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把握适度原则 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 把握适度原则 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9.2 把握适度原则
【课标要求】
联系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把握适度原则。
【问题导学】
1.结合P83相关链接,理解度和关节点的含义?
2.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什么?
3.生活常识告诉我们: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过少治不了病,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道理?
【互动探究】
探究一: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开端,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调查发现,我国的家庭教育中,有70%的家长教育方式不合格,其中30%是过分保护,30%是过分监督,还有10%的家长是严厉处罚。这些不合格的教育方式带来的结果是青少年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适应能力差,甚至走向家长教育期望的反面。
民法典和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父母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在“依法带娃”的同时,也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更理性的期待,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
思考:谈谈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成长有更理性的期待应如何正确运用适度原则?
探究二:底线思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一种保持战略定力、应对错综复杂形势的科学思维方法,其基本内涵是:要坚持底线思维,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坚守底线思维,要有进取意识,或者叫攻坚克难意识,就是不畏风险,敢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防范、管理、应对、处置和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以赢得主动权,争取最好的结果。搞改革,尤其需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意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搞改革……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
思考:我们应如何理解“底线思维”中的底线?
探究二: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登的一份报告指出,年龄在两岁至三岁的孩子,如果每天看两个小时的电视,那么他们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比不看电视的孩子高出10%,因为看电视可以让小孩子增长见闻,学习各种良好的社交和学习技巧,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电视的这种优势会逐渐减弱。对于那些年龄超过4岁的孩子,看电视对他们的智力开发不再起到特别大的作用。如果这些大孩子每周看电视超过16个小时,他们的学习表现就会不如不看电视的同龄人。
(1)从“度”的含义与作用的角度,指出“看电视的孩子比不看电视的孩子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高出10%”这一结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2)从遵循适度原则的角度看,“如果这些大孩子每周看电视超过16个小时,他们的学习表现就会不如不看电视的同龄人”给我们哪些启示?
【体系构建】
【易混辨析】
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量的稳定性的质的规定性。( )
2.在度中,仅存在着质和量的对立、排斥。( )
3.遵循适度原则,通俗地讲就是消极地采取折中主义。( )
4.事物的质是否发生变化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
5.遵循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
6.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 )
【当堂达标】
7.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一预期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风险增加设定过高,则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确立( )
①坚持了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方法
②注重把握“分寸”,不走极端化
③是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的结果
④实现了间断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近年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这说明( )
①要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
②要坚持折中思维,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
③要注意质变的节点,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④事物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就会转化为他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3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举行会谈时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越关系将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互利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中越两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将日益行稳致远,并为地区乃至世界稳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这说明中越两国( )
①坚持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原有性质
②遵循质量互变规律促成事物飞跃
③采取折中主义思维方式管控分歧
④在对立统一中推动双方关系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对下图漫画《想得太多》(作者:于昌伟)寓意理解最贴切的是( )
A.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解决矛盾
B.综合认识事物,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C.把握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D.利用矛盾分析法,实现共性个性统一
11.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因重力作用,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寓意“满招损,谦受益”。这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是引起质变的关键节点
②在度的范围内,质变必须由量变来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③改变事物特定的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量的变化
④应遵循适度原则,积极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当人们沉溺于“指尖社交”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时,颈椎病就找上门了。据清华大学力学专家分析,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下巴到胸骨的状态)只能是45°,前屈幅度达30°就会影响到颈椎;长期处于极度前屈状态,则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因此,低头族患颈椎病的概率极大。这说明( )
A.应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不利的质变
C.任何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D.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13.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因重力作用,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做事要( )
①讲究处事分寸、火候,做到不偏不倚
②坚持折中主义态度,“得中”而处之
③把握好关节点,努力做到“刚刚好”
④积累渐进性与连续性,果断促成飞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在生活中,如果有保持健身的习惯,自然是一件好事情。因为通过健身不仅能够增肌减脂,还能保持健壮健康的身体。但是,如果过度健身,毫无节制地进行锻炼,那么将会适得其反,危害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 )
A.要认识到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B.凡事都要采取折中主义
C.任何事物都是质与度的统一体
D.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
15.读压力与绩效的倒U关系图,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
①工作压力与绩效成正比,增大压力才会提高绩效
②随着压力的增大,渐进性的积累,将产生飞跃性
