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和第2章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和第2章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第1章和第2章综合练习(二)(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自然界中有一种名为“落地生根”的植物。当其叶片掉落地面后,有时能够生根发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分根 B.嫁接 C.营养繁殖 D.有性生殖
2.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镜子 B.月亮 C.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 D.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
3.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边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  )
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 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C.不同的人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D.嗅觉细胞接收到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
4.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
5.如图所示,射水鱼发现水面上的小昆虫后,从口中快速喷出一束水柱,将昆虫击落。图中能表示射水鱼观察到小昆虫的光路是(  )
A. B.
C. D.
6.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
7.小明利用如图的实验来验证平面镜成像规律,若图中蜡烛位置保持不变,将镜子截开两半,并把镜子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成像情况是(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8.如图表示昆虫一生的各时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昆虫一生的发育是从D期开始
B.若此图表示家蚕的一生,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家蚕的一生,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期
D.若此图表示蝗虫的一生,其过程可表示为D→A→B→C
9.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其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均在手指伤处 B.分别在手指伤处和伤处附近
C.在手指伤处的表皮和真皮 D.在手指伤处和大脑皮层
1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发生偏折
11.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将A烧杯放在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B烧杯放入5℃的冰箱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6颗实验的种子中只有②号种子有可能萌发
B.该实验设计的缺陷是所用的种子数量太少
C.①与③对照可以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D.②与⑤对照主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12.描绘纯美青春的《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
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
13.如图甲、乙两个圆分别代表细菌和真菌,其中阴影部分可表示(  )
A.有成形的细胞核 B.引起食物腐败
C.细胞中有叶绿体 D.孢子生殖
14.1666年,牛顿将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太阳光是复色光,②和③是单色光
B.②→③顺序依次是从红光到紫光
C.单色平行光照射同一个凸透镜红光焦距比紫光短
D.这个现象产生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15.如图为桃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桃的无性生殖过程
B.过程Ⅰ表示桃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风力来完成
C.④和⑦是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D.⑧是胚珠,发育成种子,即“桃仁”
16.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大威拿出手机对着关闭的屏幕,看到了自己的   (填“虚”或“实”)像。保持手机到眼睛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小科在用手机查资料时,不小心将一滴水落在手机的玻璃屏幕上(如图甲所示),透过水滴看到的文字是放大的    像(选填“实”或“虚”)。水滴相当于一个透镜,而每一个透镜的两侧都有焦点,这个“水滴透镜”下方的焦点在如图乙中手机图文层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19.科学实验小组分别探究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
表一
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60 40 20 0
折射角(°) 40 29 15 ?
表二
序号 1 2 3
入射角(°) 15 29 40
折射角(°) 20 ? 60
(1)表一和表二中“?”处的数据分别是    和    。
(2)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    (填“深”或“浅”)的虚像。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则αB   α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作图题
20.按照要求完成作图:
(1)如图1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如图2所示,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正确的透镜符号。
21.如图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
四、探究题
2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室可提供的器材有平面镜、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以及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甲和乙,如图。
(1)如图1,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平面M应选择的器材为平面镜
B.向左平移平面M,蜡烛甲的像位置不变
C.蜡烛甲远离平面M时,所成的像变小
D.为方便观察,本实验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下操作
(2)实验中通过平面M可以看到蜡烛甲的像以及后方的“蜡烛乙”,形成蜡烛甲的像和“蜡烛乙”的光学原理是    (选填“均为光的反射”、“均为光的折射”、“前者为光的反射,后者为光的折射”、“前者为光的折射,后者为光的反射”)。
(3)图2中为了验证蜡烛甲的像是否为虚像,应在蜡烛乙处放一光屏,然后在    (选填/B/C/D)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成像。
23.学习了光学知识后,同学们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他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覆盖在空的另一侧开口处,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1)分析比较    两图,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通过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无关。
(2)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
(3)如图戊所示可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圆筒的B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光屏,A端敞开。用它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仅减小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的大小和像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4)拓展: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这些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
五、解答题
24.如图,一束激光与水平方向成45°角斜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现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到O点的    (选填“左”或“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则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与未注水相比,光板亮度    (选填“变亮”、“不变”或“变暗”)。若水位上升的速度为v,则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    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5.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    。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    。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
26.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又被发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到传感器的距离﹣时间(s﹣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2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离传感器多远?
