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查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查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
高二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我国传统民居在建造时通常会考虑通风、采光、避暑、御寒等基本生活要求。下图甲、乙分别示意我国南、北方传统四合院空间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四合院内建筑物间距小,说明该四合院空间布局时充分考虑的是( )
A.采光 B.遮阴 C.通风 D.御寒
2.与甲地相比,乙地四合院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的形成说明该地( )
A.夏季气候更加炎热 B.冬季气候相对温和
C.夏季白昼时间较短 D.冬季太阳高度较小
3.四合院是我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为使其进一步焕发生机活力。以下措施可行的( )
①修缮和改造配套设施 ②疏解和外迁院内全部住户
③研究和传承建筑技艺 ④打造和推广民俗文化品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剑麻主要生长在高温湿润的热带地区”“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两段材料分别体现了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地域性季节性 B.地域性计划性 C.季节性周期性 D.周期性灵活性
5.针对上述特点,应该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 D.差异性因时制宜
下图为“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八大菜系分布地区均位于( )
A.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B.我国人口分界线以东
C.400毫米等降水量以东 D.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7.图中( )
A.甲菜系为“淮扬菜” B.乙菜系知名菜品为西湖醋鱼
C.丙菜系以海鲜为特色 D.丁菜系麻辣鲜香,祛湿驱寒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地理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省区是( )
A.陇 B.川 C.桂 D.黔
9.长期以来,该省区的粮食供给量较少,稳定性较低,主要自然原因是( )
①喀斯特地貌广,土地资源稀缺 ②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
③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分布不均 ④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该省区主要发展“坝子农业”(山间小盆地内的平原农业)。近年来,该省区大力推进坝区农
田基础建设,建立现代化农田示范区;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林下经
济”。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
①藏粮于地,扩大耕地面积 ②藏粮于技,提升高标准农田产能
③延长产业链,扩大市场 ④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脱贫攻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河谷中常有多级阶地,其中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被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在正常情况下,阶地越高年代越老。下图为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11.图中河流阶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有( )
①地壳抬升 ②地壳下降③流水侵蚀 ④流水沉积 ⑤火山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12.早期的人类遗址多出现在河流阶地,早期人类
选择在河流阶地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运便利 B.便于农耕 C.军事防御 D.文化传统
20世纪60~80年代,鲁尔区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成为世界传统工业区成功转型的典范。左图为鲁尔区目前较大钢铁企业分布图,右图为鲁尔区整治前后的三种产业构成(Ⅰ为1958年,Ⅱ为1995年)。完成下面小题。
13.鲁尔区将部分钢铁企业迁至荷兰沿海地区,主要是为了( )
A.集中处理固体废弃物 B.改善大气污染 C.降低运费 D.加强科技协作
14.调整产业结构是本区治理的另一重要措施。右图中的Ⅱ与Ⅰ相比,主要的变化包括( )
A.煤炭、钢铁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幅度减小 B.汽车、石化及劳动密集型工业产值下降
C.通信、交通、旅游等部门就业人数上升 D.观光农业、生态农业、蔬菜花卉等产值占比增多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元江、澜沧江沿岸和无量山、哀牢山地带。下面两图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生态系统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生态系统中,森林的主要功能是( )
①涵养水源 ②保持水土 ③防风固沙 ④保护农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该生态系统中村寨均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 )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18分)
小马家住珠江上游黔西南州兴义某村落,这里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年前,小马和村民们在荒坡上开垦土地种植根系发达、吸肥力强的玉米,但结果是这里的土地越发贫瘠,小马家的生活也并无改观。2015年,小马响应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植业、盘活山地资源的号召,在荒坡上试种桑葚(桑树的果实)获得成功,一亩地收入高达千元。
如今,在小马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桑葚水果公司,村民们通过将自家的荒山入股、到种植基地务工等方式获得可观的收入。短短几年时间里,小马家乡发展生态种植业的村寨比比皆是,而这种改变也使粤港澳大湾区的人们乐开了花。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1)分析小马开荒种玉米使土地越发贫瘠的原因。(6分)
