好事的同学调侃为“鸡哥”,还在他的课本和作业本上乱写乱画,写“鸡你太美”,不堪其扰的这名男生也逐渐出现了抑郁厌学的情绪、甚至于开始自残。以人民网为代表的一些官媒批判以“鸡你太美”为代表的网络梗过于恶俗。(“鸡你太美”梗起源于2018年顶流蔡徐坤的歌曲《只因你太美》,因为“只因”连读听起来像“鸡”,所以就成了“鸡你太美”。)
校园欺凌类型 具体行为
力量型欺凌 威胁强迫他人做不愿意做的事、肢体暴力、抢夺财物、故意损害他人物品等。
网络型欺凌 未经他人允许传播其隐私内容,如照片、视频等
言语型欺凌 辱骂、嘲弄他人,给他人取不雅绰号
社交型欺凌 联合别人故意漠视、排挤、孤立、敌视他人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对事件一进行点评。
(2)有人说:“只要没有造成身体上实质性的伤售,都不算欺凌。”你赞同这一观点吗 请运用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事件和“校园散凌的类别”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13. 2023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某中学八年级2班展开了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的相关活动。请你结合宪法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探究关系】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的主要内容如图所示:
(1)认真研读材料一的流程图,请你完善①②处相应的内容,并概括从流程图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完成任务】道德与法治课上,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宪法的权威,老师展示了以下素材,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坚持依宪治国
2024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第一条:为了健全国务院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国务院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增加一节,作为第七节“监察委员会”,规定了监察委员会主任每届任期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监察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由法律规定等内容。
(2)结合材料,总结材料中依宪治国的举措,并说明这些举措的意义。
【请你宣传】开展宪法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某机构对1197人的调查显示,公众对宪法的了解程度并不乐观:33.2%的人从未读过宪法,51.1%的人虽然读过宪法但未读完,完整读过宪法的人数仅占15.7%。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让法治成为“国家”信仰仍需努力。
(3)如果你是宣讲组同学,你会从哪些方面向大家介绍宪法,条理清晰,逻辑顺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