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期中专题13 植物的根茎叶(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八下科学期中专题13 植物的根茎叶(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专题13 植物的根茎叶
1.在某校开展的项目化学习活动——“DIY彩色玫瑰”中,为了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下列对玫瑰花枝条采取的措施中有效的是(  )
A.摘去几片叶子 B.用吹风机吹
C.放入冷藏室 D.放在阴暗处
2.将下列细胞置于清水中,短期内细胞最易出现胀破现象的是(  )
A.池塘里的草履虫 B.洋葱表皮细胞
C.人体红细胞 D.湖水中的衣藻
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施用化肥的利与弊进行了小组辩论,甲方的观点是使用化肥有利,下列甲方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大量施用化肥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B.施用化肥可使农作物增加产量
C.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增强养分的吸收
D.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
4.下列关于根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毛是由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的
B.根毛是唯一具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功能的结构
C.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
D.根毛大大增加了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
5.观察根尖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成熟区是指②
B.①处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移栽时需要尽量保护④
D.根的伸长与结构③和④有关
6.我国南方有“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的说法。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这说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  )
A.木质部 B.形成层 C.分生区 D.韧皮部
7.“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消息一出,网友纷纷留言痛悼。由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曾经培育出了最新一批“海水稻”,它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这使得中国3亿亩盐碱地有望变成大粮仓!下列关于水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稻是被子植物,它的茎中没有维管形成层,因此不能逐年增粗
B.决定海水稻耐盐碱这一性状的是细胞膜
C.水稻中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海水稻的杂交培育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
8.兴趣小组将一段含一定数量叶片的新鲜椴木枝条底端斜切后插入红墨水中,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横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区域②变红,则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将新鲜枝条的叶片全部去除现象将更明显
B.区域②变红说明了②是运输水分的部位
C.区域③未变红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9.给树输液是树木移栽后养护、施肥和防治害虫的常见方法。招宝山新移栽的一批树正在打针输液。要使药剂能输送至树的全身,则应注射到(  )
A.保护组织 B.分生组织 C.机械组织 D.输导组织
10.“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下列关于荷花各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荷叶表皮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关闭
B.荷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
C.荷花的根状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
D.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的
11.小轩在甲、乙两个相同的量筒内各插入一支大致相同的芹菜,再加水至液面达到10毫升的刻度处,接着摘除乙量筒芹菜的所有叶片,并把两个量筒放于通风处,每10分钟记录一次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
时间(分钟) 0 10 20 30
甲量筒液面读数(有叶片)(毫升) 10.0 8.3 7.1 6.5
乙量筒液面读数(无叶片)(毫升) 10.0 9.8 9.7 9.5
小轩的实验结果,可支持下列哪一叙述(  )
A.植物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B.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与叶片有关
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太阳光
12.下列关于植物叶片各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
B.②④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C.③属于营养组织,能进行光合作用
D.⑤为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13.在移栽树木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存活率,在树的上方遮盖一层黑色塑料网,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是(  )
A.减弱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减弱蒸腾作用 D.预防虫害侵袭
14.如图是叶片的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片中起运输功能的是   (填序号);
(2)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原料   无法从④进入叶片内;
(3)叶片的营养组织是②,它们的细胞内部含有   ,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15.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测量一段新鲜柳树枝条的吸水情况来研究蒸腾作用(如图)。装置间是连通的,并用白炽灯照射。
(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   (选填“会”或“不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    (选填“快”或“慢”)。
(3)实验中选用柳树等阔叶植物,而不是松树枝叶作为材料,原因是    。