(2)从区域关联角度,说明小马家乡的改变使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乐开了花”的地理原因。(6分)(3)列举流域内部统筹管理协调发展的措施。(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我国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实现了主粮的自给自足。但作为大豆的原产国,我国近年大豆的自给率降到20%以下,大豆出油率、单产都比进口大豆低。
大豆、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大宗油料、粮食、饲料作物,常年需求大豆1.1亿吨、玉米3.3亿吨,以净作生产方式满足国内消费需求,需用近15亿亩耕地,但依靠大幅度增加净作面积提高大豆、玉米自给率难度较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改变单一作物种植为高低作物搭配间作,以黄淮种植区为例,采取“两行玉米+四行大豆”的间作模式,通过缩短玉米间距的方式,来达到“玉米不减产,大豆额外赚”的目的,是传统间套种技术的创新发展。2022年起全国16个省份将推广该模式1500万亩以上。如图a为大豆玉米复合带状种植示意图,b为净作玉米种植示意图,c为黄淮海某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区大豆机械收割的景象。
(1)简析我国大豆相对于其他粮食作物自给率低的原因。(6分)
(2)相较传统的净作生产方式,分析黄淮种植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优势。(6分)
(3)指出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方式可能遇到的问题。(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冰川指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可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大致根据500毫米年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大陆性冰川冰温低,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小,运动速度相对较慢;海洋性冰川冰温稍高,每年的积累、消融量很大,运动相对速度较快,如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冰川。冰川缓慢运动中,由于差别消融而形成的塔状冰体称为冰塔,成群出现的冰塔称为冰塔林(如图)。冰塔林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景观,存在于中低纬的大陆性冰川,而难以出现在海洋性冰川和高纬度、赤道附近的冰川中,它的形成是冰川运动的结果。全球范围内,青藏高原地区的冰塔林比较典型,但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消融,这一罕见的景观正不断减少。
(1)分析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洋性冰川的成因。(6分)
(2)从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高度的角度分析高纬度地区冰川和赤道附近冰川不易形成冰塔林的原
因。(6分)
(3)描述图示冰塔林的形成过程。(6分)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期中考查
高二地理考答案
【答案】1-5 B、D、C、A、B 6-10 C、D、D、C、D 11-15 C、B、C、C、A 16 C
17.【答案】(1)当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势起伏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开荒种植玉米使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种植的玉米吸肥力强,对地力消耗较大,土壤越发贫瘠。
(2)小马家乡所在地是珠江上游水源地,由种玉米变为发展生态种植业,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加强,使地处珠江下游的粤港澳大湾区居民获得更加稳定、水质更好的水资源,减轻洪涝灾害;优质丰富的农产品销售到大湾区,丰富了居民的水果种类。
(3)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河长制),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调度与分配、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与规划、排污治污管控;在上游地区,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对下游地区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18.【答案】(1)生活水平提高(油脂、肉类消费量上升),大豆需求量增加;大豆用途多样,需求量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有限,为保证主粮自给自足,大豆种植面积难扩大;大豆单产低,农户种植收益少,种植积极性低;我国种植的大豆品种出油率低,良种被国外垄断。
(2)节约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高矮作物搭配,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大豆的固氮作用可以提高土地肥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利于作物生长;减少农药化肥的施用,绿色环保;增加作物种类,更好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3)复合种植的田间管理难度加大;需要劳动力较多,劳动力不足;传统农机不适合复合种植的需求。
19.【答案】(1)南坡为印度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水汽充足;地形抬升作用强,降水丰富,冰川积累量大;南坡为阳坡,太阳辐射强,冰川消融量大;南坡坡度大,受重力作用,冰川运动速度快。
(2)在纬度太低的赤道地区,太阳辐射太强,太阳高度角大,冰面很容易融化,冰面不同部位的融化相差不大,不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在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太弱,气温低,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难以照射到裂隙深处,也不容易形成高低错落的冰塔林。
(3)冰川向下运动,在冰川末端形成褶皱和断裂,使得冰川产生裂隙;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春夏季太阳辐射强,且太阳高度大,能照射到冰川表面裂隙的深处会加深裂隙,(差别消融)形成一个个耸立的冰塔,成群出现冰塔林。(关键词:裂隙、消融或融化、侵蚀,切割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