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第三讲魏晋南北朝服装第一节时代与风格简述魏、蜀、吴——西晋——东晋——南朝——北朝汉朝立国 400 年后,皇室衰微,三国鼎立,两晋王族之争,蒙古系游牧民族匈奴、羯、鲜卑,藏系游牧民族羌、氐先后入侵中原,建立了 10 多个小王朝,即历史上所称的“五胡十六国”。4 世纪至 6 世纪,中国处于混乱的南北朝时期,战争和民族大迁徙促使胡、汉杂居,南北交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国家的异域文化与汉族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促使中国服饰文化进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刺绣边饰(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刺绣佛像(甘肃敦煌莫高窟出土实物)方格兽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夔纹锦(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实物)第二节男子衫、巾、笼冠(2)巾幅巾纶巾(3)冠小冠高冠漆纱笼冠(1)衫敞袖无祛、纱绢布多用白色戴梁冠和漆纱笼冠、穿大袖衫的男子戴梁冠、穿大袖衫的文吏(顾恺之《列女图》局部)戴卷梁冠、穿袍服的男子(顾恺之《列女图》局部)戴笼冠、穿大袖衫的舆夫梳丫髻或裹巾子、穿翻领袍服的士人(《北齐校书图》局部)大袖衫漆纱笼冠 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幅巾东巾小冠高冠漆东戴幅巾的人物戴纶巾的诸葛亮戴小冠、穿窄袖襦裙的男子戴笼冠的骑马人物南朝帝王像(陈文帝),头上所戴为白纱高屋帽第三节女子衫、襦与佩饰 这时期的妇女服饰和男子服饰既相似又较庞杂,大抵承继秦汉遗俗,有衫、袄、襦、裙之制,样式以宽博为主,衣衫用对襟为多,领、袖均缘边,袖口缀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袖,下著条纹间色裙,腰用帛带系扎,衣裙之间还有一条围裳,以便束腰。除此外,还有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丹纱杯文罗裙等杂裾垂髾女服展示图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着展示图穿宽袖对襟衫、长裙的妇女大袖衫间色裙女子大袖衫穿上俭下丰服装的女子妇女妆饰北朝女子装扮织文锦履金冠饰南北朝佩饰第四节北方民族裤褶与裲裆裤褶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基本款式为上身穿齐膝大袖衣,下身穿肥管裤。这种服装的面料,常用较粗厚的毛布来制作。裲裆[liǎng dāng],北方少数民族的服装,其初是由军戎服中裲裆甲演变而来。只有两片衣襟,其一当胸,其一当背,后来称为“背心”或“坎肩”。 裲裆可保身躯温度,而不使衣袖增加厚度,经使手臂行动方便。裤褶图裤褶是以缚裤及褶衣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套服饰。穿裤褶、缚裤的男子(北朝陶俑传世实物)穿裤褶、缚裤的男子裲裆铠戴兜鍪、穿裲裆铠的武士戴兜鍪、穿筩袖铠的武士本章重点、难点问题:文人衣服为什么会形成褒衣博带之势 说一说女服的美妙之处。裤褶与裲裆在中国服装史上有何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