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2.1《迎接蚕宝宝的到来》(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目录
导入
01
活动探索
02
研讨
03
课外延伸
04
习题精炼
05
复习巩固


1、以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
材料:过山车、细绳、方位盘、软尺、小球、笔等。
活动过程:摆放方位盘:用指南针确定好方向,将方位盘根据指南针确定的方向摆放在”过山车“起点的正下方,方位盘的中心正好对准过山车的起点。
确定小球的位置:将小球放在”过山车“上滚动,以起点为参照物,用方位盘确定小球经过“过山车”关键位置的方向,再用细绳从起点出发,沿着轨道铺设至小球所在的位置,用软尺测量出细绳的长度,这就为小球与起点之间的距离(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长度),就能确定小球的位置了。
表示小球位置:如:第一个拐弯处位于中心点 方向 厘米处;第一个最低点位于中心点 方向 厘米处;终点位于中心点 方向 厘米处。
2、让小球从高处滚落,观察并描述其运动形式。
材料:过山车、细绳、方位盘、软尺、小球、笔等。
活动过程:根据之前用指南针摆好方位盘的方向。让小球(把小球看成一个点)从起点滚动至终点,以起点为参照物,借助方位盘,描绘出小球从起点滚动至终点的运动路线(运动方向:以方位盘的方向为准;与运动距离:小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实际长度)。
运动路线:如:小球先沿着轨道向 滚动 厘米,再向 转弯滚动 厘米,又转向 滚动 厘米,再进入直线轨道滚动 厘米,再向 转弯进入长 厘米的直线轨道,最后向 进入弯道滚动 厘米至终点。
算一算:全过程小球一共经过多少条直线轨道、曲线轨道?
3、利用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材料:过山车、细绳、软尺、小球、笔等。
活动过程:将两不同的”过山车“放在一起。用细绳和软尺分别测出A、B轨道的总长度与总高度。将小球从轨道起点释放开始计时,滚动至终点停止计时。计算出小球的运动速度,并进行比较。
4、如果要让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怎么改进“过山车”
弯道变少或弯道变直道。能加快小球运动速度。
斜面坡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所以可以增加”过山车“轨道起点的高度,让斜面坡度变高。
导入
01
1、你看到了什么?
蚕蛾、蚕卵。
你养过蚕吗 说说你知道的蚕的情况。蚕卵是什么形状和颜色的?蚕蛾、蚕卵又怎么形成的?怎么观察记录蚕一生的生长过程呢
02
活动探索1
我看到的蚕卵有黄色的、灰黑色的。
有关蚕的知识
蚕的相关知识
蚕的生长需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等四过程。
蚕的生命从蚕卵开始。
蚕喜欢吃桑叶,也能以莴苣叶、莴笋叶、榆树叶等作为食物。
蚕宝宝呼吸器官叫做气门,身上的小黑点就为它的呼吸器官。
蚕宝宝生病了得喂新鲜的桑叶。
蚕宝宝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大约20-30℃,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湿度。
02
活动探索1
观察记录蚕一生的方法
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先大致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的过程。
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方法,再养蚕观察,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总结。
图书馆
网络
养蚕
02
活动探索1
1、(1)观察蚕卵的大小、形状、颜色等,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材料:蚕卵、尺子、放大镜、养蚕盒子、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过程:先用眼睛观察蚕卵的形状、颜色、大小,再用放大镜、尺子观察。
放大镜观察
观察蚕卵
颜色:黄色、淡红色、紫黑色等。
形状:椭圆形。
大小:长约1mm,宽约1mm,厚约0.5mm。
其他发现:刚孵出来的蚕卵壳呈白色,有些卵中心处凹下去。
幼虫或幼崽从动物卵中破壳而出,叫孵化。刚孵化出来的蚕像蚂蚁,称为蚁蚕。
02
活动探索1
(2)蚕卵的一般形态。
蚕卵 颜色 形状/大小
刚产下 的蚕卵
产后 1~2天
产后 3~4天
将要孵 化的蚕卵
孵化的蚕卵
未孵化 的蚕卵
失活蚕卵
产后1~2天
产后3~4天
产后3~4天
刚产下
失活蚕卵
未孵化蚕卵
将要孵化
孵化
淡黄色或黄色。
椭圆形/长约1mm,宽约1mm,厚约0.5mm。
淡红色或浅褐色。
紫黑色或灰绿色。
呈灰白色,卵内可见黑色物在蠕动。
黄色未受精的卵。
黄色
三角形或有棱角。
蚕卵壳呈白色。
注意:蚕卵孵化需要适宜温度(20~30℃)、湿度、空气等。
02
活动探索2
2、为蚕宝宝建造一个“家”。
请教有养蚕经验的人或查阅资料,了解养蚕时应为蚕提供什么条件。
材料:硬纸、桑叶、钉子、湿纱布等。
活动过程:采摘桑叶,用硬纸折成盒子、盖子;在盒子底部铺些桑叶,在盖子上扎些小孔(保证蚕有适宜的空气),不能扎太多,防止水分蒸发过多、过快。将蚕卵放在桑叶上,盖上盖子,再将湿纱布放在盖子旁边(保证蚕有适宜的湿度)。
为了让蚕能健康成长,需要营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及时每天清除粪便,隔离病蚕。每天喂新鲜的桑叶,保证蚕有一定的食物。
蚕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温度(20~30℃)、食物、湿度、空气等。
注意:不能将蚕卵直接泡在水中。
02
活动探索3
蚕的一生观察计划
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地点:教室。
食物:桑叶。
观察记录方法:填写记录、写日记、录像、拍照片、画图......。
观察记录内容:
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3、小组讨论做一计划。
日期 体长/mm 形态(图画、文字记录) 生长需要 进食情况 排便情况 其他发现
如:蜕皮。
03
研讨
1、蚕卵是什么形态的 蚕卵孵化需要什么条件
蚕卵 颜色 形状/大小
刚产下的蚕卵
产后1~2天
产后3~4天
将要孵化的蚕卵
孵化的蚕卵
未孵化蚕卵
失活蚕卵
淡黄色或黄色。
椭圆形/长约1mm,宽约1mm,厚约0.5mm。
淡红色或浅褐色。
紫黑色或灰绿色。
呈灰白色,卵内可见黑色物在蠕动。
黄色未受精的卵。
黄色
三角形或有棱角。
蚕卵壳呈白色。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温度(20~30℃)、湿度、空气等。
03
研讨
2、研究蚕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我们应该怎样做
蚕的生长需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等四过程。
我们观察蚕不同过程形态、生长需要、进食情况、排便情况等,一般用图画、文字等方法记录。
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查阅资料,先大致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的过程。
再制订观察计划,确定方法,再养蚕观察,将获得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总结。
04
课外延伸
观察记录蚕卵的变化,记录蚕宝宝出生的日期、形态。
日期 温度 蚕卵的形态 蚕宝宝的形态
6月18日
6月20日
6月30日
...... ......
25℃
28℃
23℃
蚕卵呈椭圆形,长约1mm,宽约1mm,厚约0.5mm,灰白色,内部有黑色环状物在蠕动。
蚕宝宝头先露出,不停地在蠕动,破壳而出。刚孵出的蚕黑黑的,极细小,多细毛。长约2~3mm,体宽约0.5mm,好像蚂蚁。
05
习题精炼
1、蚕卵孵化前会逐渐变成( )。
A、紫黑色。
B、淡黄色。
C、白色。
A
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