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球基本技术和竞赛规则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蹴球基本技术和竞赛规则

资源简介

课件76张PPT。蹴球
-----脚底下的斯诺克教学内容1.蹴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蹴球的基本技术:正撞球技术、侧撞球技术、回旋球技术、发球技术。
3.蹴球的基本战术:首轮发球战术、五分球战术 、八分球战术、双球战术、前进1米战术。
4.蹴球竞赛规则及裁判法。蹴球起源发展蹴球的起源、发展:蹴球是清代满族踢石球演变而来的,现在是全国民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我校在山东省第八届、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分别获得一银一铜的好成绩。
蹴球场地是边长10米的正方形场地,球分1、2、3、4号,1、3号为红色球,2、4号球为兰色球。在比赛中,将对方球碰到得一分,将对方球打出场得4分,分上下两局,第一局任一方先得50分结束,第二局任一方先得100分者胜。蹴球基本技术一、正撞球
1.预备姿势
动作要领:队员先用蹴球腿将本球和目标球三点一线,瞄准目标球中心,然后支撑腿放在球后约30厘米的地方,蹴球腿前脚掌踩球,后脚跟着地,稳定后目视进攻球(目标球)方向。
蹴球基本技术 2.蹴击球
动作要领:踩球稳定后,眼视进攻目标球,凝神静气,重心落在支撑腿上,使身体保持平稳,然后稍屈膝,重心稍下降;蹴球腿大腿、小腿向前蹬伸,同时脚掌碾动球向前滚动,脚尖背伸,最后脚后跟将球推出,将球蹴出,正撞对方目标球。 蹴球基本技术二、回旋球
1.预备姿势
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蹴球腿前脚掌压球,身体重心靠向蹴球腿。
2、蹴回旋球
动作要领:踩球稳定后,前脚掌用力向前下方挤压,身体重心向前,将本球挤压出去,撞击对方目标球。
蹴球基本技术四、分球走位技术
分球走位技术是指用侧撞球技术,将目标球撞击到预想的位置后,本球分球走位到想要的位置。基本技术动作跟侧撞球相同,只是要求把根据本球走位的位置握好蹴球角度和力度。



蹴球基本技术三、发球 发球是蹴球比赛时的很重要的一种技术,基本动作与蹴击球技术动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没有目标球,只是将本球推向对自己有利的位置,力量要根据距离长短调节。如右图,首轮发球。蹴球基本技术
五、借球技术蹴球基本技术借球技术主要是在比赛中救活自己的球时使用,是用自己的球撞击停在死球区自己的半活球,将其激活,获得连蹴权。蹴球基本战术? 蹴球战术是指比赛过程中为了战胜对手,根据竞赛规则及双方和临场变化情况采取的制约对方的计谋与策略。蹴球基本战术一、发球战术由于1、3号的红方球最先具有进攻权,所以1、3号球应该发到比较有利的位置,3号球尽可能的靠近2号球,便于发球后的进攻;而2、4号球要尽可能的远离1、3号球。二、五分球战术蹴球基本战术 根据场上的局势,在连蹴时也只能攻击对方一球的情况下,第一蹴不将其蹴出,而是轻轻碰一下等1分,再将其蹴出界得4分,造成1+4=5分的机会。三、八分球战术蹴球基本战术八分球战术是指在第一蹴将对方的球蹴出界(得4分)的情况下,连蹴时将对方第二球蹴出场(得4分),造成4+4=8分的机会。6.回 避 球5.死球.半活球.活球 4.被 动 得 分1.本 球 与 目 标 球3.主 动 得 分2.连 蹴 蹴球竞赛规则1 定义:
蹴球比赛是按照竞赛规则,双方运动员用脚底“蹴”球,使球通过脚底向前移动,依据所“蹴”之球碰击对方或本方球的情况计算得分,以任一方先达到或超过规定分数而决定胜负的体育竞赛项目。第二章 比赛场地及器材2 比赛场地
2.1 场地规格:长10米、宽10米的正方形平坦地面。
2.2 画线:线宽不得超过5厘米,边线及各线段均为