16.研究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时,小金选取海桐枝条进行实验,用解剖针轻扎,明显较软的是图甲中的    (填序号)。取材后,小金采用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U形管右端液面    ,取出海桐枝条后,横切枝条,观察到图甲中的    变红(填序号)。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乙实验过程中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写出一条)。
17.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植物在“输液”,如图甲所示。通过输液可以防治树木体内的害虫,或为根补充营养等。乙是茎的剖面图。
(1)图乙A中有丰富的    ,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2)若要防治树叶的害虫,则给植物“输液”时,针要扎到图乙中    (选填“A”或“B”)。
18.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自己种植的番茄苗进行了一系列观察与实践活动。为了让番茄苗健康成长,要适时浇一些水,这些水由番茄苗的根吸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当一次性施肥过多时,土壤溶液的浓度会    (选填“大于”或“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就会失水,呈现出    (选填“甲”或“乙”)图中的状态。
19.草莓很易种,植株小巧,生长面积不大,非常适合小面积种植,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阳台上自己种植草莓。
(1)草莓适合生长在通气,透水,保水和保肥能力强的土壤中,则适合选择    (选填“砂土类”,“黏土类”或“壤土类”)土壤种植。
(2)小明想要让草莓植株生长更快,每天都给幼苗施肥,结果许多植株都萎蔫死亡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植物根毛细胞液溶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土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20.绿色开花的植物都有发达的根系,植物根的吸水部位在哪?甲图是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操作,该实验采用    的实验方法,根据实验现象和结果,说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从乙图植物木质茎的横切面上可看到清晰的分层结构,它们分别是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植物之所以不断的长粗主要是跟    有关,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    部。
2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a、b表示两处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测(  )
A.可能a>b,细胞渗透吸水
B.可能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可能a<b,细胞渗透失水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2.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较大,排列不整齐,具有保护作用
23.下列各图是小明设计的三个相邻的植物细胞模型,若各细胞中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箭头表示水分渗透方向,则模型正确的是(  )
A. B. C. D.
24.如图是探究“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实验。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其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图1中萝卜的洞内装上浓盐水,在图2中萝卜的洞内装上等量的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萝卜会变软
B.图2中萝卜洞里的水会变多
C.细胞内溶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D.对栽培作物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
25.金华市的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市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  )
A.树皮 B.韧皮部 C.木质部 D.形成层
26.取甲乙两个相同的枝条,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后,同时插入两个装有红色溶液的烧杯中,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B.乙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C.两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一样快
D.两枝条内都只是韧皮部被染成红色
27.如图为台州临海长城上一棵隋代古樟树,虽然古樟遭雷劈树身只剩一小半,它却奋力生长,如今枝繁叶茂,被誉为“树中之冠、古城一宝”。据此推断,这棵树的半片树身(  )
A.全部是木质部
B.全部是韧皮部
C.只剩下中间髓和木质部
D.有部分木质部和韧皮部
28.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环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果实A能继续长大,原因是运输无机盐的筛管未被切断
B.果实B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枝条上1、2、3、4四处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部位是2处
D.枝条上部的叶片会萎蔫,因为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被切断
29.如图天平两端盛水烧杯内各插有同种植物的两根枝条,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照下一段时间后,发现天平左侧上升。为使天平恢复平衡,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加快左侧空气流速 B.增强左侧光照强度
C.降低右侧空气温度 D.减少右侧空气湿度
30.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气孔是氧气、二氧化碳出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保卫细胞的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
B.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
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
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
31.如图所示,取大小相同的萝卜,各在上面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并在洞内插入一个口径与洞口口径相近的玻璃管。然后向两个玻璃管内分别注入2毫升液体,甲注入清水,乙注入浓盐水。请你回答:
(1)过一段时间后,甲玻璃管内的液面有什么变化?   。
(2)用手捏萝卜的感觉:乙    填“变硬”,“变软”或“不变”)。
