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中易错题达标训练-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一、选择题1.在15□中,方框里填上数字( ),这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A.0 B.2 C.1 D.42.下面各组中的三个连续自然数都是合数的有( )。A.11,12,13 B.6,7,8 C.8,9,10 D.12,13,143.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 )。A. B. C. D.4.一个棱长5dm的正方体容器,注入2dm高的水,又投入一个体积为3dm 的铅球,这时容器内所装物体的体积是( )dm 。A.60 B.30 C.53 D.405.有三根绳子,如果第一根用去全长的,第二根用去全长的,第三根用去全长的,那么三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原来( )绳子最长。A.第一根 B.第二根 C.第三根 D.无法确定6.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30厘米、25厘米、60厘米的长方体箱子里,最多能装进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 )个。A.45 B.30 C.36 D.72二、填空题7.两个质数的和是20,积是91,它们分别是( )和( )。8.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75,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是( ),最大的是( )。9.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带分数是( )。10.一本故事书,小红计划10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5天看完这本书的( )。11.将两块正方体积木拼在一起拼成一个长方体(如图),每块积木的棱长为5厘米,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12.把一根长5米的长方体木料横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0.08平方米,原来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立方米。三、判断题13.液体的多少可以用天平来测量。( )14.把一根米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15.两个相邻奇数的和是20,这两个奇数是9和11。( )16.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就越多。( )17.把下边大正方体涂上红色,切开后,有3个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有12个。( )四、计算题18.假分数和带分数互化。 19.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15和25 7和15 22和33 35和2820.计算下面立体图形的体积。(单位:厘米)五、解答题21.六二班有学生33人,今天有2名学生请假,今天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22.走进校园,花坛边上放置了一个长方体鱼缸,长80厘米,宽50厘米,高60厘米,制作这个金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鱼缸上面无盖)23.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5,这个分数化简后是,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24.有一组图片,比40张多,比50张少,如果按4张分为一组,剩1张;如果按5张分为一组,还剩4张,这些图片有多少张?25.下面是一个包装盒的展开图缺少一个面,请在合适的位置画出来,并计算包装盒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厘米)26.上戈苹果是洛宁县地方特产,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生产的苹果色泽鲜艳,果皮薄细,含水量多且甜脆可口。因此吸引大量游客来采摘游玩。国庆节期间,淘气和笑笑也去采摘了苹果。看到又大又红的苹果,他们想利用所学知识来测量一个苹果的大小,因此他们选了4个差不多大的苹果做了如下实验:①用天平称出四个苹果的质量是850克; ②从一个长方体容器的里面测量出长、宽分别是30厘米、10厘米; ③从长方体容器的里面测量出高是15厘米; ④在容器里注入一定量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是6厘米; ⑤将4个苹果浸没在水中(无溢出),量出水面高度是9厘米。(1)要求一个苹果的体积,上面哪些信息是必须的?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2)根据选出的信息求出一个苹果的体积。参考答案:1.A【分析】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的数,是3的倍数。据此解题。【详解】方框里只能填0,这个数才同时是2、5的倍数。此时,1+5+0=6,6是3的倍数,那么150也是3的倍数。所以,在15□中,方框里填上数字0,这个数同时是2、3、5的倍数。故答案为:A2.C【分析】根据质数与合数的意义,分析各选项中的三个连续自然数是否都是合数即可。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详解】A.11,12,13中,11和13是质数,12是合数,不符合题意;B.6,7,8中,6和8是合数,7是质数,不符合题意;C.8,9,10中,三个数都是合数,符合题意;D.12,13,14中,12和14是合数,13是质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3.B【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用相差数除以另一个数,则用(25-20)÷25即可求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几分之几。【详解】(25-20)÷25=5÷25=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故答案为:B4.C【解析】根据长×宽×高计算出水的体积,再加铅球的体积,列式计算即可。【详解】5×5×2+3=50+3=53(dm )故答案为:C。【点睛】此类题需注意如果所装物体的体积大于正方体体积,水溢出来了,则所装物体的体积就是正方体体积。5.C【分析】第一根用去全长的,说明剩下全长的(1-);第二根用去全长的,说明剩下全长的(1-):第三根用去全长的,说明剩下全长的(1-);又因三根绳子剩下的长度相等,所以只要比较这三个剩下的分率,分率最小的那根绳子原来最长。【详解】1-=1-=1-=因为>>,所以第三根绳子最长。故答案为:C【点睛】解决此题关键在于比较三根绳子剩下的分率,分率最小的那根绳子原来最长。6.C【分析】以长为30厘米的边,最多可放:30÷10=3个;以宽为25厘米的边,最多可放:25÷10=2(个)……5(厘米),最多放2个,以高60厘米为边,最多可放:60÷10=6个,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即可算出最多能装进多少个正方体。【详解】30÷10=3(个)25÷10=2(个)……5(厘米)60÷10=6(个)3×2×6=36(个)即最多能装进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36个。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运用,关键是看长方体箱子的长、宽、高处最多能放几个小正方体,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求出小正方体的总个数。7. 7 13【分析】将91分解质因数,找出合适的质数即可;据此解答。【详解】91=7×137+13=20所以这两个质数分别是7和13。8. 23 27【分析】三个连续的奇数,后一个奇数比前一个多2,中间的一个就是三个数的平均数。据此用75除以3即可求出中间的那个奇数,再用这个数分别减2、加2即可解答。【详解】75÷3=2525-2=2325+2=27则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是23,最大的是27。9. 19【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对于真分数、假分数来说,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商和余数;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详解】=19÷4=4……3所以,=。