场内和各区内的一部分。
2.3 停球区:在场地正中心,为一个半径20厘米的
圆圈。
2.4 中心圆:在场地中央,为一个半径2.4米的圆圈。
2.5 发球区:在场地四角,每角一个,为半径0.5米
的扇面,按逆时针方向编号为1、2、3、4区。

3.1 比赛用球为硬塑实心球,直径10厘米
±0.2厘米,重量1000克±10克。
3.2 比赛用球分两种鲜明颜色,分别标有1
、 2、3、4号。1、3号球为同一颜色
2、 4号球为同一颜色。第三章 运动员和教练员4 运动员
4.1 运动员须按比赛规程或赛会要求统一
进入赛场。
4.2 除不可抗拒原因可以由本队教练员或领队代
替挑号外,队员必须按时到达赛场进行挑号。
4.3 队员必须接受裁判员对其进行的装备检查,
凡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更换。
4.4 上场队员,须穿佩大会统一号衣或号码布。
号码按1、2、3、4排列,单、双号分别同色。
号码高25厘米,宽15厘米。4.5 运动员必须穿平底运动鞋,并不得对
鞋底进行特别加工。
4.6 每局交换发球顺序后,同时交换号码。
4.7 在临场比赛的任何时间,队员均不得
擅自退到挡板外接受指导或饮水。
4.8 参赛队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竞赛规则、
规程,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做
出妨碍比赛、干扰对方、破坏比赛气
氛的任何行为。4.9 运动员有权提示裁判员及时更正计分
错误。
5 教练员
5.1 教练员应按赛会要求在指定地点进行
观赛或指挥,未经裁判员允许,不得
进入挡板或限制线内。
5.2 教练员在观赛或指挥时,不得干扰对
方,也不许对任何人使用粗言秽语或
骂性语言。
5.3 在本队比赛时,教练员有权提示裁判
员及时更正计分错误。第四章 计胜方法及名次判定6 计胜方法
6.1 每场比赛当一方达到100分或100分以
上时,比赛结束。
6.2 在每场比赛中当一方或双方达到50分
或50分以上时,比赛停止,休息三分
钟,然后双方交换首发权,接休息前的
比分继续比赛。
6.3 在一方或双方达到50分或50分以上时,
如一方有连蹴机会,比赛也不再进行。6.4 在一方或双方达到50分或50分以上 时,以球
的止点判定比赛得分。
6.5 当一方或双方达到100分或100分以上有分差出现,在球停止时比赛即为结束。如果已达100
分或100分以上但无分差出现,则比赛继续,
以先得分者为胜(突然死亡法)。当最后一击
出现同时得分且得分相等时,待球停止后计算
得分,以得分高者为胜,循此直至分出比赛胜
负。6.6 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 为0
分。
6.7 如遇一方弃权,以对方100:0计胜。
6.8 比赛中罢赛超过5分钟,由裁判长宣
布取消该选手(队)该赛项全部比赛成
绩。7 循环赛赛制名次判定
7.1 按全部比赛结束时积分多少排列名次,积
分多者名次列前。
7.2 如遇两队或两队以上积分相等,则按积分
相等队相互间得失分率确定名次,得分率
高者名次列前。
7.3 如再相等,按积分相等队在同一循环比赛
的得失分率确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
列前。
7.4 如仍相等,以抽签确定名次。第五章 比赛通则8 发球
8.1 在裁判员主持下,由双方队长抽签确定开赛
发球顺序,先抽到者可选择任何一种颜色
球,即决定是否先发球。 50或50分双方交换
顺序和颜色,交换发球权前后的首发球为1、
3号(红色)球。
8.2 上场队员编为1、2、3、4号,队员编号与发
球区号相同,开赛按1、2、3、4号顺序发球。
单蹴比赛,队员仅分1、2号。8.3 发球前,每名队员均应在裁判员的口
令下将球放在自己的同号区内,待令
蹴出。球一经放置,不得再移动。
8.4 发球时球一经蹴动,应触及中心圆线。
8.5 发出的球不得触及场内任何球。
8.6 发球时,球一经被触及即为进入比赛状
