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1课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设计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教学设计
学科 课题 年级 教材版本
美术 情感的书法与理念的表达 八年级 人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美术作品解读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 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类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在了解情感和理念的同时,力求使学生认识优秀的美术作品需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在鉴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还需要学生根据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讨论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学评价设计 问题驱动: 1、如何欣赏美术作品? 2、艺术家如何表现情感与理念的? 3、如何去分析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色彩变化和象征意义? 4、西方美术的理念和情感在视觉上是如何表达的? 5、未来美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评价标准: 1、能否根据所学知识,了解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色彩变化和象征意义? 2、能否在感受、体会的基础上,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 3、根据小组合作,是否可以探讨美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大多对艺术学习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艺术感知能力和一定的艺术思辨能力,愿意尝试以专题美术作品学习的方式投人艺术相关课题的探究中,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围绕“如何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这一大概念设置基本问题和驱动小问题,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欣赏、讨论、分析、评述等多元化的艺术鉴赏活动,以人文视角分析和研究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共同探索中西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感悟作品中真善美的价值引领。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任务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年画,播放杨柳青年画纪录片,提出的问题:“如何欣赏美术作品?”根据学生的回答展开讨论。 欣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提出问题:艺术家如何表现情感与理念的? 根据教师问题讲述自己的审美经验,根据问题开启新课的学习。 创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过对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后进行简述,并带着问题去学习新课。
新课讲解 展示年画《年年有余》和《杨柳浴禽图》,询问学生更喜欢哪一幅。选择后分别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从造型特点、色彩变化、象征意义去解读两幅美术作品。 分别分析两幅美术作品的造型特点、色彩变化、象征意义,完成问题讨论和分析:艺术家如何表现情感与理念的? 《年年有余》 情感---->喜悦、幸福 理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杨柳浴禽图》 情感---->个人现实的经历 理念---->存在的意义 根据课本内容,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单。分析鉴赏《击鼓说唱俑》和《狼牙山五壮士》如何从造型特点、色彩变化、象征意义三个角度来表达的。 欣赏《年年有余》和《杨柳浴禽图》,从造型特点、色彩变化、象征意义上去分析作品的内容,学习理念和情感的基本概念,根据概念去概括美术作品中的审美价值。 自主探究,经过教师的引导讲述,根据所学知识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去分析《击鼓说唱俑》和《狼牙山五壮士》。 把问题和美术鉴赏三元素结合起来,从视觉上去分析美术作品背后的情感与理念,让学生能独立去理解美术作品的深层次意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任务 设计意图
发展阶段 展示《马赛曲》和《星月夜》,提出问题:外国美术的理念和情感在视觉上是如何表达的? 《马赛曲》 情感---->反抗精神 理念---->爱国主义 《星月夜》 情感---->躁动不安 理念---->孤独与深邃 学生根据造型特点、色彩变化、象征意义去解读教师展示的美术作品,一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去了解审美价值。 在了解中国美术代表作的前提下,尝试去了解外国美术的深层意蕴。
拓展 简单了解波普艺术、大地艺术和装置艺术。观看国外当代美术展,感受当代艺术的多样性。 观看视频,尝试对当代美术作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学生对当代美术作品接触较少,用视频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为未来美术发展做好讨论的前提条件。
评价总结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展示个人作品,尝试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来分析画面内容。教师讲解艺术流派的基本概念,并提出问题:未来美术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根据本解课所学内容去探讨与推测美术的发展方向。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板书设计 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集体 个人 造型特点 色彩变化 象征意义 情感 理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