(2)如图所示,另一物体在一定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s﹣t图象如图,求2分钟后的运动路程。
27.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介质 声速v(米/秒) 介质 声速v(米/秒)
空气(0℃) 331 蒸馏水(25℃) 1497
空气(15℃) 340 铝(25℃) 5000
空气(25℃) 346 铁(25℃) 5200
煤油(25℃) 1324 铜(25℃) 3750
(1)指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可能有的规律:   (写出一条即可)。
(2)某测量员在空气温度是15℃的环境中利用回声测距离:他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秒钟第一次听到回声,又经过0.50秒钟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速为340米/秒,则两峭壁间的距离多少米?(写出计算步骤)
28.如图是玉米和菜豆种子的结构图,请根据图回答。
(1)甲图中遇碘变蓝的部分是   (填序号),它和乙图中的[2]   都储存着丰富的养料。
(2)种子中将来能发育成新生植物茎和叶的是    (填序号)。
(3)在图甲和乙中,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是    (填名称)。
29.(1)多肉植物,通常具有根、茎、叶三种器官,也能开花结果。则在生物分类上,多肉植物属于   。(填植物种类)多肉的繁殖方法很多,常利用叶片摆在湿润的土面上,不久就会生根,形成小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选填“嫁接”或“扦插”“压条”)。
(2)如图是对苹果树操作步骤示意图,分析回答:
a.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称为    。
b.①与②结合时应当使①与②的    紧密结合,以确保①   的成活。
答案
1.解:在叶缘生出“不定芽”和“不定根”,当叶片脱离母体落在潮湿的地面上后,就可能发育成一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这种繁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叶片属于营养器官,因此还属于营养繁殖。
故选:C。
2.解:发生反光的镜子、月亮、放电影时所看到的银幕自身都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正常工作的电脑显示器自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
故选:D。
3.解:常吃大蒜对健康有益。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这股气味。这是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故选:B。
4.解:A、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正确;
B、无论能否听到声音,真空罩内的闹钟始终在振动,因此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只能说明声音传播的条件,故B错误;
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内没有了传声介质空气,故C错误;
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因为玻璃罩内的空气越来越多,故D错误。
故选:A。
5.解:AD、射水鱼在水中看到水面上方的昆虫,是因为水面上方的昆虫“发出”的光射向水面,发生折射,再进入射水鱼的眼睛中,因此光的传播路线是由空气到水中,故AD错误;
BC、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C正确,B错误。
故选:C。
6.解:近视眼靠近物体,可使物体经过眼球中的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上,所成像是倒立实像,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将书远离眼睛,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使人的眼睛看不清远处物体,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解:因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若图中蜡烛位置保持不变,将镜子截开两半,并把镜子移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蜡烛在两个镜子中都成完整的像,两个像在不相同的位置。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解:A、昆虫一生的发育是从D受精卵开始的,A正确。
B、若此图表示家蚕的一生,则A表示幼虫,B为蛹期,C为成虫期,B错误。
C、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蚕在幼虫期吐丝,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时期,C错误。
D、若此图表示蝗虫的一生,其过程可表示为D受精卵→A若虫→C成虫,没有B蛹期,D错误。
故选:A。
9.解: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完成缩手反射。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因此手指不小心被针扎后感到疼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质里的躯体感觉中枢。
故选:D。
10.解:A、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60°,不是30°,故A错误;
B、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不是利用红外线,故B错误;
C、街头拐弯处安装的是凸面镜,起扩大视野的作用,故C错误;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上偏折,故D正确。
故选:D。
11.解:有实验设计看只有2号种子满足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所以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只有2号种子,假如它也未萌发,那就是不满足自身条件(种子已经死亡或种子缺胚不完整)或种子正在休眠。
由于探究实验变量的唯一性,该实验方案中实际上包括三组对照实验,其中②与⑤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温度,主要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②与①对照组有唯一变量﹣﹣水分,主要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①与③对照组有唯一变量﹣﹣空气,主要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故选:C。
12.解:A、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A错误;
B、长篙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等大的虚像,不是实像,故B错误;
C、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反射什么样的光,就是什么颜色的云彩,故D正确。
故选:D。
13.解:A、真菌有细胞核,细菌无细胞核,A错误;
B、细菌和真菌都能引起食物腐败,B正确;
C、细菌多数异养,只有少数自养;真菌都为异养,因不含叶绿素,C错误;
D、真菌多数进行孢子生殖,细菌是分裂生殖,D错误。
故选:B。
14.解:AB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光屏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表明太阳光是复色光,故①太阳光是复色光,②和③是单色光,②→③顺序依次是从红光到紫光,故ABD正确;
C、由于红光被偏折的程度小,紫光被偏折的程度大,当红光和紫光分别平行射向相同的凸透镜时,红光的会聚点,也就是红光的焦点距离透镜远,而紫光的焦点离透镜较近,故C错误。
故选:C。
15.解:A、如图表示桃的用种子繁殖新个体,首先种子是经过传粉与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来的,受精卵发育为种子的主要部分胚,所以用种子繁殖新个体仍然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错误。
B、过程A表示桃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昆虫来完成,错误。
C、④雌蕊和⑦雄蕊是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正确。
D、⑧是卵细胞,受精后变为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主要部分胚,错误。
故选:C。
16.解:光线经过甲之后,折射光线推迟会聚了,故甲应为凹透镜;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乙为凸透镜。
故选:D。
17.解:屏幕关闭时,手机屏幕相当于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摄像头是凸透镜,此时大威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则他通过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大威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变小了。
