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知识清单2025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立与外交
新中国的成立
前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奠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①召开:1949.3河北平山县西柏坡
②内容:
指出党的工作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中心
确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共在政、经、外交等基本政策
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①召开:1949.9 北平
②内容: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等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国家
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成立:1949.10.4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意义:
①新民主义革命基本结束,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结束了双半,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
②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
③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
从产生条件看,当时全国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召开全国人大和制定宪法的条件尚不具备,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制定临时宪法
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他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从作用看《共同纲领》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临时性,为1954年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以多元史观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革命史观: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现代化史观:为国家政治建设(三大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石
文明史观: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整体史观:冲破了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发展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①初步建立: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政协会议代行人大只能
②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③初步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依据:《共同纲领》规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②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
③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人民性: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代表性:人大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全权性:人大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
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共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背景: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目的:实现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③依据:《共同纲领》的规定和1954年宪法的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施:成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藏族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州、自治县(旗)
⑤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民主政治建设的严重挫折——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
文革发生的原因:
①国内国际形势使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②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地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①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②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保障,宪法和各项法律名存实亡
④自1965年以来,全国人大连续10年没召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
20C50S——70S社会主义建设与科教文艺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国民经济恢复
①时间:1949-1952年
②崩溃原因:帝国主义长期掠夺;国民政府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破坏
③恢复完成:到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④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第一个五年计划 (一划三改) 1953-1957年
①背景:
新政权巩固
经济恢复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还是落后的农业国
②措施:优先发展重工业: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
③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三大改造
①时间:1953-1956年底
②内容:
农业: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
③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1956.5-1966.5)
经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956.9
①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主要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建设方针:既反对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③意义: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于创造性,是我国建设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探索中的失误:1958年
①原因:经济建设方面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②表现: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块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大跃进(生产力)
片面强调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生产的速度,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破坏
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使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c.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生产关系)
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不顾生产力水平变革生产关系,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折
③影响: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原因
①国际:在美苏冷战和中苏关系恶化的背景下,领导人急于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赶超英美”,也隐含着“超苏”的动机
②历史因素:封建专制时间长,民主观念淡薄,易盲目服从从,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
③主观因素: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尤其是对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成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急于求成
④根本原因:未能充分认识国情,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3.纠正失误:1960年冬-1965年
①原因: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②方针: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③结果: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国民经济的劫难
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
表现:
①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
②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③工农业总产值两年损失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
①1971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年出现国民经济的复苏
②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1949年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科教与文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两弹一星
①目的: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②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③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④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农业科技
①成就: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籼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②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以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3)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产生的影响
①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③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④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⑤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条件和原因
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能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主观因素: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
②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③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
外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双百方针”
(1)提出
①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
②提出:1956.4 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③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④成就:a.涌现出一批现代文学作品
b.电影和戏剧百花争艳
⑤意义:a.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b.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
(2)曲折
①背景: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革”的爆发
②表现:a.一些优秀的作品受到批判
b.许多知识分子收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受到很大影响
△正确认识双百方针
①从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②“双百”方针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③“双百”方针的实质是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目的是推动中国科技发展,文艺繁荣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
④“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
⑤从历史经验教训来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
教育事业的发展
(1)奠基
①确定方向:
标志: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内容: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意义:将双半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②制定方针: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建立制度:全日制学校教育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
④意义: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2)动乱中的教育
①表现:
学校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
20C70S招收不需要文化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②危害:
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
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六、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变迁
1.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1)服饰
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C60S中期
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20C60S中期至70S末
特征:服饰样式和颜色趋于单调
表现:干部服和军装盛行
(2)习俗:
①婚俗: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②丧礼: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
2.交通事业的进步
(1)铁路: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
(2)公路: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和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
(3)航空: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3.大众传媒的发展: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特点】
①除旧补新,确立新的教育制度,改革与调整并举
②教育服务对象发生变化,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③制定新的教育办学方针,在办学体制和办学形式上加快改革步伐
④各级各类学校调整教育模式,充实部分学科和专业,使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整、系统
⑤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
一、新时期法律制度的健全
1.教训:要保护人民民主,避免社会动乱,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措施:
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③1979年开始,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1982年通过了修订的宪法
④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确立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制化
4.新时期我国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
①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中共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③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二、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
①1949年内战结束后,国民党败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敌对状态
②过程:
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
正式提出:20C80S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确立: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③含义:
一国是前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
两制指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回归后的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核心问题:祖国统一
主体:社会主义制度
④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⑤实践:香港、澳门回归
条件: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努力
过程:1982年,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
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联合声明,规定了香港回归日期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范例
澳门回归
1987.4中葡两国签署联合声明,规定澳门回归的日期
1999.12.20,澳门回归
⑥两岸关系的发展