态,可以进攻它球和被任何球攻击,当
己方有蹴球权时,可以用已发出的球进
攻它球或被任何球攻击,并按规则得失
分。 8.7 发球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情况
的犯规时,以此球结束时最高被动得分
给对方加分,其他不再累计加分。
8.8 发球出界,应重新发球。
8.9 在有连蹴权的情况下,发本方出界的目
标球时,如果发球出界,则视为失去一
次蹴球机会。9 本球、目标球与复位球
9.1 本球:是指蹴动的球,或攻方蹴出的主动球。
9.2 目标球:是指被本球蹴击的球。
9.3 复位球:是指不该被攻击或触及而受到攻击
或触及的球。比赛中如遇下列情况,移位的
目标球须由裁判员复位,本球不再复位:
9.3.1 发球击中任何一球。
9.3.2 半活球出停球区击中任何一球。
9.3.3 击中停球区内的死球及由此引起发生位置变
化的其他任何一球。
9.3.4 犯规在先的或有不正当行为而触到的任何一
球及由此引起发生位置变化的其他任何一球。10 死球、半活球与活球
10.1 凡被它球击出界而应放置于停球区内的球为死球。对停球区内的死球若进攻方仍有连蹴权时,当次不得向其攻击,它包括连蹴两次时。将被攻击的球击出场外成死球这个人次轮过后,此死球就成为半活球,半活球不能攻击它球,但可以被任何球攻击。
死球被当次进攻方队员蹴动或触及,半活 球被对方队员蹴动或触及,或者被任 一活球正常击中即为活球。停球区内的死球若被击活,在裁判员将其复位后,可以用此球攻击任何一球。10.2 死球一经放置不得再次移动位置,放置时不得触及场内任何球。
10.3 半活球可以在任何时间向任何方向、任何距离前进,无攻击权。
10.4 死球或半活球可以被发球击活,但被击活球要复位。此后若正当发球方蹴球,只能用发出的球蹴球。
10.5 比赛中凡用身体触及或本球直接或间接触及到死球,连蹴权立即取消。10.6 如遇本球先直接触到死球,只按所触到的死球给对方加分,以后的情况不再计分;如遇本球间接触到死球或先击到活球,而活球又触到死球,则先计本球主动得分后计死球得分;当死球和其他球同时被击中,则视为先击中死球。
10.7 当一队在停球区内有一个半活球时,如果另一球又被击出界,此时这个出界球应发球。
10.8 半活球出区时,如果球出界,在给对方加分后,重新出区。
10.9 在停球区内的死球,被对方人为触活后,此球可以出区,也可以进攻他球。11 蹴击球与连蹴
11.1 蹴击球
蹴击球时以脚跟先着地,由脚掌触及
球面,稳定后将球向前蹴出或挤压出。
挤压后再触球,则犯规,不再连蹴。
11.2 连蹴
11.2.1 连蹴一次
蹴击球击中任何一球,可以用本方任
何一球连蹴一次11.2.2 连蹴两次
11.2.2.1 一蹴击中两球,可以用本方任何
一球连蹴两次。
11.2.2.2 如遇规则15.1.1.4—15.1.1.9和
15.1.2.1—15.1.2.7款情况出现
在连蹴两次的第一次蹴球中,则
视为队员已失去一次蹴球机会,
允许队员连蹴第二次。
11.3 将对方两球蹴击出界,先出界球
由队员将球放置停球区,另一球
则由队员在同号发球区发球。11.4 蹴击球或连蹴球必须攻向目标球。在
蹴击球或连蹴时,若本球距目标球超
过2米,蹴击球必须向目标球前进至
少1米方视为进攻球。
11.5 蹴击球移动距离以起点到止点为准。
11.6 连蹴权仅指第一次蹴击球时。在连蹴
的第二或第三蹴中又击中任何球,不
再加连蹴权。
11.7 裁判员下达口令后,运动员应在15秒
以内完成蹴球动作。12 出界球
12.1 球体着地点脱离场地滚出边线并停止
在边线外即为出界。
12.2 判断球是否出界以球自然滚动的最后
停止点为判定点,凡触到任何人为设
置的物体而弹回场内均属出界球。
12.3 本球出界或球被本方球击出界,应由
队员在15秒之内用手将出界球放在与
球同号的发球区,然后按发球的规则
将球发出。12.4 球被对方球击出界,应由队员在15秒
之内将出界球放置于中心圆停球区内。
如果两个球同时被蹴击出界,则按规
则11.3执行。
12.5 本球击中对方球而双方球均出界,则
守方先处置球。
12.6 本球出界无连蹴权。
12.7 若受到外界自然干扰,将场内的静止