的分数单位是,它有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把它化成带分数是。10.【分析】把这本故事书的页数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即用1除以10即可求出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几分之几;小红计划10天看完,则5天可以看这本书的一半,即。【详解】1÷10=则一本故事书,小红计划10天看完,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5天看完这本书的。11.250【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长方体的长为(5+5)厘米,宽和高都是5厘米,结合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长方体的长:5+5=10(厘米)长方体的体积:10×5×5=50×5=250(立方厘米)所以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250立方厘米。12.0.2【分析】长方体木料沿横截面截成2段,表面积增加了2个横截面,已知表面积增加0.08平方米,用0.08÷2即可求出1个横截面的面积,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横截面积×长,用0.08÷2×5即可求出长方体木料的体积。据此解答。【详解】0.08÷2×5=0.2(立方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0.2立方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要注意表面积增加了哪些面。13.×【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液体容积的认识,要想知道液体的多少,可以用量杯和量筒来测量。【详解】液体的多少不可以用天平来测量。故答案为:×14.×【分析】将铁丝长度看作单位“1”,1÷段数=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据此分析。【详解】1÷5=把一根米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分析】相邻两个奇数相差2,且这两个奇数的和是20,由和差公式可知,较小数=(和-差)÷2,较大数=两数的和-较小数,据此解答。【详解】较小数:较大数: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相邻奇数的概念。16.×【分析】根据“质数的因数只有两个:它本身和1;而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进而判断即可。【详解】由分析可得:质数不管有多大,都只有l和自身共2个因数,如:101只有1个101两个因数;而合数不管有多小,至少有3个因数,如:4有1、2和4共三个因数;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7.×【分析】由题意可知,3个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顶点位置,顶点有8个,据此判断即可。【详解】把下边大正方体涂上红色,切开后,有3个面是红色的小正方体有8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8.;;;;;【分析】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整数部分乘分母的积,再加上带分数的分子作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时,假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不能整除时,所得的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据此解答。【详解】(1)(2)(3)(4)==(5)21÷5=(6)=19.5;1;11;7【分析】全部共有的质因数(公有质因数)相乘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据此求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详解】15=3×5、25=5×515和25的最大公因数是5;7和15是互质数,7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1;22=2×11、33=3×1122和33的最大公因数是11;35=5×7、28=2×2×735和28的最大公因数是7。20.354立方厘米【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该立体图形的体积等于左侧长方体的体积加上右侧长方体的体积,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据此进行计算即可。【详解】5×6×7+8×6×3=30×7+48×3=210+144=354(立方厘米)21.【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总人数-请假人数=出勤人数,出勤人数÷总人数=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详解】(33-2)÷33=31÷33=答:今天出勤人数占总人数的。【点睛】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22.196平方分米【分析】求玻璃的面积也就是求长方体中除去上面的面其他5个面的面积;根据长方体无盖表面积公式:长×宽+长×高×2+宽×高×2,代入数据进行解答即可。【详解】80×50+60×50×2+80×60×2=4000+6000+9600=19600(平方厘米)19600平方厘米=196平方分米答:制作这个金鱼缸至少需要196平方分米的玻璃。【点睛】熟练掌握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最后转换单位。23.【分析】由题意可知,分子与分母的和是75,这个分数化简后是,则把分子与分母的和平均分成(1+4)份,然后求出1份表示多少,进而求出这个分数原来的分子和分母是多少。【详解】1+4=5(份)75÷5=1515×1=1515×4=60答:这个分数原来是。【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分数化简依据的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4.49张【分析】比40张多,比50张少,如果按4张一组来数,剩1张,符合条件的数有41,45, 49三个,再找出符合5张一组来数,剩4张的数即可解答。【详解】因为如果按4张一组来数,剩1张,且图片张数比40张多,比50张少,则图片的张数是4的倍数且多1张;所以这些图片可能有41,45,49三个;45是5的倍数,不符合题意,41÷5=8……1,不符合题意;49÷5=9……4,符合题意;答:这些图片有49张。【点睛】本题考查倍数,明确图片的张数是4的倍数且多1张是解题的关键。25.图见详解;表面积:136平方厘米;体积:80立方厘米【分析】根据长方体的展开图可知,该包装盒缺少一个底面,据此作图;再根据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面积公式,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详解】如下图:根据包装盒的展开图可知,这个包装盒是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2厘米,高为10厘米的长方体。表面积:(4×2+4×10+2×10)×2=(8+40+20)×2=68×2=136(平方厘米)体积:4×2×10=80(立方厘米)答:这个包装盒的表面积是136平方厘米,体积是80立方厘米。【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该包装盒是一个长方体,再结合长方体的特征即可完成解答。26.(1)②④⑤; (2)225立方厘米【分析】(1)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即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物体的体积。要想求出容器的底面积就需要知道长方体容器里面的长、宽的数值,所以条件②是必须的;用条件⑤中的水面高度减去条件④中的水面高度,可以求出水面上升的高度,所以条件④⑤是必须的。(2)先用容器里面的长×宽×水面上升的高度可求出4个苹果的体积;再用4个苹果的体积和÷4求出一个苹果的体积。【详解】(1)根据②可知容器里面的长、宽的数值,根据④⑤可知水面上升的高度,所以②④⑤这三条信息是必须的。(2)30×10×(9-6)÷4=300×3÷4=900÷4=225(立方厘米)答:一个苹果的体积是225立方厘米。【点睛】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将物体放入水中后(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明确水上升的高度是解题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