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节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学习目标】1.结合材料,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综合思维)2.列举实例,了解海洋空间的构成、开发利用的领域及主要方式。(区域认知)3.通过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第二空间的意识和人与海洋协调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4.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举措,强化海洋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地理实践力)【自主预习】一、海洋空间的重要性1.为人类提供① 。 2.对沿海国家的安全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1.海洋空间资源的概念:与② 有关的地理区域,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2.传统的海洋空间利用方式:多限于③ 、 海港建设、围海造陆等,开发活动大部分集中在海洋沿岸及近海浅水区。3.现代海洋空间利用方式(1)海域上空的利用:航空航线等。(2)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跨海大桥、④ 、 海上石油平台等。(3)海底资源利用: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三、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1.海域上空(1)海空:一般指沿海国⑤ (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上空的空域空间,是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 (2)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2.海面及水体(1)海上通道的重要性: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⑥ 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海岛A.概念:散布于海洋中,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⑦ 的陆地区域。 B.重要性:海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3.海底空间(1)海底隧道的重要性: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⑧ 的不利影响。 (2)海底光缆的重要性:海底光缆以⑨ 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4.海岸带(1)优势: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2)我国的海岸带:⑩ 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3)我国海岸带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缺乏统一规则、陆海统筹,开发过度,生态破坏,等等。【答案】 ①发展空间 ②海洋开发利用 ③海上运输 ④人工岛 ⑤管辖海域 ⑥国际交流 ⑦自然形成 ⑧恶劣天气 ⑨大容量、抗干扰 ⑩对外开放程度【合作探究】情境导入 从高空俯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依稀可见两棵巨大的棕榈树漂浮在蔚蓝色的海面上。仔细辨认,棕榈树竟是由一些错落有致、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除棕榈树外,还能看到由300个岛屿勾勒的一幅世界地图。这一派奇特景象并非大自然的杰作,它是迪拜雄心勃勃的人工岛计划——棕榈岛工程的一部分。为了建造它们,8 000万立方米的土石被填进海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12千米长的防护堤。人工岛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一种形式。与陆地环境相比,海洋空间有哪些优点 提示:空间广阔,便于立体利用;地价便宜,不需要搬迁人口;海底隐蔽性好,海中温度、压力稳定。主题1 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情境1 下图示意海洋空间利用模型。任务1 简述人类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有哪些有利与不利条件 【答案】 有利条件: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多;科技不断进步,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条件:海洋风浪大,天气多变;海水腐蚀性强;海底高压、黑暗、冰冷;距陆地远,补给困难。任务2 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有哪些形式 【答案】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空间、海岸带等四个部分。海域上空的利用如航空航线等,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包括海运、海港、跨海大桥、人工岛、围海造陆、海上石油平台、海洋旅游、海水淡化、网箱养殖等,海底资源利用包括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情境2 我国海岸带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却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50%左右的人口和60%的地区生产总值,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任务1 与内陆城市相比,我国沿海城市拥有哪些发展优势 【答案】 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沛,水资源充足;农业发达,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保障生活所需;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发达;海岸线长,可发展海陆联运;与外界联系便捷,对外开放程度高。任务2 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答案】 会造成生态破坏,如红树林破坏、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海洋滩涂面积减小等,导致海岸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排污会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岸环境退化等。情境3 厦门新机场造地选址位于大嶝岛与小嶝岛之间,利用周边海域淤泥吹填造地。2019年11月18日,厦门新机场填海造地工程报表公布,总填海造地面积约15.6 km2,主要工程包括护岸、围堰、陆域形成、地基处理工程,以及场地排水、流溢口等临时工程。任务1 人工造陆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答案】 围海造地和填海造陆两种。任务2 人工造陆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 【答案】 造陆改变了原有的海洋环境和海岸环境,使得一些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甚至因此濒临灭绝,使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造陆发展农业的地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严重;造陆使得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等等。任务3 海洋交通与通信已经从海面向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利用方式有哪些 【答案】 主要利用方式有建造海底隧道、海底管道、跨海大桥及铺设海底光缆等。