球改变位置或将场内的活动球挡在界
内、外,均以最后止点来判定结果。13 回避球
13.1 回避球是指由队员申请,经裁判员同意,可
以不向对方球进攻而蹴向任何方向,任何距
离的球。
13.2 每场比赛只允许每名队员在赛中休息前后各
享有一次回避球申请权,若休息前未用,不
得补加用于休息后的比赛中。
13.3 回避球如出现其他情况,则判本球犯规由对
方得分。
13.4 在连蹴两次时,可以用任何一球回避。
13.5 发球不得回避。14 主动得分
14.1 本球击中对方一球得1分。
14.2 本球将对方一球击出界得4分。
14.3 除发球外,蹴球中如遇多种情况同
时出现,按事实,相应累计得分。15 被动得分
15.1 对方得1分
15.1.1 当进行第一次蹴球时出现下列
情况,攻方队员不再重蹴:
15.1. 1. 1 发球失误,球已经被触动。
15.1.1.2 半活球出停球区时,触及任何一
球。
15.1.1.3 蹴球或连蹴时,攻击死球。
15.1.1..4 进攻方向或距离不符合规则要求。
15.1.1.5 蹴击球后又连续以脚触球或球触
脚。15.1.1.6 蹴击球动作不符合规定,如滑球、
拨球、拉球、捅球等。
15.1.1.7 有意击本方球。
15.1.1.8 蹴击球前使球滚动。
15.1.1.9 比赛中,裁判员认为非故意使身
体或其他物体触及场内任何一球。
15.1.2 队员蹴球前发生下列情况,判对方
得1分后允许队员继续比赛:
15.1.2.1 未经裁判员允许队员擅自进入场内。
15.1.2.2 未经裁判员允许而擅自蹴击球。15.1.2 .3 未按时完成蹴击球。
15.1.2.4 用声音或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对方
蹴击球。
15.1.2.5 擅自更换人次,如:双蹴时同方
队员顺序错误。
15.1.2.6 擅自更换比赛用球,如:用错
号或用对方球等。
15.1.2.7 未按规则蹴击球,如:处置球
的先后顺序错误;放错发球区等。
15.1.2.8 不满裁判员的判决而影响比赛正
常进行。15.1.2 .9 放定球后又触及球。
15.1.2.10 放置死球时触及任何一球。若
与其他球相连时,应由本人重
新放置。
15.1.2.11 选号已确定先后发球权,裁判
员发出放球口令,运动员未按时完成放
球。
15.1.2.12 发球未触及中心圆。
15.2 对方得2分:
15.2.1 将本方球蹴出界。
15.2.2 发球出界。
15.2.3 发球直接或间接触及任何一球。15.2.4 发球直接或间接将本方球蹴出界。
15.2.5 半活球出停球区时,无论在区内
或区外将本方球击出界。
15.3 对方得4分:
15.3.1 发球直接或间接将对方球蹴出界。
15.3.2 半活球出停球区时,无论在区内
或区外直接或间接将对方球击出
界。
15.3.3 直接或间接将死球击出界。
15.4 对方得累计加分:15.4.1 发球或蹴击球时出现蹴球动作犯规在
先而随之触或击到任何一球,只对犯
规例进行判罚,给对方加分,其后情
况不再累计。
15.4.2 比赛中若故意用身体或借助外力破坏
对方球的正常运行,或故意触及对方
球以减少对方得分而取得利益,按当
时可能出现的最高得分,给对方加分。
15.4.3 除发球外,比赛中如遇两种或两种以
上受罚情况同时出现,按事实,累计
给对方加分。16 比赛暂停
16.1 比赛中,若参赛队需要暂停比赛,须由教练员或队
员在本方取得蹴球权时向裁判员提出请求,经裁判
员允许后方可行使暂停。
16.2 每场比赛允许每队在赛中休息前后各请求暂停1次,
每次时间为1分钟。暂停时,可以
进行技术指导。
16.3 在暂停时间内,队员不能出场(如有挡板则以挡板
为界)接受指导,教练员不能进场指导。
16.4 若场上队员发生意外,该队可以要求暂停比赛,但
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16.5 因场上意外情况需要做处理,裁判员可令比赛暂
停,待处理完毕立即恢复比赛。 第六章 弃权与申诉17 弃 权
