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各类型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课件(共15张PPT)-《园林规划设计》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各类型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课件(共15张PPT)-《园林规划设计》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居住绿地规划设计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5 各类型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居住区内的绿地规划,应根据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类型、不同的布局方式、环境特点及用地的具体条件,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宜保留和利用规划或改造范围内的已有树木和绿地。
5.1 组团绿地
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组团绿地集中反映了小区绿地质量水平,一般要求有较高的规划设计水平和一定的艺术效果。
功能:
—种功能是构建居民户外生活空间,满足各种游憩活动的需要,包括儿童游戏、运动、健身锻炼、散步、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等。
另一种功能是创造自然环境,利用各种环境设施如树木、草地、花卉、水体、建筑、铺路等手段创建美好的户外环境。公共绿地还能起到防灾的作用。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设计文本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设计文本
5.2 宅旁绿地
1、结合住宅类型和平面特点、建筑组合形式、宅前道路等因素进行布置。宅旁的庭院绿地景观,区分公共与私人空间领域。
2、结合住宅组团配置组团空间的二级绿地,供住宅组团内的居民交往和活动。
3、植物配置应依据土壤及气候条件。创造特色和可识别性。
4、宅间绿地是利用住宅的有效间距进行绿化的一种方式,也是组团绿地的延续与补充,由于其最贴近居民住户,他们的日常活动、邻里交往,多在这个空间中进行,是居民日常户外活动滞留时间最长的空间;
宅间道路与休息广场通过铺装设计进行衔接,营造户外的家,使得每个住户都能方便到达休闲场所。
宅间休闲小花园:
铺装、花坛、座椅,庭荫树,小喷泉,营造舒适温馨的休闲空间。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2) 小区路:路面宽5~8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4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10m;
3) 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采暖区不宜小于10m;非采暖区不宜小于8m;
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5) 在多雪地区,应考虑堆积清扫道路积雪的面积,道路宽度可酌情放宽,但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5.3 居住区道路绿地
1、依据道路系统布局和分级,进行合理的景观设计,以植物造景为主。
2、道路绿化:行道树、自然式搭配,步移景异,体现层次和季相景观。
3、满足交通安全,交通引导、避免安全视距范围内的视线遮挡。
5.4 配套公建绿地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2010年设计文本
5.4 配套公建绿地
风情街休闲景观空间:商业街以硬质铺装为主,注重铺装色彩、图案和材质的搭配设计,结合基础种植、行道树、花坛、花钵、座椅、照明灯等,满足商业人流的方便通行,户外家具等人性化设施增添了人气指数,营造了良好的商业氛围。
5.5 其他绿地:阳台、窗台,墙面,屋顶花园,等
某居住区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某居住区屋顶花园景观设计
指定阅读文献
1.李铮生主编.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3.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设计[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4.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GB50180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7.《居住区消防设计》
8.中国园林期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