(3)实验结论:当细胞液浓度    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细胞失水。
32.2021年乐清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土壤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1)植物吸收土壤中无机盐的器官是    。
(2)乐乐把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经称量后发现土壤质量变小,这说明土壤中存在    。
(3)下列做法有助于减少耕地污染,保护土壤资源的是    。
A.使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 B.用大量化肥提高产量
C.“秸秆还田”综合治理 D.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
3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
(1)“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    (填茎的结构名称)。
(2)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    作用。
(3)“毒水稻”在盐碱地上存活,能阻止多余的盐分进入细胞,这是“海水稻”细胞中的    (填细胞结构)的功能。
34.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图甲,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14CO2主要是通过图乙中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写出14CO2在叶肉细胞中被合成有机物的文字表达式   。
(3)叶片中的14C主要是通过茎中的哪一部分结构送到该植物的根部。   (选填“外树皮”“木质部”“韧皮部”或”髓”)
(4)一段时间后,研究小组在容器A外的空气中发现了14CO2,请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35.如图甲,智能温室大棚能自动控制大棚内的温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条件,以满足大棚内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乙图表示大棚内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用CO2吸收量表示)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    作用。
(2)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    (选填“d点前”、“d点”或“d点后”)。
(3)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A    (选填“多于”、“等于”或“少于”)植物B。
36.在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某研究小组在密封的容器A中充入足量的含有同位素14C的“14CO2”。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该植物的不同器官相继出现了同位素14C(如甲图,黑色部分表示检测到同位素14C的部位),据此回答:
(1)CO2主要是通过叶的    结构,进入到叶片中。
(2)图乙表示某一植株一天内不同时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对强度。在不同时刻从该植物上取下大小相同的一片叶圆片烘干称其质量,如图丙、则测得质量最大的取片时刻为  。
A.8点 B.11点 C.17点 D.19点
(3)地球上的碳元素主要以C﹣12形式存在。C﹣14原子与C﹣12原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原子核内    数不同。
37.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如图所示为气孔的关闭和开放两种状态示意图:
(1)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   。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往往处于   所示的状态。
38.倪老师在课堂.上展示课本上“植物植物细胞细胞失水的实验”后,要求同学们再想出其它方法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条件。小森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分别取20mL清水和20mL不同浓度(5%、10%)的食盐水依次置于A、B、C三个烧杯。
步骤二:取三块新鲜小萝卜块,分别置于A、B、C三个烧杯中(萝卜块全部被淹没),都静置浸泡5分钟。
步骤三:取出萝卜块,分别测量出三只烧杯中液体的体积。
步骤四:记录数据于下列表中。
周围溶液浓度(%)
清水(A) 5%的食盐水(B) 10%的食盐水(C)
溶液体积(mL) 19.5 22.6 24.4
(1)步骤二中存在明显不足,请帮助指正:   。
(2)A组清水测出的值略变小(不考虑蒸发、读数误差),原因最可能是:   。
(3)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验除了通过定量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也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定性证明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39.小乐通过实验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部位,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粗细大小相似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如图所示。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再分别按表中的3种处理方法处理。
②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分别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释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分别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木质部部分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的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枝条横切面被染色的部位。
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
A.自然状态的枝条(不作处理)
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枝条
C.除去木质部的枝条,只留下树皮
(1)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斜面,且斜面的面积相同,其目的是    。
(2)A组和B组对照,基于的假设是    。
(3)按照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后,观察发现3根枝条中上部的横截面都未被染色。请从实验选材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
(4)改进实验后,依据现象可以得出结论: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运输的。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依据    的现象,还可说明茎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的。
