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课时分层作业第22课 生活中的静电一、选择题1.关于静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静电对人们生活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B.静电对人们生活只有有利的一面。C.静电对人们生活只有负面影响。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电焊时闪现的火花B.脱毛衣时听到噼啪声 C.关车门时手被刺了一下3.下列叙述中,( )是不正确的。A.静电对面粉厂,加油站和加气站带来影响、危害B.静电可能会引起加油站火灾C.穿多件腈纶布料衣服,可以减少静电产生二、填空题4.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 )和( )。5.摩擦能使( )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 )。6.在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头发的时候,梳子带( ) 电荷,头发带( )电荷,当梳子和头发靠近的时候,会发生相互( )的现象。三、判断题7.静电处置不当会使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等场所发生爆炸。( )8.摸门把手前可以先摸下墙可以消除静电。( )9.静电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10.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穿纯棉衣服、经常洗手等方法防静电。 ( )11.空旷的野外立着一个个的大风车可以进行风力发电。( )四、简答题12.生活中人们如何消除静电?(至少举出三个例子)13.在干燥的秋冬季节,睡前脱衣服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噼啪”的声音,在黑暗中还能看见微弱的火光,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五、实验题14.实验探究小刚想探究“静电现象”,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回答问题。(1)这个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有: 。 (2)实验步骤:用( )梳头发几次,将( )靠近( ),观察现象。用塑料小尺子与( )摩擦,观察现象。(3)实验现象:( )吸附到( )上。( )吸附到( )上。(4)实验结论: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相互( )、( )会产生( )。参考答案:1.A2.A3.C4.生物 非生物5.电荷 静电6.负 正 吸引7.√8.√9.×10.√11.√12.在油罐车上安装接地线;在加油站安装除静电装置;使用防静电面粉袋;尽量穿纯棉衣服,减少静电的产生;经常洗手,把皮肤表面上的静电释放掉;接触容易带静电的物品前,可用湿巾擦拔,将其表面的静电消除。13.因为产生了静电。(这是静电现象。)14.梳子、塑料尺、碎纸屑 梳子 梳子 碎纸屑 头发 碎纸屑 梳子 头发 塑料尺 接触 摩擦 静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