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海洋空间资源 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海域上空 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海面及水体 海上通道 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海岛 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海底空间 海底隧道 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海底光缆 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底矿产资源 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海岸带 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思维拓展 1.海洋可利用空间及其特点可利用空间 特点 原因海上 不稳定,受外界影响大 海洋气象状况 多变,海水的运动海中 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海底 活动受限 黑暗、高压、低温、缺氧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方式及意义类型 用途 优点 缺点 意义生产空间 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石油、天然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等海洋资源 海上生产项目建设的优点是可大大节约土地,空间利用代价低;交通运输便利,运费低,能减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基础设施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农业、军事、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在以下方面有重要价值: 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开发海洋资源,丰富资源类型,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扩展人类生存空间;改善岛屿与陆地的通达性储藏空间 海底储存石油、矿石、化工原料、核燃料等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交通便利、节约土地等 投资较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交通空间 海岸、海上或海底修建桥梁、隧道、机场、港口、航道和管线等设施 海洋交通运输的优点是运量大、成本低廉,适宜对各种笨重的大宗货物作远距离运输,如粮食、矿石、石油等 速度慢,航行受天气影响较大;建设基础设施成本大生活空间 观光休闲、围海造地、填海造陆、建造人工岛屿或海上城市的建设 风景秀丽、海下世界奇妙等 容易造成海洋污染军事空间 潜艇活动、建设海底基地等 安全性高、隐蔽性好、节约土地等 建设难度大、投资大通信空间 海底电缆等 隐蔽性好、安全性高 海水腐蚀性强、技术要求高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读图,回答1~2题。1.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的主要优势在于( )。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2.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A.市场 B.技术C.海域面积 D.灾害【答案】 1.B 2.D【解析】 第1题,传统风电机组通常固定在近海海床,而漂浮式机组不固定,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安装较复杂,两者发电量大小与风电机组有关,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装机容量相对较小。全球海上风力资源主要分布在水深更深的远洋海域,对固定式风电具有巨大挑战。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适合深远海(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的地区),同时也适合地质较差的浅海区。因此适用范围更广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站较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站的优势所在。漂浮式海上风电站同样会产生噪声和电磁场。第2题,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较为广阔;技术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同时,我国海域面积广阔;西北太平洋台风多发,相较于挪威、英国,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台风等海上气象灾害。【随堂检测】1.下列海洋空间开发利用中,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C.海底隧道、围海造陆、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弃物处理场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答案】 A【解析】 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同属于海洋空间利用中的海洋运输领域。2.下列关于围海造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海造地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最好途径B.围海造地是人类利用海洋空间的古老而科学的方式C.围海造地不需要其他配套建设D.100多年来,我国澳门利用此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多【答案】 D【解析】 围海造地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需要科学论证和搞好配套建设。3.江苏省沿海滩涂带,自古就是我国著名海盐产地,目前该地区的淮北盐场仍然是我国四大盐场之一。淮北盐场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A.隆冬季节,西北季风强劲,蒸发量大,有利于晒盐B.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晒盐C.滨海平原地势较低,而且较为平坦,有利于晒盐D.淮北的沿海地区为基岩海岸,有利于晒盐【答案】 C【解析】 海盐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适合晒盐的天气和滩涂。隆冬季节气温低,不利于晒盐;夏季多雨,不利于晒盐;滨海平原地势较低,而且较为平坦,有利于晒盐;淮北的沿海地区是淤泥质海岸,有利于晒盐。 位于迪拜的杰拜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 km,增加海岸线720 km,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酒店及主题公园。读杰拜勒·阿里人工岛设计图,回答4~5题。4.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 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杰拜勒·阿里人工岛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答案】 4.C 5.B【解析】 第4题,由材料可知,棕榈岛跨度达15 km,增加海岸线720 km,建有65个港口泊位,由此判断棕榈树型的人工岛设计,扩大了陆地面积,延长了海岸线,增加了港口数量,提高了港口的吞吐量,①③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棕榈树的造型可以降低港口内风浪的速度,减小风浪,④正确;不会增强船员的注意力,反而可能会分散其注意力。第5题,随着人工港的建设,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加大,天然沙滩面积缩小,人工沙滩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沿海生态环境恶化;杰拜勒·阿里人工岛的建设,对海洋整体生态环境干预有限,因此海洋生态环境变化不大,且本题主要是问人工岛的建设对沿海生态环境的影响。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