故答案为:虚;变小。
18.解:(1)据图甲能看出,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即此时字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2)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而每一个透镜的两侧都有焦点。这个“水滴透镜”下方的焦点在如图乙中手机图文层的下方;
故答案为:虚;下方。
19.解:(1)由表一中的数据可知,当入射角为0°时,即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则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所以此时的折射角为0°;
由表一中的数据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为40°时,折射角为29°,因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在表二中,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为29°,则折射角为40°;
(2)当沿杯子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浅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硬币的实际位置偏高);
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光从水中进入人的眼睛的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不变,则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从B点和C点射出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是不变的,即αB=αc。
故答案为:(1)0;40;(2)浅;等于。
20.解:(1)先通过平面镜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连接S′A交平面镜于点O,OA为反射光线,连接SO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将入射光线进行延长,延长得到的光线与折射光线进行比较,则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加靠近主光轴,所以这个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因此填凸透镜,如图所示:
21.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光源S的位置,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2.解:(1)A、本实验中平面M应选择的器材为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向左平移平面M,蜡烛甲的像位置不变,故B正确;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蜡烛甲远离平面M时,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C错误;
D、为了使像更明亮,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故D错误。
故选:B。
(2)玻璃板前蜡烛射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是平面镜成像,所以看到的蜡烛A的虚像;
眼睛透过玻璃板看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镜后蜡烛射出的光线经玻璃板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眼睛,看到的蜡烛B的虚像;
(3)为确定像的虚实,需在蜡烛2位置放一个光屏,并在如图中的B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
故答案为:(1)B;(2)前者为光的反射,后者为光的折射;(3)B。
23.解:(1)甲、乙两图,小孔形状不同,但是像的形状相同,所以小孔成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通过观察甲、乙、丙的像可知,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3)当减小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小,因为通过小孔的光不变,所以屏上的像将变亮;
(4)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树叶缝隙离地面的距离不同。
故答案为:(1)甲、乙;(2)倒立;(3)像变小,亮度变亮;(4)树叶缝隙到地面距离不等。
24.解: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O点;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O点左侧;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是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也不变;
与未注水相比,光线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折射的光板亮度变暗;
由于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槽底部光斑运动的距离小于水位上升的距离,故水槽底部光斑移动的速度小于v。
故答案为:左;不变;变暗;小于。
25.解:(1)由题意可以知道,当入射角为41.8°时,折射光线消失了,所以玻璃的临界角为41.8°;
(2)当入射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所以反射光线要比入射光线暗一些,而当光从小于临界角向临界角靠近,当折射光线消失后,发生了全反射,光线全变为反射光线,所以反射光线亮度增强了;
(3)光只有从水或玻璃射向空气时,才会发生全反射,所以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入射角增大,折射光不可能完全消失;
(4)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时,因是垂直照射,所以方向不变;当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时,其入射角为45°大于临界角,故其发生全反射,最终要从玻璃垂直射向空气,传播方向不变,其大致路径如下图:
故答案为:(1)41.8°;(2)反射光;(3)不会;(4)见解析。
26.解:(1)物体距离传感器的路程为:。
(2)根据题图可知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该物体运动的速度为:;
2min后的运动路程为:s2=v1t2=2m/s×2×60s=240m。
答:(1)物体距离传感器340m;
(2)2分钟后的运动路程是240m。
27.解:(1)分析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
(2)回声测距是利用了声波的反射,
人站在两平行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t1=1.00s第一次听到回声,
则此峭壁离人的距离:s1=v×=340m/s×=170m,
又经过t2=0.50s再次听到回声,即为从开始计时算起一共用了1.5s听到回声,
则此峭壁离人的距离:s2=v×=340m/s×=255m,
则两峭壁间的距离:s=s1+s2=170m+255m=425m。
故答案为:(1)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2)峭壁间的距离为425m。
28.解:(1)甲图玉米种子胚乳里储存大量的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遇碘变蓝的部分是7胚乳;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储存营养物质的部位在2子叶,因此,甲图7胚乳和乙图中的2子叶都储存着丰富的养料。
(2)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3胚芽发育茎和叶的。
(3)果实和种子的发育过程如图:
在图甲和乙中,由受精卵发育成6胚。
故答案为:(1)7;子叶;
(2)3;胚。
29.解:(1)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它是植物界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植物类群,它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包被,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多肉植物是一类在外形上显得肥厚多汁,会开花,能用种子繁殖的植物,因此多肉属于被子植物。
扦插一般是指是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枝条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用多肉植物老叶子插入土中等待新植株从叶基部长出,这种繁殖方法属于扦插。
(2)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中操作步骤是在生产实践中常见的营养繁殖方式,称为嫁接。
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以确保①接穗的成活。
故答案为:(1)被子植物;扦插
(2)嫁接;形成层;接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