③我们应当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学会做好压力管理
④工作压力与绩效成反比,做工作要坚持适度原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边际效用递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随着对某种物品或劳务消费量的增加,从该物品或劳务得到的效用递减。比如在农业生产中,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递增,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烧死。这表明要( )
①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
②积极地寻求对事物发展状态的适度把握
③坚持折中主义,把握事物发展适当程度
④遵循“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把持有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互动探究】
1.情境引入:①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②对孩子成长有更理性的期待,家长要坚持“依法带娃”,防止过分保护、过分监督和惩戒失当,推动子女的发展和成长到最佳状态。
③家长也应积极创造条件,促成孩子养成良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使其达到家长所期望的存在状态。
2.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底线思维”中的底线即度的最下限,是不可逾越的界限和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守之则安稳,越之则危险。
3.(1)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年龄在两岁到三岁之间,每天看电视在两个小时范围内,才可能使这些孩子比不看电视的孩子在阅读、算术和词汇上的得分高出10%;超过四岁或每天两个小时这一限度,该结论不一定成立。
(2)①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孩子看电视的年龄、时长都有科学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②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如果孩子沉迷于电视或网络,应该制定相应规则措施,使其减少观看时间,不断向科学的适度范围内转变。
【易混辨析】
1.错误
【详解】本题是判断题,根据教材内容,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故该观点错误。
2.错误
【详解】在度中,存在着质和量的对立、排斥,又体现了质和量的统一,故题目观点错误。
3.错误
【详解】遵循适度的原则,就是要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这里的“得中”,不是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的消极的思维方式。故题中观点错误。
4.错误
【详解】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在度的范围之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故题中观点错误。
5.正确
【详解】遵循适度原则,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故判断正确。
6.正确
【详解】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这是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故判断正确。
【当堂达标】
7.A
【详解】
①: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一预期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体现了坚持了整体性的辩证思维方法,①符合题意。
②:经济增速如果过低,可能导致风险增加设定过高,则不利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注重把握“分寸”,不走极端化,②符合题意。
③: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确立,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的结果,③说法错误。
④:应该是坚持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A
【详解】①③:食品添加剂,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这说明要注意分寸,把握适度原则,注意质变节点,防止不利的质变发生,故①③符合题意。
②:适度原则不等于折中思维,折中思维是消极的思维方式,排除②。
④:材料强调把握适度原则,不涉及事物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就会转化为他物,排除④。
故本题选A。
9.C
【详解】①:题干反映我国希望中越关系更上一个台阶,未涉及适度原则保持事物原有性质,①不符合题意。
②:我国希望中越关系将进入政治互信更高、安全合作更实、互利合作更深、民意基础更牢、多边协调配合更紧、分歧管控解决更好的新阶段,说明中越两国将不断加强合作,促进两国为地区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促进两国关系新飞跃,②正确。
③: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是错误的思维方法,③错误。
④:中越两国有分歧有合作,两个国家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向前发展,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A:漫画《想得太多》讽刺了三个和尚在挑水的过程中,考虑的问题太多,但没有付之于行动加以解决,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解决矛盾,A符合题意。
BCD:《想得太多》讽刺想得太多而不通过实践去解决问题的人,“综合认识事物,实现整体最优目标”“把握适度原则,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利用矛盾分析法,实现共性个性统一”不符合题意,BCD不选。
故本题选A。
11.B
【详解】①④:“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寓意“满招损,谦受益”。这给我们的启迪是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是引起质变的关键节点,应遵循适度原则,积极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①④符合题意,
②:量变是一种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日常见到的平衡、静止、稳定、统一等,都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所呈现的状态。在度的范围内,量变不能规定质变的性质和方向,②错误。
③:改变事物特定的质,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质变,③错误。
故本题选B。
12.A
【详解】A:科学家分析,人们低头时前屈极限只能是45°,如果超过这个极限,就会影响到颈椎,对颈椎产生不利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防止不利质变的发生,A符合题意。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质变未必都是不利的,B说法错误。
C: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能说事物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C说法错误。
D:题目中没有体现事物的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B
【详解】①③:“虚则敬、中则正、满则覆”,启示我们做事要把握适度原则,讲究分寸、火候,尽力做到不偏不倚,把握好关节点,努力做到“刚刚好”,①③符合题意;
②: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且不符合题意,②不选;
④:材料启示我们做事要把量变控制在度的范围内,而不是果断促成飞跃,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B。
14.D
【详解】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无法比较量变与质变哪个更重要,A错误。
B: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B错误。
C: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C说法错误。
D:如果过度健身,毫无节制地进行锻炼,那么将会适得其反,危害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要把握好度,防止过犹不及,D正确。
故本题选D。
15.C
【详解】①④:“压力与绩效的倒U关系”图表示两层意思:在压力达到最佳点之前,工作压力与绩效成正比,压力越大,绩效越高;而当工作压力超过最佳点后,随着压力增加,人们会面临过压、急躁、焦虑、崩溃的状态,这时工作压力与绩效成反比,压力越大,绩效越低,①④说法错误。
②③:图示告诉我们:随着压力的增大,渐进性与连续性积累,将会走向自己的反面,产生飞跃性与间断性,我们应当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在工作中学会做好压力管理,以达到最佳效果,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D
【详解】①:“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目的是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而题干强调肥料浓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否则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烧死,①不符合题意。
②:随着肥料的增加,农产品的产量递增,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再增加肥料,农产品的产量是递减的,如果肥料太多就会把庄稼烧死,这要求坚持适度原则,积极推动事物发展道最佳的状态,②符合题意。
③: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③不选。
④:“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