比赛过程中凡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
均为弃权:
17.1 运动员超过规定开赛时间5分钟未到
场。
17.2 因场上队员发生意外,暂停比赛时间
超过5分钟。
17.3 拒绝上场比赛超过5分钟。18 申 诉
18.1 比赛中如运动员对裁判员的判罚有异
议,应及时向裁判员提出,但态度要
平和而有礼貌。
18.2 参赛运动员若对比赛结果有异议,可
在比赛
结束后两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书面申
诉意见,并同时交纳申诉费。仲裁委
员会依
据仲裁条例进行裁决。 第七章 裁判人员及职责19 裁判人员
19.1 比赛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1-2人,裁判员、助
理人员若干人。
19.2 每场比赛设裁判员1人,记录员1人,记分员1人。
19.3 裁判员对场上出现的异议情况,应及时征询记录
台人员意见,按事实做出最后判决。
19.4 比赛中裁判员对运动员、教练员及随队人员可行
使处罚权力,如果被处罚人员仍坚持其不正当行
为,并影响比赛正常进行,则可将其罚出场外。
若因被罚出场导致比赛不能继续,则判该队罢赛。20 裁判长职责
20.1 主持整个比赛过程,全面组织和领导
裁判的各项工作。
20.2 负责检查场地器材,安排竞赛日程和
裁判员及助理人员的分工。
20.3 根据规则的精神解决比赛中出现的各
种问题。
20.4 对比赛中出现的弃权、罢赛做出最终
判定。21 副裁判长职责
21.1 协助裁判长工作,完成裁判长分配
的工作。在裁判长缺席时代理裁判
长职责。
21.2 组织安排发放裁判员用品、检查记
录台的准备工作。
21.3 协助裁判长检查场地、器材,做好
比赛裁判工作的后勤工作。
21.4 组织运动员入场。
21.5 根据比赛场地的分布,负责其中一些场地
的比赛监督工作,对相关技术问题予以解
决。22 裁判员职责
22.1 检查运动员佩戴号码、服装、鞋子等必要装
备。
22.2 组织双方队员抽签,确定双方发球顺序和队
员用球。
22.3 宣布比赛开始和结束。
22.4 判断是否犯规,宣布得分。
22.5 宣布回避、暂停、中断比赛、比赛结果。
22.6 判断球体是否出界。
22.7 确认球的原始位置。
22.8 判断进攻方向与距离是否符合规则。
22.9 在本场比赛记录表上签字。23 记录员职责
23.1 赛前登记双方队员的姓名、号码,并
进行核对。
23.2 记录双方队员所得分数。
23.3 记录暂停、换人和回避球。
23.4 比赛结束,核对比赛记录内容无误后
交裁判员签字,并交裁判长签字。
23.5 负责记录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时间。
23.6 协助裁判员执行工作。24 记分员职责
24.1 翻记分牌。
24.2 随时报比分。
24.3 协助记录员工作。
24.4 管理场地周边环境,确保比赛顺利
进行。
24.5 管理场地器材。
24.6 协助裁判员执行工作。谢谢聊城经济开发区北城中学------顾建伟 TEL:13863520101边线停球区
r=0.2米中心园
r=2.4米发球区
r=0.5米挡板
高25-30厘米蹴球场地示意图记

台队



队队



队返回31324返回413244846红方蓝方505013244846红方蓝方54连蹴权随即取消返回71324返回12返回121324返回131324按当
时情
况给
蓝方
加4
分,
3号
球出
界不
再累
计1324连蹴两次只有一次连蹴权返回131324返回15返回181324连蹴一次连蹴两次返回181324返回19132442界内球界外球返回23返回2513421米返回41324返回41324 本球击中对方目标球得1分,击中2球得2分,将一球击出界得4分,2球出界得8分。击中本方目标球给对方加1分,出界给对方加2分,进攻方2球出界给对方加4分。返回41324死球半活球返回413241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