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街旁绿地软质环境设计 课件(共16张PPT)-《园林规划设计》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街旁绿地软质环境设计 课件(共16张PPT)-《园林规划设计》同步教学(东南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园林规划设计课件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第二讲 街旁绿地规划设计
一.街旁绿地概述
二.街旁绿地的功能、特征
三. 街旁绿地规划设计
1)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原则
2)街旁绿地硬质环境规划设计
3)街旁绿地软质景观规划设计
3.3 街旁绿地软质环境设计
在街旁绿地的定义和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绿化占地比例不少于65%的说明,可见,在城市街旁绿地的景观中,植物景观的比重是很大的。可见,街旁空间的设计离不开与植物的搭配。因此,要让人们获得良好的观赏体验,植物景观的种植设计应该是一个生机盎然、协调统一的整体,使观赏者能够在街旁绿地这个整体背景下体验和欣赏植物景观的各个组成部分。
首先,从植物自身生理习性来说,街旁绿地的植物种植设计要注重两点生态原则:
(l)适地适树 各种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尽相同,喜光、喜阴、喜干燥、喜水湿、喜暖、怕热、喜酸性土壤、喜中性或碱性土壤等等各不相同。因此,种植设计时要根据街旁绿地中各个不同地段在光照、气温、水湿以及风力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合理地设计,选种相应的植物,使各种不同习性的植物,与之立地环境相适应。
适地适树
(2)尽量形成人工群落 进行种植设计时,我们应对各种大小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地被植物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尽量使各种形态不同、习性各异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多层复合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
乔、灌、草搭配的复层植物群落
多层复合植物群落
其次,植物种植设计还应遵循美学的统一原则,这一原则通过以下六点的成功组合来实现的:简洁、多样、重复、均衡、序列和比例。而这些原则也是通过对植物材料形状、大小、质感、色彩的选择应用来创造的。
(l)简洁 即运用简单的线条、形状来满足景观的实际功能。创造简洁设计的关键是反复。反复可以应用于形式、质感、色彩及某一种植物材料。
采用相同质感的不同品种的植物可以通过在整个设计中重复使用而达到简洁的效果
采用相同色彩不同品种的植物也可达到简洁的效果
在景观中反复使用同一种植物材料,使它成为主调,并具有更大的影响,也能造成一种统一。但是,为了防止单调,必须谨慎地使用重复。
(2)多样 多样原则是利用植物形态、大小、色彩或质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改变。通过园林中植物的形状、大小、质感和色彩的变化,景观可以避免单调乏味,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但是太多的反复会导致景观单调乏味,太多的变化也会引起视觉混乱,但如果多样性与大量重复性结合使用能保持整体一致性。由于多样性可以创造强烈的对比,因此还是应谨慎使用。
(3)重点 重点意味着强调重要的特征并使次要的特征处于从属地位。例如,我们在设计街旁游园的入口处时总是希望能够吸引行人的视线。因此,通常使用具有不同形态、大小、色彩、质感且特点突出的植物来强调入口,从而达到这一效果。成为重点的植物必须具有特别突出的特征,能够长时间吸引游人的视线。
(4)均衡 指在植物组景中具有虚拟或真实的轴线,轴线两侧的植物可以是对称的或完全相同,也可以是不对称的不完全相同,但却在重量感上保持一致。这种重量感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视觉上的。使用形式均衡但大小不同的对象,可以创造非对称的均衡。
在一个种植单元中,一边的浅色植物可以通过另一面几株大小相似但视觉重量较轻的植物实现均衡。
当植物种植单元中的植物的质感发生变化时,质感粗糙的植物就需要较多质感细腻的植物与之保持均衡。
(5)序列 前面提到植物在构成空间上能形成空间序列。同样,植物也可以形成自身的景观序列。这种序列可以通过植物的质地、色彩和形式的渐变来实现,也可以由以上各特征联合起来共同实现。序列的应用可以将行人的观赏视线从一个视觉焦点转到另一个视觉焦点,观赏者察觉不出任何不协调。为了形成这样的序列变化,所有的形式、质感、色彩的变化都应该是渐变的。
(6)比例 人们倾向于将物体大小与人体做比较。因此与人体具有良好的尺度关系的物体总是被认为是合乎标准的、正常的。太大的比例会使我们感到畏惧,而太小的比例则具有从属感,使我们产生俯视感。通常景观总是希望使人们感到舒适、放松,因此多数植物种植设计总是采用人们习惯的标准尺度。
当然也有例外,如日本庭院,由于他们是采用一种非常亲密的尺度设计的,因此会使得一个狭小的空间看起来大一些。街旁绿地中有许多小尺度的景观设计就可以通过比较好的控制这种比例关系来营造“以小见大”的景观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