40.在A、B两个量筒中加入等量清水,然后在A量筒中插入一根枝条,但B量筒中不插入枝条。在上述的两个量筒水面上加一层油,把塑料袋罩在上述两个量筒上,并将其缚于量筒上端,记下两个量筒内水面的刻度。将A、B放在阳光下几小时,观察塑料袋内的现象和量筒内液面的高度。
(1)装置A中塑料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该实验说明植物具有    作用。
(3)茎也会散失水分,如果再提供一套仪器和一根枝条,请你将本实验加以改进,以证明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散失的,请简述实验设计过程:   
41.小科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张和3张叶片,把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h后,在两枝条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该枝条做茎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被染色的部位是木质部中的    。
(2)该实验探究可得到的结论是    。
(3)依据本实验的结论,为了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答案
1.解: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温度越高,空气湿度越小,空气流动越快,蒸腾作用越强;反之,则蒸腾作用越弱。“摘去几片叶子”、“放入冷藏室”、“放在阴暗处”都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不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而用吹风机吹,可使温度升高、空气流动加快,因此能加快玫瑰花染色的速度。
故选:B。
2.解:把动、植物细胞放在清水中,只有植物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植物细胞有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壁。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能在淡水中独立生活,所以置于清水中细胞不会胀破。因此,人的红细胞,即动物细胞,所以会破裂。
故选:C。
3.解:A、大量施用化肥,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造成水源和土壤污染,故错误;
B、施用化肥能在短期内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能促进作物的生长,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故正确;C、磷肥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故正确;D、钾肥能促使农作物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增强抗病虫害能力。
故选:A。
4.解:成熟区也叫根毛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毛的大量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但不是唯一结构。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正常情况下能够吸水,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5.解:A、图中,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A错误。
B、①成熟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大量的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B正确。
C、移栽植株时,需要尽量保护①成熟区,利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提高成活率。C错误。
D、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③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和②伸长区的不断长长的缘故。D错误。
故选:B。
6.解:在树皮以内有一层分生组织,叫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不断地侧向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细胞向内形成木质部,少量细胞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得树干不断地加粗,由于竹茎的结构中没有形成层,所以,竹笋初钻出土面就有了与长成后同样的粗细,B符合题意。
故选:B。
7.解:A、种子有果皮包被的叫做被子植物;形成层的细胞能不断地进行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逐年加粗,因此 水稻是被子植物,它的茎中没有维管形成层,不能逐年增粗,A正确。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基因),因此决定海水稻耐盐碱这一性状的是细胞核,B错误。
C、水稻中的种子是由子房中的胚珠发育而来,C错误。
D、基因(遗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海水稻的杂交培育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遗传)多样性,D错误。
故选:A。
8.解:A、应为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动力来源于蒸腾作用,要是效果明显就要增强蒸腾作用,所以枝条应尽可能多带些叶片.A错误;
B、图中②木质部变红,说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的管道﹣﹣导管位于木质部中,B正确;
C、区域③韧皮部未变红说明该处没有导管,但是不能说明该处能够运输有机物的筛管,C错误;
D、置于阳光下是为了促进植物的蒸腾作用,使实验效果更明显,D错误。
故选:B。
9.解:A、保护组织有保护和功能,不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有支持和巩固等作用,不符合题意;
D、输导组织具有运输营养物质的功能,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A、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细胞壁外侧较厚而内侧较薄,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向内侧壁薄的方向弯曲,气孔张开,A错误。
B、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只要是活细胞就能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因此荷叶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错误。
C、荷花的根状茎属于变态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和繁殖的功能,C正确。
D、藕中含有的丰富有机物主要是通过荷叶上的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合成,并通过筛管运输到藕中,D错误。
故选:C。
11.解:甲乙两组形成了以叶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叶是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器官,有叶的量筒液面下降快,无叶的量筒液面下降缓慢,因此,小轩的实验结果说明了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与叶片有关。
