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动物的能量代谢 课件(共29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动物的能量代谢 课件(共29张PPT)-《动物营养与饲料》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分析动物营养需要
动物的能量代谢
动物能量代谢
动物的能量代谢
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
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总能
粪能
消化能
尿能
甲烷能
代谢能
热增耗
净能
维持净能
生产净能
动物总产热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分配
能量在动物体的转化代谢
一、总能
定义:
也叫粗能,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能量的总和。
在体外通过弹式测热计测定
一、总能
饲料的总能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含量
其能量与分子中C/H、O、N含量相关,C/H高,O越低,则能量越高。
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一、总能
各种植物性饲料GE均约18.5MJ/Kg
GE是化学能,与动物无关,用GE来衡量饲料能量价值的大小极不准确,它只是作为其它能量评定的基础。
二、消化能
定义:饲料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即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与粪能之差。
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二、消化能
粪能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的养分随粪便排出)。是饲料能量代谢的第一道损失,也是最大的损失。
二、消化能
粪能的来源
内源性物质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粪能(FmE)
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真消化能(TDE)
未消化的食品养分
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消化道分泌物
消化道脱落细胞
FE
FmE
二、消化能
表观消化能
表观消化能=总能 - 粪能,即:ADE = GE – FE
真消化能
真消化能=总能-(粪能-内源物质所含的能量),即:
TDE = GE-(FE - FmE)
TDE=ADE+FmE (代谢粪能 )
表观消化能(ADE)<(TDE)真消化能
TDE比ADE能更准确的反映食品的有效值,但测定困难
二、消化能
影响消化能的因素
动物饲料类型
动物种类
动物饲料或日粮加工方式
饲养水平
三、代谢能
定义
食入的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UE)及消化道气体的能量(Eg)后,剩余的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能为动物体所吸收和利用的营养物质所含的能量。
ME=DE-(UE+Eg)=GE-FE-UE–Eg
三、代谢能
气体能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
甲烷能占总能3%-10%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 。
单胃动物消化道产气较少,Eg一项可以忽略不计。
三、代谢能
气体能
CH4产量与采食量、营养水平、日粮结构有关。
维持水平饲养时Eg占GE8-10%;高于维持GE6-8%;采食易消化食品,ECH4比例降低,Eg占 GE3-10%。
三、代谢能
气体能
甲烷产量的计算
甲烷(g)=2 .14x+ 9.80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甲烷(g)= 4.012 x + 17.68
x为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数
绵羊

三、代谢能
尿能(UE)
尿中有机物所含的总能,主要来自蛋白质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等。
三、代谢能
尿能(UE)
尿素 尿酸
代谢能 = 总能-粪能-气能-尿能=消化能-气能-尿能
即:ME = DE-(Eg+UE)= GE-FE-UE-Eg
单胃(宠物)动物气能可忽略不计
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
表观代谢能(AME)=总能(GE)- 粪能(FE)- 尿能(UE)- 气能(Eg)
真代谢能(TME)= 总能-(粪能-代谢粪能)-(尿能-内源尿能)-气能
即:TME = GE-(FE-FmE)-(UE-UeE)-Eg
TME = AME+FmE+UeE
UeE: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三、代谢能
影响代谢能的因素
ME = 总能-粪能-尿能-气能
影响饲料消化的因素(CF)→粪能
碳水化合物含量→气能
蛋白质水平→尿能
AA含量及平衡状况→尿能
食品抗营养因子及毒素→粪、尿能
四、净能
能够真正用于动物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食品代谢能扣除食品在体内的热增耗(HI)后剩余的那部分能量。
包括:维持净能和生产净能。
四、净能
维持净能:
用于基础代谢,维持体温和随意活动的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掉。
生产净能:
用于形成各种动物产品,如增重、产奶、产毛、产蛋、繁殖后代,劳役等的能量。
四、净能
热增耗
绝食动物在采食食品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体增热=采食动物产热量-绝食动物产热量
产生热增耗的原因
消化过程产热,消化道运动产热。
营养物质的代做功产热。
营养物质代谢增加了不同器官肌肉活动所产生的热量。
肾脏排泄做功产生热量。
食品在胃肠道发酵产热。
四、净能
热增耗
热增耗以热的形式散失。
冷应激环境中,可用于维持体温。
热应激环境下,一种额外负担,必须将其散失,以防止体温升高。
热增耗的测定
1.在动物绝食情况下进行
产生的热量是体组织蛋白质,脂肪分解氧化产生的,称为基础代谢或绝食代谢。
2.在测定绝食代谢产热后立即进行
让动物食入含代谢能与动物绝食代谢产生热量相等的日粮,此时测定的热量比绝食代谢产生热量要高,高出部分即为热增耗。
产生热增耗的原因
1.动物采食日粮后,消化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产热
例如:咀嚼饲料,消化道肌肉活动,营养物质吸收,未被消化部分排出,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机能增加等都会产热。
2.消化道微生物发酵产热。
一般反刍动物热增耗大于非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高,热增耗也高。
影响热增耗大小的因素
影响HI、ME
的因素
动物种类:反刍>单胃
动物饲料组成:Pr ↑ HI ↑ AA不平衡 HI ↑
CF水平和食品形状
P、Na矿物质 Vit 缺乏 HI ↑
饲养水平:HI 维持需要50%饲喂牛,
HI 占ME10%而饱饲时占40%
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
1.减少能量转化损失
2.确切满足动物需要
3.减少维持需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