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中共“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港澳回归提供了范例;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海峡两岸各方力量的努力
表现:1979年元旦,解放军停止炮轰金门,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实行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
1990年台湾成立海基会(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海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
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
阻碍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两岸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分歧
有利因素: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潮流;一国两制的正确方针;新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两岸经、政、外的交流;两岸民心所向
三、新时期的外交
1.背景:
①国际:20C80S末90S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②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基本方针:奉行不结盟,对外开放
4.成就: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APEC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上海合作组织
△新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20C50S中期:由“一边倒”转为“睦邻友好”
2.20C70S:一条线(周边国家和其他第三世界国家)
一大片(从日本到西欧到美国,联合抗苏)
3.20C50S中期到60S末:两个拳头打人(打到美帝国主义,打到苏联修正主义)
4.1978年以来:全方位,无敌国外交
5.21C以来:和谐世界
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①1976粉碎四人帮后,在“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错误方针指导下,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盛行,束缚人们的思想,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人们迫切要求摆脱困境
②1978.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错误思想的束缚,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
③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3.影响: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实现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二、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①背景:
人民公社体制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严重影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
②内容:
经营体制:1978.12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后全国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户个体经营,自负盈亏
分配制度:取消平均分配,主要实行按劳分配
管理体制: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购销体制:改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鼓励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③结果:克服了过去分配中平均主义的弊端,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促进了城市改革
△小岗精神:自力更生的奋发图强精神,实事求是的和谐求真精神,敢为人先的突破创新精神
(2)城市改革
①背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挫伤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活力。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②内容: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厂长责任制,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所有制: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度:1992年以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③结果: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背景:20C80S末90S初,中国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在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在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到挫折
②过程:
解放思想: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明确目标:1992.10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框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完善理论: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理论
初步建立:21C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③措施:全面放开粮价,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企业所得税,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意义: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对外开放
1.目的:党中央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2.过程:
①经济特区: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设海南经济特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北海、湛江等14个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后,相继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④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后,相继在沿海和内地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
3.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延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全方位(对世界上所有类型国家开放)——多层次(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以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
点(经济特区) 线(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向北连成片)面(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中国加入TTO
1.过程:中国是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后退出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
2001.12 中国正式加入WTO
2.影响:
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②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服务大量涌入中国,使中国落后的企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中国的失业人口有上升的可能,多边争端解决的裁决也可能出现对我国不利的结果,中国企业正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③机遇:
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贸;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划的制定,维护合法权益
五、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
1.背景:
①政治: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政治环境宽松
②经济: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政府更加关注民生
③思想文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一步开放,科技、教育的不断发展
2.表现:
①衣:颜色五彩缤纷,款式时尚化,多样化
②食:从吃饱到吃好,1987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③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④行:(交通)
a.铁路:20C90S,国家更投入巨资,加快铁路建设,1996年京九铁路建成通车,加强了香港和北京的联系
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多次提速
20C90S末,高速列车开始在广深铁路上奔驰
2003年上海建成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列车,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b.航运:20C90S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呈萎缩状态
c.航空:航线、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⑤通信传媒:
电信产业快速发展,2003年末,中国拥有固话、移动电话数量居第一位
互联网技术:
1987年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从北京发往德国
1994.4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大家庭中的第77个成员
1996年中国全国范围内正式接入互联网
报刊业欣欣向荣,各种娱乐性、专业性报刊大量出现
电影走向辉煌,数量和质量远超以前
电视逐渐普及,节目越来越丰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
①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核心内容: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③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农业合作化: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和发展经济的需要
②核心内容: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
③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
3.人民公社化:
①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的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核心内容:“一大二公”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③结果:超越了农村生产力水平,严重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以来
①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和教训,做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正确决策
②核心内容:坚持土地公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005年以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催生现代农业
新时期的理论创新和科教文化事业再呈繁荣景象
一、邓小平理论
1.背景:
①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的两年里,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导下,个人崇拜,教条主义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生活没有改善,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困境
②1978.5关于真理问题标准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④外交取得重大突破,国际环境大大改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2.过程:
①酝酿过程:1975年“全面整顿”思想
②初步形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③基本形成: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反对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C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C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④发展完善: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三个有利于”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
⑤其他方面: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3.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地位:邓小平理论着重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
二、“三个代表”思想
1.背景:20C末21C初,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①国际: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经济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
②国内: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方面正发生深刻的变化,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中国共产党党内,新党员的数量大增,给党带来新的活力,新的挑战
③实践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军经验,提出新思想
④历史根据:对党成立以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2.提出: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影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新世纪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背景: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2.内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是具体展开和内涵逻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系统全面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共的“新目标”“新使命”面临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与治党治国治军的各方面工作紧密相连,既有理论高度,更具有实践价值,将指导我们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④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⑤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⑥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⑦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⑧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共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共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重要地位
⑨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3.意义: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被写入党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是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概括和表述,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这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四、改革开放后的科教与文化
1.科技:
1986.3中国高科技发展计划制定出来,与后面的“星火计划”(1986年)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①原子能:1991年秦山核电站和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用核技术为国民提供电力
②航天:1992年起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
2003.10“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升入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标志中国进入航天大国行列
③计算机:1983年成功研制处第一台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1号”,1993年成功研制出每秒10亿次的“银河Ⅱ号”
④生物技术:20C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制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教育:
由轻视人才转向重视人才,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
①背景:
“文革”结束后,平反冤假错案,全面拨乱反正,1997年恢复高考制度
②表现:
在改革开放的同时,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步伐加快。1995年江泽民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03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改革基础教育: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1986年)
1989年共青团中央推出“希望工程”,发展社会力量办学
改革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
改革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0C90S,实施“211工程”计划,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
加大西部教育发展,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3.文艺:
恢复并贯彻双百方针,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背景、提出、含义、成就、意义、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