故选:B。
12.解:A、①是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A正确;
B、②④为表皮,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属于保护组织,B错误;
C、③是叶肉,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营养组织,C正确;
D、⑤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由保卫细胞控制张开或闭合,D正确。
故选:B。
13.解:在移栽植物时,为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应尽量的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可采取如下措施来提高成活率:由于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移栽时去掉部分枝和叶;尽量在傍晚或是阴天移栽;移栽的幼苗还需进行遮荫;带土移栽等。
故选:C。
14.解:(1)③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③叶脉具有输导功能。
(2)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从④气孔吸收进入叶片内。因此在叶片的上下表面涂上一层凡士林,凡士林堵住了气孔,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
(3)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因此叶片呈现绿色,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答案为:(1)③;
(2)二氧化碳;
(3)叶绿体。
15.解:(1)装置中右侧水槽中的清水是用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毛细玻璃管内的小气泡就不会随柳树枝条蒸腾失水儿移动。所以若不用水槽,改用橡皮泥密封毛细玻璃管的右端会影响小气泡的移动。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空气湿度、环境温度、空气的流动情况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植物体蒸腾作用会增强,蒸腾失水会增多。所以若将装置移到高温且干燥的空气中,小气泡的移动速度变快。
(3)实验中选用柳树等阔叶植物,而不是松树枝叶作为材料,原因是: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松树属于针叶植物,叶面积特别小,且叶表皮的角质层厚,蒸腾水分少,用于实验现象不明显。
故答案为:(1)会
(2)快
(3)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松树属于针叶植物,叶面积特别小,且叶表皮的角质层厚,蒸腾水分少,用于实验现象不明显
16.解:茎的结构中,质地最软的是髓;
植物茎会吸收U形管中的水,导致右边液面高度下降;
导管位于茎中木质部;
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将装置放入光照充足、温暖的环境中,以上环境能促进植株对水的吸收。
故答案为:④;降低;③;将整个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
17.解:(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作用是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位于茎的韧皮部,作用是向下运输有机物。图乙A韧皮部中有丰富的筛管,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2)木质部中的导管承担了向上传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因此给植物“输液”时,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B木质部中。
故答案为:
(1)筛管
(2)B
18.解: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因此,施肥过多时,土壤溶液的浓度会大于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就会失水,呈现出甲图中的状态。
故答案为:成熟区;大于;甲。
19.解:(1)草莓要求土壤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强,结合分析可知,既通气、透水,又能保水保肥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2)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失水。小明每天都给幼苗施肥,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当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时(或者说当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根毛细胞就会失水,这样草莓植株不但不能从土壤中吸收到水分,反而会失去水分,因此会使许多植株萎蔫死亡。
故答案为:
(1)壤土类。
(2)小于。
20.解: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根尖,为了控制实验变量,将两颗小麦幼苗的根分别做如下处理:A一颗剪去幼苗的根尖,B一颗不做处理。探究实验中,除了变量不同外,其它的条件应该完全一致;都放在土壤浸出液,利于植物生长,便于观察。观察现象:A没有根尖的幼苗出现萎嫣,土壤浸出液几乎没减少;B有根尖的幼苗生长旺盛,土壤浸出液明显减少;由此,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部位是根尖。木本植物不但表现纵向的长高,还能够长粗,这主要是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输送营养物质的筛管主要存在于韧皮部。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根尖;形成层;韧皮。
21.解: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多,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吸水,A有可能;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与失去的水分相当,渗透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此时a细胞液<b细胞外液,则表明细胞吸收的水分比失去的水分少,从而表现为细胞渗透失水。因此,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2.解:A、甲是根尖的成熟区,它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分,A错误。
B、乙是根尖的伸长区,细胞体积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不断长长的主要原因,B错误。
C、丙是根尖分生区,细胞核较小,其细胞能迅速分裂增多,C错误。
D、丁是根冠,位于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具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D。
23.解:水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水从水浓度高的地方向水浓度低的地方运输,而水的浓度越高,则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就越低,所以综合分析,水运输的方向就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越高,水分运输的就越多。由于a细胞液浓度>b细胞液浓度,所以水运输的方向b→a;由于b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水运输的方向c→b;由于a细胞液浓度>c细胞液浓度,所以所以水运输的方向c→a,可见C正确。
故选:C。
24.解:因为水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水能使植物体硬挺,保持直立的姿态。图1萝卜洞内放的是盐水,盐水的浓度大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所以萝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萝卜条皱缩变小、变软。
图2萝卜洞内放的是清水,清水的浓度小于萝卜细胞液的浓度,因此萝卜细胞会吸水,故清水的量会变少。
故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内部和外界的溶液浓度大小,故选项B错误
故选:B。
25.解: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植物体就是靠根、茎、叶的导管把水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
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所以给一些刚移栽的树木输液(主要成分是水和无机盐).为提高树的成活率,输液管的针头必须插入到树干的木质部。
故选:C。
26.解:植物体的茎中有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和无机盐,由分析可以知道: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运输的动力来自于蒸腾作用,而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甲装置内的枝条具有叶片,植物的蒸腾作用比较强,不断的散失水分,从而使枝条的木质部变红,而将乙的叶片全部摘除,蒸腾作用比较弱,枝条内水分蒸发的比较慢,因此甲装置内枝条内红色液体上升速度快。
故选:A。
27.解:植物是通过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导管和筛管分别位于树表层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古樟遭雷劈树身只剩一小半,而剩余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仍然可以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同时剩余的韧皮部中的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所以仍然可以获得养料,还能继续活下去。
故选:D。
28.解:AB、图中A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A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长大;B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B果实,B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生长,A错误、B正确。
C、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我们发现枝条上的1处会出现明显肿胀。因为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枝条上端的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到1处时受阻。而2~3之间没有绿叶,基本不会制造有机物,所以3处不会明显肿胀。4处虽然有绿叶但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4处不会有有机物积存,所以4处也不会明显肿胀,C错误。
D、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还在,故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D错误。
故选:B。
29.解: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
A、加快左侧空气流速,左侧蒸腾作用加强,散失的水分更多,天平左侧会继续上升,不会恢复平衡。
B、增强左侧光照强度,左侧光合作用加强,合成的有机物虽然会增加,但短期内增加的重量不明显,故天平短期内无法恢复平衡。
C、降低右侧空气温度,对蒸腾作用对的影响不明显,天平短期内无法恢复平衡。
D、减少右侧空气湿度,右侧蒸腾作用加强,散失的水分多,天平右侧会升起,故天平能恢复平衡。
故选:D。
30.解:A、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A错误。
B、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进出植物体的门户是气孔,B错误。
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
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D错误。
故选:C。
31.解:(1)甲玻璃注入清水,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部清水,所以外侧细胞会吸水,此时使得外侧细胞的细胞浓度小于内侧细胞浓度,内侧细胞会吸收外侧细胞的水,随着玻璃管内的水因细胞的吸水而逐渐降低,萝卜会因为吸水而硬挺;
(2)甲萝卜由于细胞吸水细胞膜膨胀而硬挺,乙萝卜由于细胞失水细胞膜收缩而软缩,若用手捏两个萝卜,甲萝卜变的硬挺,乙萝卜变的软缩;
(3)上述实验说明细胞的吸水或失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和外界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故答案为:(1)液面下降;
(2)变软;
(3)大于。
32.解:(1)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
(2)有机物能燃烧,把一定质量充分干燥的土壤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经称量后发现土壤质量变小,这说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
(3)A、使用工业废水灌溉土地,污染土壤。
B、用大量化肥提高产量,污染土壤。
C、“秸秆还田”综合治理,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污染。
D、农业废弃膜埋入土壤,污染土壤。
故选:C。
故答案为:(1)根。
(2)有机物。
(3)C。
33.解:(1)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能不断的进行细胞分裂,可以不断向内产生新的木质部与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使植物的茎不断长粗。“超级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形成层。
(2)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耐盐碱水稻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所生长的土壤溶液浓度时,根毛细胞吸水,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3)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能阻止多余盐分进入细胞。
故答案为:(1)形成层。
(2)大于;蒸腾。
(3)细胞膜。
34.解:(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所以14CO2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内的。
(2)光合作用公式:
(3)叶片制造的有机物(14C)通过韧皮部中筛管输送。
(4)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该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故答案为:(1)气孔;(2);(3)韧皮部;(4)该植物中含有的14C同位素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被氧化分解为含有14C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气孔散失到周围的空气中。
35.解:(1)大棚内壁上经常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2)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d点前有光照,植物A的光合作用开始于d点前。
(3)从图中看出,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A和植物B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植物A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等于植物B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差;光照强度为0时,植物A的二氧化碳释放量比植物B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大,表明植物A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植物B的呼吸作用强度。因此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植物A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多于植物B。
故答案为:(1)蒸腾。
(2)d点前。
(3)多于。
36.(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太阳的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CO2主要是通过叶的气孔进入到叶片中;
(2)光合作用的变化是从早上到中午到下午,弱(早上)——强(上午)——弱(中午)——次强(下午)——极弱(晚上)这是因为光合作用与光的强度及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关,从早上(7点左右,太阳出来的时候)开始,然后强度逐渐增大,到中午(大概在12点﹣12点半左右),因为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强度逐渐降低,大概到1点﹣1点半的时候,达到最低点(此时光和作用强度大概在早上9点半左右的水平),之后又开始慢慢回升,在2点﹣2点半左右,又达到一个高峰,此时光合作用的强度和早上11点半时差不多,17点之前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积累有机物质量增加,之后强度逐渐下降,直到太阳落山,光合作用基本消失;
(3)C﹣12和C﹣14是碳元素的两种不同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其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即原子质量不同,又因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不同。
故答案为:
(1)气孔;
(2)C;
(3)中子。
37.解:(1)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物质主要有氧气、二氧化碳、水。
(2)夏天正午阳光过强时,保卫细胞失水,细胞体积缩小,壁拉直,气孔关闭,即图中甲所示的状态。
故答案为:(1)氧气、二氧化碳、水
(2)甲
38.解:(1)这是一个对照试验,变量是溶液的浓度,所以不能有其他的变量,因此萝卜块应该一样大。
(2)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原因最可能是:萝卜块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萝卜块吸水,导致A组清水体积略变小。
(3)从B组和C组实验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
(4)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不只通过溶液体积的变化来定量证明,也可以通过测量萝卜块硬挺和软缩的变化来定性证明,萝卜块变的硬挺表示它吸水了,吸水越多越硬;萝卜块变的软缩表示失水了,失水越多越软。
故答案为:(1)萝卜块大小应该一样。
(2)萝卜块细胞液的浓度大于清水的浓度,因此萝卜块吸水。
(3)当萝卜块细胞液浓度与周围溶液浓度差别越大时,萝卜块失水越快。
(4)萝卜块硬挺和软缩的变化。
39.解:(1)削成斜面是为了增大枝条吸收水的面积,斜面的面积相同是为了控制实验的变量,使实验的变量保持单一性。
(2)A组和B组对照,变量为下半部分树皮,根据实验探究的问题,假设茎中的导管位于树皮。
(3)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运输,故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会变得越来越浅,直到看不见染色。
(4)水分和无机盐是自下而上通过植物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所以把A组枝条纵切后可以观察到红色是自上而下逐渐变浓的,故纵切面上越靠近枝条的顶端,染色会变得越浅。
故答案为:(1)增大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控制单一变量
(2)茎中的导管位于树皮
(3)水和无机盐通过植物茎导管自下而上运输
(4)自下而上,红色越变越浅
40.解:(1)(2)如图装置,在室温条件下,A的塑料袋内壁上有较多的小水珠。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如图A装置中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是植物体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遇到冷的塑料袋凝结而成的,由此说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
(3)若要证明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散失的,再提供一套仪器C和一根枝条,在量筒C内装入等量的清水和油,将枝条去掉叶后插入量筒C中,与A一起放在阳光下并观察现象。
故答案为:
(1)塑料袋内壁上有较多的小水珠
(2)蒸腾
(3)量筒C内装入等量的清水和油,将枝条去掉叶后插入量筒C中,与A一起放在阳光下并观察现象。
41.解:(1)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两类: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将枝条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过一段时间,将枝条纵切开来,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中的导管,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的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
(2)通过观察图片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3)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剪去部分枝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1)导管。
(2)植物叶面积越大,运输水分的速率越快。
(3)剪去部分枝叶。
基础精炼
拔高训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